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科学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进入艺术领域之后,不仅使传统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使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教育面临着较大挑战。在这样的境遇下,《艺术当代》杂志在近三年的选题当中,通过“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艺术与科技”“元宇宙中的艺术架构”“人工智能与艺术”“作为 教育的艺术 &作为艺术的教育”“艺术组织/机构运营新模式”等选题,与读者共同探讨“数字技术下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试图厘清数字技术下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新方法以及呈现的新的艺术生态。这些选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众多学者、写作者们都认為数字技术改变了人类的观看方式,从而导致了审美观念、形式探索、创作方式甚至思维模式的改变。数字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手段,将信息、数据转化为数字形式进行存储、处理、传输和展示的一种信息技术。核心是将现实世界的信息数字化,从而实现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和自动化。郑达、杨晓雷在《智能机器的视觉生产与AI艺术》中写道,人类借助机器观看世界时,机器视觉侵入了人眼,人类开始进入知觉自动化时代,也是“合成视觉”的时代。从19世纪80年代X射线被发明,到后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超声波成像以及核磁共振造影(MRI)等技术相继出现,从前“看不见的东西”都成了可视化的视觉数据及图像,从而脱离了人类的视觉系统。由机器视觉生产的图像目前成了我们视觉信息的主要来源,它以一种非自然的方式观看世界,数字图像是在机器上读取的,与人类无关,但人们却越来越习惯于这样的观看。通过分析机器视觉演变的历史、特点以及在艺术创作领域艺术家如何利用智能机器的视觉生产,打开了我们认知世界的各种新的方式。李心夷、陶然、兹夫·泽夫·科恩在《现实与虚拟——机器视角下的多媒体艺术创作》中说,科技的发展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了现实世界的真实面目,也提供了新的观察与探索世界的形式和方法,让我们认识到“眼见不一定为实”。机器模糊了功能、意识和感官的边界,在数字时代成长的一代,在被炫目技术折服的同时,是否也要反思机器意识也蚕食了人类的思考、情感与自我?李超《科学与艺术的交响》以“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展”引发了对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思考与提问,从计算机发展初期辅助艺术家绘图、数字技术赋予新媒体艺术的非物质性特征,及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的深度融合,使身在法国的艺术家米歇尔·佩桑借助眼球追踪仪控制展览现场的机械手臂记录眼球的运动轨迹,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呈现出全新的创作形式。陈旻《松散的关联:网络协作游戏潜力何在?》以叙事游戏和多人游戏为例,讨论这类游戏平台所构建的一种新的临时共同体——松散的关联是如何激发出群体创造力,并生成一种能够不断生产的集体作品。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丰富的数码工具和大众媒介的低成本、便捷性和普及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艺术创作的技术门槛;概念从大众传播研究到艺术语境的流变,意味着业余爱好者与艺术家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创作者和观众的身份发生了倒转,由“人人都是艺术家”变成了“人人都是用户”。网络和社交媒体颠覆了艺术领域原有的价值评判体系,网络协同创作平台向人们揭示了数码技术跨越资本化和市场化束缚的潜能,展示了某种可能性——跳出生产、消费逻辑之外,建立起一种松散联结的装置,打开通往无限游戏的界面,同时也反照我们自身,回到最本源的问题:人如何获得幸福的生活?
第二,跨学科不仅成为数字技术下的艺术创作的主要特征,而且也是当前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理念和方法论。费俊在《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语境与实践》中谈道,工业革命之后产业分类使得学科越来越细分,单一学科的能力往往无法应对复杂且系统的问题,而在文艺复兴时期,没有人谈跨学科,因为那时没有学科分野,人人都在跨学科;如今要重新回溯到达·芬奇的时代,要意识到只有用跨学科的系统性的创新方式才能应对这个时代的复杂性,这是走向创新的最有效路径。同时“艺术与科技”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第22个专业,有4个领域的跨学科方向:“艺术+机器人科技”“艺术+智能科技”“艺术+生物科技”“艺术+数据科技”。闵罕的《互联、共生的感受力》中“跨媒体”概念意味着“媒体的间隙”,我们处于各种媒体之间、处于技术和使用者之间,而媒体世界则在其间得到了统一、转化和结构化……最后得以跟数字、图像、文本、声音、戏剧、舞蹈联结了起来。夏清绮在《首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艺术教育和艺术学院的未来图景》中,谈道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学院院长参与了“在艺术学院必须学会的一件事”的讨论,都不约而同地谈到跨学科的教育理念。