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墨艺行者
黄蓉 · 雕塑
杨过 · 雕塑
香港文化博物馆为纪念查良镛博士(金庸)百年诞辰举办的「侠之大者──金庸百年诞辰纪念.任哲雕塑展」,今日(五月一日)迎来第十万名参观者。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刘明光及联合策展人方圆明亲临博物馆,向第十万名参观者送上别具心思的纪念品,包括由雕塑家任哲制作及亲笔签名的制作的限量版图录及 精美的展览海报等。
金庸创作的小说及其笔下人物,是香港乃至全球华人的集体回忆。 是次展览获得查良镛博士家人及明河社全力支持,是全球首个获正式授权的金庸经典武侠人物雕塑艺术展。 展览自三月十六日开展以来,深受市民及旅客欢迎,第十万名参观者是来自福建的郭先生和陈小姐,二人曾多次到访香港文化博物馆,去年也曾参观博物馆内 的张国荣纪念展和李小龙展览,今年五一黄金周假期专程来港参观「侠之大者」展览。 郭先生说,初中时看过由金庸小说改编的电影后便爱上金庸的作品,他最喜欢的小说角色是《神雕侠侣》杨过。
雕塑家任哲在展览中以独特的雕塑技巧、精湛的造型能力,加上丰富的想像,将金庸笔下二十二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如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令狐冲、风清扬、 张无忌及任我行等从平面世界中解放出来,更配合由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得主、艺术家黄宏达及其团队所创作的多媒体体验,引领观众深入金庸的武侠世界。 展览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主办,香港文化博物馆与谷雨文化发展基金联合筹划,由即日起至十月七日在沙田文林路一号香港文化博物馆举行,免费入场。 有关展览详情,请浏览hk.heritage.museum/tc/web/hm/exhibitions/data/renzhe.html。
小龙女 · 雕塑
任我行 · 雕塑
风清扬 · 雕塑
除了栩栩如生的雕像外,香港文化博物馆亦在常设展厅「金庸馆」内展出由查博士家人捐赠作永久收藏的金庸半身像予公众欣赏。 雕像高约六十公分,由任哲以查博士晚年形象作蓝本。 「金庸馆」于二○一七年在查良镛博士支持下建立,至今已有超过二百七十万人次参观。 透过逾三百组展品,介绍金庸早期事业、武侠小说创作历程及其小说对香港流行文化的影响,展品包括金庸亲书对联、《笑傲江湖》报章连载版手稿、电视特刊等。
为配合雕塑展览,香港文化博物馆及康文署在四月至六月期间亦推出一系列特备节目,包括:李以建主讲「谈金庸武侠以外的文化写作」、郑政恒主讲「漫谈金庸影评」、邱健恩博士 主讲「侠影如今七十载──寻迹金庸小说的多元宇宙」、杨兴安博士及潘国森主讲「金庸小说精华章篇」、张菁主讲「见招拆招:英译金庸小说的历与练 」等,详情可浏览hk.heritage.museum/tc/web/hm/eventsactivities/programmes/ren-zhe.html。
此外,香港公共图书馆五月一日至八月三十一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八楼珍本阅览室举行「侠骨文心──查良镛博士藏品展」,展出查良镛博士( 金庸)收藏的书籍,以纪念这位武侠小说泰斗。 该展览免费入场,为康文署香港流行文化节2024及弘扬中华文化系列的节目之一。 并将于七月五日在中央图书馆地下演讲厅举行「江湖百炼,侠影千相:金庸小说的多维阅读」专题讲座,由邱健恩博士主讲,从不同角度探讨金庸作品中的武侠世界。
相关活动还有「文又得武又得」系列的「经典武侠剧服饰道具展览」,以及将于七月举办的《三侠四义》音乐会。
展览为「香港流行文化节2024」的前奏节目之一。 去年康文署主辦第一届香港流行文化节,大受欢迎。 今年第二届以「也文也武」为主题,带领大家穿梭古今,纵横文武,展示香港流行文化如何传承、流转、融和、突破。 节目包括专题展览、电影放映、舞台节目及外展活动,内容涵盖文学、各式艺术以至武术,全方位呈现香港活泼多元的流行文化如何能文能武。 如欲了解更多,请浏览www.pcf.gov.hk/tc。 这个展览亦是弘扬中华文化系列的活动之一。 康文署一直积极推广中国历史和文化,透过举办多元化的节目和活动,让市民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想获得更多资讯,请浏览网页www.lcsd.gov.hk/tc/ccpo/index. html。
