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闻名
2023 年12 月14 日,一名女子在法国巴黎风情园举办的“山海有灵”法国豫园灯会上拍照留念( 高静/ 摄)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上,被称为“东方巴黎”的上海与法国巴黎这两座渊源深厚的城市,也进行了一场“梦幻联动”,致敬绵延一个甲子的中法友谊。
2024年元旦前夕,2023年12月15日,以“山海奇豫记”为主题的第29届上海豫园灯会正式亮灯。
与以往28届不同的是,在万里之外的法国巴黎,以“山海有灵”为主题的法国豫园灯会也于同一天亮灯迎客。
从2023年12月15日到2024年2月25日,不论是中国的龙年春节还是元宵佳节,巴黎人都与上海人一样,每到入夜,便携家带口,游园赏灯。来自中国的60架大型灯组和2000余盏华灯,让他们一再惊叹于“东风夜放花千树”和“一夜鱼龙舞”的东方之美。
豫园股份首席文化官、豫园灯会总策划陈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豫园灯会巴黎行也是一堂有益的中国文化IP出海实战课——持续72天的法国豫园灯会虽然过程不易,但成效显著,共吸引了近20万法国游客前来参观,全球传播量累计近15亿。
豫园灯会巴黎行是一堂有益的中国文化IP 出海实战课 。
法国豫园灯会火出圈,更凸显了“东方生活美学”在全球吸引力的日益增强。
今年4月,上海豫园又“上新”了中国传统的“仲春花朝节”,百年九曲桥上长出了“巨型牡丹”灯组。F1中国大奖赛期间,来自上海的F1首位中国车手周冠宇在豫园“尽地主之谊”,招待索伯车队队友博塔斯。两位“顶流”车手“耍花朝”的场面,让豫园又一次在全球“上头条”。
“从传统到现代,从民俗到时尚,从中国到世界,东方生活美学不仅是一时之美,更是一世之美。”陈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双城灯会的缘起,要追溯到5年之前。
2019年1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在上海豫园欣赏了江南园林景致和传统戏曲表演。马克龙当场表示:“上海令我惊叹,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的开放与未来。法中都拥有灿烂文明,都倡导不同文明包容互鉴。”
这段话启发了当时的“东道主”豫园股份——在中法建交60周年的重要时刻,上海与巴黎双城联动举办灯会,将是对走过一个甲子的中法友谊的最美见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豫园灯会,是一场“华灯之会”,更是一场“民众之会”——人们携家带口,共赏彩灯,共迎新春,互道祝福,是真正“落实”了中法文化的“包容互鉴”。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操盘手”陈佳至今还记得,2023年4月接到豫园灯会出海任务时,“人完全是懵的”。出国举办大型灯会,之前还没有先例。
最重要的第一步是确定场地。举办大型灯会,对于场地要求很高。比如,要能承载数月之久的办会时长和此前两三个月的搭建工作,场地还要能满足施工条件,周边的交通和安保也要可控。
经过大量网上搜索和前期筛选,陈佳与团队首先把范围缩小到18个场地,随后一家家发邮件联系,了解场地细节,询问是否有合作的可能,并安排豫园股份在欧洲的同事实地考察。 经过数周的密集沟通,他们最终在巴黎锁定了位于“小巴黎”地区、拥有逾百年历史的“巴黎风情园”。
场地确认之后便开始与园方沟通细节。陈佳团队发现,在举办灯会这件事上,中法之间存在不少文化差异。
比如,法国人对于中国灯会及其规模体量知之甚少,以为彩灯就是“挂在树上的灯笼”“跟日本和韩国的彩灯差不多”。因此,法国园方一开始只是把豫园灯会当成一场“普通活动”来对待,态度并不算积极。
两国不同的施工标准也是一个挑战。固定灯组一般需要在地面打钉子,但巴黎园方提出,公园内草坪需要保护,不能在草坪上打钉孔,否则要重金赔偿。
豫园股份团队几经考虑,提出了一个折中办法——将板材铺设在草坪上,然后小心地把钉子钉在板材上,这样不会破坏到草坪,最终法方接受了这个办法。
光是沟通敲定类似的细节,前后就用了近4个月时间。合作协议达成后,在国内制作完成的60架大型灯组和2000余盏彩灯通过海运运往法国。不久后,豫园股份团队带着15位彩灯工匠一起前往巴黎。
法国灯会还引入了在国内广受欢迎的“裸眼3D特效”——游客只要掃一下现场的二维码,就能看到虚拟的3D游弋神兽,还可以与它们合影。但巴黎园方的网速慢,特效系统“跑”不起来,豫园股份团队不得不找到中国移动法国公司帮忙,对园区网络进行扩容。
2023年12月15日晚6时,一切终于准备就绪后,“法国豫园灯会”正式亮灯,效果惊艳,“排出了绵延两个街区的队伍”。不会说中文的法方园长给了陈佳一个大大的拥抱——他说,在“巴黎风情园”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客流,“非常感谢中国”。
最高峰时,“巴黎风情园”迎来了每小时4000人的超大客流,甚至不得不启动限流措施,这样的“流量”在法国是非常罕见的。
