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美学观念中,“秩序”是他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理念,通过对秩序的整体建构达到对音乐情感的“理性”化表达,进而形成对“和谐”美的追求成为斯特拉文斯基音乐理念的主要特征。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客观性建构,注重本体的审美价值,从而形成主、客观的辩证和谐统一,达到“无过无不及”的思想理念,符合中国传统美学主张的主客观辩证统一的理想审美境界。基于此理念,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作品中充分显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中和”的美学思想。本文将以“中和”为视角管窥斯特拉文斯基音乐美学思想来源,探寻其秩序与理性的深层次内涵,进而发现在其音乐作品中的价值呈现。
[关键词]中和为美;斯特拉文斯基;秩序;理性
[中图分类号]J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4)04-0029-03
[收稿日期]2023-00-00
[作者简介](贾广晨(2000—),男,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济南 250000)
《乐记·乐论》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意思是说,音乐表现的是天地间的和谐,礼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秩序。因为和谐,万物才不断生长;因为秩序,万物才显现出差别。伊戈尔·菲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Igor Fuodorovich Stravinsky)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也体现了“和”的音乐思想。对于斯特拉文斯基来说,音乐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在大腦经过理性思考后的秩序化重建,是理性思维的产物而并非感性,音乐的表达不能超过“礼”的规范,也就是“秩序”。他反对像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那样的无调性音乐和过度极端的情感宣泄,因为那样的音乐超过了“礼”的规范,不是正确的审美情感。相反,他强调的是通过音乐秩序化的客观性建构达到音乐的“中和”,也就是理性化的情感表达。“和”的音乐美学观念经常在他的《音乐诗学六讲》中被提及,他认为音乐本身就是和谐的整体,因此才能引发听众在思想感情和审美价值上的共鸣进而呈现出其美学内涵。音乐的“和”主要体现于思想意识层面,通过对艺术要素的结合从而实现其新的发展。而这种思想意识就是强调旋律和节奏及调性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有机整合。本文就以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思想渊源、秩序和理性的深层次内涵、“中和”的音乐思想在斯特拉文斯基音乐作品中的价值显现三个方面把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作理念放置于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中和”的语境中进行考察。
一、斯特拉文斯基音乐美学思想溯源
(一)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影响
斯特拉文斯基早期音乐作品注重对主观情感表达的追求,这种情感表达的追求集中体现在他这一时期所创作的最后的作品《春之祭》中。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Niesengrund Adorno)认为,《春之祭》中残酷、狂暴、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结构背后,隐藏着一种对集体、种族的“反人性的献身”的思想感情。《春之祭》中那种令人发狂、兴奋、神智昏迷的音乐表现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所谓“潜意识压抑力”的理论也不是毫无关系。但是,在创作完成《春之祭》后,他的音乐风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进入“新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创作思想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摒弃了对感情的过度表现,转而追求感情的节制。就音乐的本质而言,他认为音乐并不能表现任何东西,无论是情感还是精神状态,表现从来都不是音乐的本性。这种看法显然同汉斯立克的形式-自律论的观点相一致。这种音乐哲学观念的转变,显然和20世纪初兴起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以及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美国“新批评派”相联系。
