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技术在甘肃省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2024-06-01 19:54赵丽霞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3期
关键词:农业生产甘肃省玉米

赵丽霞

摘 要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农艺技术,有助于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玉米作为甘肃省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具备耐旱性、产量高等特点。以甘肃省为例,介绍当地玉米种植业发展现状,并对玉米种植过程中应用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合理密植技术、科学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精准灌溉技术等农艺技术展开分析。

关键词 玉米;农艺技术;农业生产;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獻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6.020

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较大。为切实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相关部门应重视农艺技术的研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高效的农艺技术,促使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农艺技术的需求不同。因此,为使各项农业生产活动有序开展,农民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中,应加强适宜农艺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干旱少雨,适合种植具有较高耐旱性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等。与小麦等农作物相比,玉米作为C4植物,光呼吸弱,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低,产量相对较高,工业价值与经济效益较高。笔者以甘肃省为例,分析当地玉米种植业发展现状,并针对玉米种植过程中应用的各项农艺技术展开探讨。

1 现状

1.1 种植面积及总产稳步上升

自2004年,国家与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原农业部提出了《关于加快玉米生产发展的工作方案》并对玉米“一增四改”关键技术进行了大力推广,同时开展了各种高产创建与增产模式攻关等有关活动。在国家政策与各类活动的支持下,甘肃省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2004年,甘肃省玉米种植面积达49.67万hm2,占该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9.59%;玉米总产量达245.03万t,占该省粮食总产量的30.41%。2005年,甘肃省玉米种植面积达50.31万hm2,占该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9.44%;总产量达到248.51万t,占该省粮食总产量的29.69%。随着农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大力推广与应用,甘肃省玉米种植面积,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2023年,甘肃省玉米种植面积为74.01万hm2,玉米总产量为299.17万t[1]。

甘肃省玉米种植区域主要可分成3种生态类型。1)河西走廊及沿黄灌溉玉米区。该区为保灌区,光照充足,积温较高,病虫害发生较轻,昼夜温差大,为该区域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该区在整个甘肃省乃至全国,均是玉米产量较高的区域,我国1/2的玉米制种区在该区域。2)中部及陇东雨养玉米区。该地气候往往较为干旱,全膜双垄沟播等农艺技术的应用缓解了该区气候干旱的恶劣条件,增加了积温,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且大幅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极大地增加了该区玉米种植的面积及产量。3)陇南玉米区。该区降水量较大,有着丰富的水热资源,无霜期较长,但缺乏良好的光照条件,春旱、伏旱发生的概率较大,且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

在甘肃省玉米种植过程中,玉米的品种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稀植大穗逐渐发展为密植中穗。过去,玉米种植品种多为豫玉22号、沈单16号,当前玉米种植过程中,农民越来越多地选用金穗3号、先玉335、陇单339、五谷568等耐密植的玉米品种。

1.2 制种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省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2023年,甘肃省玉米制种面积达11.03万hm2,同比增加4.9%;玉米种子产量为68万t,同比增加4.1%,在全国大田玉米用种中,甘肃省的玉米供种量高达50%[2]。全国种业50强企业中从事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经营的企业很多都在甘肃省建立了制种加工基地。由此可见,甘肃省玉米制种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与东北、华北、黄淮海等玉米主产区及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西南地区相比,甘肃省玉米制种产业仍存在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利用落后、育种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新品种研发能力亟待提高、制种机械化水平低及土地连作存在障碍等问题。

2 农艺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2.1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干旱少雨是甘肃省的主要气候特征。因此,发展旱作农艺技术十分必要。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经过多年实践经验研究与推广的一项新型抗旱耕作技术,其目的是保墒抗旱、保水保肥、提高地表温度,防止发生冻害等。该技术在拦截降水、抑制杂草生长、提高玉米产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半膜覆盖技术相比,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能够实现玉米增收30%~40%,效果十分显著。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时,农民应注意以下3个要点。1)为避免出现田间土块掩埋膜布的情况,确保玉米能够正常发芽,农民应根据土地的形状做好田垄划分工作,并结合田垄的宽度及其高度予以科学设计。2)选择厚度为0.01 mm、幅宽为120 cm的地膜,确保地膜的韧性,以方便后期回收。3)在选用机械覆膜时,应在立地条件相对良好、土地平整处应用,将每幅划分为大小2垄,其中大垄的宽度为70 cm,高度为10 cm;小垄的宽度为40 cm,高度为15 cm,在其两边分别压土5 cm。在覆膜期间,应确保机械前进速度的均匀性,并做好压膜工作。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采取人工方式予以补压,在垄沟与膜面每隔4 m设置宽20 cm的土腰带,确保覆膜作业质量。

2.2 合理密植技术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能够大幅提高玉米的产量。实践表明,当5~10 cm土层温度稳定在10~12 ℃时就可以播种,每667 m2播种密度为4 000株,播种量大于1.5 kg。种植期间,可采取标准垄和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其中,前者主要是65~70 cm标准垄精量等距合理密植播种,后者为110 cm大垄双行(垄上行距40 cm、垄间行距70 cm)精量等距合理密植播种。甘肃省较为干旱,为确保玉米存活率,农民可适当增加种植深度,但应确保地块高低一致。同时,播种后覆土不能太厚,可利用专业的设备开展玉米播种和覆土,确保工作质量与效率,防止出现田间地块高低不一的问题。

