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排放源谱和控制技术评价及臭氧污染防治研究

2024-05-27 13:11王猛
科技资讯 2024年1期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技术

王猛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源谱 控制技术 臭氧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91(2024)01-0155-03

为强化展开区域臭氧污染治理工作,可以从挥发性有机物VOCs这一臭氧前体物入手,梳理基于排放源分类的VOCs排放源化学成分谱,切实明确本地区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及其分布情况、排放特点,完成对基于排放源分类的VOCs排放源化学成分谱数据集的构建,并在此基础上落实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控制方案以及臭氧污染防治措施的合理设定,促使臭氧污染防治的实际展开效果达到理想水平。

1 臭氧污染防治的必要性

臭氧主要由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高温强紫外线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近地面的臭氧超过一定浓度会损害人体呼吸系统、破坏人体免疫力、加速人体皮肤衰老,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危害[1]。因此,在当前的实践中必须要加大臭氧污染的控制与防治力度,尽可能对臭氧污染实现有效遏制,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营造更为良好的空气环境。

2 基于排放源分类的VOCs化学成分谱筛选与总结

2.1 VOCs排放的主要来源及分类

2.1.1 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的主要来源与分类包含柴油车、汽油车、LPG 车、LNG 车、CNG 车、混合动力车等。

2.1.2 工艺过程源

工艺过程源包含了炼焦、石油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除部分溶剂使用工艺)、无机基础化学原料、有机化学原料、贵金属化合物、化学制品、食品加工及制造、烟草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除部分溶剂使用工艺)、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和洗选业、化学纤维制造、橡胶制品、纸及纸制品(除部分溶剂使用工艺)、燃气、塑料制品(除部分溶剂使用工艺)、纺织产品(除部分溶剂使用工艺)等。

2.1.3 使用的溶剂

使用的溶剂主要包含印刷、建筑喷涂、汽车喷涂、表面喷涂、制鞋业、织物涂层、沥青、干洗、纸及纸制品、家具制造业、纺织产品、塑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胶黏剂和密封剂、个人护理和家居产品、汽车售后保养等。

2.2 典型VOCs排放源化学成分谱的对比筛选

受到使用原材料不同、地区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在同一工况条件下,所产生的VOCs特征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2]。出于对不同过程实际排放条件情况的考量,原材料、溶剂、制造过程、管理水平、排放控制水平存在相对显著的差别。基于这样的情况,为确保所得结果的准确性與价值性,应避免使用数量有限的样品展开分析。

在对交通工具分析期间,对北京、广州、香港、天津地区的主要道路移动源的VOCs组分进行分析。所得结果表明:乙烯为北京、天津汽油动力车辆排放VOCs中的主要组分,甲苯为广州、香港汽油动力车辆排放VOCs中的主要组分;乙烷为北京柴油车排放VOCs中的主要组分,正十一烷为广州柴油车排放VOCs中的主要组分,乙烯为香港柴油车排放VOCs中的主要组分。

探索工艺过程的VOCs期间,选定某地区的多个典型企业为样本展开分析。所得结果表明:芳香烃、脂肪烃、卤化VOCs为石油化工业排放的主要特征污染物,具体包括C3~C6 的烷烃,C3~C4的烯烃和芳香烃等;乙烯、乙炔、苯、乙烷等为炼焦企业排放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焦炉的无组织排放、烟囱排放。

使用同样的方法探索溶剂使用源的VOCs,所得结果:乙烷、正戊烷、间/对二甲苯为印刷排放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企业无组织排放和烟囱排放;间/对二甲苯、乙苯和邻二甲苯为表面喷涂行业排放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无组织排放。

2.3 基于排放源分类的VOCs排放源化学成分谱梳理

在交通工具的一项一级排放源中,二级排放源包括柴油车、汽油车、摩托车等多类机动车型的尾气排放以及燃料蒸发,或油罐泄漏。

在工艺过程这一项一级排放源中,二级排放源包括石油化工行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化工行业以及电子行业、制药业的现实生产过程、排放过程。在不同行业领域中,普遍存在多个生产环节可能会出现对VOCs的排放(无组织排放、烟囱排放)。例如:在化工业的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乙烯裂化、PX 制造等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排放出VOCs;在炼焦的焦炉一装煤时刻、焦炉一炼焦过程、焦炉二装煤时刻、焦炉二炼焦过程等环节中,可能会排放出VOCs

在使用溶剂这一项一级排放源中,二级排放源包括干洗、印刷、建筑喷涂、汽车喷涂、表面喷涂等多项工艺中的溶剂蒸发。在不同行业领域中,普遍存在多个生产过程与设备设施会产生溶剂蒸发问题[3]。例如:在印刷行业中,凹版印刷—烟囱排放、凹版印刷—无组织排放、平版印刷—烟囱排放、平版印刷—无组织排放、凸版印刷—无组织排放等环节内发生溶剂蒸发现象的概率极高,可能会随之排放出VOCs;在表面喷涂行业中,表面涂层—烟囱排放、表面涂层—无组织排放、木制家具涂层—烟道排放、木制家具涂层—无组织排放等环节内发生溶剂蒸发现象的概率极高,可能会随之排放出VOCs

