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政策驱动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关键性问题

2024-06-01 05:28王金会
关键词:文化产业城镇化园区

王金会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北京 100872)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也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进入2000 年后,国家颁布系列文化政策,开始引导、规划、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国内文化产业能够在十几年内迅猛发展,与我国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政策推动紧密相关。

一、文化产业规划引导期政策助推文化产业初始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也提上日程,文化领域的市场化进入深水区。2004 年3月,国家统计局颁布《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颁布明确的文化产业分类的文件。随后在2006-2010 年期间,国家相继颁布系列指导性、规划性的文化产业政策,例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2020)》《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等。“文化产业规划引导期政策是明确文化产业战略方向、规划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主要包括规划性政策、引导性政策”[1]。这一时期的政策具有全局性、方向性特征。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发展都呈现蓬勃之势。

(一)文化产业概念辨析

在国内文化产业起步阶段,学界开始聚焦文化产业的概念,对其予以学术上的合理性及学科性的建构。文化产业概念辨析是此时的热点问题。学界对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最早是聚焦在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和辨析方面。这场概念之争持续了四五年时间,从2007 年开始,国内文化产业研究的第一批学者开始进行理论探讨。探讨的问题集中在我国的文化产业应该定名为创意产业、文化产业还是文化创意产业,这几种概念界定有什么样的区别或者不同。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的,以高科技的技术手段为支撑的,以网络等新的传播方式为主导的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它以文化和经济全面结合为自身的特征,是一种跨国、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者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它是以创意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根本,贯穿生产、流通、消费等产业发展全过程的新型的产业集群,向大众提供满足其文化、娱乐、精神、心理方面的需求的新兴产业形态”[2]。中国传媒大学周鸿铎教授认为文化产业的核心为创意,所以应该定名为“文化创意产业”,并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通过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衍生出无穷无尽的新产品、新市场、新机遇,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业”[3]。王永章认为,我国所强调发展的“文化产业”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所倡导的“创意产业”、美国的“版权产业”不同,当前我国“亟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厘清思想认识上的误区”[4]。祁述裕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两个概念从产生到时代变迁方面进行了区分,提出使用“文化产业”的称谓,还是使用“文化创意产业”的称谓,没有好或者不好的区别,只是使用哪一个更好的问题。他认为,“文化产业”这个概念在当代有很强的针对性,继续沿用也可,但使用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更有时代感,也更有前瞻性[5]。章建刚从概念与政策取向的差异方面对文化产业概念进行了区分,认为如果从实践的角度无需对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进行刻意区分,如果文化内容监管立法迈出较大步伐,文化市场大幅度开放,那么采用文化产业概念就堂堂正正;而如果感到文化市场开放时机尚不成熟,那么就可以适用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进行过渡[6]。

文化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蓬勃发展,但是理论研究却存在滞后现象,各个行业发展的数据统计混乱,亟需国家层面出台具体行业发展标准。所以,一些学者纷纷加入对文化产业的特性及分类标准的研究之中。例如,范建华认为,“文化产业最为核心的要素应该是资源、人才(创意)、资本和市场。其中,资源是基础要素,人才(创意)是核心要素,资本才是关键要素,而市场则是文化产业价值实现的根本要素”[7]。黄永林、罗忻认为,“文化资源、文化创意、文化科技和文化园区等核心要素”对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文化、创意和科技在文化产业中依赖程度的高低,可以将文化产业分为传统历史类文化产业、新兴科技类文化产业和现代创意类文化产业”[8]。

(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文化产业短时间内呈现出飞跃发展的态势,文化产业园区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举措和亮点。地方政府好像突然找到发展经济的秘钥,一窝蜂地上马一些雷同项目,最常见的有两种:动漫基地和文化产业园区。动漫基地作为一种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很快被地方政府列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热点项目之一。一些地区开始建设动漫基地,比较有名的有常州动漫产业基地、苏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一派繁荣,北京、上海、浙江、湖南、广东等地涌现出很多创意产业园区,知名度较高的有北京798 艺术产业园区、上海的张江文化产业园、尚街loft 鑫灵创意园、上海静安创艺空间等。

