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更新中的公共空间景观模块设计研究

2024-06-01 09:36方浦泽苏小妹
美与时代·上 2024年4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

方浦泽 苏小妹

摘  要:新时代下城市对于存量提升的需求大大增加,城市微更新也逐渐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趋势之一。为了给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本文为城市微更新提供改造成本更低、更新效率更高、施工周期更短,可持续的景观设计模块化解决方案。利用文献阅读法、田野调查法、功能分析法等方法设计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景观模块并进行合理推广,以期为景观设计的学术研究以及相关的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景观模块;公共空间;城市微更新;有机改造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智慧养老背景下的城市老年体验中心发展模式研究”(M22JC086);2022年中国计量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城乡高龄体验中心适用性研究”(2022YW69);中国计量大学第二十六届学生科研计划重点项目“城市微更新中的公共空间景观模块设计研究”(2023X26131)研究成果。

近年来,城市空间存量提升需求问题不断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已引起了世界各国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众多学者探讨的焦点。其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到的关于城市发展问题的讨论中显示,在城市发展由大力建设转向改造升级的新形势下,我国现阶段的城市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相较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空间改造升级模式更是泥沙俱下。因此,探索如何创新规范打造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已显得尤为重要,深入关注景观模块设计衍生出城市微更新方式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城市微更新的研究现状

从已掌握的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到许多学者已经开始围绕城市微更新问题展开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国外学者对于城市微更新的研究在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20世纪60年代的城市研究中早有体现,其中关于“城市针灸”(Urban Acupuncture)的概念已初具雏形。国内学者研究中,白雪燕提出城市建设中的节点与网络的关系问题,双向剖析其背后的环境改造本质[1]。柴培根认为公共环境质量与日常生活是紧密挂钩的[2],以“公共中心”为媒介的“城市针灸”,在改造过程中可以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公共场所,从而加强市民的归属感,有利于加速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3]。以上学者的研究有两点重要贡献:(一)从生产方式或城市建设等方面对城市微更新的开始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二)通过实践不断推敲城市微更新的设计策略与方法。同时,不足之处主要是相关设计策略仍然停留在传统设计手法范围内,无法体现出微更新具有的普世、高效、低成本等特点。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一部分学者针对城市微更新的主要特点进行模块化设计微更新领域的实践,崔伊竹将植物景观模块引入了办公空间,从空间构造和景观模块化入手,打造充满自然气息的办公空间[4]。徐冬杰则是提出“纵向思维”,设计了一种模块化拼搭设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5]。

从现有研究来看,鲜有学者围绕打造景观改造模式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从而设计出具备投入小、可操作、见效快等特点并能推广的普世景观模块适配系统。此外,在景观设计研究领域的模块化设计实践还比较缺乏,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理论性考察

(一)模块化设计的定义

模块化设计最早出现于工业设计领域之中,在面临流水线生产与标准化制造等现实问题时,该方法便得以发挥作用。模块化设计就是将产品的各部分功能进行仿积木的拼接组合,构建成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统,然后将这种子系统的通用功能部分与产品的其他要素多次组合,从而构成新的系统。因此,在当今世界提倡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背景下,模塊化设计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与前瞻性的设计方法,在设计之中可以通过前期调研分析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在后期生产过程中剔除冗杂重叠部分,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标准化快速生产,提质增效。

(二)景观设计中的模块化概念

模块化概念在设计领域被广泛应用之后,其通用性也扩展到了景观设计领域。景观设计中的模块化概念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将空间整体设计思路整合成一种逻辑模块化设计,将所运用的设计策略进行通用化打包推广,提升效率的同时能够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第二种则是将景观设计中的策略转变为一种模块化产品,例如景观设施,街道家具等,结合拼接、组合等手法进行多样化设计,再围绕通用景观模块来进行不同功能子系统的组合拼接,从而形成能回应多种空间需求的模式。

三、景观模块在城市微更新中的设计运用

(一)城市微更新设计实践发展综述

在设计行业发展过程中,已有许多学者针对城市微更新理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城市微更新设计实践,对于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下重点研究对影响城市微更新的环境、设施、参与人等因素。由文献前期研究可知(如表1),在城市微更新的设计实践之中[6-9],出于对微更新的综合性考虑,多方参与的形式成为城市微更新全流程的一个共识。

城市微更新设计实践的部分发展进一步表明了城市微更新对于当今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具有多种的应用价值,同时对未来社区的畅想也提供了实际的参考价值。

