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伟人足迹 大兴调查研究

2024-06-03 16:11:20李晓彤
湘潮 2024年4期
关键词:湖南调研农民

李晓彤

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3月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既是调查研究的经典之作,又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农民革命斗争的纲领性文献,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为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农村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株洲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实践地,位于长株潭都市圈“南大门”的株洲市渌口区,曾留下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足迹。97年过去了,结合毛泽东在渌口考察的实践重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追溯其形成的过程,可以发现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们大兴调查研究、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这昭示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才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渌口足迹

1925年2月,经中共中央同意,毛泽东回韶山养病。他利用这一机会在韶山进行社会调查,经过同各类人士接触、交谈,了解了韶山附近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农民的阶级状况和各种社会情况。1926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曾主持拟定租率、田赋、地主来源、抗租减租、农村组织状况、农民观念、民歌等36个项目引导学生作调查,并要求学生把家乡的情况按调查项目填写。9月1日,毛泽东为《农民问题丛刊》写序言时,指出要从各地的实际工作、实际考察中引出一个详细的具体的全国的调查来。因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毛泽东十分重视农村调查,之前关于农村调查的具体实践、问题选择与行动倡导,为后来的五县农民运动调查奠定了基础。

1927年1月27日,毛泽东从长沙乘火车到达醴陵,由罗学瓒和孙筱山陪同考察醴陵农民运动。2月初,孙筱山陪同毛泽东从醴陵县城到达株洲,再来到渌口伏波岭。伏波岭上的伏波庙是国民党第二十二区区党部办公的地方,也是农民协会、女子联合会所在地。毛泽东一进伏波庙,看见一些菩萨堆于一角,便笑着问:“这是什么?”孙筱山打趣地回答说:“请他们偏安一下,让我们无产阶级办办公!”当天下午,毛泽东在孙筱山、胡晋高等人陪同下渡过渌江,来到南岸许家祠堂,訪问了当地几户贫苦农民。晚上,孙筱山在伏波庙召集了有20多名农民协会会员、各工农群众组织的负责人参加的调查会。毛泽东认真听取了与会者的汇报,与大家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毛泽东的到来,进一步鼓舞了工农群众,推动着农民运动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写道:“许多地方,农民协会占了神的庙宇做会所……醴陵禁迷信、打菩萨之风颇盛行。北乡各区农民禁止家神老爷(傩神)游香。渌口伏波岭庙内有许多菩萨,因为办国民党区党部房屋不够,把大小菩萨堆于一角,农民无异言。自此以后,人家死了人,敬神、做道场、送大王灯的,就很少了。”

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调研方法探究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是调查研究的倡导者,也是积极的实践者。无论是在青年时代还是在革命、建设时期,他都把调查研究作为研究问题、攻克难题以及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他之所以能够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在于注重调查研究,多方面了解中国国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反对教条式地照搬马克思主义,由此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深入细致开展调查研究的典范,形成了调查研究的思想论断,提出了开展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具体来看,毛泽东在长期的调查研究实践中,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问题导向。调查研究应有鲜明的目的性,本着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去,而不是漫无目的,为调研而调研。1924年至1927年,农民运动如疾风暴雨般在我国农村展开。这一新生革命运动,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争论。毛泽东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外对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为了这个目的,毛泽东到湖南深入调查,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回应了农民运动“糟得很”还是“好得很”等当时争持不下的问题。中共湖南区委根据毛泽东的考察报告,向中共中央作了《中共湘区一月份农民运动报告》,为中共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和开展农民武装斗争打下了基础。

力求深入细致。调查研究需要有相当的时间量,而不能匆匆忙忙。从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止,共32天,毛泽东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5县,平均算下来,每个县用时6.4天,时间比较充裕,得到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毛泽东在调查研究中,对有关数字进行了精准的统计。《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对农民运动开展的“十四件大事”进行了详细记录,报告中关于农民协会人数的统计,有这样一段表述:据去年十一月省农民协会统计,全省七十五县中,三十七县有了组织,会员人数一百三十六万七千七百二十七人。经过深入而细致的调查,毛泽东已成为农民运动专家,因为长期的实地调查赋予了他在论述农村问题上的权威性。

调研范围广泛。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过程中,选样的范围比较广泛,有效避免了偏听偏信。一是地域广泛,连续考察了5个县。二是调研的人员广泛,既有经验丰富的农民和从事农运工作的同志,又有士绅阶级,还有协助知事审案的承审员。三是进行了精准分类,比如将湘中、湘南各县的农民运动分为组织时期和革命时期,其中,组织时期又分为秘密活动时期和公开活动时期。在组织时期和革命时期,对农会会员的数量和直接领导的群众数量都作了不同的统计。

调查和研究结合。毛泽东认为,克服本本主义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调查与研究相结合,通过调查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通过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是他一贯倡导的思维方法。《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将调查与研究相结合,摆事实、讲道理,并实事求是地研究本质、提出观点。比如,经过对比分析,毛泽东认为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七十的“贫农大群众”才是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不可否认和打击他们。这些认识揭示了农民革命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及作用。经过这次农民运动调查,毛泽东认定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选择提供了支撑。

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经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面对新的风险挑战,我们要总结运用好毛泽东的重要调研经验和工作方法,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眼观全局,做好调研设计。毛泽东开展这次调研之前,对整个调研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谋划。一方面,明确了调研的目的。即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外对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开展调研。这也启示我们,开展调查研究,不能为了调研而调研,更不能“脚踩香蕉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必须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痛点开展调研,通过调研来破解问题、推动发展。另一方面,选准调研对象。毛泽东非常注重调研对象的广泛性、典型性,比如寻乌调查时参加调查会的人员,有一部分中级干部,一部分下级干部,一个前清穷秀才,一个破产了的商会会长,一个在知县衙门管钱粮的已经失了业的小官吏。这也启示我们,调查研究必须真调研、查真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既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面深入的认识,起到“一叶知秋”的作用。

深入群众,确保调研深度。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无论是以前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还是现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都离不开群众路线。毛泽东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察到实情、获得真知。这也启示我们,真理离基层最近,离群众最近。“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只有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拓展调研的深度,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眼睛向下去“看”,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深入群众去“听”,多和基层干部、人民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找准政策落实的堵点、基层工作的痛点、群众关注的焦点;要整合信息去“找”,通过下访问需、网络问策,多渠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手有方法,提升调研成效。调查研究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毛泽东综合运用开会、访谈、实地调查等传统调研方式,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这些方法在新时代依然要坚持,同时,也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创新调研方式。要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學性和实效性。

胸有良策,转化调研成果。调查研究是路径,而解决问题才是目的。毛泽东每每开展调查研究后,都能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也启示我们,要坚持调查和研究相结合,通过调查摸清问题、找准症结,通过研究发现本质、找到规律,从而提出破题之方、发展之策,严防调而不研。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关于开展“走找想促”的决策部署,既要做实“走基层、找问题”这个基础,更要做好“想办法、促发展”后续文章,把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97年过去,虽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所涉及的具体内容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毛泽东深入细致、实事求是的作风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其关注社会、关注群众、关注实践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更是历久弥新。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大兴调查研究,依靠调研破问题之难、得发展之道、答时代之问。

(作者系中共株洲市渌口区委书记)

猜你喜欢
湖南调研农民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4:02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55
岁月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6:56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