经过几年热热闹闹的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景象。以上海为例,截至2010 年底,第一批经上海市政府认定的创意产业园区为81家,2011 年11 月第二批授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共计37 家[9]。短短两年,上海就认定了118 家文化产业园区。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园区数量也在迅猛增长,在这种表面繁荣兴盛之下,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项目雷同,重复建设严重;园区主业不明确,缺少文化内涵;政府对园区管理混乱;园区专业人才缺乏等。

针对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出现的问题,很多学者很快认识到并撰写相关论文进行探讨。高宏存在论及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问题时,强调“从国家级、到省级、到县级有上万家文化产业园区,仅上海以文化产业园区为名的就有上百家,但其中不乏滥竽充数者,主要原因就是名实不符”[10]。赵东川在他的论文中写道:“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需求加速,大批冠以‘文化创新’的文化园区、科技园区、主题街区应运而生。对国家而言,这些‘示范园区’等项目的策划与建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创造文化价值、获取经济效益,并使其成为相应企业的范例。但是,巨大的投资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其原因是相关部门缺少对‘新价值’本质的认识和方向的把握”[11]。除了从宏观层面对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总体的探讨,有的学者还根据各地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例如《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4 期)刊发的《上海文化产业园区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中,作者江凌指出上海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集中在管理模式混乱、准入机制多头管理、园区定位不明确、产业链整合力度弱等方面,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陈亚楠、董贺在《中国经验研究》上发文《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探讨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问题以及对策。

因此,在2013-2014 年,鉴于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国家进行战略调整,从控制对文化产业园区的审批到对已经建立的文化产业园区加强管理,细化了各种规章制度,对打着搞园区建设旗号实际搞房地产开发等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关停、摘牌了一些文化产业园区,从而控制了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的一些冒进行为。

二、文化产业国家战略纵深发展期政策驱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011 年以后,国家文化产业开始进入战略性的调整和向纵深发展时期。在政策方面,具体表现为把文化产业发展定位在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高度和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深化调整方面。2011 年3月,“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同年10 月,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2 年2 月,文化部颁布《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在这些国家层面的文化产业政策推动下,地方政府更是出台了海量的文件,刺激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在2007-2012 年蓬勃发展,成就卓著。但是,文化产业发展沿袭了以往的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主要由政府主导、政策扶植,依靠政府的大量投入,在政府的规划下,进行招商引资和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这种粗放型、外延型和数量型的发展模式致使很多园区和基地的功能化建设错位、需求错位。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文化产业纵深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转变文化产业既有的发展方式,把文化产业发展转移到科学发展轨道上来。这两年学界、业界、政府都已认识到以往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弊端,开始反思并进行转变发展方式的研究和尝试。

(一)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

2013 年,对转变发展方式的研究更为深入,相关课题审批、论文发表和学术会议的数量明显增长,成果卓著。具体来说,文化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首先,转变发展方式应该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和自身规律,打破对政府扶植的依赖,摆脱政策推动、投资驱动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持此观点的学者中,以中国传媒大学齐勇锋老师最为突出,他对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非常精准的阐述,“一是以政策推动、投资驱动为主导的文化产业粗放、外延和数量型发展方式,导致投资效率低下”;“二是以基础设施和文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为重点的‘政绩偏好’发展模式,导致原创能力和内容生产不足”[12]。由此,他建议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是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黄旭也认为“行政主导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是因为行政对文化产业发展干预过多,且错位干预造成的”,“要解决困境,我国需要重新树立起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前提条件”[1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张晓明针对行政手段主导文化产业发展的种种弊端,提出“这些问题将会导致文化市场在低水平基础上迅速从短缺走向过剩,当前有必要将发展的动力从政府转向市场,将发展的重点转向转型升级”[14]。

其次,加强科技引领作用,提倡文化创意,发展创新型产业。文化产业的建设出现了我们传统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弊端,就是“跟风式”的投资与模仿建设。普遍来讲,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铺下摊子后,想要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就需要与科技相结合,以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和后继力量。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认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方向体现在数字文化产业的新模式上,它主要特指的是通过科技与文化的相互融合而产生的新的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模式”[15]。《领导之友》(2013 年第9 期)也刊发了一篇《以创意驱动河北文化产业升级》的文章,强调用知识、创意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升级。

