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与专任教师育德育才双向协同育人研究

2024-05-28 07:27魏炜潘珊珊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辅导员

魏炜 潘珊珊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专任教师则是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主体,两支队伍的育人职责各有侧重,且构成育德育才的重要互补。他们均处于育人第一线,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对学生成长成才有着最重要、最直接的影响。加强这两支队伍的协同,对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从分析高校辅导员和专任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目标与内容入手,寻找探究两者在育人过程中的相关性、互补性,从而建立双向育人的制度与机制。

关键词:辅导员;专任教师;育德育才;双向协同

育德和育才工作是辩证统一的,高校辅导员参与协同育德和育才工作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必然要求。现实工作中,辅导员和专任课教师在单独开展育德和育才工作时都面临工作瓶颈,但两者的育德和育才作用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构建辅导员和专任课教师协同育德和育才新格局具有现实意义。

高校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双向协同育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双向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實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2020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高校人才培养是育德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要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教育具有整体性,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其道德素养、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高校育人工作中,育德和育才两方面的任务是互相关联、互为补充的,而辅导员和专任教师是育德和育才的主体,他们分别在育德和育才两个方面双向协同合作。学生的成长是综合的,他们在专任教师主导的学业和科研成长方面需要辅导员的关怀,在辅导员主导的人格品质养成方面也需要专任教师的引导。辅导员和专任教师之间的双向协同合作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全面需求,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双向协同育人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双向协同育人也有助于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社会需求。在当今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学生需要更具综合素质的能力,以更好地面对复杂的挑战和机遇。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人才,要求学校在育德和育才之间找到有效的平衡。只有辅导员和专任教师之间建立双向协同育人的合作机制,才能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双向协同育人在实践中反映为辅导员与专任教师之间的紧密合作,以确保学生在道德品质和专业能力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辅导员在育德方面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专任教师负责传授专业知识和学术技能,为学生提供学科专长的培养。这两个领域的协同工作使得学生能够综合发展,不仅具备学术能力,而且还具备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3.双向协同育人有助于解决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两张皮”的问题。2020年,教育部制订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将“育德”融入“育才”体系,专任教师要把“育才”融入“育德”工作。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欠缺,专任教师在“育德”工作上难以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系统性和方法的科学性,因此长期以来,不可避免地存在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两张皮”的现象[1];但由于专任教师专业上的权威性在“育德”工作上具有天然优势,对育人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果专任教师能够使学生的思想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同频共振,就能达成思想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的互动提升。

辅导员在“育才”工作上具有职业使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规定“学风建设”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之一,虽然在大学生第一课堂专业培养体系中并无体现,然而辅导员的各项工作内容均可以对“育才”产生直接且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如党团班建设、学生生涯规划等,党团班级学生干部均为辅导员遴选、培养、激励,他们对其他大学生群体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第二课堂朋辈活动,引导带领大学生群体在专业上攻坚克难,实现学生整体专业才能的提升是可行且有效的;对大学生群体在人生规划、就业选择方面的引导,可以将专业学习和其自身人生选择相结合,进而产生突破专业技能水平的内在动力。

高校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双向协同育人的制度与机制

1.建立专任教师—辅导员跨职能团队。传统的专任教师和辅导员作为“工作群体”来完成育人工作,育人的成效是专任教师和辅导员的个人贡献之和,他们之间不存在一种积极的协同作用使群体的总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双向协同育人制度要建立起专任教师—辅导员的“工作团队”,专任教师和辅导员之间的互动赋予团队存在的意义。专任教师和辅导员来自于不同的工作领域,他们为了完成育德育才的共同目的而共同工作,育德育才双向协同本质上是建立跨越各自工作界限的横向小组,使得不同领域的成员进行信息交流,激发专任教师和辅导员采用新办法解决问题,齐心协力完成育德育才这一复杂的任务。协同制度建立初期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因为专任教师和辅导员的背景、经历、观点不同,需要建立信任,克服复杂性和多样性,才能真正地合作共事。

2.建立以辅导员为主体的信息交流协调机制。建立专任教师和辅导员育德育才双向协同体系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建立专任教师和辅导员信息交流渠道,辅导员准确及时地搜集学生信息,将学生需求、教育目标、教育方法、任务分工与专任教师交流沟通,专任教师从课程思政层面和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层面开展个性化的精准引导。

