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化食物与食用者性别对个体印象评价的影响

2024-06-01 18:56陈佳怡匡勇苗王嘉迎唐甜甜刘静颜志强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年6期
关键词:热情能力

陈佳怡?匡勇苗?王嘉迎?唐甜甜?刘静?颜志强

摘 要 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在印象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社会心理学中的“大二”理论框架为基础,从食物性别刻板印象角度出发,探讨食物选择对个体印象评价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人们对男性化食物具有高能力低热情的印象评价,对女性化食物则具有低能力高热情的印象评价;(2)对象性别与性别化食物信息共同影响了人们的印象评价,呈现出一定的补偿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对食用者印象评价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探讨了食物选择与性别化印象之间形成的关联,为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印象的形成与塑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印象评价;热情;能力

分类号 B849

DOI: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4.06.004

1 引言

《礼记·礼运》有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换言之,饮食不仅有饱腹之用,而且还涉及社交、礼仪及政治等多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食物以及围绕食物进行的活动被文化建构为具有性别的价值差异(石访访, 2017)。食物的选择往往服务于印象管理和身份信号目标,尤其是当人们与观察者或潜在的评价者一起吃饭时(Roth et al., 2001)。这是因为人们会将食物与性别化信息相联系(Thomas, 2015)。

食物性别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源于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期望、要求和笼统的看法(蔡华俭等, 2008; 徐大真, 2003)。例如,一项关于名望判断的研究发现,人们在自己熟悉的姓名中,相比女性姓名更容易将男性姓名判断为著名人物。这一研究表明,在人们的认知中存在关于成就方面的性别刻板印象,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获得成功(Banaji & Greenwald, 1995)。在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下,性别刻板印象在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十分常见。一些研究发现,人们普遍认为男性具有独立、坚强、勇敢、稳重、进取等人格特质,女性具有细腻、敏感、富有爱心、温柔等人格特质(徐大真, 2003)。此外,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女性和男性的特质类型都与食物有关,当性别带来的刻板印象与食物相结合,就形成了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即男性食用男性化食物会让他人感到其更男性化,而女性食用女性化食物会让人感到其更女性化(Hank, 2013; Hoyt et al., 2002; Mooney & Lorenz, 1997)。

由于食物与性别产生了关联,所以食物之中也蕴含了性别化信息。从生理角度来看,男性和女性对食物的需求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男性消耗的热量比女性多,需要摄入更多高热量的食物(Vartanian et al., 2007)。从早期性别分工的角度来看,男性更多承担了狩猎的角色,使得其对肉类的偏好更强烈(Sch?sler et al., 2015),而且高蛋白质的肉类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和营养,有助于适应狩猎和战斗等体力活动;女性则更多负责采集植物食物,包括水果和坚果等,而甜味通常是水果的特征,因此女性对甜食有更强的偏好(Caine-Bish & Scheule, 2009)。基于此,人们倾向于认为红肉等高热量食物具有男性化特质,而沙拉等低热量食物具有女性化特质(佐斌等, 2021)。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还发现女性通常食量小且偏爱摆放精美、热量低的食物,而男性食量大且偏爱外形粗糙的食物(Drake et al., 2017; Rozin et al.,2012)。食物与食用者性别的关联一方面可能是源于性别化的食物需求,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源于对性别印象的维持和强化。当个体被描述为喜欢食用牛肉的时候,会被判断为比喜欢吃蔬菜的人更有男子气概;同样地,当个体被描述为喜欢食用沙拉或甜品的时候,其被评价为比食用牛肉的个体更有女人味(Cavazza et al., 2015)。佐斌等(2021)通过问卷和实验从热情和能力两个维度考察了人们的食物性别刻板印象,结果发现,偏好男性化食物的人被评价为高能力低热情,偏好女性化食物的人被评价为高热情低能力。这些结果表明,食物与性别化信息密切相关(Sobal, 2006; White & Dahl, 2006)。