再次,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和特色,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发展成为特色文化产业,这也是文化产业从简单的模仿复制到完成转型升级的一条途径。这条路径被广泛认可,而且有些地方已经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例如,云南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多民族文化资源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把其打造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对此很多学者都做过理论方面的研究。

(二)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作为传统农业大国,目前我国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过程,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和潜力也在于此。社会学、经济学都在聚焦城镇化问题,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成为2013 年的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文化产业领域的研究学者也把目光投向城镇化领域,探讨文化产业在发展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城镇化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问题。

一方面,文化产业推动城镇化,而且主要着力点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面。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以“能源”“工业”为特征的老模式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注重“集约、智能、生态、低碳”。而文化产业正是以“高产值、低能耗、绿色无污染”的特性与之相契合。因此,用发展文化产业来促动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目前新型城镇化的不二选择。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在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指出“文化产业成为开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源”。《中国文化报》(2013 年7 月13 日)上喻文益的一篇文章《文化产业对城镇化的四大效用》中,论及文化产业对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具有4 方面的作用:为市民提供精神空间、激活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推动城区面积扩张。而国家行政学院的祁述裕老师认为,运用当地文化资源就地城镇化很重要。他认为:“城镇化的关键不是农民进不进城镇,而是农村能不能实现从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型,农民能不能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实现职业转换。除了农民进城或进镇之外,就地城镇化,同样是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就地城镇化,往往投入最少,效果最好。善用文化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向文化经济转型,是实现就地城镇化的重要途径”[16]。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刘涛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成为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的一种现实选择。

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给文化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城镇急需找到新的产业增长点、就业渠道和城市定位,这就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尤其是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的地方,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指导下,可以就地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文化资源,快速启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导刊》(2014 年第2 期)上王佳的文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产业转型》中,就详尽地分析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新华村利用自己手工制银的传统技术快速城镇化进而快速发展的一条路径。《东岳论丛》(2013 年第1 期)发表花建的文章《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系统论述了新型城镇化的要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的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以及在此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城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有更多的文化基础设施需要建设,同时,各种文化活动、文化商品消费也为新城镇居民所需要,例如电影院、KTV、图书馆甚至博物馆。对于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地方,城镇化可以集中发挥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并使之转化为文化产业。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城镇化的热潮,但是城镇化的模式有传统的工业化的城镇化,也有非工业化的简单的人口聚集而产生的城镇化,当然也有因为文化发展而形成的城镇化,多样化的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的一种现象,也是合情合理的。在此过程中,我们努力发展新型城镇化,即生态、人文、智慧型城镇化,是城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而新型城镇化需要文化产业的支持,文化产业也需要通过城镇化发展提升自己的发展。因此,实际上文化产业与城镇化相互推动,成为互为进步的手段。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2014 年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又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4 月16 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两个规定》,系列方针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号召下,文化产业应该更为坚定地朝向市场化、国际化、集约化方面发展。

研究领域内,学者也把目光转向文化体制改革深化的研究层面,一些敏锐的学者已经对此问题做了深入研究。例如,《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就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做了梳理。对于文化产业在10 多年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文化蓝皮书》的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张晓明分析“这种复杂性和难度主要表现在3 个方面:一是在市场开放度不足的情况下发展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规律脱节。我国文化市场的开放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但长期的‘双轨制’造成市场隔绝、价格扭曲、利益固化,政府与市场界限不清,市场发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市场体系发展的一般水平。二是在工业化高峰期发展文化产业,与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不兼容。三是在于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其他领域深化改革的协调性难统筹。”张晓明认为,“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依旧在于能否始终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根据市场需要制定产业政策,通过产业发展不断扩大市场空间”[14]。

