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创新协同发展引领成都都市圈建设

2024-05-29 13:46任清怡朱鑫黎范双双
决策咨询 2024年1期
关键词:都市成都协同

林 倩 任清怡 朱鑫黎 范双双

一、成都引领成都都市圈建设现状及对标分析

(一)创新协同发展引领现状分析

2023 年,成都都市圈GDP 总量达2.78 万元,占全省比重为46.3%;其中成都GDP 占都市圈总量的79.14%,占全省比重为36.61%。总体来看,都市圈创新资源高度集聚于成都,成都创新能级处于领跑位置;同时各市在推动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的建设上积极发力,加快打造高质量紧密型创新生态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2022 年,成都都市圈R&D 经费投入809.2 亿元,仅为长三角的8.62%,其中成都占都市圈总量的90.62%。成都都市圈财政科技经费支出156.72 亿元,成都占都市圈总量的96.89%,远超德眉资三市。

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研发平台方面,2022 年,成都都市圈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19 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9 家、企业技术中心910 家,成都分别占都市圈总量的97.48%、89.35%、80.55%。孵化平台方面,成都都市圈拥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0 家、众创空间126家,成都分别占都市圈总量的77.5%、92.06%。

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2022 年,成都都市圈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127 家,成都占都市圈总量的94.91%;拥有高等院校84 所,成都占都市圈总量的77.38%;拥有科技活动机构1934 家,成都占都市圈总量的85.73%;拥有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918 家,成都占都市圈总量的87.16%。

在创新人才引聚方面,2022 年末成都都市圈常住人口为2996 万人,人才总量约为710 万人。成都近6 年来吸引超70 万青年人才落户,人才总量达622.3 万,约占成都都市圈人才总量的87.2%。

在创新成果产出方面,2022 年,成都都市圈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约为83900 件(成都79593件,德阳3211 件,眉山2022 年1~9 月934 件,资阳199 件),成都约占都市圈总量的94.8%。成都都市圈技术合同登记额达到1494.4 亿元,成都占都市圈总额的98.2%。

在统筹协同机制建设方面,区域协同创新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四市共同签订《成德眉资同城化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协议》,共同编制《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方案》,并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促进成都都市圈区域协同创新的若干措施》,推动协同创新机制共谋、创新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共建等重大工作。创新服务平台逐步全面覆盖,“科创通”德阳分平台已上线运行,“科创通”眉山、资阳分平台已启动开发建设工作。创新资源共享更加畅通,2023 年四市共同举办“校企双进、投矿挖宝”科技成果对接活动230 场,发布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科技成果3000 余项,促成成德眉资四市与高校合作项目超过300 个;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成德眉资同城化区域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试点的通知》,首批服务类别包括检验检测服务、高性能算力服务等。

(二)先发地区经验做法

成都都市圈建设正在迈入快速成长期,还需对标借鉴先发地区促进创新资源要素流动、推进产业协同配套等做法,提升成都都市圈科技协同创新发展能级水平。

1.强化核心城市创新策源功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一是构建跨区域科技成果协同转化链条。长三角充分发挥上海的创新策源功能,推动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建立“研发+生产”“策源+转化”合作关系,长三角九市与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学院等开展战略合作,项目化、清单化、制度化推进创新成果精准对接。二是开展跨区域产学研合作。江浙沪皖成立长三角技术转移联盟,依托上海的复旦、上海交大等高校的创新资源,打破单位、部门、地域界限,打通长三角产学研创新链,加速区域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

2.立足各区域创新链定位,推动产业链分工协作。一是推动产业错位分工。深圳、广州、惠州建立“广深核心+周边配套”产业格局,如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形成深圳和广州承担整机制造环节、惠州及西岸城市以电子元件、器件制造为主的产业分工模式。深圳和河源、汕尾等城市群建立“总部+基地”飞地经济,深圳重点发展总部、研发、设计等环节,河源、汕尾重点发展生产制造、零部件配套等。二是推动产业创新合作。上海与合肥、苏州构建九市一体的“1+7+N”产业联盟体系,统筹推动多条产业链、供应链联动,提升区域间产业配置能力和安全供给,例如机器人产业联盟促成龙头企业埃夫特公司与10 余家上下游企业的合作,50%以上关键零部件实现联盟内部配套。

