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力从“虚”论治三阴性乳腺癌经验*

2024-05-25 20:12邬欣悦陈铭昱徐力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癌毒正气阴虚

邬欣悦,陈铭昱,徐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南京 210000

癌症是当前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最新数据研究发现,在中国女性群体中,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居首位[1],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呈阴性[2],TNBC更具有侵袭性,与其他乳腺癌亚型相比,其预后较差[3]。治疗方面,早期可手术或术前新辅助治疗,因为缺少内分泌治疗靶点,故无法从该治疗中获益,对于晚期或转移性TNBC,目前常见治疗方法仍为化疗[4]。但由于分子分型不同,并不是所有TNBC均对化疗敏感,部分患者因肿瘤干细胞诱导、Notch通路等原因出现化疗抵抗导致化疗效果不佳[5],但目前研究发现在化疗基础上联用铂类、免疫等治疗,其他治疗手段如采用抗体偶联药物、靶向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等[6],为TNBC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徐力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30余年,对各类肿瘤疾病治疗颇有心得,为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肿瘤学博士后。南京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副所长、肿瘤内科学教授。对于TNBC的治疗更有着独到见解,治疗效果显著,拥有广大的患者群体,患者五年内生存率高,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笔者有幸跟随徐力教授抄方,现将教授诊疗经验总结一二,如下所述。

溯源

乳腺癌早期并无病名,古人将其归为痈疽类疾病,在《灵枢·痈疽》中谈到:“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与现代乳腺癌特征表现“橘皮样变”一致,是恶性肿瘤的最早记载。古代对乳腺癌的记载大多为以症状表现命名,相关病名有:乳岩、乳石痈、翻花石榴、石奶、乳癌等,最早的乳腺癌描述是在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若发肿至坚而有根者,名曰石痈”,该处“石痈”指的就是乳腺癌;到了隋朝,《诸病源候论》中又有记载:“石痈者,其肿结确实,至牢有根,核皮相亲,坚如石,故谓之石痈也”,明代《外科正宗》提出了“乳痈”一词,到了宋代《疮疡经验全书》一书中,窦汉卿提出了“乳岩”的表述,清代之后,“乳岩”被现代众多医家认为是乳腺癌的古代病名[7-8]。清代王洪绪认为乳岩“是阴寒结痰,此因哀哭忧愁,患难惊恐所致”,论述了乳岩的病因病机是七情所伤,气滞血瘀,正气亏虚,阴寒内生,痰、瘀等病理产物与内生之邪胶结难解,久则成毒,凝于乳中则成癌。

“虚”为发病之本

1 正虚为发病前提

《素问·评热病论篇》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刺法论篇》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均强调了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在《伤寒论》太阳病篇中,正气可以理解为卫气,“卫外而为固也”,当卫气不足或营卫不和时,邪气袭来侵犯人体而致发病,表现为发热——正邪剧烈交争;无汗——卫气邪气在卫分强强斗争,未到营分;汗出——卫气不能战胜邪气,邪气伤营,营阴外泄。在肿瘤患者群体中,正虚可以表现为各脏腑的正气虚弱。万冬桂教授治疗TNBC用药中,补虚药排在首位,用药频次达1853次[9],说明了TNBC患者大部分为虚性体质。徐教授在诊治TNBC患者过程中,注意顾护人体正气,扶正祛邪兼顾,根据患者体质及治疗阶段“三段六辨”分期论治,扶正与祛邪各有偏重。有学者研究发现,阳虚体质是TNBC患者中最常见体质之一,其次为气郁、气虚质,且复发转移患者中,阳虚质占比最高,而肝转移患者中阴虚质占比最高[10];在对612例乳腺癌患者研究中,TNBC患者中医证型与气虚型、阴虚型有关[11]。

1.1 脾胃阳虚 乳房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等通过,其中足阳明胃经通过乳中,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乳房的泌乳作用也与此关系密切,故有“乳房属胃”之说。胃受纳腐熟水谷,脾转输运化精微物质供给全身,脾胃为气血动力来源,脾胃虚则气血生化乏源,乳房正常生理功能受限。TNBC是乳腺癌中正虚、癌毒更甚的一种[12],故而侵袭性更强。在乳腺癌患者体质研究中发现,不管高危、低危患者,阳虚体质均排在第一位[13]。对于TNBC患者而言,癌毒毒力强盛更易损伤正气,正气虚弱与癌毒对抗则伤正更甚,正如《医宗必读》有言:“正气伤则不能运化而邪反固矣”。研究证明脾胃虚弱的TNBC患者更易出现复发转移[14],脾胃为元气之本,元气虚则不易彻底清除癌毒,毒留日久出现复发转移。

