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武氏墓群石刻鉴赏与传承研究

2024-05-28 11:58张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8期
关键词:传承

张清

摘 要:文章以济宁市博物馆藏品为例,深入探讨东汉武氏墓群石刻的鉴赏与传承问题。通过对武氏墓群石阙、汉代画像石的鉴赏,揭示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并且分析石刻传承面临的挑战,包括保护、公众认知度不足以及传承方式缺乏创新等问题,并提出了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强保护、通过多媒体平台提升公众认知以及创新传承方式等建议,旨在推动东汉武氏墓群石刻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东汉武氏墓群;石刻鉴赏;传承;济宁市博物馆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8.031

济宁,这座被誉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城市,留存了丰富的文物珍藏。在众多珍贵文物中,汉碑与汉画像石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尤为引人注目。济宁作为我国汉画像石的重要产地,境内画像石数量超过2000块,其中大量珍品被收藏于济宁市博物馆。馆藏画像石主题广泛、内容丰富,从日常生活到神话传说、从人物形象到动物图案,无不展现了汉代社会的丰富面貌和独特审美。不仅是研究汉代美术的宝贵史料,更是人们了解汉代文化、历史和社会的重要窗口①。因此,展开对东汉武氏墓群石刻的鉴赏与传承研究,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更是对民族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展示。通过此次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领略东汉武氏墓群石刻的艺术魅力,探寻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1 汉画像石简介与分类

汉代画像石作为汉代建筑上雕刻画像的构石,生动展现了汉代的生活习俗、丧葬仪式和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汉代人以石为画布、以刀为笔将汉代社会的点点滴滴刻画得栩栩如生,彰顯了大汉王朝的强盛与开放。汉代画像石的主题鲜明,充满了民族特色,主要用于庙阙、墓阙、墓地祠堂、墓室等建筑构石,被誉为“汉代历史的画卷”。在画像内容上,既有对汉代现实生活的细腻描绘,如农耕、狩猎、宴饮等场景,也有对神仙祥瑞的神奇想象,如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等图案。此外,还有对宇宙天界的探索与描绘,展现了汉代人对于宇宙和天界的认知与想象。汉画像石不仅反映了汉代人的宇宙观、升仙思想,也表达了汉代人享受美好现实生活的强烈愿望。

济宁汉画像石的题材涵盖广泛,主要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社会生活等类别。在艺术风格上,以其质朴厚重的特质和浓郁的古风脱颖而出。例如,嘉祥武氏祠的画像石线条流畅且飞扬,展现出精致细腻的特点;济宁市博物馆所藏的画像石则显得古朴,带有一种抽象的浪漫之美。微山画像石的风格雄浑苍健,富有阳刚之美;而邹城的画像石则以其夸张大胆的雕刻手法和粗犷豪迈的风格著称。

2 济宁市博物馆馆藏东汉武氏墓群石刻鉴赏

济宁市博物馆收藏的石阙与石狮作为墓道的标志性设施,设计巧妙、对称布局、间距适中,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好的雕塑建筑,完美地展现了汉代艺术的典型风格。

2.1 武氏墓群石阙鉴赏

两座石阙间距4米,由基座、阙身、栌斗、阙顶等多个部分组合而成(图1)。石阙与石狮仍然站立在其原来的位置,只是在1964年修缮时,将处于深坑中的石阙、石狮,按原位置提升到现在的地坪以上,并建立了宽敞的保护室。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阙身的正面镌刻着建和元年(147)的题铭,字数有90余字。题铭不仅记录了立阙人的身份—武始公及其弟弟绥宗、景兴、开明,还详尽地列出了参与营造的工匠姓名。其文曰:“建和元年大岁在丁亥三月庚戌、朔四日癸丑,孝子武始公弟绥宗景兴开明使石工孟孚季弟卯造此阙,直钱十五万,孙宗作师子直四万。开明子宣张,仕济阴,年廿五,曹府君察举孝廉,除敦煌长史,被病夭没。苗秀不遂,呜呼哀哉。士女痛伤。”

碑字以横向结构为主,笔画的粗细变化并不明显,时代特色主要体现在碑文的装饰性波纹画上,具有汉隶成熟期的鲜明标志,观之具有强烈的厚重感。在文字笔画的转折处,主要使用圆转处理手法,使得碑文整体布局严谨而紧凑、笔力稳健有力,落笔之处干净利落、无丝毫纤弱之感。碑文点、画书写之间灵动多变,既避免了轻浮之态,又不显呆板,灵动与朴厚相互辉映,拙与巧相得益彰。同时,字与字之间的穿插与避让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既和谐统一,又充满变化,展现了高超的书法技艺。通过对比研究,其与《武氏石阙铭》在笔法和结构上与著名的《乙瑛碑》和《史晨碑》存在显著的相似之处。特别是“三”“元”“大”“子”“年”等字的形态,几乎如出一辙,充分展现了碑文作为汉隶成熟时期典范的特征,进一步彰显了汉隶艺术的独特魅力②。