3.建立协同创新制度,打通资源共享通道。一是建立跨区域统筹管理机制。长三角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长三角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高层次领导小组+三级运作机制+区域合作办公室”的协调管理机制,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领域一体化发展。二是加强创新规划制度衔接。沪苏浙皖共同对科技创新目标、重点任务、资源布局等进行协商和统筹,联合编制《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上海、苏州等地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形成长三角地区科技协同创新规划体系。三是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粤港澳建立三地公认的知识产权申请、认定标准和服务平台,颁布适用于三地的人才福利补贴政策、科研项目经费政策,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和合作往来。

二、成都引领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内部问题及成因分析

1.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缓慢且通用型公共型大装置较少,创新策源能力亟待提升。成都已布局9 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但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等新建大科学装置建设进度缓慢(合肥探索大装置分开审批模式,让项目开工时间较国家整体审批至少提前6 个月,大装置数量已达到12 个)。通用型公共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较少,对新兴产业发展创新源头供给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建设目标及科研任务特殊。部分国防领域专用设施建设坚持保军首责,对于本地基础科学研究服务贡献有限,相关成果很难外溢至当地,对都市圈范围内产业牵引带动不足。二是研究领域及科研方向特定。成都现有设施主要集中于核科学、航空航天等特定领域,对都市圈可辐射的领域少,并且设施之间科研关联度小,在科研攻关上难以形成协同效应。

2.高校优势学科与成都产业衔接不紧密,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仍需强化。据调研,在蓉高校拥有专利的本地转化率较低,2021 年,在蓉高校、科研机构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为62.91 亿元,其中输出到成都企业仅17.49 亿元,占比27.8%。究其原因,一是科技成果与成都本地产业存在错位。主要表现在成都缺少相关产业布局或本地产业承载能力有限,导致相关科技成果出现外溢与转移(如电子科大高性能微博陶瓷材料技术领域10 余项科技成果在苏州、深圳等地得到转化与产业化)。二是成都产业配套及应用场景亟待完善。在轨道交通等领域,成都缺乏试验线等相关产业配套与应用场景,可能造成成果“外流”(如由于成都缺乏磁浮商用车试验线配套,西南交大相关核心技术在大连实现转化,项目估值超800 万元)。

3.企业研发投入处于低位,创新主体创新活力有待激发。2021 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R&D 经费投入强度仅为1.08%,低于全国水平0.25 个百分点,企业创新活力可能受到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一是主导产业代工企业较多,拉低研发投入均值水平。全市规上工业企业50 强中,19 家无研发投入,占比高达38%;高技术制造业企业50 强中,12 家无研发投入。二是市级层面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后补助制度不健全,撬动力度不够。成都尚未出台直接针对规上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政策,引导撬动规上企业增加科研投入的力度相对不足。

(二)外部问题及成因分析

1.成德眉资创新链协同不充分,合作深度与广度有限。成德眉资的创新协同仍停留在新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层面,尚未形成紧密的“研发+转化”“研发+生产”、联合攻关等协同合作。究其原因在于成德眉资四市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决定了其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与定位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导致成都与德眉资在创新链上的合作出现“不同频”问题。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提升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水平,更要全面强化原始创新策源功能,形成创新链“0-1-N”一体贯通化发展,德眉资则更加重视主导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发展方向的差异阻碍了四市在产业链和创新链方面协同发展的步伐。

