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莲芝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是黄河冲积形成的平原,地下水资源丰富,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土地资源优越、全年光照充足,非常适合玉米的种植,是山东省主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玉米种植过程中,气候、地理位置、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情况,都影响着玉米的最终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到农户的种植效益。因此,在大力推广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必须做好玉米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运用,使农户在种植过程中能够利用最新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做好玉米种植的工作,促进玉米的高产高质,以获得更高的种植效益。
一、玉米栽培新技术的要点分析
玉米栽培的全过程包括了选种、整地、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每一个方面的栽培技术都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最终质量,种植玉米前必须分析种植地的土壤情况,选种合适的品种并采取适合的栽培技术,才能保障玉米的良好长势,为高产提供保障。
1、 选种技术的要点分析
优质的玉米种子具有良好的发芽率和抗逆性,良好的发芽率可以保证玉米播种之后具有较高的发芽率。抗逆性则影响着玉米种植的稳定性,抗逆性良好的玉米种子不仅具有良好的抗病性,还具有良好的抗旱性等,当玉米生长过程遇到病虫害侵袭或是干旱天气时,玉米受到的伤害相对较轻,不会影响玉米的整体长势。选种的技术要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选择纯度高、种子粒型一致的种子。第二,关注种子的含水量,通常情况下,选择含水量在13%以下的种子。第三,根据田间的土壤条件选择品种。鄄城县的土壤以中、砂壤土为主,适合种植的玉米品种有登海605、登海鲁星702、登海1717、中农大678、秋乐999、鲁单510、中科608等,其中登海605、中农大678玉米种子粒适中、发芽势强、中熟品种、生长势强,总体产量高,是目前鄄城县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第四,对已经进行了包衣的种子,农户尽量不要进行二次包衣,以免发生种衣剂药害,影响种子的出苗。第五,对一些种子出芽率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在播种前做发芽试验,确定种子的发芽率和芽势,如果种子的发芽率较低,芽势较弱,建议更换一批种子。
2、整地的要点分析
鄄城县的玉米种植主要以夏玉米种植户为主,大部分采取玉米、麦田套种的方式进行种植。
对于部分没有采取玉米、麦田套种方式的种植户,整地时可以采取保护性耕地技术。保护性整地耕作技术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的一种新技术。对比传统的翻耕技术,保护性耕地技术是一种免耕或是少耕的技术,这种栽培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农户耕地的工作量,还能改良土壤,使土壤的通透性和蓄水保墒能力更良好。保护性耕地技术的其中一项就是深松技术,对地块进行深松作业,耕地时只松动耕层和耕层下面的土壤,不需要将耕层土壤翻转,深松的深度需要达到犁底层以下35-40厘米处。深松土地往往需要采取机械化的作业方式,比如使用耕地机或是拖拉机配合深松机器具进行作业。也可以使用旋耕机灭茬,疏松土壤。旋耕前可以在原来的垄沟内施入底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增加土壤的肥力。旋耕深度需要达到20厘米以上,同时依据墒情进行镇压。
对于采取玉米、小麦套种的种植户而言,整地和选择合适的套种方式都非常关键。整地首选要做好选地工作,为了使小麦和玉米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被用于套种的土地必须具备肥沃、平坦、浇灌方便等优势。在整地过程中,必须结合需要选择的套种方式,做好整地的规划,方便作物的管理。玉米、小麦套种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第一,密播套种,又称为“麦垄点种”。这种种植方式采取的是小麦按照常规的方式进行整地播种,每种植3行或是4行小麦就留出一个恰当距离的套种行,用于套种玉米,套种行的距离在25厘米左右。在小麦收获前10天左右进行玉米种植。第二,双行玉米带与不同宽度小麦带套种,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使玉米获得更多光照和营养,能够确保玉米产量和小麦的产量。第三,窄带套种,在小麦整地时就做好了套种带,套种带的宽度通常在140厘米左右,套种带里面种植8行小麦,在小麦收获前的一个月,在套种带里种植2行玉米。第四,中带套种,中带套种的套种带宽度在200厘米左右,其中130厘米用于种植9行小麦,剩下的70厘米套种玉米。在小麦收获前的35天左右,在套种带里套种两行玉米。如果是机械化操作的田块,需要在套种时选择好行距,大行距和小行距的距离要适合,这样才能方便机械化操作,并有助于田间管理。
