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凯
福泉市凤山镇竹王城村有一座竹王城,多年以来一直传说为夜郎侯竹王所建,故称之“竹王城”。竹王城地处一座山丘顶部。山顶东高西底,整体较为平整的范围10余万平方米。北、西部为陡坡。杨老河从城址西南向东北流过,注入重安江。河流两岸发育一级阶地。山顶高出河面数十米。长期以来该城并未做系统的考古调查工作,对于该城的时间年代、性质并不清楚。2022-2023年,笔者两次前往竹王城调查。参考相关资料,对该城的年代和性质有初步认识。
岁月留痕竹王城
岁月在竹王城内留下了不少痕迹。1985年竹王城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座城依据山势,因地制宜,平面略呈近似椭圆形,西北至东南最长约390米,东北至西南宽约280米。城内面积80000余平方米。城墙全长约1200米。现存城垣以东部保存最好,西部、西北部亦有局部遗存。墙体厚4、残高最高约4.5米。城墙内部以土堆筑,外侧以加工规整的石材垒砌。有东、南、西、北四门,今存东门。东门系石拱门,券洞宽3米、高4.5米、进深2.5米。原城内四门之间有大道相互连接,道路以青石铺垫。城内采集文化遗物以青花瓷片为主,另于当地村民家中有“货泉”一枚、铜手镯一枚。
城外东南部,距东南部城墙约300-400米的山坡分布有明代石室墓,当地居民反映这类墓葬数量成百上千之多。此说有所夸张。调查中我们发现2座单室石室墓和1座四室石室墓。均已经遭受盗扰,1座单室石室墓位于路边斜坡上,因为道路踩踏已经挤压变形。四室石室墓位于一民房后面,墓前修筑有蓄水池,墓室内堆砌了现代垃圾,已不见往日之影。墓室长2.4米、宽0.75米、高约0.8米。未见壁龛、藻井、雕饰。从形制上看处于明代晚期。
城北杨老河上有皋阳桥。横跨杨老河,为三孔石拱桥。杨老新桥由都御史邓廷瓒修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桥全长38米,宽5.5米、高约12米,桥面两侧有石栏,原石栏正中嵌有题名碑记,碑高0.45米、宽0.95米,阴刻隶书“皋阳桥”,落款“中华民国二十四年 贵州省公路局长熊冠英题”,现该碑记已不存。
明代碑文记追思
竹王城东门外保存有一块明代碑刻,贴额“王老爷去思碑”,现存于福泉市凤山镇竹王城东门外水井旁。碑身现已残为数块,但尚能拼凑,整体较为完整,少量碑文缺失。碑身通高2.13米、宽1.03米、厚0.15米。顶作壸门状。碑首阴刻双凤朝阳图。下题额“王老爷去思碑”,居中阴刻楷体碑文,边饰卷草纹。该碑系当地官民追思时任贵州按察司按察使王育德所立。
碑铭记载如下:
王老爷去思碑
公讳育德,号泽寰,别号劬思,湖广麻城人。/于崇祯十二年十月十七日莅任/钦差,整饬都匀黎靖等处兵备监军,分巡新镇道,贵州按察司按察使,奉/命令升□□(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王/。□匀、哈、平、清、兴、黄等处地方游击简犹龙率提调守备指挥方文魁、薛大和,都匀清平掌印指挥赵承租、吕调和,把总汉土官兵军民人等立。/
崇祯十四年季秋月季旦。
王育德生平事迹见于《湖广通志》、光绪《黄州府志》《新纂云南通志》《德平县志》康熙及光绪《麻城县志》等。光绪《黄州府志》载:“王育德,字泽寰。万历庚子举人。初任嵩明知州,东川土蛮之变,以击贼功,升佥事。寻知永昌佐巡按,擒斩叛蛮马一骏,分巡临元规复十八寨;观察黔中,铜平蜡耳山苗倡乱,率兵入其界抚之,黔赖以安。累官陕西右布政使。入觐卒于京。”《湖广通志》、康熙及光绪《麻城县志》记载与此基本一致,并无抵牾之处。王育德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中举,万历四十三年官至广西参政。万歷四十八年,任云南嵩明州知州,天启二年逢东川土蛮叛变,平叛有功,升佥事,守御永昌,又平定马一骏之乱。之后分巡临元十八寨。后任贵州按察司按察使,期间恰逢蜡耳山苗乱,率兵安抚,保障一地安宁。又升任陕西布阵司右布阵使,“在秦辑瑞,值烽警,间道如期趋阙,以劳瘁卒于京”。其人“少时有隐,德以古处,教家清白”,生子二:元晋、元凯;孙汝霖,文行卓然,能克家绳武。