1.2 心肝阴虚 足厥阴肝经“挟胃属肝络胆”,其支者,“别贯膈,上注肺”,且循行经过乳房,肝主藏血、主疏泄,情绪变化常常影响女性月经,气机郁滞则出现经前乳房胀痛。心主血脉,脾主统血,“女子以血为先天”,故女性生理状态与心肝脾关系密切。《景岳全书》言:“乳岩……其人内热夜热,五心发热,肢体倦瘦,月经不调。”说明了乳腺癌患者多为阴虚内热,徐教授门诊诊治大量TNBC患者,发现在TNBC患者中,心肝阴虚患者占比较多,患者大多舌体偏瘦,舌边尖红,少苔,而对625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体质分析发现,阴虚质占808例[15],罗莉等研究发现TNBC患者大部分为偏颇体质,气虚质排第一,阴虚质次之[16],可见阴虚体质在TNBC患者中高频次出现。患者素体阴虚,阴虚则津血亏虚,反而促进了病程进展,患者更易出现晚期皮肤翻花、溃烂等表现,阴虚火旺,则生内热,内热与癌毒搏结,形成热毒蕴于乳内,乳房又有多条经络通过,邪毒通过经络流窜到身体各部,致使复发转移更易出现。

1.3 气阴两虚 TNBC患者临床可选择手术或放化疗,而经过这些治疗后患者易出现气阴两虚的症状。因手术后患者多气血虚弱,术中伤及乳络及人体元气、失血等造成气阴两伤;放射治疗在中医认为属于热毒邪气,热毒侵袭人体,最易伤及人体津液,出现热毒炽盛、气阴两伤证;化疗为大毒攻邪之物,往往有很多毒副作用,随着治疗周期增加,耗伤气血更甚,人体气血虚弱的表现逐渐加重,出现气阴两虚的现象。文献研究发现,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手术后、围放化疗期患者出现气阴两虚证最为常见[17]。

2 虚邪为发病关键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灵枢·百病始生》言:“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虚邪即为乘人体虚而入的邪气,若体虚且注意规避虚邪贼风,也不会发病,邪气乘虚而入,成为了发病关键因素。对于TNBC患者来说,瘀、毒、痰是关键病因[18],因其正虚较其他类型乳腺癌更甚,患者平素脾胃阳虚,运化无力,反生痰瘀,痰瘀日久成毒,毒邪难消,积聚成癌,内生邪气胶结难解,固定于乳房而发病,癌毒、痰瘀为虚邪,结合患者体质及正虚的偏颇,则出现有复发转移倾向或预后尚可的情况。

3 两虚相得而致病

纯体虚无邪或邪气侵犯正气强盛的患者,均不会发病,唯有“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正虚是发病的前提条件,虚邪为关键因素,互为因果不可分割,二者相结合才会引起发病。根据正虚的不同,TNBC表现也有偏重。首当其冲为气虚体质的患者,常伴有脾胃虚弱[15],是TNBC中体质占比最高的,瘀、痰、毒邪互结攻击人体,出现气虚血瘀等证候,痰毒流窜,侵袭肺部则出现肺转移,流窜于脑则出现脑转移;而心肝阴虚的患者,阴虚易生内热,热毒相结合,出现热毒炽盛证,该证型与TNBC的发生有密切联系[19],且热邪有助于痰瘀毒邪流窜,故而复发转移多见;若合并放化疗后的患者则气阴两虚更易发生,因虚致实,因实致虚,气阴两虚伴有癌毒残留日久伤及真阴,出现肝肾阴虚,既为发病之因,又为患病之果[20]。

