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理工类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研究

2024-06-01 12:06喻小龙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理工类心理学毕业生

喻小龙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凝聚成人的本质。大学生生活在校园里,其之前的生活学习也基本上是在小学和中学校园里度过,作为大学毕业生,他们即将奔赴社会或刚刚踏入社会,由懵懂的学生转为社会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理工类毕业生在本研究中指进入高校学习,从学科专业上划分属于理科、工科类的行将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经过几年大学生活即将步入社会,开启不同于学校生活的另一段人生过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与人文类学生相比较,理工类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师生人际交流等方面有些弱化。笔者在与业界同行交流时,此观点也得到了认同。另外,在相关学者的研究文章中也对此有所表述。如,论文《研究生适应性量表编制及其与社会知识相关研究》中指出:“在总体适应性维度上,艺、体类专业研究生>文史类专业研究生>理工类专业研究生。”[2]百度搜索“人文社科与人际交往”也有文章显示,人文社科与人际交往:总的来说,人际交往需要借鉴人文社科知识。

从文理科的学科特点来看,文科重在人文研究、情感研究、思想研究,理科注重实验研究、思考性研究、自然科学研究等;从高校文理科教学课程设置来看,文科大类的课程内容以人的研究为主,其中涉及价值观培育、人际关系协调、社会适应等相关内容,对学生步入社会、尽快融入社会很有帮助,理工科教学课程内容,以物的研究为主,其中涉及物的特性本质、发展变化规律等相关内容,对于人际关系协调的帮助不大。毛泽东曾经说过,必须“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3],人文社会科学亦是理工科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学习内容。

理工类毕业生面临的重要人生课题中涵盖着有效适应社会发展问题,这是高校和全社会十分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2021年11月29日,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提出,把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而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努力为社会做贡献,是大学毕业生重要的人生大事之一,同时也是社会有序、健康发展的组成部分。本文旨在研究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理工类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价值及实施路径。

一、积极心理学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内涵及二者的关联

作为20世纪末逐渐兴起的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以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和奇克森特米哈利(Csikzentmihalyi)于2000年1月公开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作为形成标志。它将原本关注焦虑、狂躁、幻觉等消极心理的传统心理学研究,转而改为关注于之前心理学研究很少涉及的爱、健康和勇气等积极心理。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组织系统,认为乐观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都是该理论的主要思想。由此,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视界,心理学不再仅仅是一门被沉闷的负向概念充斥着的学科。人们通过积极心理学学习,能够挖掘到负向心理遮蔽下的阳光向上的心理要素,并且将其作为主流心理要素加以重视,并且学会用积极心理学视野看社会、看他人、看自我。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认同和践行,理论的光辉越来越闪耀。

人是社会的人,高校毕业生当中包括大量的理工类学生行将步入社会,与社会直接对接、接触与融入,作为社会生活主体参与各项社会活动,有效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其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早在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出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4]

英国心理学家阿瑟·S·雷伯在他的《心理学词典》中写道:“社会适应特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发生的,在文化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应对行为。”[5]研究者孙慧认为“社会适应性就是指个体通过对环境的顺应、调控和改变来实现双方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平衡状态。”[6]

笔者又参考了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的其他学者观点,经认真研究思索,认为理工类毕业生社会适应性主要是指,理工类毕业生在从学校毕业步入社会的过程中,为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在思想上、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与社会文化、社会规则、社会活动等方面同社会、集体、他人达成认同、默契、遵从、合作等关系的能力和过程。理工类毕业生社会适应性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主体适应的主动程度与能力大小,影响着适应社会的水平高低。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从心理需求上看,人需要得到社会的接纳、认可与尊重。社会适应性强的人,与社会的契合度就高,获得接纳、认可与尊重的程度就高,反之就低。“社会适应行为的目的是实现个体内外关系的和谐,若长期无法达到和谐状态,则易产生格格不入感,进而影响人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的精神状态。”[7]

对理工类毕业生社会适应性考量范围,我们认为基本上包括以下几方面:正常的情绪体验、亲社会性人格、社会组织的融入度(包括社会、集体、家庭等)、较强的规则意识等。

当理工类毕业生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步入社会,那么他会以爱、健康和勇气等心理来面对社会,他会用正向思维和积极心态来观察社会现状、分析社会现象、参与社会活动;认同、遵守和践行社会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规则;对生存环境予以合理判断、接纳并融入;人际关系和谐顺畅;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都负有责任感;身心感受良好。面对现实中出现的与自己原有想法和心理预期存在冲突的地方,能够在自身难以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坦然接受,很少过分纠结、沮丧,更不会因此影响到自己下一步的工作、生活、学习。

积极心理学素养的具备,与理工类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成正相关,积极心理学素养越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越强;反之则难以融入社会,并放大对社会负面状况的认知。而当一个人的社会适应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亲社会心理和行为,则能够充分证明他的心理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我们应该用积极心理学来培养理工类毕业生形成正确的认知,积极融入社会生产及生活实践。

