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应用现状与设备维修技术创新推广

2024-05-29 18:38:18陈婕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5期
关键词:机械设备故障农业

陈婕

农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想能够进一步激发农业经济发展活力,必须要重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利用效率,解放劳动力,因此需要重视对生产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面积使用可以控制生产成本投入,有效落实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强化生产效益。休宁县近年来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设备,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和支持,农业机械设备覆盖范围明显扩大,加快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速度。但是现阶段农业机械设备的管理体系尚不完善,但是在农业机械设备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机械设备故障频繁出现,影响了机械的应用,同时也增加了机械管理成本投入,增加农民的经济压力,无法发挥农业机械的优势。需要尽快推广农业机械设备维修技术,可以及时修复农业机械所存在的故障问题,尽快投入生产活动中。

一、休宁县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现状

安徽省休宁县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适宜,无霜期长,水热季节交替明显,适合多种不同的农作物生长发育。农业是当地的主要产业,为了可以进一步加快乡村产业振兴速度,促使农业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休宁县政府根据《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要求制定了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工作方案,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应用

1、定位技术

①导航技术

当前在农业机械设备内普遍配备的卫星定位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形成半自动化作业模式,该技术能够为驾驶员的操作提供辅助,帮助驾驶员判断前方的情况,针对驾驶路线进行合理规划。在农业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也可以对行驶状态进行监测,可以让驾驶人员及时对行驶速度进行调整,保证可以处于匀速的状态。通过导航技术可以让农业机械设备按照预先设计的路线进行行驶,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作业范围重合的现象,也能够避免在田间出现农机碰撞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卫星定位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为駕驶员提供操作辅助方面。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驾驶员需要凭借经验和视觉判断前方的情况,规划行驶路线,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误差。而卫星定位技术可以通过高精度的定位信息,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路线规划和导航,帮助驾驶员准确判断前方的情况,选择最优的行驶路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准确性。

卫星定位技术还可以对农业机械设备的行驶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安装在农机设备上的传感器和卫星定位装置,可以实时获取设备的行驶速度、方向、位置等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驾驶员的显示终端上。驾驶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设备的行驶速度,保持匀速行驶,避免过快或过慢的速度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实时监测还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如偏离预定路线、速度异常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由于缺乏精确的导航手段,农机设备在田间作业时容易出现作业范围重合、漏耕、重耕等问题,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卫星定位技术可以通过精确的导航和路径规划,确保农机设备在田间作业时能够按照预定的路线进行行驶,避免了作业范围重合和农机碰撞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②无人机技术

无人机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的一种机械设备,无人机具有体型小的优势,并且只需要对无人机进行操作即可让其完成生产作业,有效减轻了农业操作强度。无人机技术定位较为精确,导航系统完善,可以自动规避前方的障碍物。无人机在植保作业中应用较多,可以达到精准施药的效果,避免出现农药使用过多的现象,防止化学污染问题的产生,符合绿色农业体系的发展趋势。在无人机作业时可以同时操作多组无人机,无人机之间并不会出现互相干扰的问题,且无人机具有定点悬停以及断点续喷的优势,确保农业机械设备使用和操作的便利性。

2、农机故障检测

以往农业机械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故障问题,零部件如果出现故障不仅会使农业机械无法正常运行,同时还会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农业机械的操作人员普遍未接受过正规的培训,由农民自行操作,对于故障问题的判断存在着不及时的现象,会进一步增加零件磨损的严重程度。通过在农业机械设备中安装传感器设备可以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了解其振动频率、温度参数等,利用控制器保证农业机械的各项运行参数处于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农业机械发生故障问题。如果某些参数超出正常范围在控制面板上会及时对驾驶员进行提示,预警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例如,播种设备的排种数量不符合要求时通过预警可以及时进行调整,保证排种量的充足性,及时对堵塞问题进行疏通。针对农业机械的液压系统进行监测,了解其温度是否正常,如果温度过高可以提示驾驶员是否出现了散热不良的问题,或者液压油性质改变,保证了农业机械设备操作的安全性。

3、农业生产

①播种

播种环节是影响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环节,如果播种时出现播种不均匀、漏播的现象均会影响农作物产量,并且在后期也需要进行补种,增加劳动强度,给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在播种环节通过利用自动化机械设备进行自动播种,能够对播种量进行精准控制,同时机械设备保持匀速运行状态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漏播的现象。在农业市场过程中开始广泛使用免耕播种机,该种机械设备可以避免农业机械进地次数过多,节约农业生产时间,特别是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应用较多,可以直接将前茬农作物所遗留下的秸秆覆盖在土体上,提升土壤肥力水平,避免水分蒸发过多,保证水肥协调性。

②收获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收获也是影响农作物产量以及效益的要素,如果收获不及时会使农作物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收获时间过早就无法让农作物处于最佳成熟状态。由于国内土地面积较大,加之农作物普遍在秋季成熟,气温较低,在农业收获过程中所需要投入的劳动强度较高。通过农业收割机的应用可以自动完成农作物收割,包括大型以及小型两类不同规格的收割机,满足不同农民的收获需求。收割机可以缩短收获时间,在小麦、水稻、玉米等多种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进行应用。收割机作业干净,可以将收获后的秸秆以整齐的方式铺放在田间,在多种不同地块内均适合应用,例如平原、梯田与三角地等,操作较为简单,对于农民的技术要求不高。

三、农业机械设备维修技术要点以及策略

农业机械设备虽然应用了机械化以及自动化技术,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容易出现各种故障问题,需要落实维修技术要点提高维修质量,减少故障问题给农业机械设备应用带来的影响。下文针对常见的维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以提高维修技术应用效果的有效策略。