辨治思想

1 “三段六辨”思想为指导

“三段六辨”思想是徐教授在临床中治疗肿瘤过程中总结的抗癌模式。“三段”为中医药治疗肿瘤疾病中的三个阶段,即辅助治疗期、维持治疗期、姑息治疗期;“六辨”为辨病位、病理、指标、病机、证候、兼夹症六个方面[21]。在临床中应用首先判断该患者处于什么阶段,该阶段中医药应发挥何种作用,如辅助治疗期中医药以调理脾胃、益气养阴扶正为主,因为已经有化疗药物攻伐邪毒,机体正气衰弱,此阶段化疗毒副反应较重,故而应少用克伐之品;维持治疗期要根据“六辨”来作为判断依据,根据患者的不同病位、病机,病理、指标等酌情加减,总体思路为扶正佐以祛邪,提高机体自身正气以祛邪,达到清除体内癌毒、药毒,防止复发转移的目的;对于晚期无特殊治疗的患者,中医药治疗以“六辨”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为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达到“带瘤生存”,延长生存期的效果。

2 “截断疗法”的应用

肿瘤截断疗法是徐力教授在姜春华教授“截断扭转”思想启发下用于肿瘤的实践应用,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22]。在治疗肿瘤疾病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症状是我们要进行治疗的主要方面,将之称为显证,而疾病发生发展、病情变化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症状表现,该部分症状病理概括为潜证,截断疗法要做到阻截显证、预截潜证,在潜证未出现时加以相关治疗药物,达到预防肿瘤复发转发、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扶正祛邪为治疗大法

1 时时顾护脾胃

李东垣著作《脾胃论》中有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者居中央而灌四傍,为后天之本,其余脏腑皆受其滋养,叶天士提出“实则阳明,虚则太阴”,饮食不慎脾胃乃伤,脾胃居于重要位置,却常因饮食或他脏传变而受伤,致使脾胃虚损。TNBC发病于乳房,本就为阳明经所过,脾胃虚损更为常见。徐力教授在临床中治疗该类患者,时时不忘顾护脾胃,常用如太子参、茯苓、麸炒白术、芡实补益脾胃,炒苍术、炒鸡内金、法半夏健脾运脾,使脾气健运,生理功能恢复,《素问·玉机真脏论篇》言:“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供给全身,使患者正气来源充足对抗邪气。

2 不忘滋阴为本

临床中见到许多TNBC患者为阴虚体质,心肝阴虚、肝肾阴虚多见,患者或本为阴虚体质,患病后热毒与体内虚火相合使毒热胶结,或因患病热毒伤阴,日久伤及真阴,阴虚火旺,恶性循环。患者阴虚常易出现口干、寐欠安等症状,阴液不足则口干,阴虚不能抱阳、阳不入阴则失眠多梦,徐教授常用天花粉、天冬、麦冬、百合等滋阴生津,酸枣仁、合欢皮、绞股蓝等养阴安神。患者阴液亏损,加之癌毒、化疗伤阴更甚,治疗方面滋阴就显得尤其重要。徐力教授常使用女贞子、墨旱莲、南北沙参、黄精、玉竹等滋阴养血,补益心肝肾阴,配合当归、炒枳壳、枳实等行气活血,使补而不滞;针对患者热毒、痰火伤阴之因,常用如石见穿、龙葵、蛇莓、八月札等清热解毒化痰,活血散结消痈。标本兼治,拟法兼顾。刘胜教授治疗TNBC的常用药物研究发现,寒性药物居于首位,清热解毒药使用频率位居第一[23],说明对于TNBC患者而言,针对阴虚及疾病、治疗伤阴的本质,以清热解毒滋阴为治疗大法。

3 祛邪不伤正

痰瘀为复发转移的基础,与热邪互结日久成癌毒,癌毒留锯难祛是根本病因[24],正虚抗邪无力,故而治疗上要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同步进行。徐力教授对此提出“三段六辨”分期论治,对于正在进行化疗的病人,即辅助治疗期,此期化疗以攻邪为主,同时伤及人体正气,中药在此阶段可根据患者病情选用扶正类中药,辅助化疗抗癌同时减少副反应,研究证明扶正类中药在辅助化疗时,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细胞水平,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25]。化疗结束后的阶段为维持治疗期,患者往往呈现气阴两虚的证候,徐力教授常用黄芪、女贞子、太子参、酒萸肉等益气养阴,减轻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少用攻伐之品继伤正气;当患者化疗已结束,无西药抗肿瘤时,针对患者痰、瘀、毒之偏胜,加予木馒头、预知子等活血,白英、山慈菇、天葵子等清热解毒抗癌,祛邪同时仍兼顾机体正气亏损之偏颇,加以补气、补血、调补脾胃等扶正药物,达到祛邪不伤正,扶正祛邪兼顾的效果。