(二)景观模块适配单元及组合系统

景观模块适配单元及组合系统是结合户外景观设施和街道家具衍生出的模块化景观设施,能够快速进行空间的景观打造,展现了绿色设计的原则。景观模块适配单元从点、线、面三种维度进行组合拼接,通过判断公共空间的绿化及其功能需求来进行量身定做,而且通过不同维度的设计,还可以根据特定需求实施改造和个性化配置。

1.万变不离其宗——点模块

点模块是以三棱柱模块为基础,主要材料为防腐木,在上下面均采用“三角接合”方式的凹凸结构。点模块有三种尺寸高度分别为330mm、495mm、660mm,宽度均为660mm,每个卡槽的深度为50mm。点模块最基本的功能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简单的景观座椅,其承重为100kg足以应对多种场景。第二种是作为三角植草台,将其内部掏空种植景观,多个草台拼接形成大范围绿化景观,点模块所具备的两种基本功能为衍生其他功能打好了基础,体现了景观模块的通用性(如图1)。

2.边界感与连接——线模块

线模块是连接点模块与修饰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块有五种标准件,分别为单凸件、直角件、双凸件、双凹件、T型件,采用钛合金材料能够在保持重量轻的前提下保证一定的强度。五种构件的尺寸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定制,通过现代榫卯形式进行拼接,多种拼接方式可以衍生出多种模块功能,例如安装展示牌不仅能起到宣传作用,当孩子穿梭其中,它便成为一种休闲娱乐的设施。点线模块结合构成了基本的模块系统,拥有了形成功能的条件(如图2)。

3.多面体展功能——面模块

面模块是在点线模块形成基本模块系统的基础上诞生的,点线成面。将点模块进行纵横向拼接,从而形成平面与立面,便能在平面中打造花境,形成景观面模块,还能制造户外座椅,形成座椅面模块。在线模块中,可以在多个线模块中加入遮阳的纱布,打造阴凉的休息处,形成休憩面模块。点线模块中加入灯带,在夜晚提供照明也能增加氛围,形成灯光面模块。面模块在点线模块的基础上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其潜力为需求服务,体现了景观模块的适配性。定制需求能够带动需求者参与设计,展现了景观模块共建共享的理念。

(三)景观模块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

1.功能作用

面对公共空间的功能需求,通常景观设计都是通过象征性手法从而将设计内涵表现出来。景观模块中的功能系统强调需求导向,通过提供公共设施和改善公众流动性来平衡获得城市资源的需求,有利于友好型社区的建设[10]。采用“刚好够绿”的策略来减少绿色不公平现象[11]。景观模块的功能在于新空间的营造,迅速增加绿地面积,提升整体空间的美感。

2.美化作用

景观模块在公共空间的美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景观模块适配单元在基本形态上具有辨识度,多种拼接方式使形态可以变化万千,在空间中产生形式美感;第二便是各类植物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其天生就具有自然之美;第三个方面是景观模块单元与植物的有机配置,使使用者产生强烈的兴趣,感受到富有美感的空间形式之美;第四是在植物的生长形态变化下会潜移默化地进行视觉引导,在观赏植物美的同时具有隐形的导视作用[12]。

3.疗愈作用

植物所具有的疗愈作用已经在许多康复景观设计实践中得到验证。主要体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在生理上,薄荷、芸香、罗勒等这类具有天然保健功效的植物,能够改善空间环境的同时还能提高人的免疫力。在心理上,邢振杰等学者通过对园林植物形态对人心理的指标进行评估[13],发现自然型植物景观更易诱导积极的情绪。因此,种植具有不同疗愈功能的植物,除了适配其所需空间,还能达到植物疗愈作用。

4.推广作用

景观模块在高效打造空间形态的同时,其普世效应也藏在其中。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成本低,景观模块化设计就是低成本的最主要原因,因为木质与合金材料都是最为常见且低廉的生产材料;二是效率高,模块化的设计语言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在组装过程中,都加快了空间打造的效率;三是适配度高,原因在于景观模块将绝大部分的景观空间归类为几种模组,并能在实际空间中灵活运用,面对公共空间的复杂性需求也能够通过个性化配置来实现,大大增强了推广作用。此外,其适配性也同样体现在用户参与上。景观模块通过打造共建共享文化,内在所指是希望处在公共空间中的每个人都能拥有足够自由的权利,从而增强社区主人翁意识[14]。

四、杭州老城區景观模块适配应用

以杭州甘王路闲置空间改造为例。杭州甘王路位于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清泰门社区南面,附近有杭州地铁7号线,整体交通较为便利,东面连接秋涛支路,沿道路分布有甘王新村、职工宿舍、近江新村等老旧社区。地块为一块废弃闲置空间,是南北小区出口的交界处,平时人群较多且复杂,周边缺少绿地与休闲娱乐空间,小区内的居民社交空间不足。