二、积极心理学对提升理工类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价值

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着诸多来自国际、国内的风险与挑战,急需适应能力良好的、有思想和有能力的青年勇挑重担。当今就个人而言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交通的压力、环境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就医的压力、感情的压力等,这种压力都会汇聚到人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以消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切,内心的压力无疑会陡然增加。而用积极心理学挖掘、发现压力下的动力和发展契机,会让我们的心情放松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会增加许多,前途将会敞亮许多。

理工类毕业生进入社会面临的压力主要集中于社会融入的压力、工作地选择的压力、工作单位确定的压力、专业与职业匹配度压力、住房的压力、情感压力等。用积极心理学提升理工类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客观、理性、积极地面对上述问题,对于缓解、消除上述问题带来的压力会产生一定的效果。

(一)理工类毕业生社会适应困难产生的主要原因

从表面上来看,有这样一些因素:一是在其成长过程中原本就远离社会生活;二是网络时代特有的线上活动模式,如网络游戏、短视频等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则是难上加难;三是社会上诸如“佛系、躺平、摸鱼”等一些不良思想的消极影响;四是心理学知识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知识匮乏。

但经过认真思考,我们发现,从实质上来看,理工类毕业生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出现认同、默契、遵从、合作等困难,还与不同个体的内在因素,如个性、心态、社会角色融入以及在校期间的社会生活参与度等密切相关。

1.个性缺乏自信,自理能力不强

部分学生个性不够坚强,在毕业工作后,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在面对陌生的领导同事、工作环境和任务时,缺乏自信,比较胆怯,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理工类毕业生的工作岗位有很大比例是在生产一线,甚至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环境较为艰苦,薪水较低。部分人不愿从基层工作做起,容易自暴自弃,产生挫败感,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态度消极,最后导致不能适应工作。

2.在校时社会生活参与度不高

部分理工类学生在校时社会生活参与度不高,接触社会教育机会较少,长期在校园这种比较单一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在校外实习、实践锻炼的时间较短,并且形式比较单调,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较为薄弱。这造成了他们的个人能力得不到较为全面地发展,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3.心态比较浮躁焦虑

部分毕业生在工作中心态较为浮躁,缺乏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与应有的职业道德,频繁跳槽。工作稍有不顺利,就归咎于领导、同事,却很少从自身找原因,让他们难以适应,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4.社会角色融入度不足

部分理工类毕业生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没有一个清晰明白的路线图,发展目标不明确。在由学生到社会工作人员的角色转换和融入过程中,必须面对在校园里很少会遇到的种种问题,但许多人的心理状态还长时间停留在学生时代,习惯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较单纯的关系,不善于处理与同事、领导、客户间的复杂关系,迟迟不能完成角色的转换和融入,难以正确地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挫折,就不知所措,沮丧消沉。

(二)积极心理学视阈下提升理工类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实价值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理工类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认知态度,理性面对现实,顺利融入社会、融入集体、接纳自我,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理解社会、集体与他人,都具有重要价值。

1.可以改变理工类毕业生对事物的认知态度

理工类毕业生在步入社会之前的人生旅程中,与社会、与他人的接触不多,对社会和人情世故了解得不深入,加之学业任务繁重,心理学特别是积极心理学知识严重匮乏等原因。导致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于事物的认知态度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有的对社会认识过于消极,有的则对社会认识过于理想化,有的存在退避思想,试图远离社会,有的过于激进,遇事不够理性,等等。当他们以这种认知态度和处事方式迈入社会、参与职场活动,往往会遭受现实的重拳。

积极心理学培育,会使理工类毕业生以积极的认知态度来观察社会、处理问题,充分认识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社会问题的复杂程度,理解一些之前难以理解的事情,更正自己原有的过度消极或者过度理想化的认识。

2.可以帮助理工类毕业生理性地面对现实问题

人生旅途中究竟会遇到哪些具体问题,谁也说不清,但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则是毫无疑问的情况。理工类毕业生从一路熟悉的校园生活步入社会这个全新的环境中,一切都是新奇的、陌生的、难懂的,同时还可能不时地会遭遇不公甚至伤害。如何面对现实问题、又如何解决现实问题呢?

积极心理学培育可以引导人们用合理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去思考、处理现实问题,怀有积极的心理态度,能够看到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向善、向上的力量,以及解决问题的有利因素,去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最佳结果,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使人格日趋完善。

3.可以引导理工类毕业生悦纳自我、投身社会实践

积极心理学培育,可以让理工类毕业生挖掘、发现自身的优势所在,悦纳自我,对于不能改变的客观现实理性接受,放下包袱轻装前行。在社会改革实践的大潮中,配合积极心理学的学习领会,年轻人会摈弃很多个人的小我意识,形成胸怀天下、尊重群众、热爱劳动的大格局,在社会实践中陶冶情操、锤炼意志、成为充满活力与智慧的社会一分子。

