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管家·陈为人

2024-06-03 14:49:00吕芳文
湘潮 2024年4期
关键词:特支政治犯龙华

吕芳文

英烈小档案

陈为人(1899—1937),原名蔚英,湖南江华人。1920年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批团员。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在上海等地从事工人运动。1926年,协助组织并参加“三一八”惨案集会和示威游行。大革命失败后,任顺直省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长、工运负责人,后任满洲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1928年12月被捕。1929年7月被营救出狱后,到上海参加党训班工作,同谢觉哉等出版发行党中央主办的《上海报》。1931年春被捕,11月再次被党营救出狱,出狱后负责党的中央文库的管理工作,为保卫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珍贵文献作出了重要贡献。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在上海病逝。

陈为人以张明的化名,第一个被提审,敌警官拉着长嗓子发问:“姓甚?何名?”

“本人姓张谓明,叫张明。”陈为人冷静作答。

敌警官看到陈为人不以为意的样子,继续发问:“你知道你们是同案吗?”

陈为人也信口答道:“不知道!”

敌警官有些不耐烦:“你怎么不知道?”

陈为人谨慎而又机智地说:“因为我们互相不认识。”

“一个门楼里,怎么不认识?”敌警官求胜心切,第一次提审,总想旗开得胜,从他这里打开缺口。

“大家从四面八方到这大城市谋生,每天早出晚归,老死不相往来,自然谁都不认识谁了。”

敌警官又想从第一个被抓的人口中捞点儿什么,只听那人讲的句句是实情:“我确实不知道,他们中的哪一个我都是不认识的,无论长官怎么问,我确实还是不知道。”

接着又提审李沫英,李沫英凭着她多年跟陈为人参加斗争的经验,心里早已经有了准备:“我从北京来,走亲戚,结果走错门楼了。”

这第一轮初审下来,敌警官什么也没有得着,就将陈为人等人押进龙华警备司令部监狱。

龙华,现在是上海市郊著名的游览胜地。可是,在旧中国腥风血雨的岁月里,它曾经是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屠杀革命者的地方。在龙华警备司令部的监狱中,无数革命党人和仁人志士,在这里遭受囚禁、酷刑甚至被处死。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龙华警备司令部监狱,共有三个监弄。每个监弄有十几个监房,另外还有一个女监和一个特别监,当时共关押了400人左右。这些人中,杀人、盗窃、绑票等犯人约占60%,其余的是政治犯。

当时,狱中有党的特支组织,特支书记焦光华,为人忠实。但由于当时受“左”的思想影响,在狱中也大搞反托洛茨基派,如批陈乔年等,反罗章龙派别和被其开除的右派李震瀛等。这样一来,一些被捕进监的人思想很不安定,甚至动摇变节。因为这样的结果,就等于公开向敌人宣告哪些人是托洛茨基派,哪些人是右派,哪些人是共产党员,给监外党组织进行的营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险。

陈为人进入龙华监狱后,得知时任中共长江局书记的关向应也在狱中,就利用放风的机会,将自己与时任第三国际委员和中共中央委员而又被罗章龙派别开除党籍的右派李震瀛的共同意见告知关向应:“在这里(狱中)反右派,不是等于向敌人暴露身份?”后来,陈为人在关向应的介绍下,还串联了时任江苏省委秘书长的刘晓和刚入监不久的外兵委员会(主要搞帝国主义士兵运动)书记兼江南兵委书记谢宣渠。他们都认为,这样下去,非常危险。因此,征得关向应的意见后,改选了狱中特别支部。由谢宣渠出任狱中特支书记,陈为人和刘晓为特支委员。接着,陈为人等为了安定人心,坚定立场不动摇,决定公开宣布:监狱里没有组织,大家都是同难人。凡是在狱中的人,都要互相团结,这样敌人就分不清谁是哪一派的了。同时,争取每个在狱中的人,在外边都要有接济。陈为人当时有肺病,很需要补充营养,但每次在互济会工作的赵世兰给他送来的东西,他都分给自己周围的人,在难友中逐渐建立了声望。

