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炯翔
2月25日,娃哈哈集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代表大会代表,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2月25日10时30分逝世,享年79岁,一代商业传奇、布鞋首富至此落幕。
从25日起到追悼会当日,虽然杭州一直低温,且有时有雨,但自发前往娃哈哈总部悼念的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各种花蓝、AD钙奶等娃哈哈的产品琳琅满目地摆在了娃哈哈总部门口。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互联网平台到社交平台,关于宗庆后先生和娃哈哈的话题,热度一直在持续,且娃哈哈的销量也随之暴增,开启预售模式。大家对宗庆后先生的关注和尊重可见一斑。
大器晚成的“四千精神”代表人
宗庆后先生出生于1945年,小时候家里很穷,有时候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他在偏僻的农村生活十几年,当过15年下乡知青和10年推销员,1987年,这个42岁“高龄”的创业者,借债14万元接手了一家连年亏损的校办企业经销部,这就是娃哈哈的前身。他曾蹬着三轮车卖冰棍、卖文具,背着几台落地电扇挤在绿皮火车上,在简陋的招待所里打地铺,在广交会大门外摆地摊……他以杭州为根据地,向全国市场迈进,不失时机地兼并杭州罐头厂,完成了“小鱼吃大鱼”的企业扩张;他是一个工作狂,几十年如一日,比员工来得早,走得晚;他屡上《福布斯》亿万富豪榜,但白衬衫、黑布鞋却是多年不变的标配;虽然他自己每年的生活开销可能不到五万元,但他给员工的奖金,却超过了一亿。
在娃哈哈内部,宗庆后先生是集团的超级劳模,被称为“第一勤奋的人”。他数十年如一日保持中紧张、勤奋的工作状态:7点前上班,23点后下班,工作时间超过16个小时;他一人身兼董事长、总经理等多个重要岗位,管理着3万名员工、180多家子公司;他经常深入市场,用布鞋丈量着市场地图,同时也走出了娃哈哈覆盖全国的销售体系。
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大器晚成的宗庆后先生三次荣膺中国首富。对于自己与娃哈哈的成功,宗庆后先生将其归功于时代所赋予的宝贵机遇,他说:“我是一个普通人,从底层崛起的凡人。幸运的是,我生于一个大时代。”
民族品牌的“国际保卫战”
改革开放后,吸引外资、以市场换技术,是那个时代的普遍做法。1996年,当时的世界500强企业法国达能集团与中国饮料业巨头娃哈哈集团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达能出资4500万美元加5000万人民币商标转让款,占合资公司51%股份,娃哈哈集团占有49%的股份。 宗庆后先生对自己创立的品牌很有感情,故在合作之初就提出四点:品牌不变、董事长的位置不变、退休职工待遇不变、45岁以上职工不许辞退。
双方合作十多年来,公司效益非常好,达能先后从合资公司里分得了30多亿的利润。然而,作为世界食品界顶级大佬,达能不仅仅希望在经济上获得高额的回报,更要在品牌上,获得话语权,这也是很多合作企业司空见惯的做法。随着投资效益的回流,可以说,达能公司在这个合资项目中是赚得盆满钵满。在财务投资获得良好回报的基础上,达能想把娃哈哈非合资公司也收入囊中。
面对强势的世界500强巨头企业,同时又面对巨额的资金诱惑,宗庆后先生表现出非凡的远见,一方面要顶住压力,另一方面要抗拒诱惑,宗庆后先生董事长坚决不同意卖掉娃哈哈的品牌。由于宗庆后先生的“不同意”,达能集团因此对其提起了诉讼,达能集团时任总裁甚至扬言,要让宗庆后先生“在法律诉讼中度过余生”,并开启了与娃哈哈公司的各种“斗法”,民族品牌开启“国际保卫战”。虽然没有留过洋,但是,善于学习的宗庆后先生,凭借着坚定的毅力和清晰的思路,带领娃哈哈出席了全球70多场诉讼,经过两年半的漫长争斗,最终打赢了保卫民族品牌的“自卫反击战”,并促成了双方的和解。
这次胜利,可以说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正如宗庆后先生所说,“有理的话,可以走遍天下。不用怕人家的。你越怕人家,人家越欺负你。而且中国现在越来越强大了,也不应该再受欺负了。”
在创新中坚守实体经济的初心和使命