典型医案

赵某,女,59岁。患者2021年9月27日发现右乳肿块,行穿刺活检病理示: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化:ER(-),PR(-),Her-2(++),Ki67(80%+),行术前新辅助化疗5次,具体方案为:TEC,化疗后肿块进展,于2022年2月10日行右侧乳腺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免疫组化:ER(-),PR(-),Her-2(++),Ki67(80%+),FISH无扩增。目前患者口服卡培他滨化疗中。刻下:手足综合征,无胸闷心慌,无恶心呕吐,无恶寒发热,纳寐可,二便调。舌红,苔薄,脉细弦。

2022年7 月27日首诊。西医诊断:TNBC。中医诊断:乳癌,证属正虚邪恋。治以补气养阴,健脾扶正。处方:黄芪30g,酒女贞子30g,当归10g,炒白术10g,太子参10g,猪苓10g,茯苓10g,石韦30g,大枣10g,枸杞子30g,酒萸肉30g,法半夏10g,炒陈皮6g,炒白芍15g,炙甘草10g,伸筋草10g。

后患者继续就诊服药,根据兼证不同调整用药。至口服卡培他滨结束后,患者出现寐差,入睡困难,多梦,汗出过多,燥热等症状,于2023年2月15日就诊,予原方去石韦、大枣、法半夏、炒陈皮、伸筋草,加仙鹤草30g,酒黄精10g,姜竹茹10g,生薏苡仁30g,醋莪术10g,木馒头10g,白花蛇舌草30g,漏芦10g,白薇10g,煅牡蛎30g,浮小麦30g,糯稻根30g,地骨皮10g。

按:患者首次就诊时仍处于维持化疗阶段,中药在此期主要达到辅助治疗作用,针对化疗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等,中医方面认为化疗药物会导致人体热毒伤阴,徐教授使用六君子汤和当归补血汤为底方,补气养阴,顾护脾胃。黄芪、女贞子、太子参补气养阴,白术、白芍、猪苓、茯苓、半夏、陈皮健运脾胃以止呕,当归、伸筋草活血通络以治疗手足麻木,石韦、大枣为升白细胞药物,预防出现白细胞减少,枸杞子、酒萸肉补益肝肾之精,防癌病日久伤及肝肾,体现中医治未病之思想,也蕴含教授截断疗法的思想,预先判断患者将出现的症状进行阻截,“先安未受邪之地”,截断疾病发展。患者口服化疗结束后出现气阴两虚症状,阴虚症状尤甚,阴虚则阳不入阴不能安寐,心阴虚则多梦,阴虚则热,汗为心之液,热邪煎灼津液则汗多、燥热,该阶段属于中医维持治疗期,对于该患者需注意益气养阴敛汗,阻止心阴进一步外泄所致阴虚更甚,同时要加入抗肿瘤药物进行中医抗肿瘤治疗,由化疗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等副反应已不再,故去石韦、大枣、法半夏、炒陈皮、伸筋草,加薏苡仁、白薇、地骨皮清虚热,煅牡蛎、浮小麦、糯稻根敛汗,仙鹤草解毒补虚,酒黄精补气养阴,姜竹茹清热和胃,木馒头、白花蛇舌草、漏芦解毒抗癌,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清热敛汗,解毒抗癌之功。患者服药后诸症好转,现仍至门诊坚持服药治疗,复查至今未见复发转移征象,病情平稳。

结语

TNBC在西医治疗方面较为局限,仍以化疗为主要手段,部分患者往往因化疗毒副反应而不得不中途放弃,达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凭借自身优势,目前已经获得大家的广泛认可。徐力教授从“虚”论治TNBC,分别从发病之正“虚”与致病之“虚”邪论述,脾胃阳虚、心肝阴虚、气阴两虚最为多见,瘀、毒、痰为发病之关键“虚”邪,治疗以审证求因为主,从顾护脾胃之气与养阴之法入手,以“三段六辨”思想为主导,“三段”定位中医药治疗整体基调,“六辨”灵活加减实现个体化辨证论治,实际运用结合“截断疗法”,截断病情发展整体趋势,体现中医“治未病”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优势,总体达到扶正以祛邪,在临床使用中效果显著,患者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猜你喜欢
癌毒正气阴虚
癌毒理论研究新进展
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
“癌毒传舍”新认识及其在肺癌复发转移防治中的应用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正气方天祥
癌毒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清风正气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