从材质上看,石阙的材质选用了质地坚韧、纹理清晰的石材,能够承受风雨侵蚀、长久保存,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同时,其质朴而厚重的质感不仅体现了东汉时期石刻艺术的风格特点,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材料的选用和加工技术的娴熟掌握。在雕刻技艺上,阙盖的仿木结构屋顶设计尤为引人注目。虽然部分石阙的雕刻相对简单,仅在屋顶下雕刻出斗拱等构件,但并不妨碍其整体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简单的雕刻技法,既符合当时的社会审美观念,也体现了匠人们在保证实用性的同时,追求艺术美感的匠心独运。

2.2 武氏墓群石狮鉴赏

通过对碑文的深入研读,这对石狮的雕刻时间可追溯至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这一时期的石刻艺术已颇具特色,而这对石狮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图2)。当时,由于汉字中尚未有“狮”字的书写形式,人们便巧妙地借用了“师”字作为替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背景与语言习惯。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证实,武氏墓群的这对石狮在建造时间上早于雅安高颐墓前的那一对石狮60余年,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狮”。

众所周知,狮子并非中原本土之物,这一事实在《汉书·西域传》中早有记载:“乌戈山离国,其王所居之地距离长安有二千二百里之遥……有桃拔、师子、犀牛等珍奇之物。”据《辞海》所述,乌戈山离是西域古城,位于现今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而将狮子形象引入嘉祥的正是武氏墓群的墓主人。武氏家族世代为官,尽管官职并不十分显赫,却拥有特殊地位。其中,武开明便是代表人物之一。据其碑文记载,汉安二年(143),武开明迁任大长秋丞与长乐太仆丞。这一年,距离疏勒国献上狮子不过十年光景。大长秋丞负责传达皇后旨意并管理宫中诸事,是皇后近侍;而长乐太仆丞则专司太后宫中车马出行之职。鉴于狮子当时是极为珍贵的动物,常被安置于皇家园林中,武开明因其职务之便,自是有机会目睹狮子的风采。此外,武班亦不可忽视。武班曾担任敦煌长史,而敦煌作为中原与西域交通的要冲,狮子过境时,武班很有可能有机会亲眼见证其雄姿。

武氏墓群石狮每尊都威严地立于石座上,昂首挺胸,扭颈向前,高124厘米,长145厘米,加上石座的宽度为40厘米,形态上颇为相似,展现出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边的那尊石狮,前右足踏着一蜷曲的小兽,更增添了几分威武之气。两狮相对而立,张口怒目,仿佛随时准备跃起,展现出无比的气势。武氏墓群石狮是初创时期的石狮,此后人们在仿制的基础上逐步改进。雅安曹颐墓前的汉代石狮,姿态就更加生动。后世所雕石狮,多蹲踞抱球或幼狮,成为我国传统的工艺品。

2.3 石像画鉴赏

济宁市博物馆中收藏的东汉《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据推测大约雕刻于桓帝建和年间(147—149年)。该画像石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在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北出土,现今被妥善保存在济宁市博物馆汉碑室中。该画像石更因其卓越的历史文化价值,入选了2023年国家文物局最新发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一方面,从构图上看,这幅画像石采用了均衡的布局方式,孔子与老子两位思想巨匠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对称美。孔子居左,头戴进贤冠,身着长袍,双手恭敬地捧着贽雁,作为拜见老子的礼物,彰显出其谦逊有礼的形象。而老子则居中而立,同样戴着进贤冠,身着长袍,手拄曲杖,拱手相迎,慈祥而深邃的面容尽显智者风采。两位人物之间的空间布局得当,既突出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又使得整个画面显得和谐统一,充满了动态的平衡感。

另一方面,该画像石还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寓意。其不仅是汉代民间石刻艺人艺术创作思维方式和人们审美趣味的体现,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汉代主流思想的艺术表现。通过该画像石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以及人们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伟大思想家的崇敬与敬仰。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主张仁爱、礼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老子则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两位思想家的相遇,不仅体现了当时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预示着中华文化多元而包容的特性。

