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增效技术在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05-29 13:09:17李娜章雅璐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5期
关键词:养分肥料秸秆

李娜 章雅璐

农业在安徽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玉米是安徽省大部分地区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粗粮。而人们对玉米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玉米销售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玉米产量,当地大部分农户都会选择有机肥和无机肥,其目的就是满足玉米的产量和社会需求。对此本文将结合安徽省临泉县玉米种植实际情况,分析玉米不同生长时期的减肥增效技术要点与具体应用。

一、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减肥增效技术的应用要点

1、幼苗时期

在玉米幼苗生长时期,施肥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影响玉米茎秆的强壮程度,还决定着生长速度的稳定性。为了确保玉米的茁壮成长,施肥应以壮秆肥为主,这样可以增强茎秆的支撑力,使其在面对风雨等自然环境时仍能保持稳定。在施肥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玉米的生长速度来合理控制施肥量。通常,壮秆肥的施加量应控制在4-8kg/667m2的范围内。如果施肥过量,可能会导致玉米节间过度伸长,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茎秆的抗倒伏能力,还会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种植者需了解壮秆肥的作用和特点,并结合土壤特性、气候条件以及玉米品种等因素来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同时,定期的土壤检测也是必要的,这可以帮助种植者了解土壤养分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施肥策略。在选择肥料时,应优先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避免因肥料质量问题对土壤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此外,正确的施肥方法也很关键。一般来说,壮秆肥应在玉米生长的关键阶段施用,如拔节期和喇叭口期,这样可以确保养分被充分吸收,促进茎秆的健壮生长。

2、种植时期

在玉米种植之前,底肥的施加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种植者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地面积、土壤条件以及出苗效果来确定合适的底肥种类,并控制施肥量在总施肥量的45%左右。这一比例的施肥量既能满足玉米生长初期的养分需求,又不会造成浪费或过度施肥。

施肥方式的优化也是关键。将速控施肥和缓控施肥相结合,能够确保土壤养分得到有效增加。速控施肥能迅速提供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而缓控施肥则能持续供给养分,并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营养更均衡。为了改良土壤营养结构,除了施加缓效性肥料,还需要适量补充速效肥。速效肥能迅速补充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提高土壤的肥力,为玉米的健康生长奠定坚实的营养基础。

在制定施肥计划时,种植者还需考虑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因素,以确保肥料与土壤的兼容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根据玉米的生长阶段和需肥特点,進行科学合理的追肥也是必不可少的。

3、攻苞时期

攻苞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施肥管理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攻苞期,玉米的肥料需求量达到峰值,占整体施肥量的50%左右。为了满足玉米对养分的需求,应优先选择速效且效果明显的氮肥。

在雌穗小花分化期施肥尤为关键,这一阶段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将雌穗小花分化期作为施肥的最佳时机,可以确保玉米获得足够的养分支持,促进其健康生长。

除了选择合适的肥料和施肥时机,施肥量的调整也是必要的。种植者应根据土壤肥力、玉米植株的生长状况以及长期施肥经验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对于生长速度较慢的玉米植株,可以适当提早或增加施肥次数,以满足其养分需求。而对于生长速度较快且土壤肥力持久的土地,应控制好施肥量,以迟施为主,以避免过度施肥导致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玉米品种的特性,种植者还应灵活调整施肥策略。例如,在干旱地区,应增加对玉米根系的肥料施用,以提高其抗旱能力;在湿润地区,则应注重排水防止土壤过度肥沃。

二、玉米种植中的减肥增效技术分析

1、秸秆还田技术

在安徽省大部分地区,随着机械化玉米种植的普及,玉米秸秆处理成为实现减肥增效目标的关键环节。传统的秸秆焚烧方式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可能引发火灾,因此,按照国家规范要求,玉米种植户在收割玉米的同时进行秸秆还田,成为了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选择。秸秆还田能够充分利用秸秆中的养分,发挥其改良土壤的重要作用。通过将秸秆粉碎后均匀撒在田地中,并利用雨水的冲刷作用促使自然发酵,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为玉米生长提供所需的氮、磷、钾等养分。

机械化设备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玉米秸秆还田的效率。这种设备操作简便,能够均匀地将粉碎后的秸秆施撒在田地上,并利用机械覆盖,使玉米秸秆更好地与土壤混合,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此外,机械化设备还能减少人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除了机械化秸秆还田,另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是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挖掘深坑,将玉米秸秆堆放在坑内,并添加快速腐烂药剂。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这些秸秆就可以形成满足玉米生长需求的肥料。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能够为土地提供有机肥料,促进土壤改良和农作物增产。

通过采取合理的玉米秸秆处理方式,结合机械化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措施,安徽省大部分地区在实现玉米种植减肥增效目标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壤质量,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值得在其他地区推广应用。

2、有机肥增施

在玉米种植期间,除了秸秆肥料,牲畜粪便和植物腐烂产物也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来源。这些天然的有机物质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能够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

牲畜粪便是一种丰富的肥料资源,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通过将牲畜粪便施加到土壤中,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微生物活性。这不仅能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还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更加疏松、透气,有利于玉米根系的生长。

植物腐烂产物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肥料。这些植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营养物质,能够为玉米提供丰富的养分。同时,腐烂的植物残体还能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促进土壤的生物活性,提高土壤的肥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有机肥的效果,需要注意在发酵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在发酵过程中,适当的湿度是关键,需要添加适量的水以促进发酵。水分的控制可以影响发酵的速度和腐熟程度,从而影响肥效。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也是必要的,这可以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物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

