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守正创新
——基于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研究

2024-06-01 20:30许玉阁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央中华民族会议

陈 坤 许玉阁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推进民族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显著标志。其所涉及的民族理论政策①关于使用表述上,是使用“民族理论政策”还是“民族政策理论”问题,笔者参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希恩的论文,最终敲定使用“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理论与政策”。详见:王希恩,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十年发展观,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1页。方面的顶层设计,是阐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引领民族工作理论政策的行动指南。其所涉及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战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论在实际民族工作中更具有战略意义。

在几十年的相关研究中,学界的专家学者对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研究和讨论颇为热烈,梳理相关文献,大致分为这几类:一是以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为切入点,研究阐释其会议主题的价值意义。如有学者以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旨为研究对象,阐释其突破成果、价值意义。[1]二是以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基本问题为研究点。如刘宝明将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前四次)的形势背景、重要性、主要任务和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作为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四个基本研究问题。[2]三是以具体的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为研究对象,阐释其在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的变化发展历程。如有学者研究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前四次)下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变化。[3]四是以评述的形式研究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强调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一脉相承性。如胡月军、吴大华通过评述方式研究阐释前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逻辑关系。[4]从以上梳理可以看出,目前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会议主题、基本问题等方面的分析,而以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为切入点或系统性研究成果较少。笔者试以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为切入点,探究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一、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之里程碑

1992 年召开了首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确立了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来命名的方式,具有开创性意义。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风云变幻,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全球弥漫着否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氛围。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主义浪潮风起云涌,致使国内民族矛盾凸显,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受到质疑[5]182。在此背景下,江泽民在会上肯定了以往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正确性,特别强调,我国民族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在于坚持正确的民族理论和政策。[5]177-180

1999 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在肯定以往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正确性的同时,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方面有了新的战略构建。江泽民在这次会议上特别强调,党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相比于其他国家,我们处理民族问题也是最成功的。[6]1050-1052此次民族工作会议从四个主要方面对当前和今后民族工作进行部署,涉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干部培养、西部大开发战略、民族团结、党对民族工作领导等多个方面的理论政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次会议在深刻分析国际民族背景和国内民族发展基本条件之后,提出西部大开发这一新的战略构想,这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史上是一次伟大发展与创新。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改善民生、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增进民族团结和维系社会稳定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2005 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期召开的一次重要民族工作会议。会议最大的成果便是“十二条”的通过颁布,“十二条”从民族含义、民族问题、民族与阶级以及国家的关系、民族发展等十二个方面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做了新的总结和概括,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以民族定义为例,以往中国政界和民族理论界对民族的定义问题多受到斯大林的民族“四要素”定义的影响,这一定义是根据苏联具体国情提出的,不符合中国民族历史和具体国情。而“十二条”中民族内涵的提出为统一政、学两界的民族内涵矛盾,探索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具有深远指导意义。新世纪召开的这次会议肯定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民族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以自身实践,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将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经验与实践提升到政策、理论高度,搭建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的体系框架,实现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新的升华。

2014 年召开的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有着特殊背景、目标和任务。一是“中国梦”的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号召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也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民族地区作为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的“硬骨头”不能拖后腿。三是国内部分学者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存在严重分歧。如有学者提出“第二代民族政策”,效仿美国的民族大熔炉模式,推进国家认同。[7]有的认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过度了”,主张减少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等方面的特殊照顾和优惠,“去政治化”[8]。因此,统一党内外和学术界思想,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便成为这次会议的重要任务。会议提出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八个坚持”。这八个坚持深刻回答了“如何正确看待民族问题,怎样正确处理民族问题”这一民族工作最重大的问题,解答了民族理论政策中最集中和突出的思想困惑。

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创新性。此次会议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9]。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何旗、走何路、该做何”等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根本方向问题,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和党的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在新时代做好民族部署工作和任务的根本遵循。这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以上可以看出,适时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所重点强调的理论政策不仅对于民族工作部署、民族地区发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而且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发展史上,也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之连续继承性

