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灵康
(淳安县浪川乡人民政府综合服务中心,311722)
鸡白痢病(又称鸡白痢沙门氏菌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鸡,是雏鸡的一种以肠炎和白色下痢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拉白痢为主要症状,并呈急性败血症经过,可引起雏鸡大批死亡。在成年鸡都局限于生殖系统的慢性或隐性传染,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发生急性传染。
1.1营养不良,饲料发霉,饲料来源单一,营养不均衡,饲料变质,鸡群均匀度差,都会引起鸡白痢病。
1.2管理不当,消毒不严,病原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可污染饲料,饮水和土壤,甚至可通过产蛋母鸡污染鸡蛋,形成垂直传播。新建鸡场出现阳性大多由于引进了带菌苗鸡所致。病菌抵抗力较强,在中性土壤中可生存12-16周,但一般消毒药可迅速将其杀死。
1.3鸡舍环境不良,饲养密度过大,潮湿的环境时间过长,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氨气浓度高,运动空间狭小,都会引起鸡白痢病。
2.1症状 潜伏期4-5 d,主要症状表现为拉白痢,常污染肛门周围的绒毛,肛门时常伸缩,排粪困难,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翅下垂,羽毛松乱,闭眼呆立,甚至不食,出壳3-4 d的雏鸡发病后一般1-3 d死亡。
2.2病变 病程稍长的,卵黄囊吸收不良,如油脂状或干酪样,心肌、肺、肝、盲肠、大肠,肌胃有坏死灶或结节,胆囊肿大,输卵管充满尿酸而扩张,盲肠有干酪样物质堵塞肠腔,并伴有腹膜炎。发病后迅速死亡的雏鸡,病变不明显。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变,以及细菌学检查即可确诊。为了检查隐性感染的雏鸡,可采用凝集反应进行诊断,也可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4.1实行自繁自养,引进种鸡或种蛋时,应来自无鸡白痢病的地区和鸡场。
4.2及时淘汰病鸡,凡检测到阳性反应的鸡群应立即淘汰,绝不能留作种用。
4.3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加强饲养管理,加强环境和鸡舍清洁、消毒工作。
4.4病鸡可用土霉素-金霉素或四环素按0.2%比例拌入饲料内喂服;也可用链霉素或氯霉素按0.1%~0.2%比例加入饮水中,再连喂一周;或青霉素每羽2万单位,连喂5 d;卡那霉素每羽1 ml,分次肌注,连用2-3 d。
4.5大蒜捣碎加水10~20倍,每羽每次用0.5~1 mL,每天4次,连喂3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