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徐溥效仿先賢,不断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他在书桌上放两个瓶子,分别装黑豆和黄豆,每当心生善念、做了一件好事,便往瓶中投一粒黄豆;若有不好的念头或言行过失,就往瓶中投一粒黑豆。一开始,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反省并激励自己。慢慢地,瓶中黄豆越积越多,黑豆越来越少了。
凭着这种持久的克己自律,徐溥不断完善自我,最终成为一代名臣,留下“储豆律己”的千古佳话。
宋代诗人曾几任台州知州时,特别钟爱当地的美食蚶菜。有一次,其家人到集市购买蚶菜,被渔民认出,把蚶菜免费送给了他。曾几得知后,花费许多精力才找到送蚶菜的渔民,送还了买蚶菜的钱。事后,他及时检视自身,表示要克制欲望,保持清廉。在台州任上,曾几再也没有吃过美味的蚶菜。
清代大臣赵慎畛有句名言:“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意思是为官从政要少说空话、多办实事,不仅要时时反躬自省,而且要克己奉公、惠世济民。
凡人皆以克己成,以纵己败。真正对自己负责的人,都是有节制、善于约束自己的人。
(摘自《知识博览报》 徐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