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利
(美达源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济宁 272000)
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和规模不断扩大,对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实际操作中常常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息沟通不畅、管理制度不完善、材料和设备管理不规范等,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此外,施工质量管理的滞后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探讨和优化建设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设工程管理领域,质量管理因其直接关联工程的安全性、耐用性和功能性,因此,在保证工程符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升企业声誉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安全是建设工程的首要考量。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是确保建筑结构稳定、耐用,避免出现因设计、材料或施工质量不合格导致的安全事故。其次,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是质量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各国和地区对建筑工程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质量管理应确保工程遵循这些规定,避免法律风险和潜在的财务损失。再次,高标准的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优质的建设工程需要满足功能性要求,如舒适度、使用便利性和美观度等,这些都离不开细致周到的质量管理。在建筑领域,企业声誉往往与其完成的项目质量紧密相关。优良的工程质量能够提高客户信任度,为企业带来更多业务机会。同时,高效的质量管理流程能够减少返工和维修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后,高质量的建设工程能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良好的质量管理能够确保资源的有效使用和环境保护,如选择环保材料和采用节能设计,有助于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满足社会对绿色建筑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建设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的信息畅通与及时传递对项目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但当前建设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存在信息渠道不畅通的问题,从而加大了质量管理的难度。信息传递缓慢可能导致发现与解决问题延误。在工程现场随时可能出现问题,但由于信息传递不畅,无法及时将问题传达给相关人员,从而无法迅速解决问题,不仅增加了处理问题的成本,还可能影响工程进度。同时,质量管理信息渠道不畅通可能导致不同部门或团队之间无法有效共享信息,形成“信息孤岛”,从而降低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效率和协作性。另外,信息传递不畅通会导致信息不完整或失真。如果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丢失或被误解,会造成严重的质量管理隐患。不准确的信息可能导致错误决策,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
质量管理权责范围界定模糊会导致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混乱,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模糊的权责范围可能导致推诿责任。在工程项目中,不同部门和团队涉及的质量管理内容不同,如果没有清晰的权责范围界定,当问题出现时,各方会互相推卸责任,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模糊的权责范围会导致协同合作不畅。各个部门或团队如果不清楚自己的质量管理职责,便难以有效协同合作,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首先,不完善的材料和设备管理体系可能导致使用的材料和设备不合格。如果没有有效的检验和控制措施,在工程中误用了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甚至可能导致工程事故。其次,不完善的管理体系可能会浪费材料和设备。如果没有合理的库存管理和采购计划,购买或储备的材料和设备过多,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成本。最后,不完善的管理体系会导致材料和设备丢失或损坏。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追踪机制,在运输、储存或使用材料和设备的过程中,会导致其损坏或丢失,从而进一步增加工程成本和风险。
施工质量管理是建设工程的核心任务之一,但目前存在施工质量管理滞后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问题积累叠加。质量管理工作开展不及时,工程项目问题会逐渐积累,最终导致工程质量下降,产生项目成本增加、项目延期和客户不满等问题。二是问题迅速扩大。忽视或延误问题,可能导致问题迅速扩大到整个工程,变得难以控制和解决,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风险,追究法律责任。三是问题不可逆转。一些质量问题一旦发生,可能造成永久性损害,如结构性问题或环境影响。因此,有效的质量管理对预防问题至关重要。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可实现施工信息与建设工程管理信息互通有无,从而实现信息资源高效流动和共享,减少因信息问题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便各个项目团队实时记录和提交质量管理信息。通过数字化报告和记录系统,现场工作人员可以轻松地记录问题、质检结果和材料、设备信息,消除了传统纸质报告的延迟和错误,保证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同时,可以建立数据中心,确保信息安全存储,便于管理和审查。二是促进团队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协作平台和通信工具能够让不同部门和团队实时沟通,共享文档和文件,解决问题和取得共识,有助于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提高协同合作效率,确保所有团队成员都能获得所需信息。三是信息化管理平台可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工具。通过大量的质量数据分析,管理人员可快速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和趋势,从而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质量风险,以提高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质量问题。总之,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显著改进建设工程管理,借助实时信息记录、协作和数据分析,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效率和质量水平,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完成。
