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翔
考点概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要求考生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在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发展逻辑思维(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形象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多途径、多回路、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其中,灵感、顿悟的思维形式是形象思维的特点。逻辑思维主要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考生在答题时要学会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
1.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在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并用一定的形式创造和描述形象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的生成必须要有相关知识的积累。在语言表达中,考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和自身积累运用下面几种方法完成表达任务:(1)模仿法:以给定的一个描述为参照,在此基础之上模仿其句式、修辞、风格等,对具有关联性或者相似性的新事物进行描述。(2)想象法:抛开某事物的实际情况,通过想象描述反映该事物本质的简单化、理想化的形象。(3)组合法:从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中抽取合适的要素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描述。(4)移植法:将一个领域中的原理、方法、结构、材料、用途等移植到另一个领域中去,从而产生新的描述。
2.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思维过程。其实,逻辑思维就是将思维内容联结、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逻辑思维的核心方法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思维、因果思维、逆向思维等,考生要對这些逻辑思维方法有所了解和掌握。在语言表达中,考生要熟练地掌握基本的逻辑推理,如概念、命题、判断、推理、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才能在答题时精准辨识题中的概念理解是否周密、判断是否准确、推断是否合理、转述是否同一,才能明辨答案正误、作出正确解答。
拓展延伸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①经济学家对人类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分类,分为“偶发非理性消费”“过度消费”和“成瘾消费”。人类需要警觉的,并不是偶发非理性消费,而是滑过了危险的临界点,进入过度消费和成瘾消费的行为。
那么问题来了, A ?
在这里,需要向大家隆重介绍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记账。记了账,也许你会发现,过去这一年,自己在一些事上所花的钱有多么离谱。虽然偶发的非理性消费无法避免,但 B ,就能洞悉到某一项、某一类、某一时期的消费,是否传递出了危险的信号,从而保证人生的整体轨迹框定在理性消费的大区间里。“理性账单助手”工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推出的。
有了“理性账单助手”,用户可以自行设置每月理想消费金额,在即将或已经超出设定额度时,系统会通过付款页面、APP弹窗等形式贴心地发来提醒,帮助用户 C 。这其实是行为经济学中的启动效应,②人们接收到提醒后就会在消费冲动时主动联想到自己的账单,从而有意识地调整消费行为。
人类的理性并不总是缺席,有时仅仅需要一个工具。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
2.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玩梗就像在迷宫中寻找乐趣,是一种巧妙的语言艺术——用解构、颠覆或附和的方式,艺术性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见解。由此也产生了很多“新词”,大到家国社稷,小到 A ,都可涉及。这些被赋予崭新意义的“新词”,大都出自年轻人的手笔,也大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变化的。
出自华为发布会上的“遥遥领先”,原本多用来夸大、赞赏某些事物或场景,有种“ B ”的意味,但伴随着mate60惊艳亮相,华为用这台“争气机”再次证明了中国科技创新的硬实力,“遥遥领先”开始代表了更多的情绪——夹杂着三分骄傲、三分认真、四分热血,寓意“DDDD”(懂的都懂)。“显眼包”指从人群中 C 、获得关注的人。讨厌的“显眼包”是爱出风头的跳梁小丑,喜欢的“显眼包”是活泼外向、自带“C位”气场的人。
这些梗大多幽默风趣,因此也存在缺乏文化内涵的问题,进而让人们走向模糊底线、缺乏原则的群体认同。所以,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网络玩梗,努力引导、营造良好的公共讨论氛围。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或俗语。
答:
2.材料最后一段有两处隐藏的逻辑谬误,请指出并简要分析。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我在玉渊潭散步,看见一对老夫妻弯着腰在草丛里找什么。他们一边走,一边搜索。走几步,停一停,弯腰。
“您二位找什么?”
“枸杞子。”
“有吗?”
老同志把手里一个罐头玻璃瓶举起来给我看,已经有半瓶了。
A“不少!”
B“不少!”
他解嘲似的哈哈笑了几声。
“您慢慢捡着!”
“慢慢捡着!”
老夫妻穿得很整齐干净,气色很好。
他们捡枸杞子干什么?是配药?泡酒?看来都不完全是。真要是需要,可以托熟人从宁夏捎一点或寄一点来——听口音,老同志是西北人,那边肯定会有熟人。
他们捡枸杞子其实只是玩!一边走着,一边捡枸杞子,这比单纯的散步要有意思。这是两个童心未泯的老人,两个老孩子!
1.根据语境推断A、B两句话是谁说的,说明理由。
A: ;B: 。
理由:
2.文中画横线的两个短语“两个童心未泯的老人”“两个老孩子”,能否互换位置?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生物钟”长什么样?很多人会说它应该是一种没有实体的生理状态而已—— A 。
①最近,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有形”生物钟的存在。②他们发现大脑的视交叉上核神经元长有“天线”样的初级纤毛,③每24小时伸缩一次,如同生物钟的指针。④科研人员还发现纤毛是调控节律的重要细胞器。⑤如果没有纤毛这个结构,⑥大脑视交叉上核区域约2万个神经元就不能实现同频共振,⑦这样,身体就无法抵御外界节律的干扰,⑧进而引发睡眠障碍、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⑨这一发现为节律紊乱所致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原理遵循,⑩为节律调控新药的研发开辟了新的路径。
在找到有形生物钟的同时,跟生物钟有关的谣言却还在蛊惑着人心,比如说“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肝脏开始大量排毒,所以11点前要睡觉”。但只要仔细想想, B 。假如人体真有那么多毒要排,应当是代谢越快排毒越多。事实上,当人体进入睡眠狀态时,整个代谢都平缓了下来,为何在谣言中,睡觉时肝脏等器官的排毒却加强了呢?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
2.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
3.“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肝脏开始大量排毒,所以11点前要睡觉”是谣言。文本得出这一结论的过程符合三段论这一推理形式。请根据示例写出得到结论的推理过程。
【示例】大前提: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门进;
小前提:晏子出使的不是狗国;
结论:晏子不会从狗门进。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睡眠状态时人体不会多排毒。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