综观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所强调的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首先体现出来的理论品质便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守正与继承。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都继承了以党的领导、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政策理论的基本框架。

(一)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首先是民族干部培养、任用问题。因同属一个居住地或民族,少数民族干部同本民族的人民群众在交流沟通方面,有着天然而广泛的优势和紧密联系,是党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发挥着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特别强调,民族干部的培养要在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要选任一批90 年代起骨干作用的干部,更要选任一批跨世纪的优秀中青年干部。[5]188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民族地区的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要共同为各民族群众谋利益。[6]1056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称民族干部培养任用的工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民族干部要加强学习,深入各民族人民群众中交流调研,提高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专业水平,认真研究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了解当今民族发展现状和发展动向趋势。[11]19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民族干部要做到“三个特别”①“三个特别”,即民族地区的好干部,既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还要做到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诚。详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2014年),民族出版社,2014年,第304页。,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民族干部要做到“四个特别”②“四个特别”,即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详见: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22年,第191页。,真正把符合“四个特别”要求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总之,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都在强调,党和国家要坚持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均衡改善民族干部政工型和专业技能型比例结构,建立并完善一支涵盖经济、教育、卫生、工业、农业、科技、金融等各个行业的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坚持加强民族干部实践水平,要在地方和基层去锤炼民族干部的实践能力,“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民族干部要大胆使用。”[12]303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以德为先”,民族干部的政治品质、道德修养与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相统一,切实抓好民族干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也被置于重要突出位置。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坚强堡垒”[5]193喻指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效用;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密切联系与各群众的联系[6]1058;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实践论方式,多项举措来切实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防止党的基层组织“麻绳从细处断”;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民族理论政策培训覆盖到基层。[13]197-198

(二)民族团结

理解民族团结,首先要从党和人民事业的角度来理解民族团结。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部署民族工作任务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5]189在跨世纪发展征程上,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民族团结事关民族工作成败,要将民族团结工作贯彻民族工作的各个领域,各民族大团结是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坚实政治基础;[6]1052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团结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并最终取得成功。”[11]4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五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关于民族团结促进党的人民事业发展提出新论述、新论断。如民族团结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经济繁荣发展和人民的社会生活稳定,关乎各族人民生命安全、安身立命和幸福生活。[12]94-95

理解民族团结,还要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这一政策的重要意义。如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线,争取人心,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10]民族分裂势力、极个别民族地区隔阂矛盾现象改变不了我国民族大团结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根基始终根深蒂固,作为民族团结之“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各民族群众在民族工作实践中的共同向心力作用,这一更高范畴的民族凝聚力始终是人心所依、精神所归。

民族团结始终是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所强调和贯彻的政策。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纵观“两个大局”,将民族团结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在2021 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以石榴籽喻指民族团结[14],寓意各民族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紧紧地围绕在党中央周围。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团结稳定是福,动乱分裂是祸。新时代,要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当作基础性事业来抓,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经过长期探索、反复比较,依据国情、顺应民意做出的正确抉择。江泽民在1992 年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这一伟大创举是完全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实现了国家和少数民族、政治与经济因素的结合[5]178;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则重点强调,民族区域自治是一项体现国家统一领导与少数民族聚居区区域自治相结合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6]1055;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民族与区域、政治与经济、历史与现实的“三个有机统一”[11]17;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针对社会上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错误认识进行了澄清,指出这一伟大创举不同于苏联联邦制模式和民族理论政策史上的“民族自决”,是对古代“大一统”王朝下的“因俗而治”和“怀柔羁縻”的超越,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种观点说法可以休矣[12]71-75;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则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民族政策的完善、发展应向其聚焦。

因此,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选择,是“多元一体”之多民族国家的国情选择,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国情、顺应民心,具有中国特色的好制度、好政策、好理论。基于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论述,可以看出,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都将民族区域自治置于民族部署工作和民族理论政策的突出位置。如2021 年召开的中共中央第五次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十二个必须”,其中重要一条便是“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各民族共同繁荣