套种方式选择之后,种植者需要做好土地的整理工作,套种的整地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需要对土地进行深松作业,深度需要达到40厘米左右,在没有播种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多次的深松处理,才能打破犁底层,为玉米和小麦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第二,深松土地之后,需要施加底肥,增加土壤的肥力,通常情况下,施加底肥的量为每亩地施加复合肥50千克左右,农家肥3500千克左右,钾肥15千克左右,磷肥25千克左右。第三,施肥后将土地弄平整,麦畦起垄。
3、播种的技术要点分析
对于采取了免耕少耕播种技术的农户而言,在播种前需要测试土壤的含水量,含水量保持在比较适合的范围,鄄城县的土壤以中、砂壤土为主,播种时,将砂壤土的相对含水量控制在75%左右,利于生长。机器播種需要选择带有精密排种器的机器,以实现较为准确的播种密度和深度。使用免耕技术进行播种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秸秆粉碎的长度要小于10厘米,秸秆粉碎合格率达到85%以上,秸秆抛撒不均匀度在30%以下,地表尽量保持平整。第二,进行免耕播种的机器需要带有仿形结构和开沟灭茬装置,仿形结构可以确保机器在不平整的地块上保证开沟的深度。开沟灭茬装置可以在开沟的同时,完成灭茬、施底肥、播种等的工作。第三,玉米免耕播种的行距控制在60厘米左右,播种的深度在3-5厘米左右,每亩地保证出苗率在4500株左右。
对于不宜采取免耕播种的地块,播种时需要注意调整好播种的深度,不同的土壤,其播种的深度也有所区别。通常情况下,玉米播种的深度保持在3-6厘米之间。
4、起垄覆膜栽培技术
玉米起垄覆膜栽培技术是一种新的栽培技术,通过起垄覆膜实现可以控制玉米发芽期间的温度,保持地块的水分,使玉米可以尽快的发芽,同时也能提升玉米的发芽率。
采取起垄覆膜栽培技术首先要做好地块选择的工作,起垄覆膜种植玉米通常采取宽窄行的种植方式。地块需要选择平坦、疏松、肥沃的土地,种植地水资源要充足。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品种,最好以中、晚熟品种为主。最后要做好覆膜的工作,播种后进行覆膜,膜的宽度根据种植垄的宽度进行选择,厚度建议使用0.008毫米的地膜。种植密度以每亩地最后保苗4000-4500株为宜。
采取起垄覆膜的栽培技术需要做好种植管理。在播种之后需要经常到田间检查出苗的情况,以做好破膜放苗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如果田间的出苗率达到了50%,就可以开始进行破膜放苗的工作了。破膜放苗的标准以幼苗接触到地膜为宜。放苗需要分批进行。放苗时要注意天气情况,尽量选择在阴天或是晴天的早上和傍晚放苗,不要选择大风天气或是晴天的中午放苗。
对于起垄覆膜栽培的地块,杂草的防治有以下三种方式:第一,对一些杂草的幼苗,覆膜前可以不用处理,覆膜后,膜内的高温可以灼死杂草幼苗。第二,对于一些植株比较大的杂草,可以在播种后覆膜前,采取喷药的方式处理这些杂草。第三,对于跟苗一起长出来的杂草,可以采取中耕除草的方式,清除杂草。
5、水肥管理的技术要点
玉米生长过程需要有足够的水分和肥料,才能保证高产。对玉米进行灌溉和施肥,需要遵循科学灌溉和精准施肥的原则。
①科学灌溉
首先确定灌溉的时期,分别是播种后三天、拔节期、大小喇叭口期、抽雄期以及灌漿期等。具体灌溉的次数和量需要结合种植期间的天气情况和土壤情况进行。玉米生长全过程,玉米需水总量492毫米,平均日需水强度57毫米,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2-3次浇水。通常情况下,播种后需要进行一次浇灌。之后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都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的湿润度,适当地进行浇灌。种植户种植时需要了解浇灌的注意事项:灌溉时需要注意,在浇灌了出苗水之后,要保持较长的一段时间不浇水,给玉米“蹲肥”的时间,以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这个时间通常在55天左右。玉米浇水可以采取大水漫灌,重点是满足玉米关键生长时期对水分的需求,如在玉米的开花吐丝期和籽粒建成期,浇灌的量以确保玉米不会受到干旱的威胁为宜。
②精准施肥
玉米生长对肥料有较高的需求,通常情况下,玉米亩产量如果为500千克,那么生产100千克籽粒需要的氮磷钾肥的量分别为氮肥2.9千克、磷肥1.2千克、钾肥2.4千克。
玉米在生长的不用时期,对氮磷钾肥料的需求也不一样,在苗期,玉米对磷肥比较敏感,在抽雄期,玉米对氮肥比较敏感,在拔节期前后,玉米对钾肥比较敏感;在小喇叭口至抽雄期,玉米对磷、氮肥的需求量更大,在大喇叭口至抽雄期,玉米对钾肥有更大的需求。
对玉米施肥主要有下面几个阶段:第一,在整地时施加底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添加适量的钾肥、复合肥和磷肥。其中农家肥施加的量为每亩地1500千克,其余三种肥施加的量为每亩地80千克左右。玉米出苗后,为了促进苗的生长,可以每亩地追加50千克左右的尿素。在玉米植株长至40厘米左右时,可以每亩地施加30千克左右的复合肥,这个阶段施肥可以促进玉米生长,并提高玉米的抗性。在玉米结穗到玉米出现小玉米棒时,可以对玉米施加叶面肥,叶面肥以钾肥、硼肥为主,通过喷施的方式进行,在这个阶段施加叶面肥可以使玉米籽粒变得更饱满,提高玉米棒的成活率。
