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海报研究文献综述

2024-06-01 09:36张幼娇梁燕敏
美与时代·上 2024年4期
关键词: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张幼娇 梁燕敏

摘  要:從当前国内主要期刊中析出关于“动态海报”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分类,并从现有文献中归纳其主要研究成果,对动态海报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其构成要素、特点优势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对所使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进行归纳,为后续研究提供学术线索。文章最后探讨了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动态海报研究在学术理论和设计应用方面应关注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动态海报;成果分析;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传统静态平面海报已无法满足多样化的传播需求,动态海报应运而生。动态海报由传统静态海报发展而来,最初用于电影宣传,而后逐渐扩至其他领域。动态海报在静态海报中加入时间轴的概念,同时为满足不同的主题和宣传需求,动态海报还可融入声音、动画、三维模型等内容增强吸引度和叙事性。在信息高速传递与交流的时代,动态海报正以其便捷化、趣味性、数字化等特点逐步取代静态海报在宣传中的主体地位,成为近年来海报设计和宣传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回顾和整理,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对现有的动态海报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分析。首先对发文的时间线和数量进行定量分析,其次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理论方法进行定性分析,最后讨论并总结了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以及未来展望。

一、文献统计和分类

对国内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篇名内含“动态海报”的精确查找,截止到2023年6月30日共得出CNKI有118条、万方有102条、维普有63条结果。通过筛选与去掉重复,一共获得147条结果,其中期刊论文占六成,硕士论文占四成。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得到动态海报相关的文献分布图(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在动态海报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2008年才有相关研究。2008-2015年关于动态海报的研究文献数量很少。2016年,瑞士、英国等国家举办动态海报主题相关的比赛和展览,得到专业认可和重视,关于动态海报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显著上升。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数字海报得到广泛应用,动态海报成为热点研究问题,文献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这一现象到2023年有所下降,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文献还未被收录或正在研究中,另一方面原因是数据采集至2023年6月,不足以代表一整年的文献量。

笔者通过对文献进行初步整理和分类,得到54篇文献结合数字技术、新媒体、互联网展开就动态海报的由来、概况、特点和发展趋势展开论述,并将动态海报与传统海报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占据了整体关于动态海报文献的37%(如图2)。其次主要集中于图形设计(14篇),从图形语言、图像学理论等方面对动态海报的图形进行论述。以教学为视角进行研究的论文共有11篇占8%,探索了动态海报的优势与教学方法。9篇从叙事学、叙事性的角度对动态海报进行了解析。从电影角度进行动态海报研究的有8篇,主要分析了电影海报的发展和动态电影海报的主要设计特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7篇论文探讨了动态海报的视觉方面,徐冰洁[1]和刘延丰[2]就视觉沟通进行了分析,黄婷[3]研究了动态海报的视觉趋势,丁雪[4]将视觉与听觉结合探讨动态海报的节奏美。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动态海报中的运用的文章共有6篇,其中,刘肖[5]进行了中国传统节日海报设计语言提取并构建了设计元素基因库,王婷[6]挖掘生肖文化进行活化传承,盖婧[7]研究了戏曲元素在动态海报中的动态设计应用,还有关于乡土民俗[8]、木版年画[9]等的动态海报研究。关于城市品牌和交互方面各有5篇,从海报风格切入的有4篇,从字体设计切入的有3篇。其余的文献从其他各个角度对动态海报进行了具体研究,如探究蒙太奇[10]、流变元素[11]、二维动画[12]在海报中的应用,也有将动态海报置于流动空间[13]、会展[14]环境下进行探讨,还有从材料表现[15]角度对动态海报进行研究。

