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山区单季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探析

2024-05-29 11:53:40吴筱正
南方农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单季螟虫皖南

吴筱正

(绩溪县扬溪镇人民政府,安徽 245331)

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 年早稻产量数据公告显示,2023 年安徽省早稻播种面积17.12 万hm2,总产101.50 万t,单产5 927.90 kg·hm-2,是名副其实的“江淮粮仓”。但安徽省水稻种植面临着病虫草害的威胁,相关数据显示,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安徽省常年水稻病虫害面积超400 万hm2,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在逐步增加。为了控制水稻病害的蔓延,安徽省积极推进水稻品种的抗性培育,致力于提高水稻的抗病力。以皖南山区为例,探索单季水稻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皖南山区单季水稻种植优势

皖南山区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与江西省、浙江省相邻,处于北纬29°31′~31°、东经116°31′~119°45′,为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1 100~2 500 mm,60%的降雨集中在夏季,年平均气温介于15.5~16.0 ℃。皖南山区的地貌特征多样,包括丘陵、峡谷、山地、河流、盆地等,以山地为主,海拔多在1 000 m 以上,复杂的地形有助于光、热、水资源的分配,形成了垂直气候、谷地小气候。同时,皖南山区的污染源少、工业不发达,有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由于气候因素,当地水稻更易受到病虫草害的侵袭。

近年来,皖南山区在高标准水稻农田的建设上持续发力,不仅在水稻机械化生产、病虫害绿色防控、种植绿肥、测土配方施肥、新型生态肥料应用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还荣获“农民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等称号。

2 皖南山区单季水稻病害

2.1 纹枯病

2.1.1 发病特点

水稻纹枯病的致病菌——立枯丝核菌为土传性真菌,是皖南山区单季水稻的多发病害,为害水稻的叶片、叶鞘、茎秆、稻穗,感染初期会出现暗绿色小斑点,并逐步形成水渍状、云纹状大斑,在发病后期,则会呈现出灰白色病斑,导致水稻成片腐烂、倒伏。

2.1.2 传播途径

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生存能力较强,会以菌丝形态在土壤、植物病残体上过冬,环境中的病原菌数量越多,发病率越高,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会大面积暴发,主要通过植株的气孔、伤口入侵[1]。

2.1.3 综合防治措施

1)提高抗性。为从源头上降低纹枯病的发生率,近5 年来,皖南山区种植户积极引入抗性优良的品种,如冈优26、协优336、福优310 等。同时,需推行壮苗技术,在播种前做好种子的杀菌处理工作,消灭种子上可能携带的纹枯病病原菌。在秧苗培育期间,严格做好除草与水肥管理工作。

2)治理田间菌源。在整地完成后,稻茬、植物残体会漂浮在水面,需将其清理干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有效杀灭田间菌株。

3)加强栽培管理。控制好水稻的种植密度,为植株提供良好的透光、通风环境,有效降低温湿度,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科学施肥,适当增施钾肥、磷肥,综合考虑整体的营养需求,促进水稻植株木质素与纤维素的积累[2]。根据皖南山区的情况,宜采用侧深施肥方式,适当增施硅肥,可有效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另外,需适时开展水层控制,在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结实期、蜡熟期,植株对于水分的需求量不同,需分阶段合理灌溉,以降低纹枯病的发生率。

2.2 稻瘟病

2.2.1 发病特点

稻瘟病也是皖南山区水稻病害的常见类型,数据显示,每年稻瘟病引起的损失占比约为16%,主要发生在穗颈、穗轴、枝梗与谷粒上,表现为暗褐色病斑,若未及时干预,会发展成黑褐色、枯白色病斑。稻瘟病由灰梨孢菌引起,病原菌会附在病稻、病谷上越冬,掉落的带病稻谷、未腐熟的栏肥均是导致次年稻瘟病暴发的主要原因。

2.2.2 传播途径

稻瘟病的传播途径包括带菌种子、病残体、风雨气流3 种,病原菌会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的形式在病稻、稻桩、病谷上越冬,在气候适宜时,病原菌会衍生出分生孢子,并在温度介于25~28 ℃、湿度在90%以上时迅速传播。

