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扬,李 刁
(华中师范大学1.马克思主义学院,2.学工部,湖北武汉 430079)
当前,互联网已然成为信息传播的首要载体,特别是新媒体的蓬勃兴起,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信息传播和接收平台,开辟了新的教育途径,也深刻改变了传统的传媒生态、传播方式、话语框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充分认识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准确把握新媒体的特性,优化辅导员的网络话语,是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水平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迭,新兴网络媒介在网络虚拟空间多重叠加,并具有交互与即时并存、海量与共享并存、多媒体超文本并存、个性化和社群化并存的新特征,形成了一个多维的技术图景和多元的文化场域。新媒体多样的传播途径与多元的传播主体、丰富的传播形式和碎片化的传播内容等特性,交叉融合形成了全新的网络话语场域。
新媒体时代,大小屏协同、在线播报成为常态,信息生产和传播的速度快、频次高,网络信息海量多元。首先,信息生产门槛降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内容制作不再是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圈地”,各种DIY 智能软件和内容生产模板,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自主生产信息内容、创建热点动态、链接社交媒体,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发布者和传送者。其次,信息传播模式多元,新媒体平台为每个用户成为“话题者”和“爆点者”提供了便捷通道,借助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软件,为海量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丰富的途径,传播模式也由以往的点对点,拓展升级到点对面、面对面相结合的传送模型,原本单一的信息发布场域变得无限延伸。其三,信息发布监管有限,网络虽说不是不法之地,但部分网络平台也存在缺少专业化、规范化的监管与筛选程序的问题,信息资源呈现扁平化、快餐化、浅表化的特点,加之在这个“流量即收益”的网络空间里,趋利者们为了取得最大的信息发布量和阅读浏览量,潜意识里选择的是最低限度甚至突破限制的监管标准。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呈现出海量多元的特征,信息泛滥背后隐藏的是信息效度和信度双重下降的风险。
新媒体使人们的网络话语表达更加自由多元。首先,大家的表态方式更加多元,人们喜欢通过“信息化表态”来凸显自我个性和个体想法,比如,阅读微信公众号的推送点“在看”,或者打开朋友圈进行“点赞”,就是一种表态;在微博上,通过两步操作就能“快转”一条推文;在知乎,一个按键就能“赞同”或“反对”一篇回答。在一次次的点赞、转发、赞同或反对中,向网友们表明“这就是我的想法和观点”,与传统媒体中必须用明确的文字或者话语表示“同意”“反驳”有极大的区别。其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矛盾式表达作为标签进行自我标榜,将两种意义相反的词语排列组合成新词,如“朋克养生”“精致穷”“痛并快乐着”等词语的流行,表现了青年人喜欢以“冲突式”“对抗式”的话语来彰显个性。最后,生活碎片及个体“异点”成为流量新宠,当前纯动态影像平台盛行,如在抖音、快手、B站上一夜爆火的网红,多是利用“身体缺陷”或“异于常人”来吸睛,越有个性越能获得社会关注度,背靠全媒体为媒介,以视频、动图、图文并茂的个性表现形式,掀起了一场全民个性化网络思潮革命。
新媒体具有数字化、交互性、即时性的显著特征,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更迭以来,延伸出移动化、智能化的智媒体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AI),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虚拟现实技术(AR)等,被迅速运用到互联网平台和社交APP上,各种资讯在网络中迅速流传,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的“生产线”从传统的“人—话—人”模式转到“人—媒体—人”模式。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的广泛普及,以及智能助手的应运而生,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可获得远在千里之外的热点资讯。一键即能了解社会信息动态,信息获取和传播即时交互。交互参与者在多个场域中交叉互通,不同群体、不同圈层的人都在软件中交流各自的知识和经历,信息经过反复地复制、加工,创造了信息生产信息的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他还强调:“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2]当下,新媒体环境确实给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辅导员的网络话语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加速迭代,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新型传感器等媒介为核心技术的新媒体,跨越了时空阻隔、主客体地位等传统限制,用户可在社交平台上匿名创建多个“ID”账号,进行自由的浏览、搜索、制作、发布信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被“碎片”“零散”“裂变”,人们拥有了“新式话语权”。在这一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早已不再是学生信息的唯一来源,不再是唯一的政策解读者,逐渐满足不了大学生个性和多元的需求,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呈放射状多维拓展,辅导员的网络话语权威受到挑战,甚至很容易就被新媒体中其他话语“淹没”,从而使得辅导员与学生群体所使用的网络话语体系之间的缝隙加大,丧失话语引导力和信任度,话语主导式微,话语力度薄弱。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在于其传播方式和特性导致主流思想的“共识区域”被削弱。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的年龄代际、思想价值差异在新媒体环境下被放大,不是简单的网络接收度的差异,更是文化共识的分裂开始体现。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特征通常藉由语言途径来进行自我彰显,形成整个网络文化和“虚拟文化”的外在表现,网络语言通过创造各种的形式流行词来提升沟通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逐渐演变成拥有丰富语言层次和细腻生态纹理的综合性文化。与之相对比,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内容相对贫瘠,网络话语形式趋于单一,这种落差极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成沟通壁垒,辅导员网络话语表达的不适用,偏离了学生的喜好,缺乏吸引力和亲和力。