3 基于排放源分类的VOCs控制技术梳理与评价

3.1 末端控制技术

3.1.1 冷凝法

主要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饱和蒸气压的不同,促使有机物在冷凝器内实现冷凝,并在储罐内汇集,实现净化。该方法可操作性好,节能,设备和操作条件简单。但是,只适用于高浓度废气,初期投入以及运行费用高。

3.1.2 吸附法

投放具有多孔结构的吸附剂,让VOCs在多孔结构上实现吸附脱附,完成净化。该方法初期投入以及运行费用高,适用于低浓度、低能耗,溶剂可回收,效率高,净化彻底,工艺成熟,易推广,可作为含颗粒物废气预处理。但是,吸附剂需经常更换、再生,可能产生二次污染,不适用于高浓度废气,有逸散风险,设备庞大。

3.1.3 膜分离法

投放具有选择性且能够渗透过滤VOCs的高分子膜,在一定压力条件下过滤物质,实现对VOCs的分离[4]。该方法初期投入高,运行费用偏高,设备简单,回收率高,能耗低,无二次污染。但是,成本高,膜易污染,膜稳定性差,通量小。

3.1.4 低温等离子技术

应用高能电子射线,激活、电离、裂解有机物内的各个组分,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变为无毒无害物质。该方法初期投入低,运行费用适中,能耗低,成本低,应用范围广,除恶臭。但是,无法完全降解,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3.2 典型VOCs排放源控制技术

3.2.1 对交通工具控制

针对来源于尾气排放的VOCs,可以使用控制油品、机内净化技术以及三元催化处理的方式完成控制。其中,机内净化技术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改造发动机结构、改善燃烧状况等方面内容。针对来源于加油期间的油品逸散(燃料蒸发)以及油罐泄漏的VOCs,可以使用加设处理设备的方式完成控制。

3.2.2 对工艺过程控制

针对石化行业的VOCs排放,要求强化组织展开泄漏修复与检测,以完成对VOCs排放源的控制。

针对来源于无组织排放的VOCs,可以使用如下的过程控制方案:工艺改进,装置设备泄漏控制,不同产品分类摆放,减少污染物堆积,加强通风,加大车间抽风系统的力度,推广使用密闭先进设备,提高工作效率[5]。

针对烟囱排放的VOCs,可以使用末端控制技术完成管控,相应技术内容在前文已有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3.2.3 使用溶剂控制

在控制主要溶剂使用时,针对来源于无组织排放的VOCs 以及来源于烟囱排放的VOCs,均使用与主要工艺过程源控制相同的技术来完成。

4 臭氧污染防治策略要点

4.1 基于交通工具的污染防治

可以应用机外净化技术以及机内净化技术,对交通工具的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其中,对于机外净化技术而言,常用的方法为三元催化净化尾气,即结合不同车型排放尾气的现实情况与特征,在对应的尾气排放筒上加设壳体、衬垫或是设置涂层、引入活性物,实现对汽车排放尾气的净化。对于机内净化技术而言,主要通过改造发送机内部结构,促使发动机燃烧情况有所改善,从而实现在发动机内完成污染物净化。

4.2 基于工艺过程的污染防治

烟囱排放是有机污染物的主要工艺过程源,在臭氧污染防治实践中,可以应用对应的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回收或是销毁,最终达到减排效果。在此过程中,可以引入固定床吸附—水蒸气置换再生—冷凝回收工艺,即利用固定床内的吸附剂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随后通入高温水蒸气,促使有机污染物能够随着水蒸气同时脱离吸附床,最后结合对冷凝器的使用,使得蒸汽混合物冷却、冷凝为液体,完成回收[6]。

4.3 基于使用溶剂的污染防治

在对使用溶剂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控制的实践中,需要从前端原料入手,通过有机污染物溶剂、生物基溶剂、水性溶剂的开发与应用,避免溶剂使用过程中发生明显的有机污染物挥发问题。同时,还要搭配利用末端治理技术,着重落实对无组织排放的收集,搭配回收与销毁技术,降低有机污染物的排放[7]。

5 结语

綜上所述,臭氧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危害,所以必须要加大臭氧污染的控制与防治力度,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在实践中,收集更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样本,并以此为参考搭建本地化的源谱,保证能够对本地排放源的特点进行精准识别,完成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控制技术方案的合理选定与实施,搭配展开强化PM2.5与O3协同控制、夯实VOCs 综合治理基础能力、加快实施VOCs减排重大工程、强化组织展开臭氧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完善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经济政策等臭氧污染防治措施,推动区域臭氧污染防控与治理工作的升级。

猜你喜欢
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技术
对工程建设中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国内外纺织印染工业废气排放法规及标准的比较
平整机压下控制技术
浅析我国VOCs的排放特征与控制对策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汽车内饰用纺织品中挥发性有机物
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研究
景观照明联动控制技术的展望
热解吸—气质联用技术在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中的应用
改进重复控制技术在光伏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