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晗,张连伟
(北京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83)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国家从制度、法律、规范等方面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也需要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自觉践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使命。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形成,有赖于生态教育体系的建立和生态教育的全面开展。[1]早在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就提出应该对人类实施环境生态方面的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2]生态教育意在启发受教育者用一种有机的相互联系的视角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推动人们实现从自然的征服者到自然的一员的转变,培育人们尊重生态共同体及其生态同胞的情怀”[3]。儒家经典《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内容简短,但事理完备,理论精微,阐明了儒家伦理道德修养的路径和方法,在儒家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身-家-国-天下”的修养进路对个人的生态修养和社会的生态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文本的解读,对《大学》的道德修养进行现代生态意义上的转换,论述《大学》对现代生态教育的启示意义。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宋儒从中析出单列,与《论语》《孟子》和《中庸》并列,成为“四书”之一。朱熹极为推重《大学》,他说:“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4]249《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5]3以“明明德”为大人之学的第一要义,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大学》说:
“明明德”确立了《大学》的立言宗旨。“明明德”的第一个“明”指的是彰显,第二个“明”是光明,“明德”是光明的德性,“明明德”即为彰显光明的德性,此德性乃上天赋予人类,体现为“仁义礼智”等德目,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容易受到物欲的遮蔽,而未能彰显上天所赋予的道德。朱熹说:“盖人心至灵,有什么事不知,有什么事不晓,有什么道理不具在这里。何缘有不明?为是气禀之偏,又为物欲所乱。”[4]264人们内心过度欲望的出现,“缘为物欲所蔽,故其明易昏”。[4]264个人应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去除物欲的遮蔽。
在《大学》中,个人道德修养的路径和方法主要是围绕“八目”展开的。所谓“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核心,包含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修齐治平”四个阶段。个体通过“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修养,成为参赞化育、天人合一的君子。从生态伦理思想的视角来解读“八目”,其为个人的生态修养提供了完善的路径和方法。从个人层面的生态修养来看,它包括生态知识学习和生态道德修养两个方面。
“格物致知”是生态修养的第一个环节,加强生态修养首先需要了解自然、掌握生态知识。人们具备生态知识,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然。朱熹训“格”为“至”,训“物”为“事”,“格物”乃“穷至事物之理”,“致知”被解释为“推及吾之知识”,即要真正实在地接触外在事物,认识天下事物的道理,获得对外物的根本认识,朱熹称之为“即物以穷理”。从经验世界来看,“格物”之“物”可指客观存在的外在事物,即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在这种扩展了的“物”的概念之中,出现了纯科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观察,以便确定其“理”。所以“格物致知”即可扩充为认识自然、了解万物,学习自然知识的涵义。孔子非常重视对自然界的认识,《论语》中孔子强调“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5]178,清代学者刘宝楠解释说:“鸟、兽、草、木,所以贵多识者,人饮食之宜,医药之备,必当识别,匪可妄施,故知其名,然后知其形,知其性。《尔雅》于鸟、兽、草、木,皆专篇释之,而《神农本草》亦详其性之所宜用,可知博物之学,儒者所甚重矣。”[6]689由此可知,儒家提倡人应该认识自然,修习博物之学。“格物致知”表明要了解外部世界,学习生态知识,形成对大自然正确的认识。对于“格物”的方式来说,需要持“敬”的态度。朱熹说:“大学须自格物入,格物从敬入最好。只敬,便能格物。”[5]269此处“敬”为“居敬”,保持戒惧谨慎的状态,从生态语境阐释,“居敬”就是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自然事物,减少破坏自然的行为。
生态修养不仅要求人们掌握充足的生态知识,还应该修养个人的生态道德。当今时代工业发达,物质产品生产过剩,对外在物品的消费逐渐成了人们社会地位的象征,因此人们渐渐被物欲所控制,过度掠夺自然资源,忽视了自然的永续发展。
“诚意正心”是个人修养生态道德的重要途径。对于“诚意”,朱熹解释道:“诚,实也。意,心之所发也。”[5]3心所发之意是善是恶,需要人们自我分辨,朱熹称“诚意”乃“自修之首”。[5]7“诚”是一种天道要求,要求人实实在在,内外表里如一,行善事而不自欺,真实向外反映内在意志,形成个人的道德体认,并通过“慎独”功夫,在自己独知之地保持戒慎谨惧的态度,向内探索,自我审视,反思个人欲望是否受外界影响而自我蒙蔽。《大学》把“正心”解释为:“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5]7正心也就是不动心,把心放端正,摒弃其他的邪念,即指排除人们外在的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的干扰,端正自己的思想。“诚意正心”要求人们遵循天道的要求,摒弃外在不良欲望。在此基础上,修养上天赋予的内在道德,沟通天道与人性,接触与了解自然万物。