二、玉米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方式
病虫害的侵害会损害玉米的植株,导致玉米减产。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必须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防治玉米病虫害的主要方式为化学防治。此外还可以通过药物拌种或是人工捕杀的方式防治一些病虫害。鄄城县种植玉米,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粗缩病、锈病、纹枯病、米螟、蚜虫、地老虎、斜纹夜蛾以及蓟马等。
1、防治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可以发生在玉米全生长周期,但是发生在苗期的危害最大。玉米粗缩病发生在苗期,会导致植株矮化;发生在抽穗期,则会导致雄穗败育或发育不良,影响最终的产量和玉米的质量。防治玉米粗缩病可以使用菌毒清或是盐酸吗啉胍·乙酸铜等药物,按说明配比后喷洒植株叶面。防治需要连续喷施2-3次,每次的时间间隔在7天左右。
2、防治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主要发生在植株的叶片上,会导致叶片干枯、植株长势不佳、籽粒干瘪。防治玉米锈病可以使用三唑酮或是戊唑醇喷施,药物的配比根据说明书进行调配。防治玉米锈病要尽早,通常情况下,当田间的病株率达6%,需要及时采取化学防治。
3、防治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茎秆、果穗,在玉米的整个生长过程都可能发病。玉米纹枯病危害根部会导致次生根变成黄褐色或是腐烂,危害病株会导致茎秆松软,组织解体。防治玉米纹枯病可以通过药物拌种或是化学防治的方式进行,药物拌种可以用5%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化学防治可以使用苯甲·丙环唑或是多菌灵,按说明书配比后喷洒在植株表面。
4、防治蚜虫
蚜虫主要通过刺吸玉米植株的汁液损害植株,蚜虫会导致玉米叶片卷曲变形,使植株生长出现不良,影响最终的产量。蚜虫的发生跟田间管理不良有有一定的关系。防治蚜虫可以使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也可以使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或,按说明配比后喷洒在植株表明进行防治。
5、防治地老虎
地老虎幼虫的活动地点主要是土表或植株,成虫会分散入土,白天潜伏土中,夜间活动危害植株。地老虎发生在幼苗期,会将幼苗齐地面处咬断,导致玉米地缺苗断垄。成虫的危害更大,每条成虫一个晚上可以咬断10株左右的玉米。防治地老虎可以采取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也可以在播种前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按说明配比后拌种。此外,还可以使用48%毒死蜱乳油或是97%敌百虫原药,按说明配比后在田里喷雾防治。
6、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会危害玉米植株的各个部位,导致植株籽粒产量降低。防治玉米螟可以使用10.5%甲维·氟铃脲水分散粒剂,按说明配比后喷洒到植株表面。
7、防治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刚孵化出来的斜纹夜蛾主要啃食叶片的表皮,幼虫长大后开始啃食完整的叶子。斜纹夜蛾啃食叶子会影响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玉米的最终产量。防治斜纹夜蛾可以采取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也可以用赤眼蜂和草岭等天敌防治虫害。化学防治可以使用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按说明书的比例稀释后喷洒植株。
8、防治蓟马
蓟马主要通过吸食玉米植株嫩梢和嫩叶的汁液损害植株,蓟马会导致玉米幼苗中间的那片叶子破碎或是扭曲,严重时会导致整株玉米叶片干枯,使植株死亡。种植过程做好田间管理和水肥管理,可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有助于防治蓟马。此外,还可以采取蓝板诱杀成虫的方式防治蓟马。化学防治可以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是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按说明配比后喷洒植株。
玉米种植过程的管理是玉米高产高质的保障。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农户除了掌握玉米高产的种植技术外,还应多了解和应用新的栽培技术,做好玉米的种植管理,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率。除此之外,玉米种植还必须重视病虫害防治,只有做好了病虫害的防治,才能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的损害,使农户能够获得预期的种植收益。
(作者单位:274603山东省鄄城县旧城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