20世纪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主要以文学批评家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为代表,他们的基本理论观点是“文学性”。所谓“文学性”是指把文学作品本身作为研究批评的对象,也就是语言逻辑和结构等形式,而不是通过心理因素、作者的生活经历以及社会学等角度进行考察和研究。斯特拉文斯基接受了俄国形式主义的观点,并从形式方法论的维度来整合音乐作品内在的形式要素,通过对形式、结构的高度理性化的平衡和谨慎的构思,斯特拉文斯基在音乐创作上表现出了自我节制并竭力控制情感的流露的特点,同时也显现出了他的音乐哲学观念。这在1915年之后创作的《诗篇交响曲》《普尔西奈拉》等作品中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
(二)美国“新批评派”
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兴起了“新批评派”,而“新批评”一词源于美国文艺批评家、诗人约翰·克罗·兰色姆(John Crowe Ransom)的著作《新批评》一书中,其流派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艾略特和瑞恰兹。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兰色姆提出了著名的“结构肌质”二元论,把诗歌分为“结构”和“肌质”两部分。所谓“结构”就是作品的意义得以连贯的逻辑线索,是可以用散文加以转述的东西,是它给予了感性资料以方向和秩序。而“肌质”则是非逻辑性的部分,也就是作品中深刻的精神内涵。兰色姆认为,结构和肌质无关,也就表明了形式与内容无关,内容比起形式来说,其重要性较低。因此,艺术批评家要忘掉那些所谓哲学、道德、伦理等思想情感意识形态,专心去洞察诗的形式。可以说,斯特拉文斯基音乐中对“结构”“秩序”“形式”的追求和美国“新批评派”的理论主旨相符。斯特拉文斯基作为新古典主义者,他音乐作品中所体现的形式严谨简练、情感含蓄理性、结构风格清新典雅,同“新批评派”兰色姆等人所主张的固守格律、凝练清晰的结构、避免感情外露的诗风极为相似,这并不是偶然的。因此,美国“新批评派”的诗风又被称为新古典主义文风。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还受到象征主义理念以及未来派美学思想的影响。前者使得他在1925年至1950年在其艺术创作领域探求音乐形式的象征意义,后者对俄国形式主义产生了较大影响的同时,强调形式的创新,这也成了斯特拉文斯基在继承俄罗斯音乐传统的同时,如何创作出新颖的并符合其时代特征的音乐所要思考的问题。
二、以“中和为美”观其秩序与理性
“中和为美”强调一种适中的情感表达,与中国儒家学派的思想相一致。孔子主张音乐的审美必须用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才能真正把握音乐的真谛,正确的审美应当是把握事物的形式美,进而把握事物的本体与生命的存在,而这种审美情感应当是有限度的、节制的,符合“礼”的规范,也就是斯特拉文斯基所认为的“秩序”。孔子的美学强调“和”的重要性,如果超出“礼”所规范的情感,那么这种审美感情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只有做到“以中为立”才能达到对立统一,进而做到情理的统一,“美善”相合。在斯特拉文斯基看来,音乐应该是理性的,这与孔子的观点相符,同时,他也认为音乐是“智力”和“思考”的产物,音乐就是人的“思考现象”。在音乐创作中,是人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赋予了声音与时间以形式。问题是怎样赋予声音和时间以形式?斯特拉文斯基认为,要通过“组织”和“秩序”,要将时间和声音的特定组织形式纳入特定的音乐秩序中去。音乐创作的过程是作曲家对材料进行选择和控制的过程,结果往往是能够建立打动观众并且能够说服观众的结构形式,所以音乐并不在于过度的感情诉说,而是在于音乐高度组织化、形式秩序化的结构。这种秩序是理性的,能够进入音乐“中和”的审美范畴。相反,如果作曲家摒弃这种秩序,进行无限自由的情感表达的话,这样的音乐便会失去声音和时间的有组织化的建构,进而失去平衡,导致音乐形式扭曲畸形发展,从而丧失了其审美价值。斯特拉文斯基以此观念对瓦格纳的乐剧中“无穷的旋律”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认为这种“无穷的旋律”使得音乐不断生成,既没有理由结束,也没有了理由开始,形成一种“无序性”,从而给旋律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失去了旋律本有的艺术魅力。同时,斯特拉文斯基对瓦格纳的批判还在于其“主导动机”的使用,他认为瓦格纳把音乐所不能承担的责任强加于音乐本身,因为在他的音乐思想中音乐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心理情绪,音乐的本身在于其形式,而不在于其模仿人的心理特征。斯特拉文斯基对于以瓦格纳为首的浪漫主义极端个人化的自欺欺人的理想进行了无情的批判,着重体现了20世纪知识分子在面对异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所体现的对客观和理性的回归,也体现了他对于理性的认识与表达,通过统一秩序与理性,进而达到他所认为的“中和”的理想境界。
总的来说,斯特拉文斯基对于秩序和理性的认识集中表现在其著述的《音乐诗学六讲》中,这是他研究美学的重要载体。在其书中,斯特拉文斯基不断从形式的方面来探讨音乐的本质,他从形式出发,不断对形式进行创新,在创新的背后给予形式以内涵和规律,在混乱的音乐材料中建立秩序,以“礼”为规范,进而表达其理性的感受,也就是“中和”的理想。
三、以“中和为美”观《彼得鲁什卡》中的价值呈现
《彼得鲁什卡》是斯特拉文斯基早期的代表作品,虽不属于新古典主义时期,但舞剧《彼得鲁什卡》的音乐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凝练的旋律、丰富的管乐音色,并预示着某些音乐形式的创新,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笔者以《彼得鲁什卡》为例,来探寻“中和”理念在这部作品中的价值显现。
