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文化金名片 释放融合新动能

2024-05-25 13:39蒋鹏举
唯实 2024年3期
关键词:常州文旅融合

蒋鹏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常州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人文荟萃的品牌优势,有责任也有能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展现新作为、探索新经验。近年来,该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深度融合”理念,保持“与强者比拼、跟快者赛跑、携优者同行”姿态,持之以恒地改善新供给、提升新服务、创造新需求,为加快建设长三角文旅中轴、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常州样本”争创更多标志性成果,努力构建文旅领域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更好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

一、注重“三个结合”,促进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探新路

注重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以敬畏之心守护好城市历史文脉、乡村文化肌理,深入研究提炼常州地域文化价值内涵,着力加强对历史建筑、风貌街区、革命遗址、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更好维护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充分展示文脉延续、气韵彰显、功能复兴的人文之城风采。

注重文化基因与现代实践结合。持续深挖常州文化的现代价值,通过打好“一支研究力量、一个体验空间、一个品牌活动、一条产业链”等“组合拳”,更加有力地推动文化基因深度融入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找准切口、探索新路、形成影响,提供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常州样本”。

注重文化发展与文明传播结合。不断扩大国际国内人文交流合作“朋友圈”,积极回应当代人尤其是年轻群体的情感世界、思想律动,着力推动参与性、功能性强的本土文化再造,与当代生活建立起血肉关联,形成文化产业、文化品牌、文旅体验之间的多向赋能,努力使常州成为展示中华文明、江南神韵的重要窗口。

二、聚焦“五大重点”,推动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启新程

聚焦关键区域,实施“文旅空间重构行动”。把文旅规划“一张蓝图”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以长江、大运河“黄金十字”为龙头,结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两湖”创新区文旅新高地、旅游休闲城市建设等系列规划的编制实施,按照“水岸互动、众星拱月”的发展导向,超前谋划“江河湖”文旅空间布局及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构建蕴含常州文化特色、彰显城市休闲品质、具有国际影响的文旅地标,为重点产业和优质项目预留发展空间,提供良好预期,为建设长三角文旅中轴、休闲度假中心提供全新引擎。深化文旅赋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统筹布局“城市会客厅”“街区可漫步”“生态休闲带”等新型功能,全力推进焦溪古镇申报世界遗产、大青果片区文商旅一体化运营、茅山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创建,加快培育恐龙园、天目湖等世界级(千万级)旅游景区(度假区),着力构建(千万级)旅游景区(度假区),着力构建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交旅融合、数旅融合等一批个性彰显、优势互补的特色片区,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各类载体,推动形成以“三区一圈”为核心的文旅体验和消费新格局。

聚焦传承创新,实施“城市文脉赓续行动”。进一步增强文化遗产在城市文旅开发中的统摄地位,系统实施地域文明探源、文化基因解码、历史名人传世、非遗活化利用等工程,强化对江南文化、工商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的系统梳理和现代阐释,全力打造以“百园之城”为标志的园林文旅集群、以“百馆之城”为标志的文博旅游集群、以“名仕青果”为标志的名人文旅集群、以“三杰故里”为标志的红色文旅集群等融合集群,大力开发“跟着考古去研学”“跟着名人去打卡”“跟着非遗去旅行”“跟着诗词游常州”“跟着博物馆游常州”等文化主题旅游品牌,让“历史的气象万千”真正成为“眼前的精彩纷呈”。着眼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更“火”起来,积极探索文脉传承与文旅发展相互赋能、相互增彩的新路子,着力对加强古城古镇历史建筑、风貌街区、考古遗址、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有序推动焦溪古镇文物建筑修缮、历史风貌整治和文态业态布置,全力实施前北岸明代楠木厅、未园、冯煦别墅等重点修缮项目,不断深化寺墩遗址、三星村遗址等重要史前文明遗址群落保护规划,助力形成具有鲜明常州元素、融入大众生活、勾起乡情乡愁的文旅新坐标。