英国索尔福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艾伦·沃克介绍道:“学院秉持四大宗旨(i4)以应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变革——国际性(international)、跨学科性(interdisciplinary)、互动性(interactive)与产业性(industrial)。可以将四大宗旨融汇在一起的重要因素就是协作。不同的系、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产业,比如文化设计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作,在应对不断变化、不断加速的时代的过程当中变得至关重要。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认为:学院有两大理念,第一是科学技术,第二是社会创新,涵盖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媒体和传播设计、服务设计、交互设计、战略和管理、AI数据设计、企业家精神创业、设计理论。2013年建立了第一个可视化实验室Fablab,之后建立了6个Fablab遍布全中国,为社会输出新的文化内容。印度施瑞史蒂艺术设计和技术大学媒体、艺术和科学院院长米纳·瓦里分享了学院的主要办学理念:艺术需具有跨学科的属性,需要为人类、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我们需要和教职人员以外的社会上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进行合作,通过教学方法,将他们一些新颖的思考、设计框架带入到艺术领域中,扩展艺术的边界,艺术实践需要有庞杂的知识体系支撑。芬兰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副院长萨伊亚·霍曼介绍道:学院致力于通过研究、教育,为社会施加影响力,创造可持续的未来。提倡变革性学习,着重将艺术、科学、技术和商业结合在一起,关注人性和人类的意识。
第三,元宇宙概念的横空出世,它作为一个虚拟、超越物质限制的世界将现实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都推向了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区块链艺术的探索也风起云涌。不同领域的学者探讨元宇宙的定义、特征及元宇宙架构下艺术创作、艺术品呈现、储存及交易方式的变化。2021年,“元宇宙”概念风靡全球,众多科技公司纷纷提出自己的“元宇宙”概念,尤其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更名“Meta”,表示了对互联网未来的展望:元宇宙是下一个方向。赵汀阳在《元宇宙与可能世界》中对元宇宙给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它是人在真实世界之外创造的一个世界,把神学问题“现实”化了。在元宇宙中,人处于相当于神的创造者位置而可以创造任何数字化的存在。它本身不是一种技术发明,而是多种技术的汇集合作方式,包括逼真感觉技术、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元宇宙是一个技术+无限开放的平台,任何可兼容的技术都可以添加进来,是技术的汇集中心,在技术足够密集的情况下建构的新世界,超越物质限制的世界。郭硕博、李政昱的《元宇宙语境下当代艺术生态的转向》参照麦克卢汉对于“地球村”的设想,认为未来用户将生活在一个围绕电子媒介展开的间接的数据化的社会。如果说互联网Web2.0对艺术的影响主要在于它的传播与分享,那么基于Web3.0而生的元宇宙对现有的艺术生态而言,则更加强调用户参与互动的创造力。亚马逊的战略负责人马修鲍尔提出的元宇宙的七个核心属性“持续性、实时同步性、个体参与性、经济性价值、跨越性、互操作性”,以及由用户创造的内容与体验,同样适用于虚拟世界的艺术生态发展。经过近年的特殊时期,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置身于沉浸式的数字艺术世界,打破时空的界限,以虚拟的身份联结信息纽带。同时,元宇宙又分为“基于虚拟身份的参与”“重塑自我存在的边界”“强调互操作性的博弈”三个维度,对艺术认知、创作提出了挑战与重构的要求。杜歆晨的《虚拟与现实:艺术与技术的博弈共存》一文探讨了虚拟策展、数字资产保护义务,指出作为数字加密艺术的NFT分成基于图像、程序、观众和事件四大类型。刘蕾的《区块链介入艺术:启发新思维的导体》一文探讨了区块链艺术的概念、区块链参与艺术生产的历史以及区块链应用于艺术生产的方式。
第四,“生成式预训练语言模型”作为2023年最为热门的话题,席卷了各领域的学术与专业论坛。学者面对各个领域积极推介使用AI工具、拥抱人工智能喜悦的同时,及时指出它给艺术创作带来的困境。邱信贤的《人工智能语境下之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创作》一文梳理了数字技术的发展,着重强调ChatGPT对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影响,并指出目前的语言模型还深受人类感知与意识的影响;同时由于AI工具的便捷性,艺术创作要防止AI的爬取与模仿,AI模拟与保卫攻防战不可避免。郭硕博、李政昱的《论生成对抗网络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脉络与特征》一文指出,生成对抗网络不仅被广泛应用于技术生产领域,而且加速融入了当代艺术的多元实践中。它融入了对艺术创作的视觉的不确定性、超物种的创造性和对抗性、人工与算法的互渗等特征的分析,来解读相关作品创作理念与美学价值,并就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杨莉莉《AI图像生成:终结艺术契约》一文通过两位艺术家利用AI创作,一位获奖却拒绝领奖、一位作品不能受到版權保护的案例,来引发艺术产权问题的探讨,它将确定艺术生产者、艺术协作者及艺术市场间的契约关系。作者认为生成式AI时代一定会看到传统艺术契约被终结,艺术家对“原型”的执念、对AI的指控,以及艺术市场前所未有的估值动荡、元宇宙中艺术NFT的大规模幻灭。傅军的《AI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一文从多个人工智能创作的案例,探讨艺术领域哪些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引发对艺术家和设计师核心能力及发展方向的关注。王威的《探析当下AI绘画的困境》一文分析了AI创作的缺陷、AI创作缺乏创新的观念以及AI绘画的使用权利范围模糊等三个面临的困境,指出AI绘画发展只有突破这些困境,才能涅槃重生,迎来更好的发展。