3 济宁市博物馆馆藏东汉武氏墓群石刻的传承思考

3.1 东汉武氏墓群石刻传承的挑战

3.1.1 石刻文物的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东汉武氏墓群石刻作为汉代石刻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然而,由于年代久远,部分石刻画文物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问题。石刻表面受到风雨侵蚀、温度变化等多种自然因素的长期影响,逐渐出现风化、剥落等现象,使得石刻的原始形态和细节逐渐模糊。不仅影响了石刻的艺术价值,更可能导致其历史信息的丧失。尽管博物馆在石刻保护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但石刻的保护问题仍然日益凸显。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刻的损坏程度不断加剧,保护难度逐渐增大;另一方面,现有的保护手段和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完全解决石刻保护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和新材料来辅助完成石刻的保存和修复,成为当前石刻传承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3.1.2 公众对石刻文化的认知度不高

尽管东汉武氏墓群石刻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公众对石刻文化的认知度普遍不高。一方面,许多人对石刻画文物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将其视为简单的艺术装饰或者历史遗迹,而对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缺乏深入的了解,使得东汉石刻画文化的深度与广度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展现与传承。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文化消费方式也日趋多样化,相较于传统的石刻文化,许多人更倾向于追求时尚、流行的文化元素,对于历史悠久、内涵深厚的石刻文化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关注,导致东汉石刻画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难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传承氛围日益淡薄。因此,如何提升公众对石刻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成为传承工作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1.3 传承方式缺乏创新

传统的石刻文化传承方式,如博物馆静态展示、学术研究论文等,在传承和保护东汉武氏墓群石刻文化方面确实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传统的传承方式已经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传统的传承方式往往过于专业和学术化,缺乏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博物馆的静态展示虽然能够让公众近距离观赏石刻文物,但往往缺乏深入的解读和互动体验,使得公众难以真正理解和感受石刻文化的魅力。学术研究论文则更多面向专业学者,对于普通公众来说,阅读和理解门槛较高,难以产生共鸣。

3.2 东汉武氏墓群石刻传承的建议

3.2.1 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强文物保护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东汉武氏墓群石刻文物的保护提供了全新路径。济宁市博物馆可引进高精度扫描和三维建模技术,对石刻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保存,不仅可以精确地记录石刻的形态和细节,为后续的修复和研究提供翔实的数据支持,还能通过虚拟现实的呈现方式,让公众身临其境地感受石刻的魅力和价值③。

除數字化保存,新材料的应用也为石刻的修复工作带来了新的可能。例如,高分子材料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可以用于加固和填充石刻的破损部分,减缓石刻的风化速度,并尽可能地恢复其原始形态。因此,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极大地提升石刻保护的效率和效果,为石刻的长期保存和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3.2.2 多媒体平台融合,强化公众认知

为提升公众对东汉武氏墓群石刻的认知度和兴趣,济宁市博物馆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的力量,进行文化推广和普及。首先,可以制作精美的石刻图片和视频,通过博物馆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发布和传播。视频内容以展示石刻的精美细节和独特魅力为主,吸引公众的关注和兴趣。同时,还可以结合文字解说和背景介绍,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石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其次,可以利用虚拟互动技术,开发石刻主题的互动游戏和应用程序,让公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石刻文化。最后,还可以举办石刻文化讲座、工作坊等线下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石刻爱好者进行分享和交流。通过多媒体平台融合的宣传方式,加强公众对汉武氏墓群石刻的认知,提升其了解兴趣。

3.2.3 紧跟时代步伐,创新传承方式

汉武氏墓群石刻文化的传承,应紧跟时代步伐,济宁市博物馆可定期开展石刻主题的创意设计大赛,鼓励设计师和艺术家以石刻为灵感,创作出具有现代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④,还能够推动石刻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为石刻文化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大赛的形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创意人才参与石刻文化的传承,让石刻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石刻文化也可以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相关主题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济宁作为石刻文化的重镇,拥有丰富的石刻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开发石刻文化主题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可以让游客在欣赏石刻的同时,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同时,还可以开发石刻主题的民宿、餐厅等旅游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让游客在享受旅游的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石刻文化的魅力。

4 结语

综上,通过对济宁市博物馆馆藏东汉武氏墓群石刻的鉴赏与传承研究,深刻认识到东汉武氏墓群石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独特性。面对东汉武氏墓群石刻传承中的诸多挑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保护、提升公众认知并创新传承方式。只有如此,才能让东汉武氏墓群石刻这一璀璨的文化瑰宝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注释

①付龙腾.东汉墓地石刻的考古学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11):52-66,148.

②李梦迪.民藏石刻图文的全息鉴赏浅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0):149-150.

③王越.明清赑屃石刻文物艺术与保护利用研究[J].东方收藏,2023(3):120-122.

④李锐.1976年以来《郙阁颂》摩崖石刻研究综述[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0(1):12-17,25.

猜你喜欢
传承
锤子下的精彩,浅谈手工银器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弋阳腔教学与传承的探索
课堂实践与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