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坏死杆菌病临床症状及防治

2024-05-26 15:54
猪业科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坏死性病猪杆菌

杨 成

(沙湾市畜牧兽医站,新疆 沙湾 832100)

引言

猪坏死杆菌病是一种在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中广泛流传的疾病,致病菌为坏死梭杆菌(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该病的主要侵染部位是受到损伤的皮肤组织、口腔和消化道黏膜处,该病一般为慢性感染,病情严重时感染组织部位会发生坏死,甚至可在体内脏器官处出现坏死病灶。猪坏死杆菌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我国一些常见养殖动物如猪、牛、羊、鹿中均有发病报道,其中猪坏死杆菌病最为常见。了解猪坏死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其防治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 病原学特征

中,从而污染周围环境成为传染媒介。这些因素也导致了该细菌传染率较高,并且除了家猪外也对其他多种养殖、野生动物易感。

2 流行病学

坏死梭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无鞭毛和荚膜,不产生芽孢。该菌形状多样,镜下观察多为球杆状、长丝状、细管状等。在培养基中一般呈现长丝状,新生菌呈均匀染色,而老龄细菌培养物会在菌丝内部形成空泡而呈现不均匀的串珠状。该菌可从患病动物的内脏组织如肝、脾和肺部的坏死病变中分离,健康动物的粪便中也可以检测到坏死梭杆菌的存在。

坏死梭杆菌是一种严格的厌氧菌,pH7.0、温度37℃是坏死梭杆菌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普通琼脂或肉汤培养基不适合该细菌生长,但在补充有血液、血清、葡萄糖、酵母提取物的琼脂培养基中能够良好快速生长,该菌的纯培养物可以通过加入结晶紫抑制杂菌的生长获得。坏死梭杆菌能产生多种毒素,如外毒素和内毒素。将外毒素皮下注射到兔子体内会引起组织水肿,而静脉注射可导致兔子在几小时内死亡。内毒素可引起组织坏死。

物理和化学因素可快速杀灭坏死梭杆菌,65℃的温水15 min 或者沸水1 min 内可杀死该菌,而阳光照射8 h 以上也可杀灭该细菌。常见的消毒剂对灭杀该菌的效果极佳,如使用0.5%苯酚、1%福尔马林或者1%高锰酸钾可在5 min 内杀死该菌。然而,它可以在粪便、受污染的土壤和有机物中存活长达50 d。尤其是在气温低下的冬季,它可以存活数月。坏死梭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创伤后直接接触和食物传播等,主要的病源通常为病猪或者带菌猪,细菌会大量存在于病猪患部的坏死组织和炎症渗出物该病主要是由于细菌侵入受损伤的皮肤、黏膜组织所导致。一般当养殖环境卫生较差、天气潮湿多雨时易发病。坏死杆菌病尤其是在湿润多雨的季节发生得最多,一般呈现散发或者地方性流行,并且多与其他一些常见的猪病并发或继发性感染。当猪群拥挤、经历运输、猪之间相互咬斗、摩擦踩踏时容易造成猪皮肤外伤、继而发生坏死杆菌感染导致猪坏死性皮炎的发生。坏死性口炎一般是细菌侵染口、鼻腔导致,易发于口腔黏膜受损时,如仔猪牙齿萌发时。坏死性肠炎一般多见于继发感染,如在感染猪瘟时极易发病。在家养动物中,猪、牛、绵羊是最易受到坏死杆菌感染的群体,而家禽类的易感性较低。兔子和小鼠等试验动物对该细菌易感,并且人类也可能感染坏死杆菌病。传播该病的来源主要是病畜和带菌动物,病畜的皮肤、肢蹄以及黏膜处会发生坏死性炎症,因患处的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病菌通过渗出泌物和坏死组织进入养殖环境中,从而成为传染该病的媒介。

3 临床症状

因细菌感染的部位不同,猪坏死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也有所差异。总体分为以下五大类。

3.1 坏死性皮炎

坏死性皮炎是养殖过程最常见的坏死病,染病猪的皮肤会发生大面积的坏死和溃疡。发病的部位较多,在猪颈部、腹部、背部、臀部、尾部、耳朵和四肢下部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均可形成病灶,母猪因哺乳的需要,乳头和乳房经常会受到摩擦受损,受到感染后皮肤表面发生坏死,严重时甚至乳腺也发生坏死。在病情发展初期,皮肤上会出现很多丘疹,局部瘙痒,此时不易观察发现。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在皮肤表面形成干痂并变硬,痂下组织会出现大面积坏死区,发生腐烂,伴随着恶臭液体从破溃处流出,最终皮肤溃烂。在严重病例中,皮肤发生严重腐烂,身体表面烂至体腔内,甚至会波及骨骼。当四肢受累时,病猪则会出现明显的行动不便,走路表现为“三角跳”姿势。个别病猪身体躯干、颈部、腹背部的大部分皮肤干燥坏死,如同覆盖了一层坚硬的“盔甲”,最后甚至会从猪的身体脱离。当存在其他继发感染、细菌感染到内脏或出现转移性坏死病灶时,病猪会出现高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全身性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3.2 坏死性口炎

坏死杆菌感染受损口腔黏膜是致坏死性口炎发生的原因,该病多发于哺乳后期和保育期仔猪。病情初期仔猪表现为食欲不振、身体发烧、流涕并伴随硫化物臭味。病猪口腔黏膜处多有伪膜形成,伪膜内部会发生溃烂出血形成溃疡。病猪不能吃食和吞咽,导致机体营养摄取不足,身体进一步消瘦,咽喉部发生感染后病猪会呼吸困难,下颌发生水肿,病情严重后细菌侵染至肺部后可形成肺炎,一旦出现肺部炎症,病猪死亡率极高。

