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艺术教育的统领目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与实施手段。当前,在美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新时期,高校艺术教育的体系构建与实践机制是其关键一环。高校应在师资投入、人才培养、课程方案体系、跨文化融合等方面,以美育人、以美润心,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1.美育与艺术教育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缘起于德国。美学家席勒在1795年发表了《美育书简》,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美育”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审美教育才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①20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分别在《论教育之宗旨》《以美育代宗教》等文章中大力提倡美育,从理论上进一步提升了美育的地位与学术高度。
21世纪始,“美育”开始被大力倡导,并出现在我国国家教育战略总体布局中。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体系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被明确提出;2023年12月20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教体艺〔2023〕5号),要求建立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对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划,成为指导学校美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我国美育教育开始进入新时代。
新美育时代为我国艺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就高校艺术学科专业建设而言,美育占据着统领性地位,艺术教育、专业技能教育、艺术理论教育等都须围绕美育来开展。另一方面,从具体操作角度来看,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就必须重视艺术教育。
新时代的“艺术教育”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探讨。首先,“艺术教育”特指在高校专门设立系科(学院),以培养艺术家和艺术创作人才为目标;其次,除了高校,社会领域中存在的商业培训机构以及传统的师徒授课同样是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再次,作为“美育”的实施手段,凡是增进教育对象的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通过艺术的方式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的活动都可视为艺术教育②。
2.高校艺术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美学概论》中对于艺术的定义是:“艺术家能动地将自己独有的艺术才气、艺术体悟、思想情感、生活内涵、人生感悟等有机展示或物化成一定具体艺术行为过程或艺术实体形态。”③“艺术教育”学科则由艺术和教育交叉而成,它是一项具有专业性的学校教育活动,在知识层面上实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在组织层面上实现艺术学科的建設与发展。
首先,高校艺术教育通过教学、科研与实践的融合,让美术知识和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双轨并行,并对艺术教学体系进行了规范;其次,艺术教育可以与其他专业、学科进行合作,全面实施高校“美育浸润”行动;此外,高校艺术教育资源在培养高层次艺术人才和学术组织方面成效显著,艺术教育能够使高校成为打造优秀学术队伍的训练场。
以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为例,自1981年成立美术师范专修科起,该专业(系科)始终坚持“一专多能、主辅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耕于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同时,立足艺术教育本体,艺术教育学院各时期积极探索多方向的专业发展。例如,早在1996年,美教系便尝试建立动画卡通专业方向;至2003年,美教系再次增设综合绘画、视觉传达、室内外空间拓展、教育技术与媒体艺术等专业,形成了川美美教的独有系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可以说,数十年间,川美艺术教育学院为西南乃至全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输送了大批掌握造型、设计、艺术教育以及社会美育基础理论与技能的宝贵人才。
3.高校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路径
在“大美域,全美育”的理论指导下,高校艺术教育教学应在理论和实践路径两方面进行变革。
艺术教育理论革新层面,我们应紧跟时代潮流,坚持守正创新,以国家“新文科”教育理念为指导,推动艺术教育的跨文化融合发展。“跨文化”并非简单的“1+X”叠加,而是将艺术教育的研究视野拓展至全球,深入贯彻文化“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多元化的美术、文学、哲学,乃至音乐、舞蹈等知识融会贯通,完成艺术教育课程群的整体构建;艺术教育本质上是与意识形态相关的工作,因此,高校应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将艺术教育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相结合,培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明宝库,高校应将其全方位融入艺术教育各环节,通过开展广泛的校内外社会文化活动,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在实践路径上,艺术教育学科应着眼于师资投入、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手段与方法等层面。在师资投入上,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和艺术理论类专业师资呈短缺状态。即使在拥有众多艺术理论专业教师的艺术类高校,也会因授课方向的不一致以及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而无法系统厘清中西方的艺术教育。因此,国内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应向美育和艺术教育师资倾斜,以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2020年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对夯实课程体系提出了要求:“紧紧抓住课程这一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入课堂、写入教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④目前高校使用的概论、史论等教材,往往内容繁杂且理论抽象,并且理论无法做到及时更新,导致教材内容滞后于艺术教育发展速度。对此,高校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本土、民间美术资源,与当地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相结合,课堂教学和工作坊实践相衔接,弘扬地方人文精神,强化价值引领;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将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以图片、视频、AI仿真实验等形式展现出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与可接受性。采用情景体验式教学方法,以项目促学习。教师可以招募学生到项目实践中,用脚步丈量艺术发展轨迹,调研走访博物馆、非遗馆、美术馆乃至民间艺人的工作室,增进学生对艺术的直观体验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带领学生参与暑期育人实践、“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多元化的实践路径,让处于“庙堂之高”的艺术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做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
4.结语: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
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艺术教育?这是与政府、教育机构乃至每一个公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值得反复叩问。作为艺术教育学院,首先我们应放眼全球,紧扣国际学术前沿和社会关切,探讨作为理论支撑与实施手段的艺术教育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譬如:立足AI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历史起点,探讨从人机共学到人机共创如何发生、未来的艺术人才应如何塑造自己的新角色、未来的艺术教育又将如何塑造新的教育模式和创新思维等前瞻议题。其次,《艺术教育路线图》中指出,艺术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广泛的人权,高校则无疑是维护艺术教育权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制定应满足艺术教育者的需求,并鼓励优秀的本土化资源成为优质的课程内容,利用人工智能丰富科学研究、教学手段与实践方式的多样化。此外,政府、高校与非正式教育场所应建立广泛的可持续合作关系,从而拓宽高校艺术教育的外延,真正落实“美育”举措,让国家向“美”而行。
注释:
① 弗里德里希·席勒《美育书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月。
② 郭晓《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勇担新时代新征程艺术教育的使命任务》,《艺术教育》,2022年11月10日。
③ 李峰、吕卫东《美学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④ 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注:付继红,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责任编辑:孟 尧 姜 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