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林业育苗栽培的全方位管理及科学应用管理技术深入探究

2024-05-29 00:33:55石宗印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5期
关键词:幼苗苗木栽培

石宗印

冠县,坐落于山东的西部,是一个拥有丰富林地资源的宝地,包括了茂密的森林、井然有序的林场以及装点城市的绿地,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育苗栽培作为林业建设中的核心环节,承载着实现林业资源持续生产与增长的重任。通过精心的育苗栽培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沙尘暴的侵袭、遏制水土流失的态势,更能够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为冠县乃至整个山东地区铸就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为了不断提升林木种植的质量与效益必须强化对林业育苗栽培的全方位管理,深入探究并应用管理技术的要点,从选种到播种育苗,再到移栽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以此推动我国林业事业迈向更加繁荣的发展阶段。

一、林业育苗栽培管理的重要意义

强化林业育苗栽培管理对于加速现代林业的进展具有深远意义,传统的林业模式受限于树种单一和栽培效果不佳,导致林业发展步履维艰,然而通过优化育苗栽培管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树木的存活率,有效扩大森林的覆盖范围还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林业资源的浪费。此外,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强、技术要求高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为了实现育苗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必须引入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和方法,降低资源消耗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而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优化林业育苗栽培管理还能满足人们对于绿化环境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提升,对居住环境的绿化和美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高效的林业栽培管理不仅能够完善绿化基础设施,更能美化人们的居住环境,进而提升民众的居住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探析

1、种子培育技术要点

种子培育作为林业育苗栽培管理的基石,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提前进行种子培育不仅能显著提升种子的发芽率,更为林木未来的茁壮成长奠定坚实基础,相关管理部门应严格把控种子培育技术的关键点,确保根据各类树种的独特特性来选择最适宜的培育方法,这种个性化的培育方式能够确保种子在最佳的环境条件下生长,从而满足其特定的生长需求。某些树种在发芽前的浸泡处理中,对水温有着特定的要求,针对这类树种应根据其发芽所需的最适温度来选择使用温水或热水进行浸泡,以促进种子的迅速发芽,还有一些树种的种子表皮覆盖着油脂或蜡质保护层,这层保护层在播种前必须被有效去除以确保种子能够顺利吸收水分和养分。在种子培育的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林业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种子培育试验田,通过这些试验田可以筛选出具有独特性状或优良品质的种子,并进行单独的培育和研究。

2、育苗技术

①容器育苗技术

在林业育苗栽培管理中,容器育苗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技术主要是在特定容器中完成苗木的培育,有效保护了种苗的根部,并减少了病虫害的威胁。技术人员会根据不同苗木的需求,精确调整营养成分,确保其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从而提高了成活率,容器育苗技术还适合大规模生产,与机械化生产方式相得益彰,显著提升了造林效率,推动了林业的现代化进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上涌现出多种新型容器其中无纺布育苗容器因其适应性强、可回收利用等特点而备受青睐,为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营养繁殖育苗技术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主要包括嫁接育苗和扦插育苗具有显著优势,嫁接育苗特别适用于珍贵树种的栽培能保留优质基因,将基因良好的树种嫁接于不同林木上形成新的林木品种,此技术在经济林和果树培育中尤为常用有效保留原物种的优良性状,增强环境适应性提高成活率,應用时需根据培育条件选择合适嫁接方法,确保母株与接穗优良,接口保湿处理到位避免水分过度蒸发,确保树木紧密结合。

另一方面,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技术实现了树木的无性繁殖和工厂化育苗,在插穗生根前,利用露地全光照条件下的喷雾,保持接穗表面水膜防止失水提高生根率,水分蒸发能降低插穗及环境温度保护夏季扦插幼苗免受灼伤,加速生根成苗。此技术贯穿育苗生根全过程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提高了效率和经济效益。

3、苗圃处理技术

为了有效提升苗木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确保幼苗健壮成活种植人员必须科学控制苗圃的基础条件,包括选择合适的位置,优先考虑气候适宜、光照充足且地势平坦的区域作为苗圃地,土壤的选择也至关重要较为松软的砂质或轻质土壤能够提供良好的透气性,为种子萌芽创造优良条件。在播种前一年夏天种植人员应进行深耕,以充分释放土壤中的养分或者在阳光下暴晒以消毒,早春时节再次深耕和平整土地,确保种子能够在松软的土壤中顺利萌芽,此外,种植人员还应利用土壤检测仪器全面测定土壤的温湿度、酸碱值等指标,并根据苗木种子的发芽和生长需求,合理施加氮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补充有益微生物菌,从而为苗木种子的发芽和前期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环境,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科学的苗圃处理技术,为林业育苗栽培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4、播种技术