3.3 坏死性肠炎

坏死性肠炎一般为继发性感染,当其他疾病造成猪体肠道菌群失调时,存在于肠道内的坏死杆菌会大量繁殖,形成肠炎。病猪临床诊断上出现严重腹泻、全身消瘦、发烧等一些全身性症状。大便呈现浑浊水样,混杂坏死黏膜,伴随强烈臭味。解剖病猪肠道时可见大量黏膜坏死和溃疡病灶。猪只短时间内体重迅速下降,最后因继发感染和大量脱水、电解质失衡死亡。

3.4 坏死性鼻炎

坏死性鼻炎发病率较其他几种病较低,但在仔猪和育肥猪中多发。鼻黏膜受损后被坏死杆菌感染,导致鼻腔病灶表面覆盖一层伪膜,伪膜下有溃疡组织。感染初期,病猪出现咳嗽,鼻孔流脓状鼻涕,个别猪只伴有腹泻症状,机体消瘦。严重时可蔓延至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导致死亡。

3.5 坏死性蹄炎

该病在羊、牛中发生较多,猪养殖中发病较少,一般猪蹄受到外伤后才可能发生感染。此外,坏死性蹄炎也常继发感染于患其他肢蹄类疾病如口蹄疫的病猪,病情一般表现为蹄部坏死,出现溃烂病病灶,严重时病猪不能站立,甚至会发生蹄匣脱落现象。

4 疾病诊断

4.1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一般可通过各患病部位的特殊症状、病理变化、特殊气味和相对应的机体功能障碍,同时结合发病的流行性特征,即可初步作出疑似疾病诊断,但是还是需在实验室检查后才能最终确诊。

4.2 实验室诊断

从患病动物的病处与健处交界组织取样,制成刮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能见典型的串珠状菌体或杆状菌体。同时将采取的病料立即置于厌氧环境中进行细菌接种培养。在初次分离细菌时,可在培养基中添加抑菌剂等用于抑制杂菌的生长。病料接种后马上放在厌氧缸内培养,培养2 d 后,即可见菌落的形成,菌落边缘颜色较淡,中央不透明,颜色整体呈淡蓝色。选出可疑菌落后,再进一步做细菌纯化培养,最终可通过生化特性鉴定作出诊断,有条件的试验还可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来确诊病原。为防止其他杂菌污染,最好获得纯培养物后,将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如小鼠、兔子),观察是否会出现相应症状,出现症状后再次培养患处细菌,从而进一步鉴定是否为纯培养物。

5 防治措施

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市场上暂无可用的坏死杆菌疫苗售卖,目前只能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疾病发生。

5.1 防制措施

预防猪坏死杆菌发生的关键是避免损伤猪的皮肤和黏膜。猪舍卫生要保持良好,猪舍需要定期清洁消毒,防止细菌繁殖和传播;猪的运输需要注意。猪的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疫病的传播,保证猪的健康状态;人员防护要到位。工作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人员感染。注意观察猪群。一旦发现圈内有外伤的猪时,应及时进行处置。对于发病猪舍,要及时清除猪舍内的污染物,如污水、粪便等,并进行彻底的消毒。如发生病死现象,需要及时将病死猪及病猪的腐败组织进行消毒并掩埋。

5.2 治疗措施

对于已经感染猪坏死杆菌的猪,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以避免疾病的加重。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持性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是采用抗生素和消炎药物进行治疗,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支持性治疗则是针对病猪的临床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补液、补充营养等。当发现猪群中有患病猪时,需要及时将病猪分圈进行隔离治疗,同时,猪圈应及时消毒并且保持洁净、干燥。根据病猪的不同患病部位需对症治疗,一般应先进行局部处治。如猪出现坏死性皮炎时,可以先将局部坏死的硬壳和已经坏死的组织清洗干净,然后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3%的H2O2溶液冲洗患部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最后可在伤口处撒布高锰酸钾细粉,磺胺药粉和碘仿粉末或涂抹5%碘酊等。后续的治疗需要观察初次治疗后的效果,根据病情的不同发展变化,再进行对症治疗,直至彻底痊愈为止。对于坏死性蹄炎,可先用物理清创,用清水冲洗或者用灭菌的脱脂棉拭干净患处;然后再用药物处理治疗,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等药物消毒处理;最后可以撒布高锰酸钾粉末、磺胺药或涂擦浓碘酊。如猪患坏死性口炎,可先用3%的H2O2溶液冲洗口腔消毒,然后早晚各一次涂抹抗菌类药物。治疗坏死性鼻炎时不宜向鼻腔内给药,可以注射青霉素进行治疗。坏死性肠炎一般是通过口服磺胺类药物,并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当出现全身性症状时,除了在患病部位给药以外,还应该注射一些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等抗菌消炎药物,以期控制体内细菌进一步暴发。

6 小结

猪坏死杆菌病不仅对生猪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公共卫生产生潜在威胁。本文系统介绍了猪坏死杆菌病的病原学特征和传播途径,并详细阐述了疾病感染后猪体内出现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等。同时,本文探讨了目前猪坏死杆菌病的防治策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防治手段可能无法完全根除猪坏死杆菌病。因此,应该综合采取多种防治策略,形成综合防控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强对猪坏死杆菌病的深入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防治策略。同时还需要提高对猪坏死杆菌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并且,政府、兽医人员应对养殖户进行宣传教育,共同努力提升防疫措施和管理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从而推动猪坏死杆菌病的有效防治。

猜你喜欢
坏死性病猪杆菌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乳杆菌属分类学地位变迁后菌种名称英解汉译检索表(二)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肉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