2.2.3 综合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于天气晴朗时将种子晾晒2~3 d,清除杂质、不饱满稻种。对于包衣处理,采用2 mL 成膜剂、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可有效降低稻瘟病的发生率。

2)水肥管理。在稻瘟病流行时,需减少氮肥的施用量,适当增施钾肥与磷肥。在分蘖后期,根据天气晒田,做到少灌、勤灌。

3)合理用药。在稻瘟病的发生初期,使用22%春雷·三环唑悬浮剂750~900 mL·hm-2,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每隔10 d 再次进行喷洒用药,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2.3 稻曲病

2.3.1 发病特点

稻曲病是由稻绿核菌引起,会给水稻种植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来,随着皖南山区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稻曲病成了威胁单季水稻生长的重要病害。稻绿核菌会侵染水稻花丝,在穗部位置出现稻曲球,对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威胁,并且附着的孢子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3.2 传播途径

稻曲病的传播途径有种子传播、风传播、水传播3 种,病原菌通过厚垣孢子附着在种子、病残体上,在土壤、田间越冬,第2 年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厚垣孢子会产生分孢子,分孢子通过种子、风和水侵入柱头与子房,导致谷粒发病。在20~30 ℃下,病原菌的繁殖速度较快,35 ℃以上或低于10 ℃时不易发病,在持续阴雨天与光照较弱的情况下也易发病。

2.3.3 综合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播种前使用多菌灵、强氯精等浸种,配合应用几丁聚糖、氨基寡糖素等植物免疫诱抗剂,既可有效杀灭种子上的病原菌,也可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2)栽培管理。如果前1 年发生了大规模的稻曲病,在种子处理完毕后还需将田间各类杂物清理干净,清除厚垣孢子与菌核。栽培过程中控制好氮肥的施用时机。在孕穗后期,做好灌溉工作,适度进行放水晒田,提高水稻植株的根系活力,增强抗病力。

3)药剂防治。皖南山区防治稻曲病通常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化学防治选咪鲜胺、多菌灵、氟环唑等,在齐穗期与孕穗末期施药。生物防治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或木霉菌素衍生物,也可获得良好的田间防治效果。

3 皖南山区单季水稻虫害

3.1 稻飞虱

3.1.1 发病特点

近年来,皖南山区稻飞虱呈中等发生,对单季水稻种植的影响也在持续加深,主要有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3 类,其中以灰飞虱最为常见,其会在短期造成大量植株倒伏、枯死。皖南山区稻飞虱的来源主要有上代稻飞虱产卵及外来飞入,以前者为主。

3.1.2 发生原因

稻飞虱的诱发原因有3 个。1)气温上升。在每年的5—6 月,皖南山区的气温会快速回升,并且降水量较大,为稻飞虱的繁殖和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2)种植结构问题。皖南山区多采用混合播种的种植方式,为稻飞虱的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且当地的水稻品种也不够丰富,植株抗性不强[3]。3)施肥问题。长期以来,皖南山区单季水稻的施肥方式不科学,不仅使土壤性质发生了变化,还会刺激稻飞虱暴发。

3.1.3 综合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根据稻飞虱的趋光性特点,可在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与吸虫灯,既可以杀灭稻飞虱,又可以兼治其他趋光性害虫。2)生物防治。在田间投放蛛类、瓢虫与菌类,可以有效减少稻飞虱的数量。此外,可利用稻田养鸭的形式杀灭稻飞虱[4]。目前,皖南山区开始推广绿色单季水稻种植,在此类区域,宜优先选择生物防治法。以稻田养鸭为例,既可通过食物链控制稻飞虱数量,还可刺激水稻生长。3)农业防治。选择对稻飞虱具有抗性的水稻品种,提高种植结构的多样性,控制好肥料用量,在每年播种前将周边杂草清理干净,杀灭越冬虫源,定期松土。4)化学防治。对于稻飞虱的化学防治需把握好时机,控制药量,每种药剂使用次数不超过2 次,尽可能在低龄若虫期用药,选择高效、低毒药剂,如噻嗪酮、锐劲特、噻虫嗪等。