二、动态海报主要研究成果

(一)动态海报相关概念界定

动态海报由传统静态海报发展而来,既保留了静态海报所遵循的设计原则,又在静态海报基础上加入时间、动态的概念。其相对于静态海报包容度更强,不仅能融入声音、特效等增强感染力,而且通过电子设备即可迅速广范围传播。孟娟[16]首次对数字动态海报作了定义:“在新媒介包括网络媒介在内的技术前提下所实施的广告传播设计。”从这一定义可知数字动态海报是技术发展的产物,其本质属性仍是传播。董理[17]将动态海报界定为“运用文字,图像,色彩,声音,动态特效等元素组合而成的一种海报形式,是依托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产生的视觉传播设计”。唐雪婧[18]认为动态海报是在传统海报中加入时间和空间概念,呈现由静到动、由单一到多元的变化。由此可得出,动态海报以“动”为主要特征,在静态海报上融入多种元素而有更丰富的变化,但始终以传播为主要目的,是信息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二)动态海报的构成要素

动态海报从整体构成上说包含版式设计、构图设计和风格选择,从形式语言要素上说则主要为色彩、图形、文字、材质、声音、特效等。

在整体构成上,李琳[19]就动态海报的版式进行了专项研究,提出动态海报在版式设计时要遵循视觉明快原则,使画面连贯、整体、趣味,同时根据主题合理组合运用设计方法可使版式设计更加全面立体。任蹦蹦[20]认为在构图设计中应遵照视觉审美准则与观者潜意识的观看顺序和阅读习惯。黄婷[3]指出动态化构图的运动属性使动态海报在视觉形式上产生本质变化,设计有秩序的运动轨迹能降低观看时间成本、明确层级信息、增强互动的趣味性。现有的动态海报文献在风格上主要研究了赛博朋克[21]、酸性设计[22]、迷幻艺术[23]和波普风格[24],这些风格都极具设计形式感,能与动态海报本身所具有的未来科技感相得益彰。

在形式语言要素的具体分析上,齐博悦[25]指出色彩的应用原则是整体协调,色彩的设定要适于整幅画面传递的信息。韦炜[26]认为动态海报的色彩特征建立在RGB色彩模式上,强调了动态海报在霓虹色彩呈现上的优势。倪玥[27]以图形语言为代表分析元素,归纳出动态海报区别于印刷海报和动画广告的基本特征,并总结了图形的运动形式以及图形动态技术的选择。张萌、王凯雯[28]将图像与叙事学结合总结出动态海报的图像叙事设计策略。动态海报的文字分为文案内容设计和字体字形设计。王苑丞、彭雨其[29]提出文案创作中应用交互性叙事激发受众参与、使用特色化用词引起受众注意、善用修辞辅助动态画面表达。沈冰[30]分析了动态海报中的字体设计,归纳总结了字体形态、字体动态、动态编排和时间轴编排的类别及特征。张睿文[31]探究了中国传统书法字体在动态海报的应用,王丽君[32]研究了创意字体的设计方法。叶欣芃[16]摒弃从技术角度探究制作海报的方式方法,将材料看作是海报中的一个部分,运用语义学、图像学、材料学等学科知识来了解在动态海报中材料的表达。张楦淇[33]指出结合画面的动态效果进行合理的配乐可使海报氛围和情感烘托更直接,带动观者情绪。特效能增强动态海报的吸引力,制作方法是使用AE、PR软件中的变形、分裂、风格化、跟踪、粒子化等特效[34]。

(三)動态海报特点及优势

动态海报是信息技术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它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浪潮,具有传统海报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孟娟指出数字化动态海报的互动性、综合性和强烈的现场感更符合信息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动态海报设计的最大特征是融入“时间”与“变化”概念。任蹦蹦对动态海报的特征分析主要归纳为四个方面:时间维度的表达、不“转场”的“瞬时”循环、主体内容的视觉层次深化和整体静态中的局部动感。动态海报的优势是叙事性强、信息容量大、视觉效果丰富、传播深入广泛、情感体验加深。徐冰洁指出,动态海报核心价值在于能够生动准确的阐释文字、音乐、观念、情绪、气氛、等非视觉性的信息,构建出一种广泛的视觉化。