所以,这也是摆在高校辅导员面前的一个难题,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网络话语既要遵循主流话语规范,又要迎合大学生的交流习惯,把握不好其中的度,势必会削弱网络话语效应,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是指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话语议题设置能力、叙事能力、传播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有机统一。[3]新媒体环境下,包括教育内容在内的各种信息生产传播快捷,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层出不穷,海量信息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上无限分享和流转,各种信息内容以迎合受众为唯一的标准和中心,为了获得大众的认可、追捧、转发,信息生产者的各种创新源源不断、超乎想象。相比之下,高校辅导员在网络话语的创新动力、精力、能力方面略显不足。首先,辅导员网络话语转换单一,辅导员开展主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权威的内容、固定的流程和规范的格式,新媒体环境下,这种网络话语方式很难受到大学生的喜爱,辅导员也在尝试转换话语模式,但话语转换能力的不足,无法将主题内容转换为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网络话语。其次,辅导员网络话语吸引力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涉及主流价值和意识形态,辅导员通常不会也不敢做新的内容“生产”,极易产生内容生产风险,以往“传输与接收”的单向理论灌输模式与新媒体所展现的即时、新颖、创新、有趣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碰撞,加之学生对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存在刻板印象,导致辅导员网络话语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都不理想。第三,辅导员网络话语“防风险”能力不足,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使得辅导员的话语能够实时地、广泛地被共享和检索,学生们能够浏览辅导员话语内容和参加讨论,通过截图等方式保存辅导员的话语内容,并迅速传播和扩散,一旦辅导员的网络话语出现问题,很容易被广泛“验证”“挑战”甚至“被批判”,因此,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网络话语风险大大提升,而自身的防风险能力相对不足。
高校辅导员牢牢把握网络话语的主导权是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直面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网络话语的困境,通过理念更新、素养提升、内容优化、增进技术等途径,优化网络话语是赢得话语权的有效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实践必须由先进的理念来引导实现,话语理念的更新是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优化的起点,要充分遵循新媒体环境的特性,树立先进的网络话语理念。
第一,尊重学生平等互动的需求。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既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是客体,他们习惯了网络交流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高校辅导员的网络话语优化,必须彻底改变以往师生交流中的“话语优越”甚至“话语霸权”模式,要树立自身主动了解学生群体网络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观念,尊重学生的学习、生活新样态和新习惯,保持与学生进行平等话语交流与互动的姿态。
第二,顺应学生个性化的特点。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必须要重点把握,这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和质量。高校辅导员的网络话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树立人文理念,坚持人文精神,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地尊重、关心、关爱、帮助、引导学生成长成才,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辅导员网络育人的诚意和温度,建立起师生之间的“好感”,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
第三,话语构建要坚持导向化。新媒体环境自由、开放、多变、虚拟的特征,注定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规范、真实的特征形成反差。在新媒体环境下,大量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对学生的意识形态造成了恶劣影响,因为大学生在阅读信息时,没有经过深层次思考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想快速地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容易陷入固定偏好陷阱。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前线的队伍和抓手,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表达观点,遵循学生特点并不是毫无底线地迎合。[4]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介是连接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的首要载体,媒介素养是高校辅导员在网络空间的“名片”,高校辅导员要主动了解新媒介应用规律和使用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先进媒介手段,优化网络话语,深化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的内涵与外延,进而不断提升自身媒介素养,这是网络话语优化的基本要求。
第一,熟悉网络平台的运行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生在哪里,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新媒体要求高校辅导员要不断学习、接受、认知各种网络平台的运行特点和规律,改变以往的思维和工作模式,主动跳出舒适圈,主动去了解深受学生喜爱的网络平台,熟悉平台的运行特质,利用平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拓展网络话语资源,提升网络话语对学生的影响力。
