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在浙江省委、团中央的重视关心下,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学院成立,探索在高校领域开展青年政治骨干培养,这是浙江“青马工程”的最早雏形。2023年,团浙江省委锚定新目标、立足新形势,根据《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和《关于高质量推进全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提出进一步深化实施“青马工程”,一体推进新世纪人才学院建设,明确“青马工程”以新世纪人才学院现有工作基础为依托,新世纪人才学院以“青马工程”为主要工作内容,进一步丰富学院内涵、拓展工作外延,切实提高青年政治骨干培养的覆盖面、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打造具有浙江味、时代味、青年味的思政工作品牌。
建立“本部+分院+教学点”的组织体系。在浙江省团校挂牌“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学院”,作为新世纪人才学院实体化运作工作机构,统筹、指导、考核全省各地“青马工程”培训实施工作。推动11个地市、21所省部属高校、10家省部属企业团组织依托现有工作基础和工作品牌,申报成立第一批人才学院分院,以“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学院 XX 分院”命名,承接青马培训任务。一体带动条件成熟的90个区县、78个省部属高校二级学院、8个市属基层团委和8个省部属企业二级子公司整合区域、领域内的教育资源,依托各级各类红色教育基地、党群服务中心、精神文明实践基地等,成立人才学院教学点184个,承担具体教学任务,支持本部和分院教学工作。
建立“培养科学、操作规范、形象统一”的标准体系。新世纪人才学院出台各领域分类指引,明确选拔、管理、举荐和跟踪等各环节标准,实现培养内容、日常管理、量化考核、制式标识的统一规范,确保全省“一把尺子量到底”。新世纪人才学院负责全省“青马工程”的实施,授权各分院、各教学点在经过标准化培训后为青马学员颁发人才学院统一制式的结业证书,作为青马培训成果的唯一有效认定。全省坚持“一盘棋”统筹,按照学员选拔标准逐级提高、学员培养层级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分院培养结果作为省本级学院培养的前置条件,实现逐级认证。
建立“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的培养体系。通过集中培训、日常管理、动态跟踪等全周期、全链条培养环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好研究会等智库力量,深挖“八八战略”等资源,整理编印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省级学院研发23门特色政治理论课程并纳入全省教学大纲。循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走过的足迹、擘画的印迹、牵挂的心迹,全省各级学院围绕“党建+生态+科技+文化+共富”等67个循迹溯源点位,设计“五线N段”特色研学路线79条,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实践能力。
为解决实体阵地紧缺、师资力量不足等难题,按照“成熟一批、成立一批”的原则,以组织领导有力、教学阵地完备、师资力量充足、课程内容丰富、学员管理严格、经费保障到位为前置条件,分批次审批成立省新世纪人才学院分院。
在组织架构上,推动市级分院积极争取市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支持,建立健全由相应团组织主要负责人任院长,教育、民政等有关单位协同参与的组织架构,规范成立院委会、教委会等,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班主任。推动高校、企业分院在党委的领导下,建立健全由相应团组织主要负责人任院长,组织、宣传、学工等有关部门协同参与的组织架构,规范成立院委会、教委会等。
在教学阵地上,整合各类红色教育基地、党群服务中心、精神文明实践基地、党校、团校等资源,用于承接人才学院分院教学任务,主要开展理论学习、党性教育、素能提升和实地实践等教育活动。
在师资力量上,建立教师库,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等就党的创新理论、重大政策以及社会热点等开展专题辅导。建立导师库,导师主要负责学员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教师库、导师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整。
在课程内容上,构建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规党纪、形势政策分析等方面课程。制定培养计划,以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为主要内容,围绕修心、修性、修能、修德等目标对“青马工程”学员进行全面培养。
在学员管理上,每年按照公开报名、资格审查、比选择优、组织考察、确定人选的程序对学员进行选拔。经审批同意的分院培养的青马学员由省本级学院审核后全省统一编号。建立健全学员日常管理、考核评价和末位淘汰机制。不断完善学员跟踪培养机制,及时准确掌握学员成长轨迹,定期开展情况分析,助推学员成长。
在办学质量上,团省委定期对经审批成立的分院开展检查评估,对不符合“青马工程”培养标准要求的进行督促整改,视情况暂停其组织“青马工程”招生培养等工作,问题严重的要求停办直至取消分院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