专任教师、学生、辅导员共同构成沟通群体,信息要在个体中进行有效流通,可以建立以辅导员为中心的轮式沟通反馈网络。鉴于专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全通道式”沟通,信息的传递频率低且效率不高,辅导员作为掌握任课教师、学生、专业、就业、心理等信息最多的角色,能与群体中的所有个体形成一对一的信息互动,因此辅导员作为沟通网络的核心人物承担所有沟通管道的任务。这种沟通模式精确性高、效率快,能够促成专任教师的快速反馈。利用这样的沟通模式进行专任教师和辅导员双向协同“育德”和“育才”,使得双向协同具有可行性。

3.有步骤分阶段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只有确定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才能开展兼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例如:某“双一流”建设高校师范类专业,根据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可以将本科生划分为拔尖人才和卓越教师两个方向,对于处在选择迷茫期的学生个体来说,尽早地开展职业生涯的探索更有利于学生为努力成为卓越教师和成为拔尖人才做好认知和专业技能准备。辅导员通过整合培养单位师资学术资源、校友资源、国际化资源、对口业界资源,分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系列讲座”和“卓越教师培养系列讲座”,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灵活性和亲和力,吸引对口学生参与,对固定群体进行“方向前沿课程”和“教学实践衔接课程”的培养,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引導参与课程的本科生完成人生方向的规划选择,为研究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4.针对性精细化分层工作,促成全员育德育才互促提升。育德育才工作协同整合学业和生涯规划指导资源、朋辈资源,使育德和育才相互促进、共同上升,从而帮助不同层次学生达到自我实现。如果将学生通过学业水平分为“拔尖”“中等”和“学习困难”三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精细化开展育德育才工作,开展方式如下:

第一,针对“学习困难学生”,扶困须先扶志,利用朋辈资源破局。辅导员自身应深度了解专业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动态,梳理学业困难学生,依托对专业的了解对学生开展有目标导向的深度访谈,激发学生的学业求生欲,使学习自信被打击殆尽的学生愿意主动付出时间和精力,有意识地改变自身困局,在专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朋辈学生的帮助下再次尝试突破学业难关。

第二,针对“中等学生”,建立科研志向,进行学业拔高。中等学生或是怀着学业畏难心理,或是没有明确的学科志向得过且过,班主任辅导员通过加强班级学风建设,营造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班级整体专业技能水平,同时提升思想水平,进行学科专家面对面、优秀校友经验分享、生涯规划培训等活动,了解学科人才发展路径,向学生展示学科生涯全貌,树立各类榜样,激发学生自行树立人生理想、找到人生方向。

第三,针对“拔尖学生”,锤炼学科能力,涵养深厚情怀。为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提供支持,夯实思想水平的教育引领。通过组建“拔尖学生”培养小组,重点借助专业课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开展各类学科优秀专家访谈,树立高精尖榜样,借助拔尖朋辈校友的力量,做好学科传帮带。引导拔尖学生尽早找到人生方向和理想,以强大的内驱力实现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齐飞。

育德育才工作的协同开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与学业助力和价值引领,使每个层次的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上都能从体系中获得助力和精神营养,无论是思想水平先行提升还是专业技能水平先行提升,都能为每一层次的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工具方法论和内驱动力,帮助其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同时,每一层次内的学生也能够找到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实现自我的价值路径,从而使多数受教育群体达到理想状态。

高校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双向协同育人的落地与推进需要试点先行,不断总结改进,以点带面,逐步推开。辅导员是学生班级管理和班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具有全面负责、全程陪同、全时空且全方位育人的特点和优势,在高校全员育人体系中客观上具有主导、连续和评价的角色与地位。辅导员与专任教师的协同育人是全员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除了与专任教师协同育人外,辅导员还需要与思政课教师、党政管理干部、后勤管理人员等协同育人。本文的研究对以辅导员为主导的全员育人乃至“三全育人”都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健刚,高明,阳甜甜,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热运用与冷思考[J].江苏高教,2022(5):86-90.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辅导员
2022年全国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35.98万人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十三五”回顾系列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基于“教学过程”的高职专任教师绩效考核组织实施研究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