2.3 科学施肥技术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玉米的健康生长同样离不开足够的营养供应。在玉米不同的生长阶段中,其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及其需求量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农艺技术,确保施肥的科学性、规范化,对于提高化肥使用水平,确保玉米健康生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农民应不断优化施肥环节,高效应用农艺技术,系统、全面地了解玉米实际生长情况及其不同阶段所需要的养分,并据此确定施肥时间、施肥类型与不同肥料的比例等。例如,玉米有着较为发达的根系,植株通常比较高大,其对于各种养分的需求及对肥料的吸收程度也是比较强的。实践表明,玉米产量为100 kg时,其在生长发育期间需要氧化钾3.2~5.5 kg、五氧化二磷1.1~1.4 kg、纯氮2.5~4.0 kg[3]。在甘肃省玉米种植期间,农民应综合考虑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营养需求,科学播撒氮、磷、钾等肥料。通常来说,玉米施肥的关键阶段为播种前、抽雄期、吐丝期,农民应把握好施肥关键期,科学控制施肥量,防止因施肥过量而使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并且过量施肥也会引发土壤污染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农民应将追肥与基肥相结合,不断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4 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技术在玉米生产中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农艺技术。随着甘肃省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轮作倒茬十分困难,病虫源日积月累,病虫害日益严重,如果防治不及时、不到位,势必引发恶劣影响。因此,农民应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1)做好玉米生长期病虫害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工作。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设置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等,对玉米螟、棉铃虫、地下害虫成虫等具有趋光性特点的害虫进行诱杀,以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科学合理利用性信息素诱芯、新型的飞蛾诱捕器等,对玉米螟、棉铃虫的雄成虫进行诱杀,抑制雌雄交配,降低害虫繁殖量,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4]。

2)做好化学防治工作。在玉米抽雄前的7~10 d,做好玉米黑粉病、玉米锈病、玉米顶腐病等病害的防治工作。例如,可用30%甲·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24%噻呋酰胺悬浮剂1 500倍液、30%宁南·戊唑醇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对于玉米红蜘蛛,主要是在浇头水前,做好玉米田连片防治工作,并清除田埂中存在的杂草。根据玉米红蜘蛛的特点,可在玉米叶片的背面喷洒农药,确保防治工作有效开展。在每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玉米红蜘蛛密度较高时,农民可用500 g·L-1溴螨酯乳油1 000倍液、24%螺螨酯悬浮剂4 000~6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在防治棉铃虫与玉米螟时,可在授粉结束后,在2代幼虫没有进入雌穗前,利用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750~1 000倍液、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等喷雾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在防治虫害过程中,最好交替使用各种药剂,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2.5 精准灌溉技术

在甘肃省玉米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短缺一直以来都是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为确保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甘肃省率先提出“深度节水、极限节水”的理念,大力发展旱作农业与节水农业[5]。常用的节水技术主要有大田滴灌技术、雨水集蓄技术、精准灌溉技术等。

1)大田滴灌技术主要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融合,经过滴灌管道系统的水源会变成细小的水滴,并在作物的根系范围内浸润,从而起到局部节水灌溉的作用。相较于过去常用的大田漫灌技术而言,大田滴灌技术每667 m2可节水45 m3,而且大田滴灌技术实际操作省心省力。

2)雨水集蓄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设备设施将雨水蓄积起来以便后期利用,从而起到降低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的作用。通过对雨水收集设施与渠道进行设置,在田间地头中引入所蓄积的雨水,达到灌溉农田的目的。

3)精准灌溉技术主要是通过科学合理应用传感器与自动控制系统,动态化监测与调控农田灌溉的过程。农民可以在田间设置土壤湿度、气象因子传感器等,对土壤水分、气象条件等实施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的数据传入中央控制系统,系统化、智能化进行农田灌溉。农民可以将精准灌溉技术与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及其实际需水量相结合,科学制订灌溉方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问题。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节水农业,在水资源的利用上要做到“精打细算”。通过对更新改造干支渠道量水堰进行,并安装配套的斗口计量、机电井自动控制、远程监控等智能化设备,确保配水、用水、计量收费各环节做到精准节水。

3 结语

传统的玉米生产面临较多问题,而现代化农业生产能够很好地对其进行改善。现阶段,在玉米生产过程中,为实现玉米增产增收,提高玉米品质,甘肃省应不断研究与探索先进的农艺技术,并与其他方式相结合,促使农业现代化与规模化生产得以切实实现。在甘肃省玉米种植期间,科学合理地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合理密植技术、科学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精准灌溉技术等农艺措施,能够大幅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确保玉米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曲华.农业生产中利用现代农艺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2,2(10):70-72.

[2] 魏中安,宗素香.持续推进农机农艺结合,稳步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J].農业开发与装备,2021(3):19-20.

[3] 曲华.农业生产中利用现代农艺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2,2(10):70-72.

[4] 王志欣.玉米高效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子科技,2019,37(1):73.

[5] 陈飞.基于农机农艺结合的玉米生产机械化系统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8):38-40.

猜你喜欢
农业生产甘肃省玉米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收玉米啦!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我的玉米送给你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最饱满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