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旭,辛 广,王月华,汪艳群,颜廷才,皮钰珍,武俊瑞,张 琦,孙希云,李 斌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产出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理念是当前全球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其人才培养模式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导,目标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1]更加符合“新工科”发展需求[2]。实践环节模式是“产出导向”教育关键阵地,是展示教学效果的扭力杠杆[3]。通过实践阵地学生得以充分发挥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不断建立和完善产出导向理念,立足于地方经济特点和食品行业需求,实习教学应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转变[4]。在此背景下,高校食品科学专业迫切需要构建新的一体化实习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实习效果,满足社会对高端应用型食品工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已结合专业特点和地方经济需求,全面开启了食品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序幕[5-7]。
以“食品科学综合实习”为例,探索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下的产出导向一体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食品科学综合实习”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实践课程,针对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将食品科学专业原本独立开设的综合实习、市场调研、新产品研发实习整合优化,并融入产品实验室制作、产品营销设计过程,创设了食品产品研发的整个过程贯穿一体设计实践体系。
食品科学专业实习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食品制作的研发思路及过程、生产工艺流程及装备,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目前,食品科学专业实习面临着重重困难,实习效果不佳,这正是高校食品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食品产品的市场呈现涉及产品理念、市场分析、产品设计、产品研发、市场销售、产品宣传等各个环节,要求学生掌握每个环节的思考途径和实施方法。综合实习、市场调研实习、新产品研发实习看似各有侧重点,但均为食品从原料到产品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当前,食品科学实习缺少从头调研和设计的连贯性一体化实践体系,学生难以通过独立的实习内容掌握食品研发的全过程。
企业在人才需求中越来越强调用人标准主要考核学生的具体实践能力,目前高校实践内容大多脱离企业实际需求,缺乏对产品创新性和市场需求性的思考和调研,而此过程恰恰是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契合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需求导向实践模式的建立在精准育人和稳定就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积极性和参与性。现有的食品实践教学模式忽略了调研、设计、研发、营销等多方面的系统性综合训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不足。如何在实践教学中激发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带着问题、带着探索精神投入其中,是学生优质实践的关键[8]。
实践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目前对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的查阅来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反馈,评价形式表面化和单一化,忽视了多元化评价的及时跟踪反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
为适应现代食品企业发展的需求及符合工程认证对于学生知识及能力达成要求,“食品科学综合实习”重点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改革。“食品科学综合实习”课程整合了原有教学计划中的“新产品研发实习”“食品包装设计”“市场营销”等实践选修课程,优化重组后创建的以产出为导向,融合市场调研、新产品研发、食品包装设计、市场营销为一体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实习课程。
2.1.1 改革途径
(1) 课程目标从单一目标优化为综合性目标,尤其是强调对整体方案的理解和设计,对于引导从上下游关联性环节上去整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更强的实践性,更加适应农科背景下的新工科专业建设对学生知识及能力培养的需求。
(2) 教学内容除包含市场调研、新产品研发和实验操作,另外增加了食品营销环节,通过这些内容的整合使学生对食品企业产品研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利于整体把握和全程控制,并寻找到食品企业发展创新的途径。
(3) 考核方式改为过程化考核,即对学生在课程全过程学习中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合理评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所有环节结束后进行答辩,并提交实习报告,这样使得整个环节有步骤有序进行,实现综合全面的考核,有利于帮助学生达成课程目标,实现毕业要求。
2.1.2 改革目标
通过学习“食品科学综合实习”,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 通过对食品市场及食品企业的调研实践,掌握市场信息调查方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设计调查问卷,获取调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挖掘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寻找创新改革突破口。
(3) 了解食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在新产品研发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和相关法规,履行研发过程相应责任。
(4) 具有团队意识,能够与团队成员协同开展工作,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5) 通过交流讨论、汇报作品设计方案及撰写作品计划书等多环节训练,使学生具有清晰的口述表达能力和专业的书面表达能力。
(6) 通过市场调研实践和食品新产品研发系统训练,使学生能够有效获取产品市场信息及数据,掌握现代食品新产品研发方式,能够进行项目管理和决策。
2.1.3 改革实施
“食品科学综合实习”计划学时为4 周,实习期间各阶段时间和任务安排如下:
第1 周:市场调研。通过对食品市场及食品企业的调研实践,掌握市场信息调查方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设计调查问卷,获取调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第2 周:产品方案设计。通过市场调研获取的信息,设计一款新产品,撰写其研发计划书。
第3 周:产品实验室制作。进入实验室,按照计划书内容制作产品,并制作成品。
第4 周:撰写产品营销方案,设计宣传海报,完成实习报告的所有内容。
“食品科学综合实习”一体化教学模式见图1。
图1 “食品科学综合实习”一体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实习过程分组实习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方面,不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同等的锻炼提高机会,尤其是平时缺乏锻炼、动手能力差、性格内向的学生,在以小组为实习单元时表现的机会更少或隐身;另一方面,不便于教师清晰准确评判组内每一位学生的实习表现和能力提高程度,难以实现教学公平、因材施教、客观评判和精准评分。因此应打破传统的过程分组实习模式,进行探索性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1) 一人一方案,独立性设计。每位实习学生独立制定实习方案,指导教师一对一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教师指定选择实习题目,使每位学生的实习选题、市场调研、产品开发、方案汇报、市场营销等完全不同,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传统实习以小组为单元,不积极的学生参与性差的现象。
(2) 一对一辅导,研究生协助。为了提高综合实习效率和质量,安排有实战经验的研究生对本科生进行一对一跟踪和专项辅导,从实习方案制定、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实验操作等环节全方位开展协助、督促和监督,提高实习工作效率和效果。
(1) 将验证性实习改为设计性实习,给予学生足够空间根据兴趣设计项目。
(2) 整个项目一体化设计,要求呈现完整思路,切实体现综合性。
(3) 学生的理念和想法通过方案设计及实践操作得以实现,赋予成就感有利于调动积极性。
(4) 产品的开发与市场需求想结合,先调研后营销的过程充分体现出应用性学科的特点,促进学生专业素质提升。
(5) 考核环节完全实现过程化和全面性,4 个环节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最后结合答辩考核提升学生从文字撰写到口头表达的能力。
“食品科学综合实习”的全新探索和尝试通过市场调研实践、新产品研发设计、产品研发实践和市场营销设计等系统训练,使学生掌握了现代食品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的实际流程和经验,培养了学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创新思维、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系统性思维,去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一体化实习模式改革有利于落实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实习环节因材施教,本科生受益匪浅,研究生能力提升,本科生与研究生共成长。此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为食品科学专业认证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提供参考和示范。
(1) 教学模式梳理。规范课程模式、标准、体系,省内相关专业推广,以达到省级一流实践课的水平和标准。
(2) 课程教材建设。结合食品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吸纳融合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课程资源,编制实用性强实践指导书。
(3) 推进校企合作。指导学生选题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创新改进,并推进研发的成果落地,以帮助学生深入行业、热爱专业。
专业实习是高等院校食品类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新形势下食品科学专业实习遇到的问题与挑战,通过“食品科学综合实习”积极探索并建立以产出为导向的一体化系统实践体系、创设独立化和自主化实习实践模式、完善实习成效保障与评价机制等措施,建立了面向实践、注重创新、突出应用的食品科学专业实习教学体系,提升了复合型食品类人才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