建设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管理细则来指导实际操作,从而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明确的方向和依据,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和水平。首先,明确的管理目标是制定质量管理细则的基础。管理目标应包括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安全标准和时间进度等,应是具体的、可衡量的,以便团队能够明确工作重点和优先事项。其次,制定明确的管理细则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规划和执行质量管理工作,应包括工作程序、检查标准、质量标准、责任分配和报告要求等内容,有助于建立标准化质量管理工作流程,降低操作风险,提高一致性。此外,明确的管理细则可以提高团队的责任感和执行力。每个团队成员都应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以确保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减少责任模糊和问题推诿,提高问题解决效率。最后,制定明确的管理细则有助于监督和评估质量管理工作。通过制定可量化的标准和指标,管理人员可以定期评估工程项目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助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策略,确保工程质量稳定提升。围绕建设工程管理目标,制定明确的管理细则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策略。通过明确目标、规范流程、强化责任和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质量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
材料和设备管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为解决材料和设备管理体系不完善问题,需要根据现场施工需求,制定并健全相关管理体系,以保证质量管理效果。首先,为满足施工需求,需要建立有效的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包括明确的采购流程、供应商选择标准和采购计划,以确保及时供应合格的材料和设备,降低质量风险,减少工程延误。其次,需要建立材料、设备储存和库存管理体系。根据不同材料和设备的特性,制定适当的储存条件和库存控制措施,以避免材料和设备损坏或浪费,确保及时供应。同时,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检查标准、检测方法和验收程序。质量控制体系应确保所有材料和设备都符合工程质量要求,避免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例如,可针对不同施工阶段需求,建立阶段性的材料和设备管理计划,包括前期采购计划、施工阶段材料供应计划和设备安装计划等,根据实际进度和需求,合理安排材料和设备使用。最后,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追踪机制,包括监测材料和设备交付、使用情况,定期进行质量抽样检查,并建立问题追踪和解决程序,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综上,根据现场施工需求,健全材料和设备管理体系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策略。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流程和控制措施,可以保证材料、设备合规和及时供应,从而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和进度。
为有效管理建设工程质量,需要在不同施工阶段构建明确的质量管控流程,以减少质量问题和最大程度地提高工程质量。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施工前期质量管控。在施工前期,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质量计划,包括明确的质量目标、检验标准、工程材料和设备选择、供应商评估等。质量管理团队应参与计划制定,以确保质量要求纳入施工计划中。此外,应制定并执行质量培训计划,以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并遵守质量标准和程序。二是施工中期质量管控。在施工中期,需要持续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包括材料和设备的验收、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检查、工程进度监控等。应建立明确的检查流程和报告机制,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此外,应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会议,进行质量绩效评估,对需要调整的问题和风险进行讨论和决策。三是施工后期质量管控。在施工后期,需要进行质量验收和整改工作,包括工程的最终验收、质量缺陷整改、解决问题,以确保工程项目的交付符合质量要求。同时,需要建立质量档案和文档,以备后续审计和维护使用。此外,质量管理团队应与项目管理团队和其他相关部门紧密合作,以确保质量管控流程与项目进度、需求保持一致;建立问题反馈和改进机制,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策略和流程。构建施工前期、中期和后期质量管控流程可以全面覆盖质量管理工作,避免漏检和滞后解决质量问题,从而提高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减少质量风险,确保项目成功完成。
总之,在建设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至关重要,其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能否成功完成和安全使用。本文分析了建设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及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制定明确的管理细则,健全材料和设备管理体系,构建施工前期、中期、后期质量管控流程等策略,以更好地满足质量要求,减少质量问题,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性,使项目顺利完成并成功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