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走向现代化是民族工作之目标。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都将这一政策置于突出位置。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部署民族工作的五个主要任务时[5]183-191,均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根本目的;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这一政策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6]1053;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这一理论政策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11]1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各民族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力量之源,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14],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政策,同时在部署民族工作任务时,提及诸多实践路径。

一要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和本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的“三个积极性”。[5]184国家从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照顾,实行特殊的民族贸易生产供应政策,支持民族地区优先安排布局重大工程项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对口支援,不断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二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6]1054,不断推进和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民族特色优势产业、城镇化建设,特别关注重点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例如四川凉山等面临特殊困难的民族自治州。全面推进“兴边富民”行动[12]191,振兴边境、富裕边民,推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

三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根据具体实际调整政策,加大对其科技、文化、卫生医疗、体育事业、社会保障、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政策倾斜和投入[11]10-12。如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加快和改善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支持民族医药传承发展。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相对以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了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举措,职业教育是各族青年就业的金钥匙[12]166。国家不断深化民族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加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民族地区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普及知识、破除迷信,改造传统产业和升级传统产品来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人才待遇,不断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

(五)民族平等

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各民族将民族平等变为现实,之后的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民族平等由理论政策变为具体的民族文化平等实践,即“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有些民族还有自己本民族相应的文字。风俗习惯作为民族显著特征,贯穿一个民族的日常生活生产。坚持文化平等也要坚持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风俗习惯亦是一个民族的显著特征,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党和国家矢志不渝的民族工作原则。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区分两类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民族之间的内部矛盾,及时纠正解决各民族之间的利益纠纷,“防止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伤害民族感情的事件发生”[6]1057,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

民族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基本特征,对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日常生产、交流、生活的重要工具,是一个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方式。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保护、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有重要论述。如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相互了解、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避免造成某些误会和纠纷[5]182。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和生活在民族地区的汉族群众互相学习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12]267,着力发挥语言贴近各民族群众交融生活在一起的作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确保各族青少年掌握和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13]26。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表明了党和国家在维护、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面所做的努力。贯彻、落实好这一民族工作政策,对于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之臻善发展性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为宝贵的理论品质。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除了对以往民族理论政策基本框架的继承之外,也根据时代的变化以及民族工作实践,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完善党的民族理论政策。

(一)对基本国情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基本特征的深化认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特征,这一点在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也有所体现和发展。

前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此论述主要集中在对基本国情、中华民族基本特征的阐释上。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分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世代传承、维系的原因,即国家的统一,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的联系,各民族在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荣辱与共的关系[5]189。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则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出发,阐释了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和制度的优越性;基本国情是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历史依据[6]1051。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吸收学界关于“多元一体”的讨论后,在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一概念,并分析这一格局的形成因素[11]6。

相比1992、1999 和2005 年的前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后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中华民族理论的阐释上有了新的发展。一是“多元一体格局”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内容里从多个角度被具体强调。这次会议关于中华民族理论的阐释主要涉及7 个方面①这七个内容分别是:了解民族工作要知我们的“家底”;多民族是我国一大特色和优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具有历史演进性;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家庭关系;我国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民族事务;反对取消民族身份、忽略民族存在的民族错误想法;全党要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具体详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2014年),民族出版社,2014年,第1-2页。,为新时代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中华民族理论作出新的理论性引导。二是阐释中华民族基本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关系。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共同性”“差异性”与多元一体格局所强调的“多元”“一体”相吻合;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体对象,即各族人民群众是构建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对象。

(二)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深化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政府打破民族剥削和压迫的“旧机器”,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为民族发展指明方向。民族关系主要是民族之间的联系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民族关系仅指民族之间的关系,即费孝通先生所讲的“相对于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接触和影响而言”的民族关系[15]。此处讲的是狭义的民族关系,即民族与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四要素”民族关系。