尽管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已被广泛关注,但是以往研究没有直接探讨食用者性别信息与性别化食物的相互作用(Cavazza et al., 2015)。已有研究表明,无论是已知食用者性别,还是其食物偏好,都会影响个体对食用者的印象评价,并且个体倾向于认为偏好男性化食物的食用者是男性,偏好女性化食物的食用者是女性(Hank, 2013; Hoyt et al., 2002; Mooney & Lorenz, 1997)。例如肉類,尤其是红肉,通常与力量、权力和阳刚之气等品质有关,因此被认为是典型的男性化食物(Timeo & Suitner, 2018),而蔬菜、水果、乳制品、鱼和甜食被认为是女性化食物(Roth et al., 2001)。值得注意的是,不论男女,食用女性化食物都被认为具有更好的品质和更加热情(Mooney et al., 1994; Vartanian et al., 2007);食用男性化食物都被认为更强壮和更有能力。Fiske等(2007)提出的“大二”模型可用于解释该现象。Fiske等认为社会认知的内容区分为热情和能力两个维度,热情是对意图的感知,如友好、助人、真诚、可信和道德等;能力则是对能否实现这种意图的感知,如智力、技能、创造性和高效率等(佐斌等, 2015)。换言之,人们会基于对性别的热情与能力的刻板印象而对与性别关联的食物产生相应的热情与能力的刻板印象。不过,性别化食物与食用者性别的共同作用尚待探讨。代涛涛等(2014)提出,热情维度与能力维度之间可能存在特殊的补偿效应。这意味着性别化食物对于个体的印象评价而言,既可以进行性别特质的强化,也可以进行性别特质的补偿。

综上,本研究基于“大二”理论框架,采用情景实验法考察性别化食物类型与食用者性别信息对个体印象评价的影响。研究假设:(1)食用女性化食物会增加个体对食用者的热情评价,降低能力评价;食用男性化食物会增加个体对食用者的能力评价,降低热情评价。(2)男性偏好女性化食物的热情评价高于其偏好男性化食物,女性偏好男性化食物的能力评价高于其偏好女性化食物。

2 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借助问卷星平台共计发放问卷350份,删除规律性作答问卷18份和极端值问卷1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22份,有效率为92%。其中男性155人,女性167人。被试主要为本地某所大学的17~23岁大学生(M=19.20, SD=1.06)。所有被试均自愿参与,问卷作答完毕获得一定报酬。

2.2 实验设计

采用3(食用者性别:无性别vs.男性vs.女性)× 2(性别化食物类型:男性化食物vs.女性化食物)的双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因变量为被试对他人在能力和热情这两个维度上的评分。

2.3 实验材料与程序

采用想象情境范式,参考Kervyn等(2012)的情境设计,创设出热情-能力混合真实生活情境。情境信息如下:你现在正在参加一个学校举办的爱心义卖志愿活动,你必须从2个候选人(对象A,对象B)中选择一个作为之后进行志愿活动的长期搭档,以筹得更多的款项支援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在选择合作对象之前,你拥有一次与两位合作对象进餐的机会。进餐之后,你需要做出选择。

在实验过程中,被试首先需要阅读情境的指导语和情境故事,之后情境文本会分别提供候选人的性别信息:(1)无性别信息:A和B性别未知;(2)性别信息明确:A和B性别已知。接着,提供目标对象所选择的性别化食物信息。最后,被试需要根据所获取的对象性别信息和性别化食物信息进行热情和能力评价。

性别化食物选取自佐斌等(2021)研究中的典型男性化(牛肉、白酒)和典型女性化食物(蛋糕、奶茶)。

印象评价采用测量刻板印象内容的特质词进行七点评分(1=非常不符合,7=非常符合)。热情特质包括“热情的”“友好的”,能力特质包括“聪明的”“有能力的”(Abele et al., 2014)。