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3 个鲜明特点:“一是突出了协调推进的要求,文化体制改革是‘五位一体’全方位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改革的目标思路上,注重与其他各领域改革的统筹协同,比如与经济体制改革衔接要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衔接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与社会体制改革衔接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等等。二是突出了攻坚克难的要求,文化体制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剩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在改革的任务设置上,提出了一些涉及深层次矛盾和难点问题的重大任务。三是突出了狠抓落实的要求,之所以叫做《实施方案》,就是在工作推进上,力求做到具体化、项目化、责任化,共开列出25 项、104 条重要改革举措及工作项目,并按照2015 年、2017 年、2020年三个时间节点明确了进度要求,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能落地、见实效”[17]。而且他还谈到,2014 年将启动80 多项改革任务:“一是积极推进的改革任务,包括基本完成省级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部门的整合,依法减少和规范文化行政审批,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加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等。二是稳妥推进的试点任务,包括传媒企业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试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试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等。三是研究制定的政策文件,包括制定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指标体系,出台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文化企业发展政策的实施细则,制定促进电影发展的经济政策,以及扶持地方戏曲发展、实体书店发展的政策等”[17]。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政策推动下,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而且,国有文化企业的改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待完成课题,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因此,学者们纷纷把研究目光聚集到国有文化企业的改革上。其中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的傅才武教授认为,国有文化企业原有的主管主办制度是根植于建国初确立的文化事业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明显的功能性缺陷,出资人制度则源于我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发展对于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它建立在现代企业管理结构中产权制度的基础之上。从主管主办制度向出资人制度过渡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全面转轨的客观要求。他从文化管理的职能入手,探讨文化企业改革的方向,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阶段的变化,形成对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倒逼机制,要求调整以生产管理为基础、以行业管理为中心的传统科层型管理模式,建立以市场化资源配置为基础、以产权管理为中心的现代产业型管理模式”[18]。一直关注文化体制改革的齐勇锋教授也强调“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以整体和动态的眼光看待国有文化经济,从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业改制转变到对国有文化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从国有文化资产的产权管理上升到国有文化资本的战略管理。只有对国有文化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通过跨地区、跨行业整合,优化布局和结构,培育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提高集约化和集中度,才能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体制束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充分释放国有文化经济的潜力,进而带动整个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19]。这是对现阶段国有文化经济调整提出的发展方向、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四)IP 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到2016 年的时候,影视动漫行业异军突起,出现一个新的现象或者模式:IP。学术界开始对其进行大量研究,很多学术期刊也刊发相关IP 主题的学术论文。依据2017 年的论文的文献量、发表刊物级别及学术会议等情况综合分析,IP产业发展已然成为当年的学术热点问题。

随着由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花千骨》《琅琊榜》《芈月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的热播,进而引发的影游联动效应,IP 问题逐渐成为文化传媒娱乐业的显问题,进而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IP 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即中文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问题由来已久,之所以现在被热议,是源于最近几年网络文学、影视、游戏、动漫等行业全产业链蓬勃发展。“同一故事”“同一内容”产生多种形态的文化产品,已经是文化娱乐产品生产的新形态,因此,IP 问题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越来越重要的问题,众多学者也把IP 纳入到自己的研究领域。研究主要分为4 个方面:(1)全新背景下IP 的新涵义。IP 原有意义为“知识产权”,在泛娱乐的当下,IP 产业特指能够被后续开发的知识财产,是一种跨界融合的全产业链生产。IP 产业的关键要素是粉丝经济、跨界融合生产、网络文艺、全产业链。(2)在泛娱乐生产背景下对IP 的理论探讨。包括IP 在我国目前的概况、问题以及与国外一些国家知识产权的比较等。“次元”问题主要论述如何围绕着IP 资源进行全产业链开发、开发的模式以及问题等。(3)IP 相关产业发展。网络文学、影视、动漫、游戏是IP 资源开发的主要领域,盖因影视、游戏等行业的巨大资本带动力量和IP 成品已成为文化娱乐消费的主战场。2016 年被誉为IP 元年,因为在这年里,IP 的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动漫刮起一场娱乐风暴,到处是IP 的影子。学者的研究随之跟进,深度解剖分析IP 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具体行业的经济收益(例如票房、收视率等)、制度优化、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聂伟、杜梁在《中国文艺评论》上发表的《泛娱乐时代的影游产业互动融合》一文,就电影和游戏之间联动的现象、实质进行了剖析,指出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共生的可能性。(4)IP 之下大众文化、青年文化的发展。IP 相关产业发展,是以“粉丝文化”“粉丝经济”为基础的文化生产,其文化消费也呈现出全新的流动性特征,我们需反思文化生产的“文本盗猎”到“媒介雪球”,抵制资本狂潮下的胡乱IP,确保大众文化、青年文化良性发展。