3.2 水稻螟虫

3.2.1 发病特点

在皖南山区单季水稻种植中,螟虫也时有发生,主要蛀食稻茎,造成枯孕穗和白穗。2022 年的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水稻螟虫在安徽省造成的损失约占总数的8%,尤其是在2012 年以后,水稻螟虫的暴发态势更加显著。其常见的种类有三化螟、二化螟、褐边螟、台湾稻螟。

3.2.2 发生原因

1)农户思想问题。目前,皖南山区单季水稻的种植还未完全实现产业化,部分农户认为喷施农药会影响身体健康,并不关注水稻产量,没有做到及早防范。2)种植习惯。在每一季的水稻收获完成后,部分农户未及时翻挖田地,使得土壤、稻桩成为螟虫的越冬场所,为次年的暴发提供了机会。

3.2.3 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农户需要进行深水淹灌,将土壤、稻桩中的越冬害虫完全消灭,这可以有效降低虫源基数。根据螟虫的生活习性,适当提高稻田水位,以有效杀灭螟虫幼虫,避免虫害的暴发。2)物理防治。对于螟虫的物理防治,可通过设置太阳能杀虫灯完成,能有效降低虫源基数,也符合绿色防控的要求。3)生物防治。实施稻鸭共育控虫技术,还可应用苏云金芽孢杆菌进行防治。

4 皖南山区单季水稻草害

4.1 发生特点

皖南山区单季水稻种植也面临着草害的威胁,尤其是在高温天气、降水等因素的叠加下,草害时有发生。1)新增杂草威胁严重。受到非粮化整治、清退复垦因素的影响,皖南山区部分新增农田基础设施的质量较差,杂草的危害日益严重。2)杂草种类复杂。根据调查,皖南山区危及单季水稻的不仅有李氏禾等禾本类杂草,还有水苋类杂草。3)杂草抗药性增强。由于皖南山区的草害日趋严重,除草剂的用量在不断加大,各类杂草的抗药性也在增强,使用单一药剂的防治效果不甚理想,需使用多种药剂组合的防治方式。

4.2 综合防治措施

对于皖南山区单季水稻草害的综合防治,可从5个方向发力。1)做好农田建设工作:严格遵照《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年)》的要求促进农田提质升级,保障灌溉效率,推广激光平地机,为控草提供良好的环境,减少除草剂的用量[5]。2)提高耕整质量:通过全田耕作的方式杀灭杂草,利用旋耕机将杂草切碎,搅至土层,保障田面干净平整、无杂草与秸秆,控制好田块的高低落差,达成以苗压草的效果。3)秸秆处理还田:通过秸秆焚烧将杂草种子、病虫菌卵消灭,大力推广水稻秸秆的有机肥加工技术,积极推进秸秆的能源化与饲料化发展,降低草害的发生率[6]。4)普及机械化插秧:推广应用机械化插秧,进行薄水管理、浅水灌溉,提高植株的抗性。5)科学选择化学防治法:做好调查工作,明确田块中杂草的草龄、种类及发生量,根据草害类型合理选择化学除草剂,确定好施药量,配套采用大田水浆管理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5 结语

皖南山区是重要的水稻生产区,单季水稻种植深受病虫草害的威胁,需采用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综合考量各类因素,减小病虫草害对水稻种植带来的不利影响。

猜你喜欢
单季螟虫皖南
行走皖南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水稻螟虫为害烈多措并举防效好
宁南县桑螟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四川蚕业(2021年3期)2021-02-12 02:38:50
桑树螟虫性诱绿色防控技术
四川蚕业(2021年1期)2021-02-12 02:03:18
《皖南印象》
连云港文学(2020年6期)2020-03-17 01:40:06
水稻螟虫防治与思考
单季杂交晚糯稻组合浙糯优1号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