在城北原观音寺旁莲花岩崖壁上,计有“天削芙蓉”“玄玉峰”“保国卫民”“屏石”等摩崖4方,其中“天削芙蓉”相传为明建文帝避朝难时题刻的。现存有残碑两块,风化严重,字迹模糊,难以辩识。残碑高0.62米、宽0.42米、厚0.13米。
神秘的竹王传说
贵州关于竹王的方志记载最早见于(万历)《贵州通志》,以省城贵阳又名“贵竹”,源于竹王传说。清代乾隆年间,多传说竹王城在桐梓,普安、镇远等地亦有相关传说。至道光以后,竹王传说的地理范围扩及至大定、平越、石阡等地。竹王之说与夜郎之说实为一体,今日贵州北盘江流域、乌江流域以及黔北地区具有流传。杨老一带的关于竹王的记载,最早见于道光年间。《黔游记》记载:“竹王祠在杨老驿,去清平县三十里。三月间香火极盛。相传汉时,夜郎女澣於遯水,忽有巨竹三节上流浮下,中有儿啼声,剖得一男,育之及长,有材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能以威德抚诸蛮。蛮皆归之,武帝平西南,彝侯迎降,封夜郎王,后乃杀之。盖猜其欲叛也。群蛮思之不置,请立。后牂牁太守吴君以闻,乃封其三子皆为侯,俱能以德抚众。既卒,群蛮立祠祀之。黃丝驿亦有其庙,香火亦盛”。可见至道光时期,当时并未称此地为竹王城,而是一座反映民间信仰的竹王祠。此后出现竹王建城之说,见(光绪)《平越直隶州志》云:“废竹王城,在杨老驿东半里,古老相传为竹王所建”。
贵州竹王的传说,形成于何时无从考证,但方志中可见于万历年间。从方志记载来看,此传说乾隆年间开始更为常见,此后乌江流域和黔北地区皆有记载。而在杨老一地的记载最早仅见于道光时期有“竹王祠”。
文献记载中的杨老堡
通过文献记载考证,此地曾置防御设施杨老堡。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杨老桥,在卫城东二十里,杨老堡东。弘治十年都御史邓廷瓒建。”贵州按察司副使罗瓒作诗《杨老堡诗》言此地“戍楼据险乱山底”,侧面反映设置了防御设施。嘉靖《贵州通志》收录张枯之诗《过杨老站》,言“小桥流水抱孤城”。可知此时已有城。明代平越卫有杨老、黄丝、平越三站。其中杨老站建于洪武二十一年;嘉靖时设置管站百户一名,而在万历《贵州通志》中记载设有管站千户一员,军106名。此时黄丝、平越两站,均系设管站百户一员,军各有50名、46名。反映了杨老站的战略意义较其他站更为突出。
明代晚期移都清守备于杨老。万历三十三年巡抚郭子章上疏,“播地荡平有年,新增粮饷无措,恳乞圣明俯裁冗员,移驻守备,以苏穷边,以安地方。”认为都清守备向来驻守平越卫,但“离都匀、麻哈、卫州颇远”,都匀府又有都清守备,但地方偏僻。而“杨老距平越三十里、麻哈三十里、淸平三十里、卫府州地方诚为适中”。因此建议移驻杨老站,“仍令该守备不时往來巡罗道途”,“地方兼制清平,相距亦不過三十里,麻哈州相去亦三十里上下,四卫联络,统驭军民,均有所恃,苗夷亦有所畏,兴黃参將似可裁革,既不妨于地方之控驭,亦可苏贵州之贫。”明代晚期都清守备从都匀迁至杨老,也才有了王育德“整饬都匀黎靖等处兵备监军”,官民对其的追思碑也立于杨老。(责任编辑/孙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