合理利用牲畜粪便和植物腐烂产物作为有机肥料,能够为玉米提供充足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这种施肥方式不仅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提升,还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3、病虫害防治

玉米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确保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其中,玉米螟虫和枯萎病是两种主要的威胁。玉米螟虫主要在玉米生长中期对玉米造成危害。由于玉米在生长到中晚期时,植株高大、叶子茂盛,使得防治工作变得更为困难。根据研究数据,玉米螟虫每年对全球玉米产量造成约10%的损失。在中国,由于种植面积广泛,受害情况尤为严重。为了有效防治玉米螟虫,农户可以选择在玉米幼苗期,当植株长到一定高度时,使用针对性的药物进行防治。喷雾和乳剂两种药物形态在防治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但使用时需按照推荐剂量进行,以免影响防治效果或对环境造成危害。根据实验数据,通过早期药物管理,可以显著降低玉米螟虫的危害,提高玉米产量。

枯萎病是另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也称为枯纹病。此病害主要在玉米的叶片和茎秆上广泛分布,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玉米果实。在发病时,叶片、植株和果实都会逐渐出现淡褐色的斑点,并从外部向内部扩散。如果不及时防治,枯萎病可能导致玉米产量大幅下降。为了有效控制枯萎病的危害,农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其次,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肥料施用;最后,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防治药剂。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是一种常用的防治药剂,但需按照推荐剂量使用,避免过量或不足。根据相关研究数据,通过合理的药剂防治,可以有效降低枯萎病的发生率,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确保玉米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农户应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结合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是关键。农户可以通过与当地农业部门合作,了解最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法,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合理用药和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科学的施肥、灌溉和除草措施,可以提高玉米的抗病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也是提高防治效果的途径之一。例如,利用无人机进行喷药、遥感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先进技术手段,可以提高防治效率和准确性。这些技术不仅有助于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防治玉米病虫害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和技术手段。通过科学的用药管理、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与当地农业部门的合作,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危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4、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有利于玉米的通风和光照。玉米是高秆作物,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空气流通来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合理密植能够使玉米植株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使得空气流通顺畅,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充足的光照能够促进玉米的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为玉米的高产奠定基础。

其次,合理密植能够增加玉米的叶面积指数。玉米的产量与其叶面积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合理密植可以使玉米植株在单位面积内获得更大的叶面积,增加叶片数量和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这样能够使玉米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为其高产提供保障。

合理的密植密度需要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等因素来确定。不同品种的玉米植株高大、叶片数量等都有所不同,对光照、养分的需求也有差异。同时,土壤肥力也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因此,在确定密植密度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以达到最佳的生长和产量效果。

合理密植是玉米种植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能够为玉米提供适宜的光照、通风和养分供应,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产量。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密植密度,以达到减肥增效的目的。

5、技术应用

科技应用在玉米种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为减肥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现代农业科技手段,如智能农业装备、物联网技术等,为玉米种植带来了诸多优势:

智能农业装备的应用能够实现精准施肥和智能灌溉。这些装备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土壤养分、水分等参数,根据玉米的生长需求和环境条件,精确控制施肥和灌溉的数量和时机。这不仅能够提高肥料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和污染,还能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促进其健康生长。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通过物联网平台,农户可以实时监测玉米的生长情况、环境参数等信息,并远程控制农业装备进行施肥、灌溉等操作。这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减轻了农户的劳动负担,使得种植过程更加便捷和高效。

科技应用还促进了品种选育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进步。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可以培育出抗病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广的玉米品种,为玉米种植提供更好的种质资源。同时,科技手段的应用也使得病虫害防治更加精准和有效,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科技应用为玉米种植中的减肥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智能农业装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等现代化管理方式,提高肥料和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浪费和污染,从而实现减肥增效的目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玉米种植中,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轮作休耕

轮作可以调节土壤养分平衡。不同的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通过合理地安排玉米与其他作物的轮作计划,可以利用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选择性吸收特点,均衡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例如,豆科作物能够固氮,增加土壤中的氮素;而玉米则需要较多的氮、磷、钾等养分。通过合理的轮作,可以避免養分的过度消耗和地力衰退,为玉米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减轻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在连续种植玉米的情况下,土壤中的盐分、有害物质会积累,导致土壤盐碱化、板结等问题。而通过合理的轮作,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养分的释放。同时,轮作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和侵蚀作用,减轻水土流失问题,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完整性。

休耕也是轮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休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不种植任何作物,让土地自然恢复和修复。通过休耕,可以让土地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同时,休耕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有利于玉米根系的生长和发展。

合理的轮作休耕制度对玉米种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节土壤养分平衡、改善土壤结构和质量、减轻土壤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轮作休耕可以减少化肥的需求量,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实现减肥增效的目标。因此,在玉米种植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轮作休耕计划,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健康状态,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综上所述,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玉米种植过程中,减肥增效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土壤中的养分,进而提升当地玉米整体产量,减少了病虫害威胁问题。因此,当地农业相关部门要对减肥增效技术开展持续创新,在玉米种植的不同时期采取减肥增效技术,进而为当地玉米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236400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238321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农业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养分肥料秸秆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落叶果树(2021年6期)2021-02-12 01:28:54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1-06 09:29:40
养分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0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海峡姐妹(2019年1期)2019-03-23 02:42:46
肥料是否正规 教你快速辨别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1-03 12:11:33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