第二,熟练运用大数据和信息检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必须提升大数据和信息检索的相关能力,以相关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信息获取、筛选、加工、传播、强化等递进的网络能力。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的优化要经历对网络话语的模仿、适应和创新等过程,起点是要熟练借助信息检索工具,掌握各种综合信息的来源,然后利用数据分析软件总结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和网络话语,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自己的网络话语范式和体系。
第三,积极尝试最新的虚拟技术。通常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是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出现的,新媒体时代的虚拟仿真技术让网络交流和互动更加的生动,高校辅导员必须积极掌握这些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带来多样化的尝试,如虚拟演播室、非线性编辑系统及三维动画技术等学生好奇和青睐的技术和场景。总而言之,就是要提升“新瓶装旧酒”的能力,利用新技术对教育内容按照网络标准进行包装优化,给学生带来舒适的教育体验。
高校辅导员的网络话语优化落脚点是要切实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和代入感,因此,辅导员的网络话语要改变以往静态、线型、平面的范式,转变为动态、圈层、立体的新面貌,说到底就是辅导员的网络话语要给学生带来流行、亲切、生动、有趣的感觉,再适当加入辅导员自身独特的语言风格,使网络话语保持理论高度的同时又兼具现实温度。
第一,要善用网络“流行语”。高校辅导员话语的感染力和亲和力重点体现在能否让学生产生共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适当加入学生喜爱的话语内容,能让交流变得愉悦,潜移默化地增进感情、提升效果。譬如当下比较流行的字母缩写:yyds=永远的神,emo=情绪低落,ssf=瑟瑟发抖,谐音词的运用:布吉岛=不知道,深井冰=神经病,泰裤辣=太酷啦,又如一些流行语:“屌丝”“杠精”“内卷”等等。高校辅导员要能够熟悉并善用这些“流行语”,这是与学生感情融合的有效表达,也让学生体会到辅导员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更加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代入和内容接受,网络话语的趣味性和潮流性让话语交流氛围轻松和谐,为师生思想的深度交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二,要巧用网络“副语言”。“副语言”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语言为符号,而以其他感官诸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的感知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5]所以新媒体环境下,“副语言”的达意更直接、更形象、更有趣,高校辅导员在网络话语中,要巧用图文、短视频、表情符号等代替生硬的词句,为话语交流增色增暖,让自身的网络话语有新意、有魅力。实现思想政治话语广度延伸与深度延展,扩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间性,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辐射张力。
第三,要妙用“名言名语”。在习近平的话语体系中,善用妙喻、善讲故事、善用排比、善引典故是其语言艺术,也是其精妙所在。[6]“名言名语”本身就具备相当的可信度和传播力,高校辅导员要善于学习名人和榜样的语言艺术,特别是要学会妙用“名言名语”,借助其自带的教育影响力,提升网络话语的文学性和感染力。既具体又聚焦,既严肃又活泼,巧妙自然地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使得话语内容兼具感染力和冲击力,提升育人实效。
话语转换是指说话者从一种语言形式转换到另一种语言形式,例如正式与非正式话语之间的转换等。在新媒体背景下,传播主体去中心化、传播内容多样化、传播平台交互化、传播方式便捷化对高校辅导员话语转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话语转换通常是以命令性、制度性、强制性的方式表达,话语转换过程生硬,容易激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话语交流模式和话语转译方式已无法匹配学生的个性变换和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当增加话语转换能力,将自身的话语转换为具有渲染力、趣味性、活泼型的样态。
首先,创新话语转换方式。新媒体环境下,数字媒体的优势给了高校辅导员话语转译的技术支撑,如弹幕转译、全息投影转译、“PPT”转译等,增加学生的“无意关注”,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这些技术附带的学习功能,使话语转换和时代变换“零距离”,将传统的理论教育内容以更多彩的形式转译过来,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感官全方位参与到话语生态中,增强思想政治话语转换描述精确度,将主流意识形态核心内容以更为契合主体价值期许的方式进行呈现,最大限度提升话语描述效度,赋能主流价值回归,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意义深度延展。
其次,开辟话语转换场域。高校辅导员要利用多元的平台和融媒体作为自己的转译媒介,增加网络场域转译,联动线上和线下双向转译渠道,如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视频号等媒介平台,与数字媒体共存,包括但不局限于编辑、字幕、配音等形式,推送转译的优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设思想政治教育语转译的“第二环境”,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的层次性、价值性与转换样态,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具体情况,采取定制差异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解释方案,真正做到精准施策、精确制导。
第三,拓展话语转译来源。高校辅导员的话语转换来源不仅应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的学理性话语内容转化为更加契合话语受众认知水平与自身体验的生动化叙事,更应该从海量思想政治教育数据资源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精准解析、破译及绘制话语受众的思维和行动导图,借助虚拟现实、元宇宙全新媒体形态对时事热点、新鲜资讯进行时译,以期根据精细化的数据考察,打破话语来源的固定渠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来源无差别覆盖,达到师生之间话语转换的出发点和需求点之间平衡,引领壮大主旋律议题,牢牢掌控主流意识形态的议程设置主导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