狱中特支转入秘密之后,陈为人和谢宣渠、刘晓商量:“我们虽然宣布狱中没有组织,但是要把特支组织得更好;我们提出在狱中不要大搞反托洛茨基和右派,是为了把狱中难友团结起来,一致对敌。不这样,就不足以保卫党的组织了。”谢宣渠和刘晓都觉得“陈为人的意见很正确”,而且还认为他“态度非常坚决,毫不动摇”“工作能力强,办法多,老练,稳妥可靠”,因此有事就找陈为人商量,大家都非常尊重陈为人。

作为政治犯,陈为人等人在监牢内的大范围里还有点儿小自由,如放风散步等。陈为人等人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广泛接触难友,进一步了解狱中的情况。那时,在政治犯中,除个别托陈派和罗章龙派及第三党人外,80%以上均为党的地下工作骨干,或被牵连入狱的群众。前特支在狱中开展反托、反右斗争,还组织了所谓“同难会”,在狱中的地下工作干部及被牵连的群众均被吸收为“同难会”会员,因而形成与刑事犯之间的鸿沟,造成政治犯与绑票、盗窃犯之间的严重摩擦,新入狱的政治犯常受到刑事犯的欺凌,狱中党的特支和其开展的反托、反右斗争,监狱的看守不仅知道,还加以嘲笑。

此后,陈为人等特支成员拟定狱中工作的总方针是:“保卫党的组织——包括当时在外面和狱内的党组织。即被捕的同志其本人已使党的组织受了损失,不能再牵连组织和其他同志致受更大的损失。”

为此,他们确定当时狱中工作的要点是:

1.说服教育每个入狱同志,坚定政治立场,对党绝对忠诚,有时还利用敌人的报刊的消息,鼓舞狱中同志斗争到底的决心。

2.研究各人對敌法庭的供词和威迫利用时的办法——已在外面供错了的,则研究如何翻供。

3.通过写家信作暗号,往外寄口供,让外面的同志知道狱中同志的口供,然后根据口供设法营救。

4.利用各人关系,包括亲属和亲友,获取物质接济,以救济狱中患病及困难的同志。

在宣布狱中人都是同难人的同时,陈为人等人确定了是否为叛徒的判断标准:

1.是否出卖了组织,供出组织所在地及任务。

2.是否出卖了同志,供出同志名字、住址因而被捕及当着敌人面前指认供出的同志。

3.是否泄露了党的机密,给组织带来更大的损失。

为了保密,上述各条只是当时特支成员加以掌握和运用,并未公布,更没有在一般党员中表明个人的职责。这些都是当时有党性和革命立场的人自认为应该做的工作。

当时,大家分头工作,也有在狱中表现好的一般党员,他们在特支成员的策动下,积极投入工作。这样,经过层层发动,狱中的党员几乎全部被带动了起来,团结同难群众,一致对付敌人。其他人也始终无法分清谁是特支负责人,谁是策动领导者。原来由陈为人负责联系,在北京时就认识的李沫英、章夷白等骨干成员都能遵守党的纪律,积极开展工作,他们对任何人都保持一致口径:“我们原来互相不认识,只是在狱中成了患难之交。”

为此,李沫英还通过被捕入狱的何叔衡的女儿何实嗣、何实山姐妹,团结了一批难友。按照陈为人的布置,李沫英将了解到的狱中同志的姓名、化名、口供和狱中表现等情况都写在棉皮纸上,缝在棉衣里带出狱,向组织汇报。

(摘自“湖湘英烈故事丛书”《红色管家·陈为人》)

猜你喜欢
特支政治犯龙华
Multifunctional light-field modulation based on hybrid nonlinear metasurfaces
安徽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巡礼(十二)
党史纵览(2021年10期)2021-10-27 21:07:35
营口特支领导铁路工人运动
妇女(2021年8期)2021-09-17 05:11:45
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的燎原星火
点燃自己
通过JCI、HIMSS7后,龙华医院有话说
我省“千人计划”“特支计划”“三秦学者”评审结果揭晓
当代陕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1:00
Influence of bending rigidity of submerged vegetation on local flow resistance*
缅甸成立委员会审查政治犯
环球时报(2013-02-08)2013-02-08 18:42:52
政治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