3 结果

首先,分别计算热情和能力两个维度中所有特质评分的均值作为最终得分。接着,依次对热情和能力评价进行3(食用者性别:无性别vs.女性vs.男性)× 2(性别化食物:女性化食物vs.男性化食物)的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热情评价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见图1左),性别化食物的主效应显著(F(1, 321)=103.27, p<0.001,η2p=0.24),女性化食物的热情评分显著高于男性化食物(t(321)=10.20, p<0.001)。食用者性别主效应显著(F(2, 642)=12.26, p<0.001, η2p=0.04),事后多重比较表明,食用者性别为男性(t(321)=-4.57, p<0.001)与无性别(t(321)=-3.93, p<0.001)的热情评分均低于女性。食用者性别与性别化食物交互效应显著(F(2, 642)=4.30, p<0.05,η2p=0.0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被试对食用女性化食物的女性的热情评分显著高于食用女性化食物的男性(t(321)=5.29, p<0.001)和无性别食用者(t(321)=2.86, p=0.05)。当食用男性化食物时,被试对女性食用者的热情评分显著高于无性别食用者(t(321)=3.06, p<0.05);当无性别信息时,被试对女性化食物食用者的热情评分显著高于男性化食物食用者(t(321)=8.87, p<0.001)。被试对食用女性化食物的女性的热情评分显著高于食用男性化食物的女性(t(321)=9.57, p<0.001)。被试对食用女性化食物的男性的热情评分显著高于食用男性化食物的男性(t(321)=6.60, p<0.001)。

能力评价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见图1右),性别化食物的主效应显著(F(1, 321)=213.76, p<0.001,η2p=0.40),男性化食物的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女性化食物(t(321)=14.60, p<0.001)。食用者性别主效应显著(F(2, 642)=32.56, p<0.001,η2p=0.09),事后多重比较表明,男性(t(321)=-6.92, p<0.001)与无性别者(t(321)=-6.46, p<0.001)的能力评分均低于女性。食用者性别与性别化食物交互效应显著(F(2, 642)=4.04, p<0.05,η2p=0.01),简单效应分析發现,食用女性化食物时,女性的能力评分显著高于男性(t(321)=6.69, p<0.001)和无性别者(t(321)=6.08, p<0.001)。食用男性化食物时,女性的能力评分显著高于无性别者(t(321)=3.40, p<0.05)和男性(t(321)=3.05, p<0.05);无性别信息时,男性化食物食用者的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女性化食物食用者(t(321)=12.70, p<0.001)。食用男性化食物的女性的能力评分显著高于食用女性化食物的女性(t(321)=10.31, p<0.001)。食用男性化食物的男性的能力评分显著高于食用女性化食物的男性(t(321)=12.51, p<0.001)。

4 讨论

本研究发现,食用女性化食物会增加个体对食用者的热情评价,降低能力评价,食用男性化食物会增加个体对食用者的能力评价,降低热情评价。性别化食物与食用者性别共同影响人们的印象评价,男性偏好女性化食物时的热情评价高于其偏好男性化食物时的热情评价,女性偏好男性化食物时的能力评价高于其偏好女性化食物的能力评价,评价结果呈现出补偿效应。

首先,男性化食物的能力评价高于女性化食物,女性化食物的热情评价高于男性化食物,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佐斌, 刘晅, 2006; Cavazza et al., 2015)。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已有研究提出的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即性别化食物能够激活相应的性别刻板印象,影响人们对食用者的印象评价。

其次,当性别化食物与食用者性别不一致时,人们会在食用者对应的刻板印象维度给出较低的评价(Hansen et al., 2017),这可能是维持性别刻板印象的一种做法。在性别刻板印象中,能力通常是男性的主要特质,但当男性选择女性化食物时,这一行为违背了食物性别刻板印象预期(Plaks et al., 2001),因此人们降低了对其主要特质即能力的评价,女性同理。然而,由于补偿效应的存在,人们对于不符合食物性别刻板印象预期的男性和女性分别有着更高的热情评价和能力评价。补偿效应是指在比较两个基本维度的情境下,會利用热情和能力的补偿使社会目标形成反差(代涛涛等, 2014; Cambon & Yzerbyt, 2017; Cambon & Yzerbyt, 2018),即当目标个体在某一维度上被降低评价时,人们会提高其在另一个维度上的评价。同理,对于不符合食物性别刻板印象预期的男性和女性,由于补偿效应的存在,人们会对选择女性化食物的男性有更高的热情评价,对选择男性化食物的女性有更高的能力评价。本研究的结果确实发现,男性食用女性化食物时的热情评分显著高于其食用男性化食物时,女性食用男性化食物时的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其食用女性化食物时。换言之,通过选择食用与性别不一致的性别化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其性别所缺乏的特质。