中国特色民族关系的表述在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是发展的。前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都强调,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关系有了新的表述,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和谐”一词,“和谐”被党中央列为民族关系的“四要素”之一,这是对原有的平等、团结、互助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更高层次的升华。将“和谐”列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党根据具体时代变化对民族关系理论新的发展,更是“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16]这一目标的殷切期盼。

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肯定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并指出,“三个离不开”是当今我国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要多看民族关系的主流,不要被逆流和支流所迷惑;坚决反对“三个不能”②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曾在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及,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将其表述为“民族关系的主流”;“三个不能”指不能把某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局部出事同这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整体捆绑在一起,不能把某一少数民族中极少数分裂分子闹事同这个民族全体捆绑在一起,不能把发生在少数民族人员身上的事同实践已经证明并长期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捆绑在一起。详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2014年),民族出版社,2014年,第101-103页。。在促进民族关系向深层次发展的实践举措上,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又一重要成果便是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这一政策文件形式肯定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于民族关系的积极作用,这对学界关于民族“三交”的争议具有很强的理论政策引导作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从实践论角度再一次深化发展“三交”理念对于民族关系的全方位推进。“三交”力图促进各民族在心理距离和物理距离的各个方面贴近,并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举措形式,促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健康发展[14]。

(三)对民族共同体理论和民族问题理论的深化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虽未对民族下过专门的定义,但从他们的民族论述中,提及“民族”具有的一些基本特征。恩格斯关于民族之语言特征:“英吉利民族是由日耳曼语族的民族和罗曼语族的民族构成的”[17]列宁关于民族之地域特征:“一个民族没有一定的地域是不能想象的[18]。”

真正对“民族”下过定义的是斯大林,他将民族共同体定义归为“共同四要素”[19]。这个定义虽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它是对资本主义时期“现代民族”下的定义,且针对部落、种群以及中国的很多民族共同体并不适用。这一经典民族共同体定义在中国民族理论政策研究过程中,引发过诸多学者争议与思考。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印发《决定》,对民族予以定义①《决定》指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引发了学界思考,对未来长时期的中国民族理论政策发展研究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至此关于民族的定义争议才得以消除。

关于民族问题的表述,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也有一定的变化发展。前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多集中在其对内涵、特征、影响、性质等方面的阐释上。如在内涵影响上指出,民族问题由两方面组成:一是民族自身发展问题,二是与民族有关的关系问题,民族问题对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社会都会有重大影响[10]3。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处理民族问题的实践方式上,相对前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多次提及的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民族团结等民族基本框架政策之外,后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紧扣时代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的具体实践理论政策。针对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城市生活工作问题,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完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针对以往个别民族隔阂生活等现象,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多次完善民族“三交”政策,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入一起,涉及民族心理、文化、居住环境、社会结构等各个领域;针对几十年来民族领域存在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失衡、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张力日益凸显问题,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共同性建设的同时也要尊重包容少数民族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差异性建设。

民族问题事关社会全局,它的处理解决方式,决定了其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各个领域,兼顾各个民族发展利益的问题。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时间向度和实践维度的检验。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近三十年里不断面临民族工作之新问题,不断完善发展民族理论政策来解决民族工作之新矛盾,是对党的民族工作理论政策的真理式检验。

四、习近平总书记民族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通过目前已经召开的5 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每当民族地区面临新的情况、民族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的时候,中央都及时召开民族工作会议,以期通过理论政策的创新,解决新问题、推进民族工作继续发展。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都有理论政策的创新。十八大以来召开的第四次和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性会议,其中最大的原创性民族理论政策成果便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重点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各族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一)核心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十二个必须”中最为核心、被称之为民族工作“主线”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其本质内涵做出概述,即“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新时代为何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总结概括为四点:

一是从各民族人民群众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着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意义[14]。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表现在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在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为各民族人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国家和稳定的社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14]。党的民族工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呈现新的阶段特征,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要向这“三大阶段新特征”聚力:在肯定民族地区在党的民族政策引领下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更要着力去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新时代各民族交融共居、共学、共事习以为常,如何去构建互嵌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拉近各民族心理距离仍需探索实践;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但仍需警惕国际国内民族风险挑战。