2.供需契合度不高,在蓉高能级创新平台协同使用不够。目前德眉资主导产业领域与成都现有高能级创新平台主要方向存在一定偏差,且细分领域专业化分工深度不够,导致充分、有效利用成都存量创新资源来开展相应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存在一定困难,成都存量创新资源对德眉资相关产业的支撑与带动作用有限。究其原因在于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德眉资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在于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强化创新要素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因此,德眉资三市在未来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引进等方面可根据成都相关创新资源方向,进行适当调整和聚焦,在细分产业领域形成创新链协同与产业链协作,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3.地区行政壁垒制约创新要素自由流动,跨区域协同创新统筹协调机制亟待完善。成德眉资科技协同创新专项合作组发挥了较好的统筹协调作用,但在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政策协同等方面的统筹力度还有所欠缺,缺乏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等微观层面的协调机制,且科研经费无法跨区域使用,对四市联合开展科技项目等工作会产生一定影响。究其原因,一是整体政策协同性不强。四市目前已发布的创新政策多立足本区域,在税收、土地使用费、待遇等方面竞相实施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也造成了政府资源的浪费。二是合作共建园区推进不畅。成都都市圈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仍在探索初期,多数跨区域先行示范园、飞地园区处于前期筹划和签订协议阶段,尚未开展实质性项目合作。三是跨区域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服务链条有待健全。面向轨道交通、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无人机、芯片等重点领域,四市缺乏跨区域、高能级、行业级的中试熟化平台。

三、对策建议

(一)着力开展跨区域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先行先试

探索实施科研经费跨区域使用试点。支持成都与德眉资联合设立技术创新类、成果转化类科技项目,共同探索制定项目指南、预算编制、项目管理、经费和绩效管理等工作细则,推动科研经费跨区域使用与流动。加快完善创新人才共培共育共享机制。依托区域内高校院所,建立高校师资定期交流和培训机制,探索建立学科互选、学分互认机制,开展人才共培。联合出台科技人才招引政策,探索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职称互认的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加大跨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力度。支持四市重点产业园区共建一批飞地园区,探索“统计分享、财税分享”等机制试点示范,财税收入按协议分成,经济考核指标按统计数据由各方共享,推动形成“总部+基地”“研发+制造”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二)加快推动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走深走实

加强顶层设计、细化任务分工。建议落实细化《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方案》任务分工,由省同城办牵头,对建设方案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细化,明确四市各部门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推动各项工作逐项落实。前瞻谋划布局“增量”科创资源。聚焦天府大道科创走廊优势产业方向,由四市共商共议提前谋划创新资源、平台向德眉资三市布局,在科创走廊沿线集中有序发展。

(三)充分发挥在蓉“国家队、中科系”等科技资源“磁铁”效应

依托成都已有大科学装置、中科院成都分院等中科院系统单位,争取更多“国之重器”“国之利器”集聚成都,加快提升对成都都市圈的辐射带动能力。前瞻分析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发展趋势,衔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相关计划,争取在以成都为核心的都市圈范围内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培育战略科技力量。

(四)持续深耕高校科技成果“寻矿挖宝”以推动优势学科与本地产业良性互动

加强对本地高校成果的挖掘跟踪。以成都市环高校知识经济圈为试点示范,持续跟踪在本地有较强产业基础的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团队,挖掘出与成德眉资四市主导产业相关的创新成果并推动落地转化。持续引入区域内外创新资源。支持成都都市圈区域内外高校院所围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等领域,在四市组建具有产业创新重大支撑功能的新型研发机构,持续导入创新团队和科技成果。

(五)强化跨区域协同创新与服务平台建设见行见效

加快推进成资、成德、成眉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推进成德、成眉协同创新中心实质运行,深化成资协同中心建设;依托在蓉高校院所的智力资源和科技成果,精准对接德眉资本地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创新需求,做实运行一批创新平台,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向德眉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优化升级“科创通”德阳分平台,持续完善“科创通”资阳、眉山分平台。整合三市科技服务功能,积极对接成都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在德眉资实现咨询科技政策、办理科技业务等科技业务一网通办。加快共建一批跨区域中试熟化平台。支持成德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成眉聚焦新材料、成资聚焦农业科技等领域,共建中试熟化平台,为域内创新主体提供概念验证、小试中试等服务。

(六)着力提升创新主体研发投入水平

加快实施企业研发投入提升行动。开展“六上”企业研发投入提升走访调查,实行“季度通报、年中分析、年度考核”的统计分析和监测评价制度,对研发投入增速高的企业进行政策资金分级奖补。鼓励成德眉资创新主体联合申报重大科技专项。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发展需求,支持四市联合申报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积极与域内外高校院所合作开展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切实提高创新主体研发投入。

猜你喜欢
都市成都协同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成都
都市通勤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