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水墨人物画构成形式探析

2024-05-25 12:12:45许毓珊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当代

摘 要:自“85新潮”后,西方的现代艺术思潮席卷中国,影响着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尤其是水墨人物画,深受西方构成观念的影响,逐渐由古典走向当代。新时代背景下,水墨人物画构成形式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新风貌,关于画面构成形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也逐渐成为广大学者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实践创作方面,大型的全国性展览乃至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中,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各式各样构成形式的应用层出不穷。阐述构成观念影响下的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状况,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的作品为例,分析构成形式在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进而总结构成形式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当代;水墨人物画;构成形式

一、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

(一)构成观念影响下的当代水墨人物画

“构成 ”一词主要被认为起源于两个途径,即 20世纪初的构成主义运动与包豪斯设计学院。它是指将一定的形态元素按照人们的视觉与审美重新进行创造性的组合,从而产生形式上的美感。设计与绘画虽然属于美术的两大分支,但二者始终血脉相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中国近现代画家林风眠认为中国画的发展需要注入西方艺术的构成形式才能够走得长远,曾提出“西方艺术之所短,正是东方艺术之所长 ”,他的“ 中西调和 ”艺术思想创造出了全新的绘画风格。艺术家卢沉在《风格的探索和中国画的现代化》中指出,“中國画要现代化,就得借鉴 ”,并提出学习传统的同时,应该汲取西方艺术之长处。传统水墨画的审美观念影响着现代艺术设计,现代艺术设计的构成形式也反作用于传统的水墨画,并为其注入了新的时代特征。如周思聪的《遗孤——矿工图之六》(图1),她用分割的手法将平面构成融入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体系,重叠的人物形象与交错的时空感在苍茫粗犷的用笔当中尽显矿工的艰苦与辛酸。周思聪的“矿工图”系列作品是当代水墨人物画从写实手法向表现手法转变的代表性作品,具有划时代意义。

“点、线、面 ”作为绘画的基本要素,对画面构成形式的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点线面》是康定斯基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其中关于“点、线、面 ”相关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古代便早已体现,只是与西方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 ”在理性定义的范畴不同。例如:石涛在《画语录》中认为,“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 ”,即“一画 ”生成万物之本体,是宇宙万物之根源,揭示了“点、线、面 ”三者之间的关系;谢赫的“六法论 ”强调的“骨法用笔 ”,被人们视为用线的准则,“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更是将“线”的力量与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另外,“留白天地宽 ”的绘画观念是中国美学的重要特征,也是对意境深远的一种表达,但把留白部分看成是一个整体,似乎也是“面 ”的另一种表现。如今,平面构成元素的“点、线、面”为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添加了一线生机。

(二)新时代背景下的水墨人物画构成形式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艺术家的视角由描绘外部的生存环境转化为抒发内心的震荡,形成了艺术家群体个人的认知理解与经验意识,画面构成形式也逐渐趋于表现性与视觉化。例如刘进安的作品里虽然流淌着传统水墨人物画的血液,却无不散发着当代水墨画的气质与个性。在他的画面中,人物的状态总是呈现出原始时期的特质,而这种特质正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根脉。这种超越表象而展现的“追求形象之外的意义 ”,是新时代背景下当代水墨人物画的一种全新风貌,就像他的手稿(图 2)将多种平面构成集于一幅作品。首先,观者看向画面的第一眼便能够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黑白构成在画面中尤为突出。其次,人物的外形运用了正负形的构成方法,通过对人物外形的黑白对比,将视觉冲击力再次推向了高潮。最后,画面中心的一条白线是这幅画的点睛之笔,其将左右两边进行分割的同时,又将画面统一于整体的环境氛围。在信息化、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新时代,中国传统的艺术观念受到了挑战,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全新的发展。

二、构成形式在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

美术创作需要保持时代性,与时俱进是美术创作的生命力。范迪安曾谈到,中国画的当代发展是衡量整个中国美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中国画自身的创作观念,到整个社会对中国画的欣赏、要求,时代都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描绘各行各业的美术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风貌,水墨人物画题材的创作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独树一帜,展现了时代气息新风尚。笔者将以构成形式为出发点,分析构成形式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当代水墨人物画上的应用。

(一)分割构成

分割构成在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中,主要指画面形体不受客观条件的约束,可以根据主观意识,将平面构成中的元素通过分割、排列、重组的形式手法进行画面表达。例如:李金轩的入展作品《海潮有信》(图3),他描绘了海边的渔民生活场景,将人物与背景做了系列的分割处理,用一种相对“模糊 ”的表现手法展现了渔民的日常生活;王桥的入展作品《新时代的大凉山》(图 4),作者应用几何分割形式,将人物形象与背上的背篓,以及远处的村庄与大山进行概括提炼,赋予新时代大凉山新的风貌;邓天平的入展作品《当毕加索“遇见 ”齐白石》(图 5),分割构成在该画面中更加突出,作者运用色彩与几何形体构成平面分割形式,并加入抽象的当代画面构成元素,让齐白石与毕加索两位老者置于特定的同一时空,展现了东西方文化在艺术思想与表现形式上的一次碰撞,并产生了耀眼的火花。以上三幅作品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之处在于画面中的人物或者背景运用了分割、重叠、遮挡等手法,使二维平面空间向更有深度与广度的立体空间迈近了一步,使作品整体看上去更具层次感;不同之处在于作者面对不同题材的选择、不同抽象元素的表达时,让每一幅作品在视觉效果上都散发出各自独特的魅力。

