万洁
【摘 要】小学课堂教学结构性改革的策略需要进行创新和发展,教师要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学情变化及课堂建设的具体要求进行结构性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效率、课本教材的使用效率、课外辅助教学資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将会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结构
性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的教学
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课堂;结构性教学
结构的概念是“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也可以指组成一个统一事物的各具体部分单元之间的排序关系以及组合模式”。而结构性数学教学则是用现有的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整合数学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认识所学数学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建立专属个人的知识网络,发展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的结构性教学策略研究时要立足于学情变化,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核心需求来优化课堂教学的环节,体现结构性教学的特点,并且帮助学生创新学习的方法,转变学习的思想,让课堂教学过程可以体现更强的结构性和完整性。这对结构性教学策略的运用活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本文先讨论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结构性教学策略的要求。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结构性教学策略的要求
(一)注重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结构性教学策略之前,需要先加强对该策略的研究工作,尤其是该策略的运用原则、运用要求、运用目的及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提高对数学教材的认识水平,深读教材,钻研教法理解其基本概念和教学方法,以开展授课活动。教师运用结构性教学策略向学生介绍更多的数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从而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并且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对所学知识有清晰的理解,并能够灵活应用。这可以通过结构性教学方式统筹讲解教材内容、导入教学实例、导入数学练习等活动。
(二)注重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步骤,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课外探索活动及课堂探究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结构性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分为哪些结构。教师再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开展探究活动,并且尝试与其他人合作进行学习探究活动。在学生活动的各个阶段教师都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并鼓励学生反馈问题,通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或操作演示等方式解决问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习惯
数学学习不仅是记忆和模仿,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结构性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不断地引导学生,使其思维习惯得到培养。此外,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数学学习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合作共赢。在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细节时,应添加关于合作探究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小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学会相互协作和分享知识。
(四)注重加强教学评估与反馈活动
课堂反馈和评估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结构性学习策略,并且巩固其所学成果。教师需要在课堂的各个环节及时就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估,并且让学生进行相应问题反馈、学习心得反馈,在课堂最后环节进行教学总结,从而进一步完善结构性教学活动,体现结构性教学策略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批改课后作业,进行当堂测验或口头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优化学习策略加深对结构性教学的认识。
(五)注重运用信息技术设备来助力课堂结构性教学
在数学课堂上运用结构性教学策略的另一重要求是要运用信息技术设备提高该策略的运用效率和运用深度,为学生创建适宜的数学学习环境,尤其是新知识探究环境、数学问题探索环境。在备课环节、教学环节、总结环节,教师都应当运用信息技术设备提高教学内容之间的连贯程度,使其形成完善的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带来精彩纷呈的教学活动。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结构性教学的
具体策略
(一)加强教材结构分析,注重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三年级的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解题技能时往往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好坏和教师的教学情况有直接关系。如果教师的备课是深入而有效的,授课是规范且合理的,那么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有了更多的保障,因此,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按照知识特点解读所要讲解的内容,分析教材的结构,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结构性分析后制订结构性教学目标,然后才能对所需要讲解的知识进行深度剖析,认识该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的作用。
本文主要以三年级上册第七节《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探讨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这一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很高,是学生认识图形,分辨图形的重要基础。在对教材进行分析后可知其组成结构是先认识四边形并分析四边形的特点,然后引出正方形与长方形的概念,并且进行图形的测绘活动与判断活动。知识的呈现顺序体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让学生可以从二维的角度对图形的概念及面貌进行初步认识,其整体的知识结构相对完整。教师可以按照结构性教学策略开展该教学活动,要渗透数学学习的比较分析思想、归纳总结思想、实践探究思想。学生不仅要记住知识、应用知识、了解图形的概念及特点,还要将学到的知识及数学思维应用于后续的学习活动。教师应从该节内容出发对1~6年级所有的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进行探究,分析具体章节内容的难度、特点、教学要求,从整体考量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及应当渗透的教学思想,从而为结构性教学策略的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运用结构性教学策略及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结构
小学数学教师在深入地分析教材的结构特点、教学要求、学情特点以后,要運用结构性教学策略及理念优化现有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各个环节都体现结构性教学的特点,提高教学的连贯性、层次性、系统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来优化导入环节、学生讨论环节、教师讲解环节、学生思辨环节、教师解惑环节、师生总结环节。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关于正方形、长方形及其他四边形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引导回忆以往所学过的点线面的知识发现图形的基本概念,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现阶段所学知识和以往所学知识成为一个整体,在学生探究环节及问答环节可以直接让学生进行作图活动,发现构成不同图形的关键元素,并且从中提炼出数学几何模型,从而体验数学图形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由学生解答或由教师解答,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在具体的知识讲解阶段,教师应注重该部分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注重导入生活化的元素和案例丰富教学活动。例如,提供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与正方形、长方形相关的物品,如书本、纸张、直尺、便利贴等,从而增强课堂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启迪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如用平移、旋转、对称等方法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基础模型构建形状各异的数学图像,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为后续的坐标学习、图形变换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总结环节,教师要运用多种总结方式开展教学评价与反馈活动,完善课堂教学的环节。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基于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全貌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结构的优化活动,丰富各环节的内容,相信会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三)依托结构性教学策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方式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结构性改革及结构性教学策略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其学习效果,认识到数学课堂所学知识之间的连贯性,认识到教材的结构特点。一方面,教师应当组织锻炼式或强化式的知识体验活动,遵循小学生小学阶段的认知学习习惯,让学生参与问题挖掘、实践操作、反馈探讨等活动。教师不能只是单一地遵循结构变化的规律,给出相应的答案,而是要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开展问题式的探究活动,进行小组式的合作探究活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达到目的。
一是在课堂结构性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促进学生的合作和讨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合作解决问题,并分享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二是运用图表探究数学知识、解释概念、演示操作过程和说明问题解决方法,进而更直观地呈现数学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三是通过幻灯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数字、几何图形和公式等内容,使学生更容易记忆和理解,并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四是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提前调研好的情况制作学习探究项目,并鼓励学生受领项目。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进程要进行及时的反馈,了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探索活动的效率,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体现结构性教学的特点。五是通过制作数学游戏、进行模拟实验等活动增强结构性教学的趣味性,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将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和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优化活动设计,从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构性、趣味性的角度出发进行实践探索活动,这样会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此时,结构性教学策略的运用效率和运用深度也会不断的提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性教学策略的研究活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形成了可供三年级数学教师及其他年级教师直接运用的教学策略。此外,在本文中还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进行了探讨,发现了数学课堂建设的问题所在,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表明本研究活动是卓有成效的。在后续的研究中将会围绕着提高多媒体及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频率,提高学生的组织程度和课堂探索活动参与程度,提高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导入效率,进而强化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帮助教师构建更加完善的课堂教学结构。
【参考文献】
[1]刘高瑞.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3(9):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