最后,本研究还发现了与传统性别刻板印象不完全一致的结果,即女性食用者的能力评分或者热情评分相较于男性和无性别信息食用者的评分都较高。对于选择男性化食物的女性,人们并没有大幅度降低对其热情的评价,而是认为她同时更加具有能力。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的结果相似(佐斌等, 2021; Hentschel et al., 2019)。已有研究发现人类现在正处于性别刻板印象改变的时代(Eagly et al., 2020),并且这种性别刻板印象的改变是全球几乎每个国家的共同现象。随着女性获得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的人数渐渐超过男性(Okahana & Zhou, 2018),女性的就业机会增多(Eagly et al., 2020),人们对男女性所持有的性别刻板印象也在发生变化,比如人们对女性热情水平的评价继续上升,对其能力的评价也渐渐与男性趋向一致(Eagly et al., 2020; Hentschel et al., 2019)。而过去“男性能力比女性强”的性别刻板印象正在逐渐减弱,关于能力的性别差异正在逐渐消失,潜意识中女性化的特质不再与“低能力”相关联(佐斌等, 2021)。因此在本研究中对于食用男性化食物的人,人们给予女性食用者的能力评价比男性和无性别食用者高。该结果也进一步反映了中国独特的女性化文化对中国人集体潜意识层面态度的影响,传统意识中“男优女劣”的性别刻板印象有所削弱(佐斌等, 2021)。

本研究验证了过往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考察了食物对个体印象评价的影响,加深了人们对食物性别刻板印象的理解,补充了食物性别刻板印象领域的研究结果。然而,本研究仍有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在未来进一步研究。首先,情境影响社会认知(佐斌等, 2018),本研究结合已有文献仅选取爱心义卖这一单一情境,还有待于在其他情境中进行重复检验。其次,本研究是基于假设情境,生态效度有限,未来可以考虑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探索(刘燊, 柏江竹, 2020)。最后,本研究的被试群体主要是大学生,其社会认知发展已经成熟,未来可以进一步缩小被试年龄,探讨食物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与发展(毕重增, 2019)。

5 结论

(1)食用女性化食物会增加个体对食用者的热情评价,降低能力评价,食用男性化食物会增加个体对食用者的能力评价,降低热情评价。

(2)性别化食物与食用者性别共同影响人们的印象评价,具有补偿效应。男性选择女性化食物会被评价为高热情,女性选择男性化食物会被评价为高能力。

参考文献

毕重增(2019). “社会认知内容的基本维度”专题简介. 心理技术与应用, 7(1), 1-1.

蔡华俭, 黄玄凤, 宋海荣(2008). 性别角色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基于中国大学生的检验. 心理学报, 40(4), 474-486.

代涛涛, 佐斌, 温芳芳(2014). 社会认知中热情与能力的补偿效应. 心理科学进展, 22(3), 502-511.

刘燊, 柏江竹.(2022). 虚实相融的“元宇宙+心理学”发展新趋势. 心理技术与应用, 10(1), 58-64.

石访访(2017). 饮食性别文化:一项符号人类学视角的分析. 广西民族研究, 137(5), 73-78.

徐大真(2003). 性别刻板印象之性别效应研究. 心理科学, 26(4), 741-742.

佐斌, 代涛涛, 温芳芳, 索玉贤(2015). 社会认知内容的“大二”模型. 心理科学, 38(4), 1019-1023.

佐斌, 戴月娥, 温芳芳, 高佳, 谢志杰, 何赛飞(2018). 群际评价中热情与能力关系的情境演变:评价意图与结果的作用. 心理学报, 50(10), 1180-1196.

佐斌, 戴月娥, 温芳芳, 高佳, 谢志杰, 何赛飞(2021). 人如其食: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及对人物评价的影响. 心理学报, 53(3), 259-272.

佐斌, 刘晅(2006). 基于IAT和SEB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2(4), 57-63.

Banaji, M. R., & Greenwald, A. G. (1995). Implicit gender stereotyping in judgments of fam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8(2), 181-198.

Caine-Bish, N. L., & Scheule, B. (2009). Gender differences in food preferences of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9(11), 532-540.