生态道德的修养不仅体现在内在欲望控制和心灵修养,也表现为利用和对待自然的态度。儒家思想认为利用自然需顺应万物的天性,朱熹说:“圣贤出来抚临万物,各因其性而导之。如昆虫草木,未尝不顺其性,如取之以时,用之有节:当春生时‘不殀夭,不覆巢,不杀胎;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所以能使万物各得其所者,惟是先知得天地本来生生之意。”[4]256人们应按照动植物的天性及季节变化来利用自然,彰显上天“生生”之意,保持自然可持续发展。顺应自然的天性离不开“仁爱”之心,孟子“仁民而爱物”的思想,将“仁爱”的范围由人及物,将内在的道德修养由“人”扩充至“物”,展示儒家思想中的生态智慧。通过道德修养,培养人们的生态德性。“仁爱”为生态道德的修养,而“礼”则具有外在的规范性,要求人们不仅注重内在的修养,更要规范外在的行为举止,使“爱物”从内心生发出来并落在实践中。人秉持“仁民爱物”的思想,克制内在的“人欲”,以仁德的方式对待自然万物,承担对自然的道德责任。
生态问题的解决不仅要依靠个人的生态修养,更需要从国家社会的层面来对人们进行生态知识的教育、生态行为的引导。狄百瑞说:“由于我们一起生活在一个比家庭和国家更为广大的世界里,要想在全球范围内彻底解决生态问题,家庭与国家(民族的和国际的)之间的基础结构和稳固非常重要。失去了家园,我们就无以立足,更遑论上层建筑了。”[7]儒家认为“家国一体”,家是国最小的组成部分,“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5]9,家庭治理得当,国家才能安稳。儒家学者致力于缩小家与国之间的间隔,使之成为一种连续的关系。[8]在这一基础上,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关系中的个体,是处于家、国、天下这一完整连续系统的整体。因此在个体生态道德修养之外,需开展家庭和国家层面的生态教育。
个人、家庭、国家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家庭是个人培养生态意识、完善生态修养的重要场所,国家范围的教育能够促进人们改变思维,培养正确的生态观。家国层面的生态教育将生态观念融入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促进观念不断进步,符合生态文明的时代发展,培养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生态人。
在家庭层面上,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奠定在人的身心以及家庭和谐的基础之上。在儒家伦理中,“家”是个人与国家的重要连接,“齐家”是君子的重要伦理责任,以“齐家”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在儒家思想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齐”,《说文解字》云:“禾麦吐穗上平也。”[9]后引申为整治、治理。“齐家”意味着管理好家庭,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形态,家庭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只有正确处理家庭关系,才能够解决社会之间人与人的关系,进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修身”到“齐家”,个人从独立个体转变为家庭的一员,从关注个人的道德修养转而承担起家庭责任。家庭在日常生态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生态教育的重要途径。家庭是人接受教育的基本场所,家长将生态知识和生态道德融入到家庭教育之中。例如,家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孩子保护环境,节约粮食,坚持绿色的生活方式等,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长传授给孩子生态知识,培养孩子的生态意识,认识自然万物,从而意识到人与万物属于生命相关的有机整体,培养孩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家长引导孩子亲近自然、深入自然,如进行爬山、游览森林公园、野外郊游等活动,以开放的心态拥抱自然。家庭教育不是对人强制性的规范,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更有利于人们的生态修养。
在承担家庭责任的过程中,个体应主动修养仁爱之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心度心,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不仅关注自身的生活,更关注自然。
个人生态意识的培养来源于家庭,而生态知识及道德强化吸收则需要通过学校教育的引导。儒家“大学”相对于“小学”教育而言,探讨个人道德修养的方法,并成为学校教育的原则。通过学校教育,个人对生态修养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开展更生态的日常生活。
当前社会中,“在征服自然、满足物质需求的过程中,人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越来越依存于物质欲望的满足和感官的刺激,这导致了外在生态的破坏和内在心态的失衡。”[10]在当前学生的培养模式之中,学校过分强调以成绩和分数为导向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心灵教育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和谐。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增设儒家经典书籍给学生以心灵指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身价值,通过经典的学习使人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
在生态环境问题渐趋严重的当下,人们对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的要求也更加强烈,国家也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理念”,人们日常生活中要以是否符合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为行动基本的生活准则。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学校可增设生态类通识课程,将生态知识的学习作为学生的基础学科。在中学阶段,语文课程可增加生态文学鉴赏,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生物、地理等课程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动植物及世界各地自然风光。另外,在大学教育中,可以将生态意识融入专业学习中,文学类专业可以开设生态文学课程,法律类专业开设生态法律课程等。
社会教育有别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和学校具有针对性,可以根据主体特征展开教育。而社会教育面向人民大众,在教育内容上需要更加通俗化、大众化,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