(一)节奏节拍方面
《彼得鲁什卡》打破了传统节奏原有的律动性。这体现了斯特拉文斯基作为音乐形式论的探索者在节奏形式方面的创新,他通过利用不规则的重音以及频繁变换的节拍来塑造新的音乐效果,并以这样鲜明的节奏形式来说服观众,从而给予观众以新鲜感。比如不断重复其节奏型、不规则的重音和每小节就换一次节拍等,发展了节拍在创作中的运用。如谱例1所示。
斯特拉文斯基利用节拍自由不断的变化对节奏进行自由的组合,以这种新颖的创新方式达到了他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斯特拉文斯基通过对节奏的建构,达到了其“秩序”化的追求,而节拍的自由运用也体现了他对“创新”的探索。由于颠覆了节奏节拍强弱顺序从而给观众造成了刺激的心理效果,给人以兴奋的心理感受,因此这部舞剧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斯特拉文斯基认为正是在这种客观理性的秩序的构建下,才激发了观众的感官,因此音乐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情感的表达,而在于秩序的建构以达到“理性”也就是“中和”的境界。
(二)旋律与和声方面
《彼得鲁什卡》的和声突破了传统和声体系限制,形成了独特的音响效果。在作品中使用各种不协和和弦,但不是无节制的。同时,还使用了很多的三度叠置结构,但不是无调性的。有时调性比较模糊,由于使用了复和弦,形成了多调性。如谱例2所示。
在《彼得鲁什卡》的音乐进行中,不管斯特拉文斯基使用的和声多么复杂,和声功能多么难以判断,其和声的进行往往是在其主和弦上终止的,看似和声调性复杂,实则调性明确有度。这样的音乐特点区别于瓦格纳所使用的“调性游移”,在斯特拉文斯基看来,这种音乐与理性背道而驰,是过度感性的表现,这种表现超过了“礼”的规范,不具有审美价值。在旋律方面,斯特拉文斯基好像并不擅长于创作旋律,他的旋律是服务于和声功能的。斯特拉文斯基认为过度追求旋律的优美和华丽往往会陷入情感的陶醉而丧失理性,所以,在他的思想中,旋律的重要性是要低于節奏的重要性的。在《彼得鲁什卡》这部作品中,音乐的旋律要从属于和声和节奏,有时旋律的进行给人以平和、平稳的感觉。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旋律会重复好几个乐段,并给人以平和的感觉,从而形成了一种“静止性旋律”。因此,他的旋律也是静止性的、片段性的、枯燥单调的。这种鲜明的音乐特征表明斯特拉文斯基在构思音乐时所采取的谨慎简洁的态度,通过对结构的客观化建构,达到其“无过无不及”的“中和”理想。
(三)题材的选择方面
斯特拉文斯基打破了以往选用神话故事作为音乐创作题材的原则。在以往,选用神话题材来表现浪漫的爱情故事是舞剧以及歌剧的传统,舞台的光鲜亮丽,舞蹈的优雅曼妙,以及音乐的抒情动听等,在《彼得鲁什卡》中都未得到体现。瓦格纳的歌剧经常使用童话传说以及神话作为其歌剧创作的题材,比如《罗恩格林》《唐豪瑟》等。但斯特拉文斯基认为选用神话并不具有社会现实性,那是理想化的状态,是感情的过度宣泄。所以,斯特拉文斯基改变了过去采用以歌颂美好爱情故事为主的神话题材,转而以表现更多的讽刺和悲剧为主要主题,题材的选择往往以社会底层平民的悲惨遭遇为主。这部舞剧的主角是一个追求爱情而又遭遇“毁灭”的小丑彼得鲁什卡,他在追求自己心爱的情人面前无能为力,暗含了理想中的爱情在现实中的脆弱。斯特拉文斯基并没有像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那样在塑造玛格丽特死亡时所使用悲伤的旋律来渲染悲剧的氛围,也没有像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那样在刻画蝴蝶夫人巧巧桑时的那种戏剧性矛盾,而是较为平静理性地刻画了彼得鲁什卡的形象与命运,似乎全剧从一开始就预示着彼得鲁什卡必定走向死亡的命运。或许正是这种理性的刻画,才使得观众对彼得鲁什卡的遭遇产生巨大共鸣。
结语
通过以“中和为美”的维度看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理念的阐述,能够更好地理解他所强调的“理性”观念,通过对其“秩序”和“理性”的深层次解析,能够看到斯特拉文斯基音乐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斯特拉文斯基对秩序和理性的阐述与儒家美学思想所主张的审美辩证的统一,以及情理的统一,并以此来达到“中和”的审美标准相符。因此,从“中和”的审美观来看斯特拉文斯基音乐作品的清新典雅、理性含蓄的情感表达也就有了中国语境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斯特拉文斯基.音乐诗学六讲(修订版)[M.姜蕾,译.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
[2]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3]张楠.从《彼得鲁什卡》看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及美学思想[J].音乐创作,2014(12):170-172.
[4]张洪模.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音乐美学卷[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
[5]高佳欣.斯特拉文斯基舞剧《春之祭》的音乐特征分析[J].大众文艺,2021(7):118-119.)
(责任编辑:冯津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