(二)黑白构成

自古以来,黑白构成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尤其是在王维之后,道禅哲学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创作观念。“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可见以墨代色的黑白构成观念在传统文人画中的重要性。黑白构成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应用,为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带来了一缕生机与活力。例如,李新峰的入选作品《脊》(图6),画面黑白对比强烈,人物部分整体处于墨色中,中心的主体人物及左边的工人形象用线条勾勒出轮廓,留白的部分成为视觉中心。纯粹的墨色与无瑕的白色在画面中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留白部分可谓“疏可走马”,而墨色部分则是“密不透风”。杨一宾入选作品《追寻红色记忆》(图7),画面中黑、白、灰层次分明,作者用一种光影的表现形式将人物与背景的古建筑进行有机结合。这种画面表现手法源于西方艺术,如19世纪法国点彩画新印象主义大师乔治·修拉,在他的经典代表作《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中,色彩明丽,光感强烈,展现了午后阳光下的人们在河滨树林间休憩的画面,动人心弦。而杨一宾的入展作品《追寻红色记忆》与他不同,杨一宾是将黑白构成融于中国传统的水墨形式中,用水墨代替色彩,赋予了作品以全新的当代水墨人物画气息。

(三)肌理构成

肌理构成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两大类型。在传统水墨画中,画者通过对笔墨之间的渗透、冲积,或使用宿墨、加入明胶等方式,制造视觉上的肌理感。然而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画者更多的是应用一些特殊材料制造触觉肌理。例如王红运的入展作品《水墨人生》,经过处理后的银箔是肌理构成的来源,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沧桑的历史感,丰富画面构成形式的同时又升华了作品的主题内涵,使观赏者在视觉、触觉和心灵上皆能感到震撼,进而产生共鸣。

除了以上分析的几种构成形式外,当代水墨人物画中还有一些新形式的画面构成逐渐被应用,趋于视觉化的审美形式赋予了当代水墨人物画新的时代特征。构成形式在当代水墨人物畫的创作中愈加被重视,并起着重要作用。

三、构成形式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影响

(一)为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中国传统绘画深受儒释道哲学的影响,“中庸”“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等成为画家追求的精神乐园,其本质在于追求画外之旨。正因如此,西方构成观念传入中国之前,笔墨在水墨人物画中不仅作为一种技巧形态而存在,更是作为构成形式屹立于中国传统绘画之巅。

西方绘画观念传入中国后,就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西方绘画中的构成、空间、结构等绘画因素,打破了中国传统水墨画固有的表现形式,更多的画面构成形式被画家应用,层出不穷的构成新形式不断被发掘。刘进安曾在《感受水墨》一文中将中国画目前的走向归纳为三种选择,其二即“对西方构成因素的吸收,方块式构图的形成,图案式用笔和物象归纳的图像化”。由此可见,西方构成形式观念为当代水墨人物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拓宽了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途径,也为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可能。

(二)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启示

传统水墨人物画注重的是画面的精神与内容,认为外表的形式是丰富画面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而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视觉化绘画观念的脱颖而出,更多追求的是形式美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构成形式逐渐被艺术家重视并应用,画面表达也趋于视觉化、图示化。在西方构成形式观念的影响下,当代水墨人物画得到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有所反思。正如物极必反,仅一味地追求夸张化、概念化,甚至是不符合艺术常规的构成形式,那便违背了“构成 ”一词原本的含义。

水墨人物画的演变与发展同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一般,受时代环境、艺术家个人风格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诸多笔墨、技法、审美、图式等观念的转换与创新。只有将西方构成形式观念与中国传统水墨精神内涵相结合,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才能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刘国辉.水墨人物画探[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2]张多.当代水墨人物画构成形式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10):124-130.

[3]刘进安.感受水墨[EB/OL].(2020-06-10)[2024-02-2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8985985919987661&wfr=spider&for=pc.

[4]蒋跃.绘画形式语言研究[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9.

[5]冯远.重归不似之似:关于中国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色彩和形式构成问题:节选[J].艺术探索,2001(3):9-11.

作者简介:

许毓珊,硕士,闽南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水墨人物画。

猜你喜欢
当代
当代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探析
论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三个转向
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6:55:01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7:21:54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研究
中国中产阶级音乐的人文观察
论当代女摄影师作品中的个人视角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当代(2016年6期)2016-11-03 18:09:25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一站冠军揭晓
当代(2016年2期)2016-02-26 13:32:19
《当代》长篇小说论坛“2015年度论坛”在京举行
当代(2016年2期)2016-02-26 1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