(四)动态海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动态海报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技术使用上都将融入更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和应用,势必成为跨学科领域的重头戏。倪洋[35]在动态海报设计中融入了图像运动原理、无限循环的视觉设计语言和德罗斯特效应,利用电脑程序计算函数,量化质化结合,使海报具有更高的辨识度。计算机在动态海报的运用也将更为广泛和深入,黄婷探索了编程视觉的可行性,强调视觉编程技术与交互体验,使得动态海报在设计的过程中开始注重受众的情感体验。陈应玮[36]基于图形动力学的概念提出了动态海报“动力界面”的创作观策略。韦炜指出动态海报艺术的创作空间必将拓展,带动视觉传达设计面向综合化、动态化、交互化、数字化发展。设计师需要跨界吸纳知识观念,结合当今视觉艺术潮流,通过不同媒介间的组合、艺术形式的结合、满足受众对动态海报的各种需求。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各种世界文明成果将借动态海报这一新兴的传播媒介而得到创新性继承和发展,而各种艺术风格和思潮的碰撞与摩擦又将为动态海报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三、动态海报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通过对文章的共引文献进行归类和分析,笔者发现动态海报涉及了设计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等多学科领域知识。在设计学上的理论主要有王受之的《世界平面设计史》[37],用于论述动态海报的历史渊源。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38]则主要作为海报设计原则阐述的理论基础和例证补充。动态海报研究多有从叙事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胡亚敏的《叙事学》[39]是其理论基础。由于动态海报的本质是传播,在传递信息时必须考虑受众,因此心理学是动态海报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诺曼的《设计心理学》[40]和《情感化设计》[41]将多学科知识引入设计领域,使设计工作者思考并实践以人为本的设计。考夫卡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42]中的完形原理与图形设计息息相关,阿恩海姆由格式塔心理学出发所著的《艺术与视知觉》[43]以及《视觉思维》[44]阐述了视觉与心理与艺术之间的关联,对动态海报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王令中的《视觉艺术心理》[45]汲取了阿恩海姆著作的精华,进一步丰富了设计理论。总而言之,从上述高被引参考文献可看出动态海报设计始终遵循着设计基本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要思考信息与受众的关系,使设计合理化、人性化。

关于动态海报研究的文献最为普遍使用的是跨学科交叉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资料分析论证、实证分析与比较以及经验总结法。由于动态海报自身的特性和跨学科知识领域的特征,学者们常从海报历史发展的角度和多学科知识的视域来分析研究动态海报,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动态海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同时有不少学者通过实地考察法、网络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综合考察动态海报的传播环境和受众需求,以实践法进行动态海报设计进一步论证其提出的动态海报设计策略的可行性。还有学者运用图形动力学、图像学理论、感性工学、色彩提取法、图解分析法、经验自然主义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研讨动态海报设计并进行相关实践论证。由于动态海报高包容度的特点,笔者认为未来将会有更多不同视角、不同学科领域的方法创新动态海报设计,动态海报将更加多元化。

四、结语

本文基于对动态海报现有研究成果的统计整理和分析,从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两方面进行评述,通过分析研究,笔者认为未来的动态海报设计研究应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在学术理论方面,动态海报研究应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拓展。就广度而言,现有动态海报研究已呈现跨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但所涉及学科领域如传播学、心理学等都是设计学的邻近学科,可称之为设计中的一部分,而计算机学科知识属于动态海报所需技术领域的范畴,整体上呈现的是由点及面的涟漪式研究。笔者认为动态海报理论上可进行跨维度研究,如融入体育学的运动原理进行动点探究、引入化学与生物学知识进行动态海报的材料研究等。就深度而言,应就动态海报的构成要素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现有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将动态海报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对于其中的版式、风格、文字、声音等只是简要的阐述。只有极少部分文章从版式设计、字体设计等方面具体研究,目前还未有学者就动态海报区别于传统静态海报方面的声音、特效等方面做专项研究。因此,未来的相关研究应从动态海报的构成要素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尤其在动态海报的显著特征上应有更深入的挖掘,从而促使动态海报走向新的高度。