聚焦重点产业,实施“项目集群领跑行动”。坚持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带动文旅投资增长、产业结构优化、消费需求升级,不断强化文旅产业跨周期布局、逆周期调节,持续推动总投资超1200亿元的“532”文旅项目落地,精心打造止园、大观江南文化、工商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标识楼,以及青果巷三期等城市新地标,加快建设以东方侏罗纪、天目湖动物王国等为代表的现象级产品,建成投运季子文化传承中心、大庙弄片区历史风貌改造、常青里文化旅游街区等一批重点项目,为把常州建设成为富有文化底蕴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提供支撑。聚焦文商旅融合发展、文旅消费提质升级、数字文化产业培育等重点领域,统筹抓好大景区提升、大企业培育、大项目招引,超前谋划一批质量水平高、市场前景好、业态创新强的文旅新项目,引导文化、艺术、创意、科技、体育、会展等各类要素创造性投资,力争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达1000家以上,增创一批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打造文商旅深度融合全产业链,努力实现文旅产业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

聚焦跨界融合,实施“消费场景焕新行动”。更加突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着力强化城市文旅体验场景营造,深化“展览+文旅”“演艺+文旅”“音乐+文旅”“赛事+文旅”等发展模式,深耕景观建筑、古韵新声、风味美食、文创好物等当地文化资源,精心打造“观文博、赏好剧、听音乐、品美食”等文旅融合新场景和新业态,创新推出更多“国风”“国潮”“国货”等优质体验产品,促进人均旅游消费、夜间消费比重、平均停留时长、年轻游客占比等指标提升,把常州打造成为高品质、高体验感文化旅游目的地。更加突出“都市型、综合性、高创意”,强化常州文旅国际化表达、创新化讲述、分众化推广,持续赴省内外重点客源市场开展“引客入常”推广活动,高密度宣推恐龙(“骑着恐龙游常州”)、音乐、国风等“青年理想生活”主题文旅IP,迭代升级“常州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事,策划举办“文旅引领、赋能后城市化发展大会”“东坡文化节”等全国性活动,打造更具影响力、穿透力的文旅全媒体传播矩阵,构建国内一流、獨具特色的文旅品牌集群,有效推动从“流量”到“留量”、从“预热”到“保温”。

聚焦优质体验,实施“文旅服务提质行动”。持续推动优质文化文艺资源下沉,进一步优化设施布局、资源配置和运营运行机制,聚力打造以“演艺小剧场”“秋白书苑”“千果艺站”等为代表的多元业态融合文旅空间,推动“常州文艺精品展演季”“常州戏剧文学奖”等传统艺术活动提档升级,推出锡剧《季子》、民族管弦乐《听见·大运河》等代表城市的文艺精品,加大“半园·珍珠塔”等演艺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培育一批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潮流演艺空间、文博艺术空间、城乡旅游驿站等服务设施,充分发挥“城乡共富、文化先行”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文旅服务品质化、智能化、融合化迭代升级,进一步优化旅游景区预约、质量等级评定划分、最大承载量测算等服务管理制度,不断扩大文旅“一卡通”、数字人民币等创新应用场景,依托“常享游”文旅总入口打造“老城厢Citywalk”等智慧導览系统,促进元宇宙、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元素深度融合,营造以“文化+旅游+商业+数字”为模式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为主客共享美好生活插上“科技翅膀”。此外,以常州市政府名义率先公开宣布外地游客公交、地铁长期免费坐,张开城市双臂拥抱全国宾朋。

三、完善“三项机制”,赋能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开新局

完善政策引领机制。精准把握常州作为长三角文旅中轴、区域性消费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始终坚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不断加强对国家战略部署的趋势性研判、对文旅发展动向的前瞻性把握、对核心要素资源的宏观性调控,精准谋划一批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招实招,持续推出“助企利市惠民”系列政策举措,更好地推动制度再创新,主体再拓展,能级再提升。

完善市场服务机制。加快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全过程的市场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监管和服务、信用和质量评价等机制,健全产业投资度、消费活跃度、游客满意度、城市美誉度等综合监测系统,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好地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积极作用。

完善人才托举机制。充分把握文化发展规律、艺术生产规律、文旅市场规律,协同开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招双引”,不断加大文博考古、艺术创作、产业规划、创新创意等急需紧缺人才引育力度,更好地推动政策引才、项目引才、以才引才。

(作者系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国致公党江苏省委副主委)

责任编辑:张蔚菊

猜你喜欢
常州文旅融合
常州的早晨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