豫园股份团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此次法国豫园灯会可谓是“以中国灯彩为媒介”向全球观众讲述的生动中国文化故事,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成功经验,在于整体性出海。
目前,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尚处在“碎片化”的阶段,比如只知道中国有功夫、熊猫和中医等等。要让外部世界对中华文化有更充分和全面的了解,有必要推动全要素、全链条的文化出海。
此次法国豫园灯会的一个成功经验,在于整体性出海。
法国豫园灯会因此并没有仅仅用彩灯装点一座花园,而是竭尽所能集中展示了一整套“东方生活美学”。
比如,灯会运用彩灯灯组,把豫园标志性的九曲桥和湖心亭也“搬”进了巴黎风情园,彩灯与环境巧妙融合,在巴黎重现了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东方园林视觉效果。
豫园股份旗下的传统文化品牌,也被巧妙植入了灯会之中。中华老字号“南翔馒头店”就在巴黎风情园内开出了“快闪店”,火出天际。
一块只有9克重的小小面剂子在两根擀面杖的默契配合下,变成周围薄、中间厚的太阳形面皮,再包裹住21克的馅芯,每一道褶子都长短粗细均匀整齐,只要短短十几秒,一只形似宝塔的南翔小笼馒头就完成了——这个“见证奇迹的时刻”被许多法国游客拍摄下来,上传到社交媒体。
中方工作人员还同时向他们“科普”了品包口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让法国人感觉“被征服了”。
开园第一天,700多只小笼包不到一小时就销售一空,此后每天都是排长队的状态。法国圣诞假期、新年假期期间,排队时长更长达一小时以上。现场制作小笼包的“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第六代非遗传承人游玉敏和团队里的师傅每天要工作16小时,现包2000个以上小笼包。
从上海带往巴黎的数百只灯会吉祥物——以《山海经》神兽为灵感的小怪兽“朏朏”,也一售而空。
陈佳介绍,灯会上的“生肖贺春”灯组,受到了法国游客的格外追捧,成了最热门的打卡地。
法国人特别热衷与自己的生肖合影,并向中方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这些生肖所代表的情感与精神属性,乐此不疲。生肖灯组旁的“祈福神树”上,也挂满了法国游客写下的美好心愿,这是他们平生第一次体验传统中式的祈福仪式。
法国豫园灯会举办期间,还有中国武术、民族舞、传统杂技、川剧变脸等350场演艺活动在园内举办,吸引了中国文旅部部长孙业礼、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等政要前往打卡。
目前,已有不少欧洲其他城市的公共空间表达了合作意向——可以预见,未来,豫园灯会的出海之旅还将延续下去。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说:“中国把天上的历史同地上的历史结合起来了。”
2024年的法国豫园灯会,则是把历史里的中国和活生生的中国结合起来了。
在巴黎风情园内,中国神话中的“龙马”负着河图,踏浪而来;鲲、应龙、文鳐鱼、青丝鱼等取自《山海经·海内经》的神兽,集体“卖萌”。各式瑞兽奇珍,在璀璨炫目的光影中,共同构成了一个不亚于希腊罗马神话的中国式奇幻世界。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脸书”上点评说: “中国神话中的神奇动物在豫园灯会上栩栩如生。”
“我们把中国古人对于宇宙星辰的想象,做了一个拟人化的表达——灯会是一个很好的中国传统文化载体,但我们更需要创新,让传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陈佳说。
有网友评论:“豫园灯会的火爆出圈,固然与春节交融的喜乐氛围相关,但其背后是全球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认可。”
如何创新表达?陈佳给出的方案是:“灯火可亲、山海沉浸,线上线下互动外加仪式感”。
豫園灯会,本身正成为一个不断在创新、日益国际化的“东方生活美学”IP。
除了豫园灯会,“豫园家族”还拓展出了新的传统文化IP。2024年4月12日,豫园“仲春花朝节”二度开启,整个豫园成为一个融市集、彩灯、演艺、互动于一体的“花花世界”,吸引了不少参加F1中国大奖赛的国际车手前来打卡。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母亲梅耶·马斯克是一位在全球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她在今年2月到访上海时也打卡了豫园灯会,并赞叹说“看到了龙年最神奇壮观的作品”。埃隆·马斯克则发帖评论:“更多人应该去中国看看。”
陈佳介绍,接下来,她和团队将立足上海,放眼全球,不断创新,把东方生活美学内在的“雅、趣、融”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