三、积极心理学视阈下提升高校理工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路径

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使理工类毕业生能够正确地认识社会、亲近社会,在毕业时顺利地步入社会、积极地融入社会、热情地奉献社会,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其实施的有效路径如下。

(一)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强化积极心理学知识培育

由于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遍开展起来了。教育部相关部门多次对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作出明确答复,并先后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如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201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党〔2018〕41号)[8]。同时,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也相继出台,如2021年11月29日教育部以“提高政治站位 加强源头治理 强化过程管理 完善综合保障”为题召开全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等。

但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发展来看,还远不能适应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师资队伍短缺、课程开设不足、活动场所有限、设施不足等现象在一些高校还比较常见。因此,针对工作短板,推进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中的普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配备各种条件,开设并且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别是积极心理学课程十分紧迫而必要。有些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有关积极心理学的讲授内容较少,甚至几乎不讲,讲课篇幅较多地关注于传统心理学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介绍方面,使得理工类学生对于积极心理学知识掌握甚少,甚至对于心理学包括积极心理学知识在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持怀疑态度。

(二)培育核心价值观念,塑造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0世纪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出的新定义中就提到了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历史上最进步、最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念。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提升人们的社会文化认同感,会促进人们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以价值认同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拥有了被社会认可、赞许的基本品质,是融入社会的前提,也是道德健康的典型标志和最好印证。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人格特质在社会关系中能够直接地体现出积极面来。主动体会认同社会价值(这是由他律转为自律的重要因素)、认同社会规则(对规则会自觉地学习了解、认同拥护、积极践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对社会活动充满热情、乐于奉献个人力量)。社会适应包括主体对社会共同心理的认同、接纳,对社会价值观的认同、接纳,对社会文化的认同、接纳,对社会活动内容的认同、接纳及参与等等。形成良好的品质,如具有乐群、幸福感、创造性等积极品质的人更容易被关注、被接纳,也更易获得成功。

理工类大学生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掌握有限,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会使他们具有更好的人生价值判断,具备更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工作生活过程中的说话行事也将会更加符合社会和集体的要求,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良好情绪体验。

(三)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获取亲社会的力量源泉

在积极心理学看来,积极的组织系统是指群体层面的内容,它影响着个体积极体验的形成和积极人格的发展,也是影响个体成长的最大的环境条件之一。积极的组织系统包含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积极的社区和单位系统及家庭组织系统[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是需要归属感和需要被认可的,在参与社会活动中,社会成员会结成各类网络关系,同时积极的社会成员会从关系网络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性助益,而这种助益,会使主体加深亲社会的力度和主动性。

亲社会心理与行为,是指拥有关心社会发展、积极融入社会、热心帮助他人的情感和行为。拥有亲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人,会有较强地融入社会的心理倾向,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认同并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社会主人翁意识强烈,与他人关系和谐顺畅,渴望被人尊重、渴望被社会接纳与认可。能够对疗愈网络依赖、社交恐惧、佛系退避等不良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作用。

理工类大学生的知识关注焦点较文科类学生而言更多地在于物,而非人事及社会关系,这是由于多重原因导致,如:理工类学科专业的特殊性——关注于“物”的研究;现实的客观原因——一度的重理轻文;网络文化的冲击——快餐式、断点式文化;阅读氛围及习惯的缺失——年人均读书量极少;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关注眼前利益,不计长远;等等。因此,对理工类大学生加强构建积极组织系统的教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在其遇到不顺时可以及时得到积极组织系统的支持帮助,促使其感受到人间温暖,获取亲社会的力量源泉。

(四)理性面对挫折,增强心理弹性幅度

人生多险途,谁都难以预料自己今后会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对所遇困难的有效克服,在克服困难中获得自信,理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真谛,不断增强心理弹性幅度,要从励志先进榜样那里获得力量,胸怀大格局、融入社会,对前途充满信心。在遇到困难和不幸时不至于被击垮,在遇到欢乐和惊喜时,不至于忘乎所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内心的平和、睿智与理性。能够达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心境,表现出对外界变化具有超凡的心理适应性。

(五)合理对待网络事件,保持理性认知和处事能力

网络已成为人们每日不可或缺的工作、学习、生活工具。然而,各种网络信息每天海量呈现,需要人们合理判断、选择使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当代大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理工类大学生对网络的依存度、喜爱度超出前辈以及文科类大学生很多。我们必须教会他们合理地认识和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具备积极的媒介识别、借鉴和批判能力,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集体生活,具备一定的应对网络事件的心理准备,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合格公民。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知道违背规则的代价,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意义及对于自身生存发展的意义,努力为社会进步尽一己之力。

四、结论

鉴于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知识储备不足,人际交流能力相对较弱,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理工类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培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和意志品质的全面发展,推动学生形成积极的意识、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积极的行为,并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和理论传播。同时,也会促进理工类大学毕业生准确地定位自己,增强社会适应性、存在感、幸福感,主动担负社会责任,积极奉献社会。

猜你喜欢
理工类心理学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理工类院校韩国语专业转型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