在设计应用方面,动态海报设计应向着更丰富多元的感官体验、更灵活多变的尺寸设计和更随机多维的传播环境的方向前进。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目前动态海报所涉及的感官领域主要为视觉、听觉,海报尺寸仍拘泥于传统海报尺寸范围之内,呈现方式以移动端和展板立牌为主。人有五感,在动态海报中融入触觉、味觉、嗅觉的体验能极大刺激人们的感触神经,丰富情感体验。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3D立体显示屏、全息影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研究者和设计者也应紧跟时代潮流,挣脱传统海报尺寸的桎梏,使动态海报实现无边界的立体传播。同时,动态海报的呈现方式也不应仅限于电子设备的投放,融入大自然的更迭变换能为动态海报注入更多的生命力和呼吸感,当下应用与展馆的沉浸式空间也能极大拓展动态海报的互动性,创新受众与信息的交流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冰洁.动态海报中的视觉沟通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9.

[2]刘延丰.新媒体时代关于动态海报类型及视觉沟通的分析[J].艺术品鉴,2023(8):79-82.

[3]黄婷.动态海报的视觉趋势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20.

[4]丁雪.动态海报中的视听节奏美[J].艺术家,2020(10):39.

[5]刘肖.面向新媒体的中国传统节日主题动态海报设计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9.

[6]王婷.十二生肖视觉元素在动态海报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20.

[7]盖婧.戏曲元素在动态海报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大观,2022(5):55-57.

[8]李韦辰.“数字乡村”战略下基于湖州石淙民俗文化的动态海报设计研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15):39-41.

[9]杨汝儒.山西平阳木版年画动态海报设计与推广实践[D].昆明:云南大学,2022.

[10]贺婧.蒙太奇在动态海报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22.

[11]熊昶.动态海报中的流变元素设计与应用研究[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19.

[12]石雨.论二维动画艺术在动态海报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7.

[13]张丹萍.流动空间动态海报设计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8.

[14]鲁文婷.动态海报在会展主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大学,2022.

[15]叶欣芃.基于材料多维表现的动态海报设计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0.

[16]孟娟.数字动态海报的设计与展示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8.

[17]董理.基于新媒体的动态海报设计实践[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6.

[18]唐雪婧.新媒体环境下动态海报的设计表现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19]李琳.新媒体环境下动态海报版式设计研究[D].唐山:华北理工大学,2019.

[20]任蹦蹦.新媒体背景下的动态海报特征分析与创新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9.

[21]钱贝荷.赛博朋克美学在动态海报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21.

[22]朱文静,郝亚维.酸性设计在动态海报中的应用[J].艺术大观,2021(20):57-58.

[23]任天赐.迷幻艺术视觉形式在动态海报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21.

[24]陈佳琦.波普风格在动态海报设计中的应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1.

[25]齐博悦.动态海报的设计与展示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7.

[26]韦炜.动态海报艺术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8.

[27]倪玥.动态海报的图形语言研究与设计实践[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28]张萌,王凯雯.动态海报的图像叙事设计研究[J].艺术教育,2020(9):203-206.

[29]王苑丞,彭雨其.刍议平面动态海报的文案创作[J].应用写作,2021(11):17-23.

[30]沈冰.动态海报中字体设计与表现的探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8.

[31]张睿文.中国传统书法字体在动态海报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美术学院,2022.

[32]王丽君.动态海报中创意字体的设计研究[J].上海包装,2023(2):105-107.

[33]张楦淇.新媒体时代下动态海报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34]张钰萱.地域文化视阈下传统元宵节动态海报设计与应用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22.

[35]倪洋.无限的循环往复——动态海报设计的创新研究[J].艺苑,2020(2):65-67.

[36]陈应玮.动态海报的视觉效应与创作方法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20.

[37]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8]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9]胡亚敏.叙事学[M].武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0]诺曼.设计心理学[M].小柯,张磊,何笑梅,欧秋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41]诺曼.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程进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2]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10.

[43]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4]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45]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2005.

作者简介:张幼娇,硕士,桂林理工大学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梁燕敏,硕士,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天津游泳运动员思想政治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