三是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发展和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目的[14]。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取得瞩目成就。如民族“三交”新格局逐渐形成,各民族在各个领域联系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机制更加完善、载体更加丰富、覆盖更加全面、基础更加牢固。但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日益复杂,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过于强调本民族利益和认同、无视少数民族的贡献、排斥少数民族文化的错误思想和做法仍十分突出。如何去解决?这就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睦相处,共学乐事,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向新台阶。

四是从党的民族工作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不断创新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指出,党的民族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14]。要坚持正确的民族理论政策,调整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制机制,推动党的民族工作新发展、新进步。

(二)重要任务:各民族参与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

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发展相适应、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开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大团结这五个主要方面来部署民族工作主要任务,推动民族地区的小康进程。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发挥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民族地区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党和国家从各方面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既有针对整个民族地区的全局性重大政策举措,如西部大开发,又有针对民族八省区的专项政策,还有针对边境、牧区、特困民族地区的特殊政策。

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建成小康的“硬骨头”“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12]185。全面建成小康后,党的民族工作有了新的目标,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六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13]112,不能落后。经过十八大以来的多年努力,民族地区得以全面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千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族自治地方的四百多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五十六个民族迈进全面小康,改革发展成果正在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人民。同时也要看到,民族地区距离高质量发展仍有很大差距,仍然面临许多制约,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依然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因此党中央要求在部署实际民族工作任务时,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科学定位民族地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担负的使命任务。

二是赋予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13]115。首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于改革发展之意义。以往的民族工作重点强调物质建设,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不会自然而然带来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这就导致一些地方对发展的理解比较片面,工作思路上存在偏差,没有平衡好“管肚子”和“管脑子”的关系,进而导致少数人对“五个认同”的淡漠。因此要深刻认识到,物质和精神各有各的作用,是不可互相替代的,在发展物质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建设。其次,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对改革发展之意义。“无国不成家”,没有国家的统一就没有各民族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民族地区发展也要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换句话说只有统筹安全与发展这两个问题,才能使改革成果普及全民,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最后是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于改革发展之意义。评价一个地区各族人民生活好不好,首先看这个地区的民生设施够不够,要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审视民生建设工程;“人心齐,泰山移”,凝魂聚力,增进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为国家认同建设强基固本。

三是发挥党的全方位政策,推动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14]。民族地区多位于我国中西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短板,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和战略纵深所在。推动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中西部一体化发展进程,发挥国内大循环对于民族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民族地区要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奋斗,奋力开创民族地区和全国一道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四是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10]。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党和国家要通过政策提升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13]123。这些重要论述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指明方向。

五是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10]。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党和国家要提高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13]126,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六是新时代安边固边兴边工作。因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边疆地区,因此少数民族人民担负着维护祖国边境安全的重要责任。要采取多种政策倾斜措施改善边民生活质量,保障其发展致富,既巩固了祖国边防安全,又实现了边境经济繁荣、边民幸福。

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党的民族工作理论政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注入新的动力。可以说,“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创新以原有的理论政策为根基”始终是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一条主线。回顾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所阐释的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我们可以发现其有着深刻的基本特征:

一是相承性与自我创新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策是根与源。党继承了经典作家关于民族理论政策的积极成分的同时结合具体国情和民族现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策进行发展、创新性“中国化”,形成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二是强烈的包容性与现实针对性。这体现在政界对学术界近三十年的民族问题理论和实践观点的批判采用上。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问题深受世界民族局势影响的同时,国内关于民族理论政策的争议、分歧也十分激烈。关于斯大林“民族”定义的争议,关于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是否第二代的分歧,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经典作家民族同化、融合的争议数不胜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成功召开,针对当时民族问题矛盾的现状,在批判吸收学术界有关学者的积极意见的同时,更肯定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猜你喜欢
中央中华民族会议
《八七会议》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会议通知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会议通知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