为了确保苗木的发芽率,种植人员在播种时必须考虑多种因素以确定最佳的播种方法和密度,以国家保护植物秦岭冷杉为例,这种植物的出苗率相对较低,因此播种量的选择尤为关键,经过实践播种量应维持在1000-1200g/667m2的范围内,这样既能保证种子的充分利用,又能确保出苗效果,除此之外,种植人员还需结合当地的光照条件以及苗木对光照的实际需求,对苗圃进行细致规划,确定幼苗的行距、间距以及生长方向,确保每一株幼苗都能获得充足的光照,从而健康生长。同时,覆土的厚度也是影响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种植人员应根据种子的大小和类型,合理确定覆土的厚度,既要保证种子能够顺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又要避免覆土过厚导致种子无法破土而出,在出苗前及时进行灌溉浇水也是至关重要的,种植人员应密切关注土壤湿度,确保种子在萌芽期间能够获得适宜的湿度环境从而提高发芽率。

5、苗床覆盖技术要点

播种后,对苗床的覆盖工作至关重要,覆盖的土壤厚度需根据种子大小来调整,中小型种子适宜覆盖薄土,而大型种子则需要更厚的土壤来保护,一般来说覆土的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完成覆土后建议在苗床表面再铺设一层5-8cm的秸秆或麦秆,这样的做法不仅能为种子提供更佳的保护,防止其干燥和硬化,还能提供一定的抗低温效果。如果条件允许苗床上方可以覆盖一层薄膜,在覆盖时,应在预计树苗出芽的位置预留小洞,这样做既确保了树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进一步增强苗床的保水和透气能力,通过这样的覆盖处理可以有效促进种子的健康发芽和苗木的顺利生长。

6、移栽技术要点

树苗生长至适宜阶段后,即可进行移栽操作,移栽前需仔细修剪幼苗的枯枝和病枝,并根据移栽距离的远近来决定是否对幼苗进行浸泡处理,以确保其在最佳状态下移栽,移栽过程中要妥善保护幼苗,防止磕碰,并在到达移栽地后立即种植。移栽后还需及时浇水和施肥,以保证树苗养分充足,为后续的生长发育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选择合适的移栽时间也至关重要一般建议在气候温暖、降雨量多的4月份进行移栽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7、幼苗管理

①水肥管理

在育苗栽培过程中,水肥管理对于提高苗木出芽率和保证健康生长至关重要,为了实现科学灌溉,種植人员应引入现代化的灌溉设施,如滴灌和微喷系统,这些设施不仅能够为苗木提供充足的水源,还能显著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灌溉过程中,过于频繁的灌溉会导致树苗根部过湿甚至引发烂根死亡,工作人员应根据树苗的生长情况和土壤湿度来确定灌溉频率。在夏季多雨季节要特别注意避免长时间浸泡树苗根部,可以通过设置明沟和暗沟来及时排出多余的水分,而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应在上冻前进行一次彻底的灌溉确保水分充分渗透,可以在树坑周边设置维护结构来提升灌溉效果。除了灌溉管理外,施肥也是育苗栽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满足各阶段林木幼苗对养分的需求种植人员应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精准施肥,这种技术能够将肥料和水源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确保肥料能够均匀地施加到土壤中为苗木提供充足的养分,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林木疯长,一般来说当叶片出现枯黄时,应增加氮肥的用量;当叶片大量脱落时,应适当施加钾肥;而在植物花期时,应增加磷肥的施加量以延长花期。

②科学调整苗木密度

为了确保幼苗获得最佳的生长环境,种植人员需要对苗木密度进行科学调整,这一举措旨在为幼苗提供充足的营养,进而提高其成活率,并推动林业资源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在实际操作中调整苗木密度主要依赖于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种植人员会根据林木幼苗的实际生长情况来灵活调整栽培密度,拔除部分幼苗或进行补栽等操作,以确保每株幼苗都能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从而促进其健康生长。第二种则是对幼苗枝条的合理修剪,在修剪过程中种植人员会特别注重保留幼苗的主干部分,同时尽量减少因修剪造成的伤疤,每当修剪造成伤疤时他们会及时涂抹保护药剂,以加快伤疤的愈合速度,并有效防止病原菌的侵入,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修剪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幼苗的伤害确保其健康生长。