第五,尽管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可能性与便捷性,但目前数字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技术还是不可避免地带着人类意识的投射。例如有人在网上晒出与不同的机器对话的结果,他在机器上输入“女孩在什么年龄结婚合适?”,东方的机器人的回答大致是:“女性在25岁身体发育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到35岁之间是女性身体发育、营养最好的阶段,35岁之后女性身体指标会出现下降的趋势,25—35岁之间是女性身体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结婚最为合适。”而西方的对话机器人则会给出这样的答案:结婚是个人的自由,在任何时间与任何人结婚都是你的自由。这两个答案无所谓对错,但却反映出不同的思维模式在设定机器学习时给予的影响是不同的。同样,尽管众多的专家、学者、写作者、艺术家都认为数字技术为艺术创作、艺术教育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但在实践中仍需要对数字技术对艺术创作的介入、科技伦理重构时刻保持质疑、警醒及反思的精神。
费俊的《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语境与实践》一文提示了“科技伦理秩序的问题与重建”。远古的“科技”产品主要用于狩猎、与敌人搏斗、人类的生存等方面,早期人类对于技术制造和功能的认知是完整的。但今天我们对智能设备制造的原理和技术的认知是脱节的,我们无法了解日常中的技术给世界带来何种负面影响。这种脱节是科技高速发展的结果,也是人文学科发展滞后的结果——人类急迫地需要增进对科技伦理的了解,并广泛地参与科技伦理的重建。赵汀阳的《元宇宙与可能世界》一文认为元宇宙可能会产生比真实世界更丰富的经验,而失去魅力的真实世界将退化为物质生产和维持生命的机械世界或动物世界,不再承载精神、意义和经验。虚拟经验是人创作的,假如真实世界的经验被放弃,就断绝了新经验的来源,所谓无穷多的虚拟经验必定只是套路范围内的内卷式无穷重复,多而不新。因此,虚拟世界的意识内卷将可能把人变成白痴。郑达、林婧元的《关于跨学科艺术创作的思辨》一文从媒体艺术是否最终走向消亡、跨学科艺术创作是否具有时代性以及跨学科艺术创作模式反思三个方面探讨了基于智能技术的艺术以及智能艺术的自主性问题。李超在《科学与艺术的交响》一文中指出,一些作品是艺术家通过给计算机“喂入”大量的分类图片,使机器按照图像逻辑推演万物的生成,又从网站上收集各种宗教音乐,由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后,让机器“理解”与“想象”爱、艺术、信仰、生命等古老的终极命题。他的论断如果成立,那么这个论断也有它的对立面,所以网传谷歌的人工智能工程师在训练智能机器时发现这个机器仿佛具有了类人类意识后,果断暂停了研究,一些科技大佬也在ChatGPT不断更新挑战人类知识与认知后,呼吁人工智能训练和使用法规的出台。
在多位年轻艺术家的访谈中,他们在感受技术提供的便捷的同时,也不断地对技术介入创作提出反思。aaajiao(徐文恺)认为,创作时艺术家要充分参与、拆分技术,而不是简单地把它神化、复杂化。胡为一说:“如果一个新媒体艺术家能站在技术的反面工作,我会认为他是一个严肃的新媒体艺术家,艺术家应该提供给这个越发被技术控制的世界以新的视角,站在技术的反面意味着反控制和自由思考的能力。”
第六,数字技术不仅对艺术创作、艺术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也催生了多样的艺术创作生态,出现了更综合多样的、有活力的年轻集体与艺术组织,它们呈现出与传统机构不同的研究、创作和传播形式。2008年创立的想象力学实验室,是非营利艺术机构,旨在支持富有试验性的想象力的艺术项目,支持艺术语言的探索与实验,以相对灵活的方式接受艺术家的项目申请并在公众号平台上予以推介。Conversazione(CVSZ)是一个基于纽约和北京两地的研究型艺术组织,关注生态与地缘、城市与剧场、媒体技术与空间政治等跨学科议题。最开始它是微信聊天群,后来演变成汇集美国东岸青年艺术家的社群,时常开展线下活动,再通过互联网将活动拓展到全球其他城市。马丁·戈雅生意是由藝术家运营的机构,不同于传统的画廊所形成的艺术市场的单一模式,而是旨在建立一座座“迷你”的群落,涵盖文化各层面的内容和创作者,从而产生影响,进而探讨更加自由多元的实验艺术的可能性。雷电所把自己定义为努力在中国的艺术与文化语境中发明方法和实践的机构,初期的方向是“青年、虚拟、产业”,在元宇宙平台中推动虚拟展览、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艺术收藏。
2016年3月,阿尔法狗(AlplaGo)以4∶1战胜了世界著名围棋选手李世石,成为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机器人。这是继1997年IBM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后,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到2023年CharGPT席卷全球,短短7年间,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从专用的人工智能发展到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加速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技术还在以人类无法预计的方式与速度不断地迭代,一切皆有可能。
注:
① 本文由“艺术期刊视角下的艺术教育”论坛发言整理而成,主要内容为介绍《艺术当代》杂志近几年中关于“数字技术下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的部分选题。
② 徐可,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艺术当代》主编。
责任编辑:孟 尧 姜 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