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本期的“本刊专稿”即以此为主题,组织刊发了四篇文章,不啻为对新中国出版事业史的寻根之旅。其中,范军、邹开元的文章对出版总署历史进行细致的考察,厘清当前对于出版总署的简要称谓、办公旧址、行政级别等方面的误读、误写,为我们还原了出版总署的历史原貌。周根红的文章是以出版“国家队”——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例,回顾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成立之初如何制定“古今中外,提高为主”的出版方针,以及在该方针的指导下编制出版规划,并逐步奠定出版格局的发展过程。其余两篇,分别关注古籍译注和文学译介的出版,这其中既有国营出版社的参与,也不乏私营出版社的身影。1956年底,我国基本实现全行业的公私合營,出版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而回望来时之路,我们更加理解出版业在发展之路上的蜕变与新生,同时也将受益于出版前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港澳台出版史研究一直是本刊关注的重要领域。本期的“专题研究”中,李佳桧、林发钦对澳门出版史进行总体回顾,呈现了澳门出版业在经济结构、政府管制、印刷技术、多语翻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所具有的独特性。该文在对以往研究进行综述时,也将澳门本地的研究成果罗列其中,较为全面,也具有参考价值。总体来看,围绕港澳台出版的研究仍是一片尚待开发的“蓝海”,限于获取文献等材料的难度,目前属于较为冷门的领域。期待今后学界能够给予港澳台出版业更多的关注,进一步丰富拓展出版史研究。
此外,本期有两篇文章,关注文献整理类项目的编纂与出版,在此向诸位读者推荐:一篇结合上海图书馆藏《续辑〈槜李文系〉》稿本中的批校信息,以及编纂人员张元济、金兆蕃的相关信札,大致还原了续辑地方文献《槜李文系》的具体过程,可惜《续辑〈槜李文系〉》最终未能刊行;另一篇全面回顾了国家重要古籍保护项目《中华医藏》的编纂与出版经过,作者作为《中华医藏·养生卷》的编辑人员,在参与编订的过程中积累了出版经验和感悟心得,为同行业者提供借鉴参考。
盛世修典,以利千秋。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出版业正逢其时。我们回望过去,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努力为新时代的出版事业贡献力量,这是出版从业者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