(一)设计特点:由于是一块闲置空间,基本没有利用价值,结合周边环境条件及居民需求,通过景观模块的介入,打造一块满足居民社交休闲娱乐的区域,同时也能够增加社区绿化率。在地块之中通过点模块的拼接组合,形成基本的座椅系统、景观绿化系统,又新增了适配社区居民需求的个性化功能系统。最独特的是“户外舞台系统”,将空间退让出来形成围合型空间,在内部居民可以进行日常的娱乐活动。线模块在内部形成多种样式,在杆上可挂置一些宣传板,便起到宣传作用,或者将多个模块上铺设遮阳纱布,便形成了遮荫空间。在此空间内可种植多种芳香植物,营造一种安心舒神的氛围,有利于老人和儿童的身心健康,效果图展示如图3。

(二)模块适配:社区的改造重点是改善社区的公共空间,所以对于此闲置空间地改造,更多的体现了景观模块个性化适配的特性。点模块不仅可以满足基本的休憩功能,还可以将它打造为生态平台,社区居民缺少休闲设施,通过点模块打造出了娱乐空间。线模块发挥了对于社区和地域文化的宣传作用。

(三)植物配置:为增加社区的绿化率,将整体空间分为三层植物景观分布。第一层是地表种植草本植物,养护方便;第二层在空间边界处种植常绿灌木,增加层次感的同时有柔化边界的作用;第三层在空间内将移植几棵有色芳香树种,与周边的常绿乔木起到颜色的区别,从而四季轮换之中能为整个空间带来不同视觉感受。针对种植在点模块内的植物,应当具有观赏性、抗风性、耐旱、耐热、耐寒且花期长、维护简单等特征,需要选择适合室外生存的植物品种以及相应栽培方式。

五、结语

探索景观模块适配单元及其系统是应对当前环境设计与城市建设普遍趋向高质量与精准性的一种设计策略。在生产上采用标准化预制件,有利于产品的普及和推广。通过引入模块化设计思维,将三种模块进行不同维度的组合形成的子系统能适配不同的空间环境,以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满足人群个性化需求。不仅弥补了传统用户缺少设计参与度的遗憾,还提供给用户自发进行景观改造的自由度。

目前景观设计行业产品市场还有很强的开发价值,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模块设计在未来仍有很大的研究潜力和发展前景,景观设计行业将朝着更具创意和灵活多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雪燕,童明.城市微更新——从网络到节点,从节点到网络[J].建筑学报,2020(10):8-14.

[2]柴培根,童英姿.城市更新语境下街道环境微更新的实践与思考[J].建筑学报,2022(3):37-43.

[3]Cheng S,Niu X.“Urban Acupuncture”based on digital technology[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IEEE,2011.

[4]崔伊竹,赵雁.植物景观模块化在办公空间中的设计研究[J].设计,2021(15):142-144.

[5]徐冬杰.纵向思维——卡槽式城市景观拼搭模块化设计[J].设计,2019(7):156-157.

[6]陈敏.城市空间微更新之上海实践[J].建筑学报,2020(10):29-33.

[7]吴一凡,黄丽坤.艺术介入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6):110-115.

[8]Matthews T,Gadaloff S.Public art for placemaking and urban renewal:Insights from three regional Australian cities[J].Cities,2022(8):127.

[9]Wei Z A,Xz B,Gw C.The network governance of urban renewal: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cities in China[J].Land Use Policy,2021:106.

[10]Wang S,Yung E,Yu Y,et al. Right to the city and community facility planning for elderly:The case of urban renewal district in Hong Kong[J].Land Use Policy,2022:114.

[11]Wenxin Sun,Jing Ren,Jun Zhai, Wenchao Li.“Just green enough”in urban renewal:A multifunctional and pragmatic approach in realizing multiscale urban green space optimization in built-up residential areas,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Volume 82,2023,127891.

[12]罗鸣欢.城市更新视角下传统街区的活力重塑研究[J].中外建筑,2021(4):76-80.

[13]邢振杰.园林植物形态类型分析及对人身心健康影响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14]Hong Y.Resident participation in urban renewal:Focused on Sewoon Renewal Promotion Project and Kwun Tong Town Centre Project[J].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2018(2):197-210.

作者簡介:方浦泽,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与可持续。

通讯作者:苏小妹,博士,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适老化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
试析文化中心公共空间设计要点及措施
公共空间突发事故灾难逃生应急导识研究现状
高校教学楼空间多元化设计要素分析
让光在城市中跳舞
公共视觉传达系统在历史博物馆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购物中心公共空间分析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