③科学除草

在苗木生长的初期阶段,由于树冠尚未充分发展,阳光能够无遮挡地照射到地面,这为杂草的迅速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杂草会与苗木争夺宝贵的养分和水分资源,从而对苗木的健康生长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种植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并定期开展除草工作。在执行除草任务时应优先考虑采用人工除草的方法,人工除草不仅能够直接、彻底地清除杂草还能避免使用化学药剂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种植人员在巡视过程中一旦发现土壤中有杂草的迹象,就应立即采取行动进行清除这样可以防止杂草进一步蔓延和扩散,从而将对苗木生长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通过科学、及时的除草工作,种植人员能够为苗木提供一个更加健康、有利的生长环境。

④预防幼苗冻害

早春时倒春寒常见,易使林木幼苗受害,为保护幼苗种植人员应及时行动,为其根系周围搭建简易温室或覆盖农作物秸秆,确保幼苗在温暖环境中茁壮成长。

8、病虫害管理

①强化病虫害监测管理力度

林木育苗期间,病虫害问题屡见不鲜,对经济造成不小威胁,为了有效应对种植人员必须加强监测预警,力争在病虫害大规模爆发前将其扼杀在摇篮中,相关人员应深入了解林区环境,了解当地气候、土壤等关键因素,并每天记录相关数据,并且对林区内树木的种类、病虫害历史及其传播特点等也应了如指掌从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种植人员需定期巡查所负责区域详细记录树木生长状况,并密切关注土壤和苗木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并应对病虫害,也可以与气象部门的紧密沟通,以便根据天气变化提前制定防范措施,确保林木健康生长。

②采用化学防治方法

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化学防治方法因其快速、高效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尽管它可能带来一定的环境压力,与物理和生物防治相比,化学防治在应对严重病虫害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平衡防治效果与环境影响,种植人员在选择防治方法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在病虫害发生的初期,种植人员应优先考虑使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显示效果,但它们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当病虫害扩散到一定程度,这些方法无法有效控制时,化学防治方法便成为了必要的选择。在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时,种植人员应根据苗木的病虫害症状、感染面积以及病虫害的种类等因素来合理确定施药浓度和施药方式,对于落叶松这类易受病虫害侵袭的树种,种植人员可以采取特定的化学防治策略,在落叶松播种后至苗床期间可以为其覆盖一层由五氯硝基苯与砂土按200∶1比例混合的物质,苗木施加量为1.3kg/667m2,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预防落叶松在生长初期可能遭遇的病害。此外,在落叶松的生长期间,若出现立枯病等病害症状,种植人员可以选择喷洒波尔多液进行防治,为了确保防治效果,建议连续喷洒4次,每次间隔8天,这样的施药方案既保证了防治的持续性又避免了因过度施药可能对苗木和环境造成的伤害。

③采用物理防治法

种植人员利用声波、光、热、电、温湿度等管理方法防治病虫害。物理防治成本较低,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较大破坏,但其见效较慢,适合用于苗木初期病虫害,若大规模或长时间爆发病虫害问题,则应配合使用其他防治方法。一是涂浆。种植人员在树木下部均匀涂抹石灰浆或白色漆,以有效杀灭寄生于树苗上的致病菌与害虫。二是灯光诱杀。害虫具备趋光性,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高压灭虫灯或黑光灯进行捕杀。其中黑光灯可以发出紫外线,也可以被用于农林牧混合的育苗工作。三是树干围扎薄膜,以有效保持水分,并在防治期间有效杀灭松毛虫。四是物理调温。播种前利用48-50℃温水浸泡种子,杀死致病菌与害虫,增强苗木抵抗力。

④采用生物防治方法

种植人员常利用生物防治法来有效应对病虫害,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环保,例如,针对马尾松和湿地松的主要害虫-马尾松毛虫,每年10月-次年3月,种植人员会利用白僵菌进行防治,林区喷洒10g/667m2白僵菌高孢粉,有效消除毛虫威胁,对于天牛等顽固虫害,引入其天敌花绒寄甲虫,通过寄生消耗天牛体能,实现自然控制,此外,引入啄木鸟不仅能帮助传播林木种子,还能有效防治吉丁虫,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关系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平衡,通过科学的水肥管理、合理的密度调整、有效的除草措施以及病虫害防治,能够为林木提供一个健康、稳定的生长环境,进而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作者单位:252500 山东省冠县桑阿镇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幼苗苗木栽培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油麦菜栽培要点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苗木供求信息
林业与生态(2020年1期)2020-04-16 12:48:22
自然栽培的味道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18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农村百事通(2017年5期)2017-03-27 19:24:06
默默真爱暖幼苗
中国火炬(2015年12期)2015-07-31 17:38:35
最新苗木价格行情
农村百事通(2015年7期)2015-05-19 11:09:57
夏季苦瓜栽培
湖南农业(2015年5期)2015-03-18 23:30:47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
中国火炬(2013年3期)2013-07-24 14: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