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

2024-05-28 12:45乔捷
电脑迷 2024年3期
关键词:创新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

乔捷

【摘  要】 文章讨论了在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美德,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在此过程中,高校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促进传统美德的实践和创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科学实践和创新,可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高尚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優秀青年,共同建设美好的新时代。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传承与发扬;创新应用;创新创业环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时代对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需要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中华传统美德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积淀的宝贵财富,对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至关重要。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大学生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大学生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大学生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一、新时代大学生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传统美德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与作用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包括诚信、孝道、仁爱和勤俭等。在高等教育中,传统美德扮演着关键角色。首先,传统美德是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基石。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其次,传统美德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传统美德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最后,传统美德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传统美德中的仁爱、公正、奉献等价值观能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美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既开放包容,又坚守文化根基。传统美德教育为大学生提供面对社会变革的价值观基础,引导他们保持正义和善良;传统美德教育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二)传统美德教育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仁爱之心、诚信正直、孝敬之心、自律自立和审美情操。这些要求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个人修养。具体而言,仁爱之心要求学生具备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诚信正直强调人的言行真实可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守道德底线;孝敬之心注重家庭伦理和家庭观念,尊敬父母、关心家人,传承和发扬孝道文化;自律自立倡导个人修养和自律精神,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审美情操则注重艺术美学和审美情操的培养,发展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这些要求旨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新时代大学生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和方法

(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及互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之间密切相关。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包含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艺术美学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强调社会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具有革命性、时代性和人民性的文化形态。

首先,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以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批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压迫,同时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道德准则等积极因素,提出新的文化理念。其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性转化。继承优秀成果的同时,摒弃封建糟粕,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时代要求的新文化形态。最后,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它为其提供思想资源和文化底蕴,如仁爱、和谐、儒家思想等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契合点,能为当代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探索

传统与现代,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融。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传统和文化基因,具有丰富内涵和价值。现代社会在科技发展、全球化进程和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呈现快速变化和多样性。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孝道、中庸之道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激发创新和发展潜能,如传统音乐与电子音乐的融合,传统绘画与数字艺术的结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影响,可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三)探索实现传统文化“双创”的“路线图”

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原则是实践导向,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激发创新活力。此外,跨学科和跨界合作也是重要手段,可以设立跨学科中心或课程,鼓励学生与其他领域专家合作。同时,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支持机制,如创新创业孵化器、科技园区或创新实验室等,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竞赛和活动,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最后,给予学生自主空间和鼓励,让他们在开放环境中独立思考、勇于表达新想法,并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三、新时代大学生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一)新时代大学生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目标

1. 现代转型

新时代大学生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将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使其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个人成长的要求。传统美德需要以现代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实践,与现代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相融合,以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2. 发挥现实价值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目标是使传统美德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现实价值。传统美德不仅仅是抽象的道德准则,更应对行为实践产生积极影响。大学生需要将传统美德转化为具体的行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为社会作贡献,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3. 增强世界影响

新时代大学生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另一目标是增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广泛的普世价值。通过将传统美德与国际交流、文化交流相结合,大学生可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角色,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二)新时代大学生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任务

1. 深入研究传统道德内涵与精神信仰

大学生应深入研究传统美德的内涵和精神信仰,理解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和道德原则。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思考,他们能够将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2. 助推现代化建设实践

大学生应将传统美德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通过创新创业、科技研究、社会公益等方式,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3.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交流、撰写相关文章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向国内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智慧,促进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传承。

四、新时代大学生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施新路径

(一)习近平总书记“双创”论断的理论蕴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双创”战略对大学生传统美德的创新性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首先,该战略强调创新和创业的双轮驱动,大学生可以将传统美德与现代创新理念相结合,通过创新方式传承和发展传统美德。传统美德可以融入现代教育创新,探索新模式以提升教育质量。此外,“双创”战略强调创新和创业的双向互动。大学生需要将传统美德转化为创新行动,并推动美德的创新发展。创业提供了实践平台,使得勤劳、勇敢等美德得以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最后,“双创”战略还强调了创新和创业的双向融合。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以不断创新,将传统美德与现代商业模式相结合,创造出有独特竞争力和社会价值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例如,诚信守约的美德结合创新商业模式和科技手段,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促进商业诚信和公平,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境遇和实践的研究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背景和实践研究,为新时代大学生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了要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传统美德提出了新要求,例如,勤劳和勇敢需要与现代创新创业相结合,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在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大学生需要结合法律法规培养法治意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强调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大学生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价值相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探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路线图”

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深入研究并传承传统文化,包括儒家、道家、佛教等思想。鼓励大学生参与书法、国画、古琴等艺术活动和传统节日,亲身体验传统技艺。其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商业模式结合,例如开发中草药保健品、创新工艺品等。通过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创造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创新产品。再次,大学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文化体验活动,如音乐演出、戏曲表演等。通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后,政府应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供政策支持,例如创业孵化器、大赛、教育项目等,并积极保护传统文化项目的知识产权。

五、结语

在当今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创业至关重要。为此,高校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其文化自信;其次,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利用科技手段开发特色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再次,开展教育和体验活动,让大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最后,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提供支持和保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传统文化事业。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创业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推动创新应用、开展教育和体验活动,以及强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保障,可以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平台。同时,这也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晓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育人的融合创新[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01):18-20.

[2] 苗贵娜. 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起点逻辑和内在逻辑[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3(05):59-63.

[3] 于伟峰,丁雨佳. 新时代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意蕴、核心内容与实践路径研究[J].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23,29(01):69-74.

[4] 程碧英,商小春. 中华传统美德的语义生成与传承发展[J]. 南方论刊,2023(08):83-86.

[5] 田收. 文化“两创”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推动书院文化研究的实践探索:以怀化学院图书馆书院文化研究为例[J]. 怀化学院学报,2023,42(04):124-128.

[6] 王然然,董慧.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04):145-149.

[7] 金晖,赵木龙. 情系傩雕话传承助推创新言再生:读黄朝斌《傩言艺语:傩戏面具艺术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研究》有感[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0(07):104-106.

[8] 郑晶晶,赵璐. 优秀家风家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全过程探赜[J].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2023,24(03):32-38.

*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3-ZZJH-238)。

猜你喜欢
创新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数媒绿化设计在大连地铁站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双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