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及优化策略

2024-06-01 16:26杜爱红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3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山东省

杜爱红

摘 要 山东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粮食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推动山东省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优质农产品需求,以山东省农作物高产栽培为切入点,分析了影响山东省农作物高产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土壤管理、合理施肥、控制密度、防治病虫害等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种植管理、加大机械化投入力度、健全病虫害监测体系等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优化对策。

关键词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影响因素;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S5-3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6.015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和农业大省。山东省总面积15.7万km2,海岸线长度约3 200 km,近海面积近20万km2。山东省地处北温带,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1~14 ℃,无霜期180~220 d,年降水量550~950 mm[1]。山东省水网密布,河流湖泊众多;光照资源丰富,热量条件充足,非常适宜开展农业生产。同时,山东省拥有雨热同季的气候特征,沿海平原地带土壤肥沃,为其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为提高山东省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需要积极推广应用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适宜山东省的高产栽培管理模式,不断加强优化技术在山东省的推广应用,以更好地发挥山东省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1 概况

山东省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种植业在山东省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山东省主要的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棉花、花生、烟叶等经济作物。小麦在山东全省各地普遍栽培,种植面积达350万hm2,年产量可达1.8亿t,是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种植面积220万hm2,年产量1亿t,种植地主要分布在鲁中南部。大豆种植面积130万hm2,年产量330万t,种植地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平原。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也是山东省的传统农作物[2]。山东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积极开展配方施肥技术、轻简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高产栽培技术研发和示范,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轻简栽培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作物抗旱能力。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山东省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种植业整体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2 关键因素分析

2.1 选种

选种对山东省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山东省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对气候、土壤条件及抗逆性要求不同,必须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品种。如果选用不适应的品种,会出现出苗率下降、生长期缩短、抗病虫能力弱等问题,导致严重减产。例如,在半湿润地区大面积推广旱地品种,会因耐湿性差出现根腐病害。同时,不同品种对肥水管理和栽培措施的要求也有差异,必须针对品种特点制订科学的栽培技术体系,才能发挥品种的产量潜力。

2.2 光照

光照是影响山东省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山东省位于北温带,光照资源丰富,年日照时间在2 100~2 900 h,基本能满足主要农作物的光合需求。但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光照过剩易导致光抑制,初春和秋末光照较弱则会影响农作物生长生育。不同农作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如水稻需要充足光照,而玉米适宜较弱光照。光照过剩会导致农作物光合产物积累过多;相反,光照不足会降低作物光合速率。

2.3 水分

水分是影响山东省农作物高产的关键因素。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年降水量在550~950 mm。但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不均,易出现旱涝灾害。水分不足会降低出苗率、影响养分吸收,导致叶片枯萎;过量水分会使根系腐烂、限制气体交换。不同作物对水分要求不同,如水稻需要充足水分,而小麦生长环境的湿度不宜过高。此外,各生育期对水分需求也有差异。

2.4 种植密度

山东省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种植密度对产量有直接影响。过高的密度会导致作物间竞争水分养分,个体发育受限,不易结果;过低的密度则会造成资源浪费,难以实现高产。此外,不同品种对种植密度也有不同需求。例如,对有分蘖性的水稻,可以适当增加行距,减少株距;而玉米则需要适当减少行距,增加株距[3]。还需要考虑土壤肥力、水分条件,在营造良好生长环境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种植密度。

3 栽培技术

3.1 土壤管理

山东省多数地区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这为农作物高产栽培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但是,长期对化肥的盲目使用及机械化耕作,导致土层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肥力流失。为了有效恢复土壤肥力,实现可持续高产,山东省应重视采取深翻整地与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措施。具体来说,大力推广腐熟有机肥,可以直接为作物提供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并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同时,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每667 m2适量施用2 000~2 500 kg腐熟农家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此外,深翻整地可以打通硬化的土层,增加土壤透气性,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而选用绿肥覆盖作物,轮作玉米等根系发达的作物,也可以增加土壤蓄水空间。采取科学施肥配比、合理机械整地、轮作休耕等措施,可以系统提升土壤质量,为山东省农作物高产奠定基础。

3.2 肥水管理

山东省属于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适时的肥水管理对作物产量和质量有直接影响。为实现高产高效,山东省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采取深施肥料的方式,并选择具有控释效果的肥料,以增加肥料利用率。同时,要在小麦等作物的分蘖期增加施肥量,补充氮肥缺口。在水分管理方面,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设施非常关键,要积极推广微喷灌、埋管灌溉等节水灌溉模式,开展科学供水[4]。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特点,采取培肥沟灌、微噴灌等方式进行定期浇水,保证水肥平衡。科学合理地进行肥水管理,充分满足作物需求,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还可以节约资源成本,实现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3.3 合理密植