Cambon, L., & Yzerbyt, V. (2017). Compensation is for real: Evidence from existing groups in the context of actual relations. 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20(6), 745-756.

Cambon, L., & Yzerbyt, V. (2018). Two routes toward compensation: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echanisms of compensation for high-status and low-status group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77(4), 24-35.

Cavazza, N., Guidetti, M., & Butera, F. (2015). Ingredients of gender-based stereotypes about food. Indirect influence of food type, portion size and presentation on gendered intentions to eat. Appetite, 91(8), 266-272.

Drake, C. E., Primeaux, S., & Thomas, J. (2017). Comparing implicit gender stereotypes between women and men with the implicit relational assessment procedure. Gender Issues, 35(1), 1-18.

Eagly, A. H., Nater, C., Miller, D. I., Kaufmann, M., & Sczesny, S. (2020). Gender stereotypes have changed: A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 of U.S. public opinion polls from 1946 to 2018. American Psychologist, 75(3), 301-315.

Fiske, S. T., Cuddy, A. J., & Glick, P. (2007). Universal dimensions of social cognition: Warmth and competenc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1(2), 77-83.

Hank, R. (2013). Real men don't eat (vegetable) quiche: Masculinity and the justification of meat consumption. Psychology of Men & Masculinity, 14(4), 363-375.

Hansen, K., Raki?, T., & Steffens, M. C. (2017). Competent and warm? How mismatching appearance and accent influence first impressions.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64(1), 27-36.

Hentschel, T., Heilman, M. E., & Peus, C. V. (2019). The multiple dimensions of gender stereotypes: A current look at mens and womens characterizations of others and themselv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11.

Hoyt, W. D., Hamilton, S. B., & Rickard, K. M. (2002). The effects of dietary fat and caloric content on the body-size estimates of anorexic profile and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9(1), 85-91.

Kervyn, N., Bergsieker, H. B., & Fiske, S. T. (2012). The innuendo effect: Hearing the positive but inferring the negativ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8(1), 77-85.

Mooney, K. M., DeTore, J., & Malloy, K. A. (1994). Perceptions of women related to food choice. Sex Roles, 31(7-8), 433-442.

Mooney, K. M., & Lorenz, E. (1997). The effects of food and gender on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s. Sex Roles, 36(9-10), 639-653.

Okahana, H., & Zhou, E. (2018). Graduate enrollment and degrees: 2007 to 2017. Washington, DC: 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

Plaks, J. E., Stroessner, S. J., Dweck, C. S., & Sherman, J. W. (2001). Person theories and attention allocation: Preferences for stereotypic versus counterstereotypic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6), 876-893.

Roth, D. A., Herman, C. P., Polivy, J., & Pliner, P. (2001). Self - presentational conflict in social eating situations: A normative perspective. Appetite, 36(2), 165-171.

Rozin, P., Hormes, J. M., Faith, M. S., & Wansink, B. (2012). Is meat male? A quantitative multimethod framework to establish metaphor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9(3), 629-643.

Sch?sler, H., Boer, J. D., Boersema, J. J., & Aiking, H. (2015). Meat and masculinity among young Chinese, Turkish and Dutch adults in the Netherlands. Appetite, 89(21), 152-159.

Sobal, J. (2006). Men, meat, and marriage: Models of masculinity. Food and Foodways, 13(1-2), 135-158.

Thomas, M. A. (2015). Are vegans the same as vegetarians? The effect of diet on perceptions of masculinity. Appetite, 97(2), 79-86.

Timeo, S., & Suitner, C. (2018). Eating meat makes you sexy: Conformity to dietary gender norms and attractiveness. Psychology of Men & Masculinity, 19(3), 418-429.

Vartanian, L. R., Herman, C. P., & Polivy, J. (2007). Consumption stereotypes and impression management: How you are what you eat. Appetite, 48(3), 265-277.

White, K., & Dahl, D. W. (2006). To be or not be? The influence of dissociative reference groups on consumer preference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6(4), 404-414.

猜你喜欢
热情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幽默是一种能力
我热情如火你冰冻成河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热情”的沙漠
努力拓展无人机飞行能力
你有没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