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海英
[F教材“探究与分享1”]
【引思】什么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客观基础是什么?创新思维与其他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导学】
1. 创新思维的含义
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不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而是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2. 创新思维的客观基础
创新思维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任何创新思维都不能凭空产生。一方面,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另一方面,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3. 创新思维与其他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
就思维方式而言,创新思维中既有逻辑思维活动,也有想象等非逻辑思维的活动;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方法等。
澄清误区
误区1:创新思维就是否定一切。
澄清:创新思维并不是否定一切,它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
误区2:创新思维是几种思维活动的叠加。
澄清:创新思维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不是几种思维活动的简单叠加,而是实践基础上的多种思维活动相互协同、综合作用的结果。
【即时训练1】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不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而是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 、有所 的思维活动。()
A. 思考 发现 B. 复制 思考 C. 创新 发明 D. 发现 发明
【即时训练2】任何创新思维都不能凭空产生。创新思维()
①需要以实践为基础,以此避免思维陷入幻想
②需要在继承基础上集成,大胆进行逆向思维
③需要跨越推理步骤,消除一步步的逻辑推导
④需要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F教材“探究与分享2、3”]
【引思】创新思维的特征是什么?创新思维的“新”表现在哪些方面?创新思维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导学】
1. 创新思维的特征
(1)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问题出现之后,思维会从不同的方面、层次、条件等构思多种设想,探试多个答案。当某一思路受阻时,能够很快转向另一个方向。与单向性的思维相比,多向性是创新思维的明显特征。
(2)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创新思维不排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但它往往表现为对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正是这种省略或跨越,使得创新思维过程中的某些思维活动难以详细描述,以至于在其中起作用的直觉、灵感等思维活动,有时就带有神秘的色彩。
(3)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许多问题不是用常规方法就能解决的。这就要求人们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创新思维的“新”的表现
(1)思路新。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思路决定出路,思路不落窠臼,出路才能巧妙。
(2)方法新。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
(3)结果新。凡是创新思维的成果,不论是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的新发明、新发现,还是理论上的新见解、新论证,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3. 创新思维的评价标准
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只有经得起实践的反复验证,才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澄清误区
误区: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必定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澄清: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只有经得起实践的反复验证,才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即时训练3】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的惯性思维,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思想認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由此可见,创新思维()
①可以作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 ②表现为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新
③要在摒弃过去的基础上立新 ④以实践为基础,不能凭空产生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F教材“探究与分享4”]
【引思】联想思维的客观基础是什么?什么是联想思维?联想思维的依据和主要途径是什么?联想思维有哪些特征?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是什么?提高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导学】
1. 联想思维的客观基础
2. 联想思维的含义
联想思维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3. 联想思维的依据
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对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事物的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4. 联想思维的主要途径
时间、空间和性质等是联结的主要途径。 时间和空间途径的联结是外在联结,性质途径的联结是内在联结。
5. 联想思维的主要特征
(1)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对性质相同、相似甚至不同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建立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观念。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对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对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2)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思维在联想时之所以会发生跨越性的联结,将对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荒唐”地联系起来,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6. 联想思维的水平和能力
(1)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2)自觉地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是提高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拓展延伸
澄清误区
误区1:联想思维要跳出事物之间的联系。
澄清:离开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思维中的联想只能是臆想。
误区2:联想思维具有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澄清: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即时训练4】下列属于联想思维特点的是()
①思路的多向性 ②跨越的联结性
③步骤的跨越性 ④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即时训练5】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这要求我们()
①用推理和想象来预测事物未来发展趋势
②在自发联想的基础上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③坚持矛盾分析法,把握事物的内部矛盾
④借助形象化想象,还原事物发展的全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F教材“探究与分享5、6”]
【引思】联想思维有哪些方法?联想思维对创新思维的意义是什么?
【导学】
1. 联想思维的方法
(1)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迁移
①含义: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②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而且存在于不同经验之间。
③形式:A. 正负迁移——在功能上有发挥促进作用的正迁移,也有发挥阻碍作用的负迁移。B. 同化性迁移——将原有的认知经验直接应用到其他工作之中。C. 顺应性迁移——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况。
④作用:A. 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人们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可能从零开始,而是要汲取先前的经验,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只有将过去的经验和认识运用到新情况和新问题之中,才能开辟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可能道路。
B. 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要实现由“此岸”到“彼岸”、触类旁通的认知过渡,将先前的经验运用到对新情况的认识之中,将已经掌握的知识用于解决新的问题,需要运用迁移。迁移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想象
①含义: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②特点:想象以通过感知形成的表象为基本材料,但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
③主要类型:A.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标的想象。B. 有意想象——在意识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④方式
⑤作用: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创新思维的根本动力来自社会实践的需要,想象在这里可以起到明确目标的重要作用。人们想象事物可能有更为完美的功能,问题有更好的解决方式,自己可以实现更高的工作目标和人生价值等,这样的想象可以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坚忍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之中。
2. 联想思维对创新思维的意义
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人的大脑有联想的功能,思维中有联想的机制。如果我们能够在自发联想的基础上,自觉地加以训练,那将有助于提高联想思维的质量,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澄清误区
误区1:迁移是聯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澄清: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误区2:想象都是有目的的。
澄清: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标的。
拓展延伸
图示法理解联想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即时训练6】剪纸不仅是作为“非遗”而存在,也能向全世界传播汉文字。中南民族大学何红一教授将汉字融入进剪纸,设计出百龙图和百凤图,将龙和凤的一百种汉字写法分别集于一个作品中,既体现了剪纸艺术的美,又传播了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用文化传播文化的方法()
①创新推理的过程,步骤具有跨越性
②突破常规看问题,思路具有多向性
③借助了逆向思维,转换认识的视角
④运用了联想思维,发挥迁移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即时训练7】翠鸟从空中扎入水中不会溅起水花,主要归功于它那特殊形状的喙。工程师们以翠鸟的喙为原型发明了子弹头列车,解决了高速列车行驶中产生的巨大噪音,同时提高了列车能效。材料说明()
①坚持辩证思维,着眼于问题进行逐个突破
②运用创新思维,在实践的基础上突破陈规
③运用联想思维,善于观察,进行合理想象
④运用归纳推理,把生态学和科学研究结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
1. D 2. B 3. D 4. D 5. A 6. C 7.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