三、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下高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从2018 年起,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导向悄然发生了变化,逐渐走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文化旅游和数字化经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文化产业政策新的导向性目标。2017 年,文化部颁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2018 年5 月,国家统计局颁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在2021 年“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新颁布了《“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新规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旨在明确今后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举措,从而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文化产业整体高质量发展。

(一)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高质量发展”。这是从国家层面对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的重要部署,其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什么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为什么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何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对于这一系列问题,文化产业领域的学者纷纷撰写论文进行了学术探讨。

首先,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战略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例如,宗祖盼提出,深刻理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需要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进行历时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把握,可以归纳为:经济维度上的旺盛增长力、政治维度上的强大凝聚力、文化维度上的坚定自信力、社会维度上的广阔辐射力、生态文明维度上的先进引领力。文化产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既要解决在规模、供给、结构上“够不够好”的问题,也要回答在获得感、转化率、贡献力上“如何更好”的问题。以创新思维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一要坚持守正创新,正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出发点;二要坚持融合创新,加强文化产业在各个领域的支撑;三要坚持法治创新,以立法为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20]。范建华、秦会朵在《“十四五”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与路径选择》中,深刻分析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基本原则、主要内容,进而对如何实现“十四五”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科学性、现实性、战略性思考,提出以内容为王,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与服务;以技术为翼,构建高质量数字文化产业体系;以创新为核,打造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链;统筹市场,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等,这既有理论探索的深度思考,又有实践意义的战略谋划。

其次,在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上,学者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崔波认为,“在数字经济勃兴的时代,需要树立科学的数据资源观,深挖数据资源,高效利用数据资源赋能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从资源依赖走向科技引领,从粗放型消费转向个性化服务,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21]。杨云霞、张宇龙指出,“人工智能是模拟、发展人类智能的机器及其科学体系,是新时代新型工业化新动力、新引擎、新机遇。加速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意、人才、资本等要素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要求;另一方面是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美好生活的内在遵循。总之,运用先进技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22]。也有学者从行业角度来分析具体行业中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如动漫、电影产业等;还有的学者从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来阐释高质量发展。

(二)文化数字化

科技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走入人们的视野,数字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文化建设和生产领域也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2017年,文化部颁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国家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目标与定位,对如何提高数字文化产业品质、加强文化产业与科技发展等做出了具体部署。2022 年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布局了我国数字文化发展的战略。

我国颁布的数字化发展政策也是适应整个科技的发展,顺应当下数字技术在文化生产、传播、消费中的发展趋势。以AI 技术为例,AI 设计已经成为很多建筑、服装设计中很重要的力量,诸如AI 音乐制作和舞台表演、AI 写作,以及刚刚兴起的ChatGPT 等,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个行业中,并日益彰显其重要性。此外,数字化的博物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开发利用,都是数字化在文化发展中不可逆的大趋势。

系列数字化文化政策的颁布及在业内的发展,也使得这个问题成了当下学界的热点问题。一些重要学术期刊,例如《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人民论坛·学术前沿》《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组织知名专家集中探讨文化数字化及产业发展问题。学界对文化数字化问题的探讨,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 个层面来看,宏观层面的代表学者有高书生、江小涓、傅才武、魏鹏举等。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高书生就曾写过《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技术路线与中心环节》《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与布局》等论文,探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布局、技术路线等宏观问题。傅才武、明琰认为“数字信息技术在文化行业的广泛应用,不但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内容活化’和结构升级,还推动文化生产方式、文化传播方式、文化流通方式和文化消费模式的变革,引发了文化市场结构和文化产业结构的链式反应,而且正在重建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全新的数字生态圈”[23]。江小涓总结性地指出“进入数字时代,技术在其他领域展现已久的巨大能力,终于全面进入文化领域,文化产业的创作、生产、传播、交易、消费各个环节全面转型,呈现出技术密集型特征,生产效率明显提升。这些变化推动着文化消费结构、文化生产结构、文化市场结构的快速转变。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也为数字技术提供了连接广泛、迭代迅速、栖居多点、效益显著的应用领域和持续更新的巨量多元数据”[24]。