对于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来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宗庆后先生为之奋斗终身的事,就是发展实体经济。在总结自己创业的心得体会时,宗庆后先生首先强调的一条就是:“坚持主业发展,坚守实体经济。”当一波又一波的经济浪潮和红利席卷而来之际,当其他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那些企业家还能否坚守初心,认真做好自家企业安身立命的一件事?在某次接受采访时,宗庆后先生说:“不能看什么赚钱就一哄而上,等热度下去了又一哄而散。”
在对实体经济近乎顽固的坚持背后,是宗庆后先生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宗庆后先生曾大声疾呼:要大力发展实业,发展制造业,莫要把虚拟经济搞过头。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本、富民之本。
当然,宗庆后先生坚持实体经济也并非排斥虚拟经济,相反,他一直坚持用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实现深度融合。正因如此,娃哈哈推出面向全行业开放的营销平台,推动了线上线下营销网络一体化。
早在1988年,在儿童营养饮品稀缺的年代,娃哈哈就瞄准市场、推出了第一款产品“儿童营养液”。随后,娃哈哈一直走在创新发展的前列,并接连推出果奶、纯净水、AD钙奶、营养快线等热销产品。从发展过程来看,宗庆后先生在很多关键节点上坚持了创新步伐,走在了市场前面。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新既需要敏锐的判断力,也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为了保持一直领先别人“半步”,有时可能付出的一定的试错成本,因此,宗庆后先生与娃哈哈的每一次创新之路也并非都走得平稳顺利。
当很多同龄人选择“躺平”的时候,宗庆后先生仍然保持着创业初期那种勇于自我变革的精神:斥巨资在杭州基地打造了中国第一条数字化与智能化饮料生产线;多元化战略,跨界推出奶粉、雪糕、奶茶……在“快魚吃慢鱼”的时代,即使面对来自外界的一些质疑,宗庆后先生始终以实际行动勇往直前、闯出新路,获得了打开局面、破难攻坚的“金钥匙”,创造了属于自己、属于娃哈哈的成功。
ESG视角下的厚道品牌娃哈哈
宗庆后先生出席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并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他表示,娃哈哈在绿色制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娃哈哈在厂房的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减少碳排放。娃哈哈将原本使用的柴油拆车升级为电动铲车,大大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绿色制造的关键是治理环境,减少碳排放,创造绿色生态,为子孙后代留下好环境。宗庆后先生表示,未来,娃哈哈还将在这方面持续努力,企业在推动节能减排上责无旁贷。节能减排、整治环境是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企业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从产品包装上来看,娃哈哈是当之无愧的厚道品牌。瓶装是方形设计的,在手上有汗的时候也可以方便拧开,另外也可以防止意外倾倒;24瓶的饮用水使用纸箱包装,一方面避免阳光直晒,另外可让低收入群体转卖废品为收入;瓶盖中的“中华”二字、外包装上的不同城市,都彰显着娃哈哈的家国情怀;AD钙奶的短吸管,就是为了避免小朋友在饮用的时候戳到喉咙;标注为596ml的瓶装水、以及AD钙奶外包装使用的遮光材料,足以看到娃哈哈的真诚和用心。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多年来,娃哈哈一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年年捐款,帮助下岗职工和困难家庭等。“产业报国、泽被社会”是娃哈哈的发展理念。娃哈哈在2009年成立了浙江省娃哈哈慈善基金会,积极投身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娃哈哈慈善基金会以“关爱青少年成长,助学,筑梦,铸人”为使命,坚持造血为主,输血为辅的公益慈善,重点打造了“娃哈哈·春风助学”、爱心支教、溪桥工程、筑巢行动等公益项目。除了助学、助孤、助老、助残外,在各类自然灾害和公共危机面前,都可见娃哈哈的身影。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公益慈善事业捐赠超7亿多元。