针对山东省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应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的密度管理。对于小麦,可控制株距在2~3 cm,667 m2种植密度在40万~45万株,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而对于玉米,则可以采用60~80 cm大行距,或20~25 cm小行距,株距在13~15 cm,确保单株获得充足的光照条件。在确定具体的行株距时,还需要考虑土壤肥力状况、水分供应及病虫害发生风险等因素的影响,避免过高的密度导致生长竞争。针对性确定适宜密度,山东省可以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充分发挥土地效益。

3.4 病虫害防治

对小麦而言,要重点防治蚜虫和黄斑病等主要病虫害。具体来说,可以在小麦返青期喷洒20%乙硫磷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有效防治蚜虫;而在小麦孕穗期喷施2.5%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则可以有效防治黄斑病。对玉米的主要病虫害如玉米螟和褐斑病,关键是要抓好防治时机,在玉米长到3片叶时使用5%氯氰菊酯悬浮剂400倍液防治玉米螟,并在玉米抽雄期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褐斑病。此外,要重视草害防治,避免病虫草害叠加影响。防治过程中,要定期监测病情,评估防效,必要时进行药剂轮换,避免产生抗药性。只有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山东省才能有效遏制病虫害发生,确保农作物良好生长。

4 优化对策

4.1 规范种植管理,提高标准化作业水平

规范种植管理是实现山东省农作物标准化生产的必要手段。种植管理标准化可以使作业更加规范化、效率化。具体来说,山东省可制订科学的选育技术规程,选择适宜品种;制订严格的种苗标准,保证质量;建立合理的栽培技术体系,确定适宜的密度、施肥量和用药方法。在操作上,应采用标准化的耕作机械提高土壤准备质量,使用功能完善的精準播种机保证合理密度,并配套使用控释肥等高效施肥技术。同时,全过程实行标准化记录,如品种选择、育苗过程、机械作业参数、肥料用量等,实现种植可追溯。只有规范每个种植环节,形成科学、系统的标准化作业体系,才能确保山东省农作物高产高效。

4.2 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力度,提升作业效率

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力度,可以有效提升山东省农作物栽培的作业效率。当前,山东省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较低,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需要。因此,应加快淘汰老旧机械,采购先进的智能化播种机、无人驾驶拖拉机、自动导航收获机等,建立科学的机械作业体系。同时,要积极开展作业人员培训,提高他们运用和维护新机械的能力。在使用上,要制订科学的作业计划,合理安排机械作业时间,发挥最大作业效率[5]。另外,要建立完善的机械维护保养制度,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只有加快农业机械化更新,并积极培训熟练的操作人员,山东省才能充分利用现代农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

4.3 健全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强化综合防控

健全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可以有效强化山东省农作物的综合防控工作。目前,山东省病虫害防治仍以化学药剂为主,缺乏科学的监测预警和防治策略。因此,应建立实时的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对主要农作物的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进行全面监测,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病虫害预测模型,实现对流行趋势的精确预测。在此基础上,及时利用多种防治手段形成合理的防治体系,包括选育抗病品种、调整种植布局、施用生物农药及进行药剂轮换等。只有构建完善的监测预警网络,持续改进防治策略,山东省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

4.4 加强农技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加强农技人员培训,可以更好地提升农技人员的服务能力。当前,基层农技人员知识结构较单一,技术服务水平有限。因此,应加强农技人员的系统培训,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新技术、新知识培训,如专题讲座、示范观摩、网络远程教学等,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使其掌握栽培新技术。同时,要强化对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组织开展种植技能竞赛等,提高农技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要提高农技人员的服务意识,开展技术交流活动,提高其为农民服务的热情。只有持续加强农技人员培训,山东省才能形成高素质的农技服务队伍,有效指导农民科学增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山东省要想实现农业高产,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要注重土壤管理,通过深翻整地和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肥力,为农作物生长奠定基础;要合理配置肥水,制订科学的施肥和灌溉方案,保证农作物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水分;还要针对农作物的特点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并做好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同时,要加强农技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掌握科学栽培技术。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全面提高山东省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霞,邵长侠,相素英.山东青岛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种子科技,2023(22):51-53.

[2] 邓秀云.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影响因素及推广优化策略讨论[J].河北农机,2023(16):90-92.

[3] 马莉.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影响因素及推广优化策略[J].南方农机,2023,54(5):62-64.

[4] 张梅.山东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分析探究[J].河北农机,2023(3):166-168.

[5] 郭海霞.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要点研究[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3,35(1):87-91.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山东省
土壤污染与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浅析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施肥管理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