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秉承“融美”文化理念,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通过全方位完善和打造“智”管理、“慧”学习、“灵”评价、“动”空间,建构了充满智慧光辉和人文精神的“美”校园,成就善学求美、善行尚美、善德至美、全面发展、完整生长的“美”儿童。
一、“智”管理:智能技术促进智慧决策
学校智慧管理平台的设计理念是通过智能技术,将资源、数据、信息和应用流程,基于管理需求和人本服务的方式融合起来,使其互相关联,共享融通。学校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程序展开了相关智能管理工作,例如教室预约、教师特色课程上传等,让学校管理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以数字智能技术为依托,对学校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同时引入“翌学”平台进行教学质量调控与诊断。学校还通过智慧分析优化教育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方案应用实效。
二、“慧”学习:智能技术赋能素养提升
智慧学习的基石是教师信息素養的提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二者相辅相成。为此,学校致力于智能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和智能技术与校本课程深度结合的开发;同时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融通于专项培训、教研活动、课程开发之中。
1.“融·乐课堂”:乐学、乐思、乐创
学校在建设“融·乐课堂”的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开展逆向设计,即教师从“输出端”的学习结果——乐学、乐思、乐创来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开展学习评价。教师运用新技术采集前测数据,准确把握学情。通过“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金陵微校”等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在线学习资源。各学科教师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堂中引入微课、“火花学院”等教学技术,为开展各类学习活动提供支持,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强化应用迁移。
2.“融·享课程”:动手、动脑、动心
学校校本课程的建构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跨界能力的提升,着力打造智趣乐享的数字课程,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心,助力其全面发展。从2017年开始,学校将数字技术与日常音乐教学结合,开展数字音乐研究,开发了普及型数字音乐校本教材《彩虹糖》,每学期拿出8个课时开展数字音乐教学,实现全学段、全覆盖。同时,学校与东南大学汉博教育培训中心合作开发的“秦淮灯韵STEAM”校本课程中也加入了数字音乐元素,让现代科技、时尚艺术与传统文化产生碰撞。
3.“融·智研修”:想用、会用、善用
为了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全员培训。如今,全校80%以上的教师已能够熟练运用互动白板和“金陵微校”等智慧教学系统开展教学。学校以省、市、区信息化教学优质课评比为契机,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智能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研讨活动,帮助教师基于自身学科特点会用技术、用好技术。
三、“灵”评价:智能技术助力评价革新
1.综合评价,引领全面发展
“致美银行”智慧评价系统以“莲梅松兰菊”五种主题的“小荷花币”为载体,将德智体美劳五个评价维度细分为15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让聚焦学生能力发展的综合评价有了抓手。
2.鼓励机制,激发学习动机
借助“小荷花币”实现线下评价与线上评价的融合,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通过“致美银行”智慧评价系统兑换“小荷花币”,系统根据每个学生的在校表现进行评价并累计积分,积分可以在“网上商城”兑换分数和奖品。此外,系统还能根据五个主题自动评选出单项荣誉,以及综合表现优秀的“融美小君子”,生成电子奖状。
四、“动”空间:智能技术造就开放空间
1.互联生态空间
努力打造更多开放式、多元化的互联空间,为学生营造新的学习生态,让师生适应数字时代的气息,感知数字化学习的韵律。学校着力打造绿色智能互联的校园环境,所有班级和功能室都配备了支持交互的电子大屏。
2.互动学习空间
努力打造丰富多样的智能小空间,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学校有全市首家融音乐演示、教学、录音、采编为一体的数字音乐教学区——D.S数创音韵区,省内首家校园花灯体验馆——秦淮灯彩稚趣馆以及云端智慧学习空间。学校在云端设立“崇德小君子课程群”“融美小状元拓展阅读坊”“乐学小达人自主发展街区”等学习空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最喜欢、最适合的内容进行学习,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多元能力的提升。
3.互享新型社区
学校通过智慧校园构建新型社区,引入专业团队,并让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学校还与区少年宫合作,组织学生走进“智造创意空间”;与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签约,让学生体验人工智能实验室。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学生心中种下了智慧的种子。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南京市创新基地校”……未来,学校将做足、做好智慧校园建设这篇文章,继续构建“美”的校园,成就“美”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