香港文化博物館的「侠之大者──金庸百年诞辰纪念.任哲雕塑展」自三月十六日开展以来,已有十万人次前来参观。 图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刘明光(左一)、联合策展人方圆明(右二)及香港文化博物馆署理总馆长邓民亮博士(右一),今日(五月一日)在博物馆欢迎展览 第10 万名访客并送上纪念品。
今次展览主题「侠之大者」出自《神雕侠侣》中郭靖对杨过的一番寄语。 在任哲看来,一个人很难称之为「侠」:「侠是从人和人的关系中产生的。」任哲解释道,朋友之间重承诺守信誉,能够互相托付,这是「侠 」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与人交往讲究「仁义礼智信」,处世有胸怀,这也是「侠」的表现;而侠更加高级的境界,是从小我到大我,从人与人的关系 到人与家国。
任哲有意地将多个雕塑组合展出,如在中环爱丁堡广场,杨过与小龙女组成的「神雕侠侣」。 沙田博物馆则有更多组合,其中,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齐聚一堂,重现了金庸小说中的「华山论剑」经典场景。
任哲透露,曾想过做《鹿鼎记》中家喻户晓的韦小宝,但韦小宝也是和其他角色分不开的,笑言「做完一个韦小宝,还要再做7个『老婆』」,遂放弃了在 今次展览中制作。 但他的金庸武侠人物创作并未停止,他表示,五年来创作的金庸人物雕塑约有100尊,此次活动计划在香港陆续展出40尊,还有一些期待着与大众见面。
虽然制作一个雕塑只需要3个月时间,但「创作」雕塑的前期准备才是最主要的,而这一时间难以估量。 自从确定要做金庸武侠人物系列后,任哲和团队从挑选人物开始层层把关,从金庸写过的一千多个人物中选出适合雕塑创作的角色,进而考虑如何展现出人物的特点,创作 的人物对应什么时期,牵连着什么剧情。 任哲指出,雕塑是静态的,但要让人感受到其动态,是一个难点。
任哲表示,为了掌握人物的特点,他和团队专门做了一个检查单,包含「头发」、「五官」、「服饰」等合共28项,每个选中的人物都要填完这28项 检查单后,方可动笔画初稿。 他形容,做雕塑和盖楼房有很大的相似处,要循序渐进:画初稿、做小样、搭骨架、做模具、最终成型。 材料选择上,考虑到形态体量,选择以青铜和不锈钢来铸造,再经过高温加热化学物质产生不同的颜色。 「这主要取决于人物的性格,比如老顽童周伯通选用不锈钢,我在创作的时候希望他更shine一些。」
由金庸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众多,但任哲在创作雕塑时,坚持以原著为参考。 他表示,影视剧也有不同版本,人们心中的武侠形象不尽相同,倘若按照某一版的人物进行雕塑,雕出的只是演员,而非武侠人物本身,这不是任哲想要的。 因此,他将金庸原著小说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反覆阅读,力争做到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而合在一起时又能看出统一的艺术风格,他说,「其实每个 人物,都是金庸的一部分。」
精钢浇铸的塑像闪闪发光,威风凛凛的武者形象深入人心,任哲创作的雕像雄浑刚劲,在中国当代雕塑圈中占一重要席位。 他1983年生于北京,就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取得学士及硕士学位。 史诗神话和古典小说里的英雄人物深深吸引着少年任哲,并成为他后来创作中经常出现的主题。
对历史和文学的崇敬是任哲雕塑的核心精神,他将传统中式美学、华夏哲学与当代艺术表达形式融会贯通,《云端》(2017年)及《臻妙境》(2015年)是箇中典 例。 这两组雕塑中的武者是崇高人文抱负的理想化身,凝聚了艺术家多年潜心研习中国古典文学和音律书画的修为。 文艺造诣奠定其雕塑的内涵,《云山风度》(2012年)及《神将》(2016年)两组作品可见一斑。 任哲的创作精神深深植根在中国艺术的土壤中,并透过水泥、精钢或青铜等媒材呈现出来。
自2005年起,任哲在亚洲乃至国际拍卖市场上赢得世人关注和好评。 他的作品获各地多个艺术机构收藏,并多次荣获国际奖项。 他曾在中国大陆、纽约、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举办个人展览,其中最受瞩目的是2017及2019年在香港交易广场及北京太庙的展览。
今次活动的策展人、谷雨文化发展基金创办人方圆明期望,今次活动能凝聚广大市民,传承金庸坚毅不屈的风骨,至于纪念展的主题,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出自《神雕侠侣》中郭靖对杨过的一句说话。 方圆明形容,这句说话亦是金庸毕生的写照,是他对民族的期盼,而今次活动能走入社区,盼市民在不同角落感受金庸笔下的侠义精神,并宣扬到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