据《杭州日报》报道,今年元月12日,在杭州市2024“春风行动”工作座谈会上,娃哈哈集团荣获“杭州市2023年‘春风行动爱心奖”荣誉。这已是娃哈哈第13次获得该荣誉。作为杭州市“春风行动”的捐款大户,自2000年第一届杭州“春风行动”举办以来,娃哈哈坚持年年捐款,共帮助5万多名困难学生圆了“大学梦”,用实际行动践行多年不变的初心坚守。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娃哈哈集团和员工先后向地震灾区捐款达1500万元。此外,在西南旱灾、四川雅安及泸州地震、河南洪灾、山西暴雨洪灾等多次天灾中和新冠疫情期间,娃哈哈慈善基金会都尽其所能,向受灾民众和地区捐资捐物,提供援助。
宗庆后先生的慈善理念是:慈善不仅仅是现金捐赠,更应该在困难的地方投资,带动就业,上缴税收,带动当地经济成长,促进当地人思想观念改变,不是“输血式”扶贫,而是“造血式”扶贫。除了捐款捐物、捐资助学外,宗庆后先生还带领娃哈哈集团通过产业振兴。自1994年开设涪陵分公司以来,娃哈哈已在欠发达省市地区建立180余家分公司、80余个制造基地,培育“造血”功能、提供就业机会,助力推动共同富裕。
2022年,宗庆后先生获得了浙江省慈善奖“个人捐赠奖”。对此,宗庆后先生这样说:“我的人生目标很简单,就是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让员工安心工作、舒畅生活,为国家多创造利税,为民族富强尽绵薄之力,为实现中国梦尽一份责任。”
不开除45岁以上员工。在娃哈哈,员工只要没违法乱纪,基本不会被开除。在宗庆后先生看来,人的能力有高低,这再正常不过了,不能因为这个就开除员工。有个照顾宗庆后先生几十年的保姆,年纪大了,不堪劳作,他也舍不得换人,到头来倒是他在照顾老保姆。
在娃哈哈的“家文化”中,宗庆后先生一直提倡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最终是报效国家。自1987年以来,每年春节前,宗庆后先生都会邀请员工共享一顿温馨的年夜饭,这一传统已然成为娃哈哈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终其一生,宗庆后先生都在推崇“家文化”。给员工分房、分奖金、一起吃饭、一起共度节日,坚持了几十年。
工作之外,员工的生活、生计问题,宗庆后先生都是一直放在心上。2019年,娃哈哈老罐头厂拆除,已经古稀之年的宗庆后先生四处奔跑,终于在原址上建起了上千套廉租房,提供给员工居住。在杭州之外,四川、重庆、海宁等地,都有公司为员工争取到的廉租房、房改房、经济适用房。
2024年2月2日,娃哈哈年夜饭如期开席,这个从1987年就开始的老传统,宗庆后先生第一次缺席,而是由宗馥莉致辞并派发了红包,这也意味着,宗馥莉开始接过父辈的传承,将带领娃哈哈继续前进,打造出一个更为年轻的娃哈哈。
在娃哈哈官网上,集团简介令人心生敬意:创建于1987年,在创始人宗庆后的带领下,不断开拓,锐意进取,35年累计销售额8601亿元,利税 1740亿元,上交税金 742亿元。娃哈哈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有81个生产基地、187家子公司,拥有员工近3万人,企业规模和效益连续20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位居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列。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宗庆后先生用布鞋丈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搭建了娃哈哈的商业版图。先将诚信施诸于人,才得以取信于人。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宗庆后先生用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一生书写了一个不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