1、农业机械设备常见故障问题

在农业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主要的故障问题包括以下三种:第一,异响。异响是提示机械故障的主要表现,是机械设备运转声音异常,这需要立即排查故障,了解发出异常声音的位置,避免机械设备出现过于严重的损伤。第二,渗漏油液。农业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普遍较为复杂,在进行设计和生产时会选择在渗漏位置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但是在农业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存在渗漏油液的现象,会给机械设备内部系统造成损伤。渗漏油液主要是因温度过高所引起的,这需要操作人员可以对农业机械设备的运转温度进行控制。第三,工作性能异常。农业机械设备的动力系统在出现问题后则会影响其工作性能,例如当期正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以下突然转速急剧下降,代表加速性能受到影响,然而耗油量和耗电量却持续上升,噪音也有所增强。

2、农业机械设备维修技术

①日常维护保养

在农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保养,通过维护保养的方式能够构建前瞻性的维修机制,做好机械设备故障的预防,也可以有效延长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当前农业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次数愈发频繁,出现故障的几率有所提高,零件磨损严重,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的现象。在使用完毕后操作人员需要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存在异响或者高温的现象,判断系统结构的运转情况,如果出现运转不顺畅的现象可以通过润滑油进行处理。除此之外,在农闲时节农业机械设备基本被闲置,长期不运转也会使其出现故障问题,在农业机械设备内会积攒大量的灰尘,同时也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很有可能在使用时突然出现停止运行的现象。因此在闲置期间也需要做好维护工作,定期打开农业机械设备进行适当运转,清理存在的灰尘,将其放置在合适的区域,保证放置位置的通风性以及干燥性,避免因受潮而影响农业机械设备运行性能。

②断电维修

在进行维修时需要重视进行断电维修,这是确保维修技术应用安全性的关键,可以有效防止在农业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出现其他安全事故。农业机械设备自动化水平有所提高,大量的零部件需要电力的推动才能够正常运行,在其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电量,如果未进行断电维修很有可能会使机械维修人员出现触电的现象。

③做好设备诊断和检测

在设备故障维修时需要对设备进行精准诊断,明确故障的位置以及产生原因,从而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维修。当前在进行故障诊断时主要包括两种诊断方法:第一,主观诊断。主观诊断主要是依靠维修人员的以往经验,通过视觉检查以及听觉判断的方式初步评估机械设备的异常位置,可以有效提高故障处理效率。一般该种诊断方式通常应用在出油故障以及发动机故障中,维修人员可以利用放大镜对机械设备进行观察,了解农业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以及磨损情况。听觉判断主要是对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的声音进行分析,通过分辨噪音的类型判断设备故障位置,同时结合外界温度以及系统载荷得出故障原因。第二,客观诊断。该种诊断方式主要是利用各种不同的设备以及仪器进行诊断,现阶段诊断设备向着精密化以及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在检测过程中可以获取精准的数据,帮助维修人员对农业机械设备的状态进行精准判断。

④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

不同类型的故障修复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在具体的一些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故障维修。第一,如果零件出现断裂的现象可以利用金属合法进行修复,可以应用在重型部件修复过程中,在修复时需要先对合金进行热熔处理和冷却处理,利用热胀冷缩的方式对零件进行加固。第二,在农业机械设备运行时需要挑选合适的润滑剂,润滑剂能够对存在的运转不畅问题进行处理,在挑选润滑剂时需要结合性价比进行筛选,在保证润滑效果的基础上控制润滑剂成本。第三,农业机械设备包含着多个不同的零件结构,而在每一个结构中又存在着较多的小部件,其中一个小部件出现故障很有可能会影响整体的运行。面对这种问题需要利用局部换修法进行处理,可以更换小零件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能够减少维修成本投入,缩短维修时间。第四,启动故障是常见的故障问题,操作人员应检查蓄电池的情况,如果电池的电力不充足需要及时进行更换,如果电力充足则应当观察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的现象。蓄电池无问题开始对发动机进行检查,利用万能表对电压进行检查,电压正常则代表开关存在故障。第四,在收割机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堵塞的问题,此时需要根据收割机的运行情况判断堵塞的位置,通過调整内部结构的位置解决堵塞问题。

⑤加强行业合作与交流

农业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单一技术的革新,更是多个领域、多个专业协同合作的结晶。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业机械设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日益增强,这使得维修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加强行业合作和交流,对于推动农业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行业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实现技术资源的共享。农业机械设备维修技术涉及机械、电子、液压、自动化等多个专业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技术和专业知识。通过加强行业合作,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可以共同参与到维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来,共享彼此的技术成果和经验,从而推动维修技术的整体进步。

农业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农业生产的新需求和新挑战。通过加强行业交流,不同企业和机构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探索新的维修技术和方法。这种创新性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维修技术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持。

此外,行业合作与交流还有助于提升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农业机械设备维修技术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维修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加强行业合作与交流,维修人员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维修案例和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同时,行业合作还可以为维修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维修技术的不断发展。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的优势,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抓手,可以对现有的农业栽培技术体系进行优化和改善,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当前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机械设备自动行驶,自动针对农业机械存在的故障问题进行检测,优化农业播种以及收获环节,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创新。在故障维修时应当保证在断电的状态下,在日常使用时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保养,选择合适的方式对故障进行诊断和修复,提高农业机械设备故障维修效率。

(作者单位:245400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农业农村水利局)

猜你喜欢
机械设备故障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故障一点通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做好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措施
故障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