一方面,应广泛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教育,使生态意识深入人心。网络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对人们生态意识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在线上活动中,开发《你好,种地少年》等贴近自然万物的节目,将生态意识融入节目,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走近自然,了解生态知识。另一方面,线下宣传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相对于网络教育,线下宣传能更好的筛选人群,根据不同人的特点来利用自然博物馆、地质博物馆等开发有趣的生态活动,通过游戏环节吸引人们参加,并启发人们对生态环境现状的思考。对于文化馆、图书馆等,有计划地开展专题节目,例如开展生态教育讲座、生态知识竞赛等。
通过社会生态教育,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生态”概念,了解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使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文明、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等观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大学》最后落脚点为“平天下”,“平”乃治平、均平,“平天下”意味着需要治理好天下且使天下达到一种合理的平衡,最终形成秩序规范、人民生活和谐的理想社会。“天下观实质上就是中国人的世界观。”[11]在“平天下”的整体观和现代生态观的视野下,“天下”是息息相关的一个整体。这种整体观念在现代依然有其应用的必要性和价值。儒家将宇宙万物看成是息息相关的一个整体,“天下”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宋代张载在《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渺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12]他认为天地是我们的父母,万物是我们的同胞,将整个天地万物比喻成一个大家庭,建立起了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形成万物一体的生态观。
“共同体”的概念意义丰富,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政治共同体”的概念,他认为“政治共同体”就是为了达到某种至善目的所形成的共同关系或团体[13]。在传统政治哲学中,“共同体”都仅限于人类内部,指人类所结成的某种团体,而在生态伦理学领域,“共同体”的范围延伸至自然界。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曾提出了“生物共同体”的概念,并坚持认为“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14]美国生态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曾在其《环境伦理学》一书中提出“生态共同体”的概念,并说“生态系统客观上就是完美的共同体”[15]。儒家思想中也有与此相类似的概念,程颢曾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的思想,王阳明也提出“天地万物一体”的理念。王阳明说:“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以为天地矣。”[16]107这不仅反映出宋明儒者将道德赋予自然万物的情怀,更把宇宙万物看做一个整体。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是工具性的,而是道德的,二者的关系突破了功利性的局限,超越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是息息相关的统一整体。《大学》从“个人”到“家国”最终“平天下”,实现了从个人的身心修养到家国层面的责任承担再到“天地万物”的道德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倡导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2017 年1 月18 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日内瓦演讲中,详细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命题。在中共十九大上,他进一步提出“坚持推动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重要内容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为了阐明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即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同样世界的稳定和发展,也需要中国的支持,中国致力于“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因此习近平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021 年4 月22 日,习近平在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明确阐明了“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认为整个人类乃至整个地球都是息息相关的一个整体,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体现出了儒家思想中的“天下”情怀。
在“身-家-国-天下”这一结构次序中,“天下”是超越国家的存在,它并不是国家与国家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伦理价值下的最终目标。在“仁者,与物同体”的思想中,万物也被纳入这一伦理体系之中。所以在“天下”这一视野之下,人们敞开自己的胸怀,共建生态、和谐的“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这一概念既从形式上构成了一个人与自然的组织和团体,又在内容上使人与自然能够相互认同,彼此和谐共生。
当前,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态素养,进行生态教育。《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路径,对于推动生态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通过生态教育,人类完善对生态的认识,丰富个人的生态道德修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促进人们对外在世界的认识,教育人们积极关注万物,认真学习生态知识,从个体方面开始生态修养。“齐家治国”从家国层面带来启发,家庭是个人学习生态知识、修养生态道德的重要场所,国家在普及生态文明、传播生态观念中有着重要作用。最后,在“天下”层面,努力建成“生命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修养进路,不断提升个人的生态意识,修养自身生态道德,共建和谐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