文化数字化在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地域为标志,代表性研究有《吉林省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问题研究》《河南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廊坊市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研究》《数字化推动石家庄市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研究》等,属于地区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数字化方面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二是某个行业或者领域数字化的研究,这类论文比较多,占据微观层面研究的大部分,例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赋能的影响逻辑和发展面向》《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策略窥探》《文化再生视角下金华传统民居数字化保护研究》《演艺业数字化发展的逻辑、机理与问题探析》等。数字化的发展,不仅是政策推动的结果,还是科技在当下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的表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数字化都将是各个学科和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化产业领域的数字化也将是方兴未艾、蓬勃发展。

四、政策驱动下文化产业研究的特点及未来展望

中国文化产业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随着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发展的重心也在变化。从早期大规模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到特色城镇文化产业发展、古镇旅游、非遗开发、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都和文化产业政策的颁布和推动息息相关。同时,文化产业政策也影响甚至主导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致使文化产业研究呈现出一些鲜明特点。

(一)理论研究的特点

第一,阶段性明显。从历时态上看,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国家文化政策颁布后,整个行业发展会受其主导,理论研究重点也会发生转移。相应领域的快速发展会产生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一个领域或者问题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后,往往几年以后,随着政策调整,研究重点又会转向。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学者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学者队伍比较固定,整个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受文化产业政策影响比较明显,即文化产业发展和理论研究都会因为文化政策的调整产生阶段性特征。具体表现为某段时间某个行业、某个领域会有快速集中的高速发展。譬如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的政策出台后,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很多文化产业园区,仅仅上海就有100 多家。与此同时,关于文化产业园区的理论研究也多出现在那个时候。在知网以“文化产业园区”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在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两大期刊阵营中,2008-2022 年共有254 篇文章。其中2008-2015 年有202 篇,占据整个文章数量的79.5%。在2012 年以前,关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文章多以探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方案、政策、规划、发展等为主要内容,2013-2015 年之间,学界开始反思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问题,提出了关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冷思考”,反思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2015 年以后,关于文化产业园区的论文逐渐减少。

第二,集中度高。从共时态上看,在某个具体阶段,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对某个具体问题或者具体领域的关注和讨论相对非常集中,学者们会集中向这个领域或问题靠拢,纷纷发文,形成一种理论上的共鸣效应,并在短时间内形成热点问题。IP 与文化产业发展就成为2016-2018 年文化产业领域中的热点问题,“IP 产业发展与网络文艺新形态”成为“2017 年度中国学术十大热点”①之一。根据知网统计数据显示,仅2017 年学术论文有1000 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就有18 篇,涉及法律学、文艺学、文化产业等诸多领域。文化产业领域的学者讨论IP 与电影、电视剧、游戏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而深入文化领域,探讨IP 与粉丝文化、青年亚文化的关系。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创意产业》转载的论文如下:蒋海军:《动漫期刊IP 产业链及跨界增值探析》,《文化产业研究》,2016(14),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创意产业》,2017(3);李静:《国产高票房IP 电影的北美市场竞争力及文化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17(2),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文化创意产业》,2017(4);周正兵:《我国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展状况、问题与趋势》,《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创意产业》,2017(5);陈奇佳、肖远:《论“IP+”产业的集群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7(4),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创意产业》,2017(6)等。

第三,多学科介入。文化产业是一个交叉学科,既需要定性研究也离不开定量研究。学科领域涉及艺术创作、文化创意、经营管理,研究论文跨度宽、范围广。作为新兴学科,其入门门槛相对较低,不需要太多学科领域的知识理论积累,所以,最早从事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学者多为年轻学者,而且各个学科的学者、业内精英都可以进入这个领域进行理论研究。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的学科背景丰富,论文写作风格多元,拥有文化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地理学学科背景的学者相继进入这个理论场域,丰富了文化产业的整体研究,使理论发展更为多面和深入。例如,由南京大学顾江教授主编的《文化产业研究》是一本学术辑刊,里面的文章多数是定量研究的论文,学者的学科背景多以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为主。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讨论问题的切入点不同、视角不同,文化学科背景的学者擅长在宏观层面阐释国家文化产业政策顶层设计、制定发展规划;艺术学、传播学的学者则会从具体的行业进入,研究行业发展态势,例如对电影产业、艺术市场、游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体育产业等进行深入研究。

(二)未来研究展望

第一,构建中国文化产业理论。在全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背景下,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反映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理论话语体系、学术体系是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化产业理论研究重要的任务。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们时代发展的、专业性强的理论话语,是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比较晚,在整个学科中定位不明确,没有学科归属,在新兴领域和交叉领域不断出现、国家学科体系不断调整的当下,谋求和论证文化产业的科学定位,是学界的一个任务。中国学者在进行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时,经常溯源西方的理论和话语,例如,西方文化产业的“3T”理论就曾经常被我们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时所提及和引用,即理查德·弗罗里达(Richard Forida)在他的《创意经济》一书中提出的“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宽容(Tolerance)”[25]。“场景”理论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特里·N·克拉克提出来的,在近几年的文化产业领域中被国内学者经常使用、提及与引用。“元宇宙”的概念在2022 年被国内新闻传播、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集中探讨,在我国学术界形成大热点问题。相较于这些理论范式,国内的理论界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或者被国际认可、认同的理论话语体系。所以,构建文化产业的学科、学术、话语体系是当下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第二,深入具体行业研究。文化产业涉及多种具体行业,如设计、影视、广告、音乐、动漫、游戏、会展、文旅、艺术品、舞台表演等,这些具体行业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具体行业的发展情况代表和彰显文化产业整体的发展概况。与之相对应,理论研究也应该深入到具体行业中,深挖行业发展规律,发现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以游戏和动漫产业为例,这两类文化产品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喜欢的主要的文化娱乐消费产品,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从整个学术成果来看,尚没有较多的深入的学术成果,近几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并不多。当然,文化产业研究的宏观层面也不可或缺,如文化产业政策、制度以及金融市场、海外文化贸易等也是研究的重要领域。这些研究能够从顶层设计、产业发展和规划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实践发展给予引导或者提供建设性建议。目前在公共文化、文化消费理论、金融、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区域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演绎,大多都偏向于宏观和中观,从理论到理论,虽然有定量研究,但是整体理论研究过于空泛,倾向于理论定性。因此,文化产业研究要深入具体行业,做持续性的研究。

第三,回应时代发展的实践问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不断变化,国家在大的国际环境中要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制定发展规划。在时代发展主题上,文化产业发展和研究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脉搏,响应国家的发展规划,加强实践领域内的重大问题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习近平文化思想“七个着力”中的第六个就是“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这些信息明确了国家顶层设计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和力度,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下正在推进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数字化发展战略、乡村振兴等重大举措,都需要文化产业研究参与其中并给予科学决策以理论支撑。总之,文化产业研究应该跟进国家发展步伐,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反映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理论上的支持、引导和可行性建议。

第四,保持研究的持续性。人文社会学科的学术研究有基础性的理论研究,也有热点问题研究,一些热点问题的研究往往持续时间短,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没有建立,理论阵地就已经转移,这非常不利于中国学术体系整体的建构。在文化产业领域,因为其实践特性强,更易出现新问题,所以更容易形成热点问题。对于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化产业研究都要保持持续性,避免跟风式的追逐热点。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经历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此,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不断进行调整,颁布文化产业政策,调整发展方向;文化产业领域的学者也在跟进业界发展,不断更新文化产业研究的问题,为我国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有效建议。

注:

①“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是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主管主办的《学术月刊》发起,后联合《光明日报》理论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共同举办的“年度学术热点评选活动”评选出来的学术热点问题,每年评选一次,年末发布。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城镇化园区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文化产业
城镇化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