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娇,夏爱萍,张玉华,林开创,董艳明,张瑞萍
(1.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北京 100025;2.焦作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 焦作 454003;3.孟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 孟州 454750)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0%[1]。小麦作为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在530 万hm2以上,总产量突破3000 万t,素有“河南熟,天下足”之称[2]。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无常,低温、干旱、高温、涝害日益显现,尤其是早春突如其来的低温冻害可能会对小麦幼苗造成严重影响。此外,随着小麦的大规模单一品种集约化种植,小麦各种病虫害也呈上升趋势,病虫害抗药性显著增强,随之而来的化学农药使用量增加,又带来农药残留量增大、农民投入增多等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困扰。为缓解这些问题,环境友好、作用明显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0.136 %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WP),商品名为碧护,含有天然植物內源激素、黄酮类物质和氨基酸等30 多种植物活性物质,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果树、经济作物、蔬菜等[3-10]。3%卵磷脂·维生素E 悬浮乳剂(SE),商品名为安融乐,是从大豆中提取的新型生物增效助剂,通过泡囊包裹和携带肥料或农药,进入作物体内并上下传导,从而提高肥效或药效。安融乐在促进肥料、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吸收和利用的应用性研究较多[11-13]。含硅水溶肥料产品“碧·融多美”是来自美国的高活性液体硅肥(Si≥100 g/L),主要成分为单硅酸,具有促进作物生根,加强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作物抗旱、抗盐碱、抗病虫能力,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其在小麦上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小麦品种谷神麦19 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碧护、安融乐和碧·融多美在小麦上的综合应用技术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示范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地点设在孟州市谷旦镇曲村,前茬作物为玉米,试验地土质为小两合土,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20.6 g/kg、全氮含量1.22 g/kg、有效磷含量6.2 mg/kg、速效钾含量263 mg/kg,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力、管理方式等基本一致。
试验地于2022 年10 月27 日播种,播种量为12.5 kg/667 m2,播种方式为机械播种,播后进行正常田间管理。常规施药共计3 次:第1 次在10 月26 日药剂拌种,使用0.8%腈菌·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按照100 kg 种子用药量3 kg 进行拌种;第2 次在3 月3 日进行春季化除,使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 mL/667 m2+6.9%精唑禾草灵水乳剂50 mL/667 m2,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第3 次在4 月20 日小麦扬花期施药,使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 mL/667 m2+1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15 mL/667 m2,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蚜虫等。2023 年6 月11 日采用机械收获。
供试小麦品种:谷神麦19。
供试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0.136%赤·吲乙·芸苔WP(碧护,德国阿格福莱农林环境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卵磷脂·维生素E SE(安融乐,南非尼勒思科882 有限责任公司);含硅水溶肥料(碧·融多美,美国太瑞科技有限公司)。芸苔素内酯和其他常规药剂市购。
共设计5 个处理,处理1~4 面积均为3333.5 m2,处理5 面积为666.7 m2,不设重复。具体见表1。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播种期试验药剂与拌种剂混配使用,在生长期于2023 年3 月3 日小麦返青—拔节期(结合麦田除草)、4 月20 日小麦扬花—灌浆期(结合一喷三防)各喷雾1 次。施药时间在上午10 点以后,施药后4 h 无下雨情况。
返青—拔节期施药药械为液泵喷枪喷雾机,施药液量25 kg/667 m2;扬花—灌浆期结合一喷三防使用植保无人机喷雾,施药液量2 L/667 m2。小麦生长期间病虫害正常防治,且施药水平一致,肥水等大田常规管理水平一致。
1.5.1 对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
生长期用药后采取5 点取样,在各小区长势长相相近麦田,连续取10 株小麦,调查主茎叶龄、单株茎蘖、3 叶以上大蘖、次生根数和根鲜重等。
采取对角线取样法,选5 个有代表性的样点,插行定点,作为基本苗数、主茎叶龄和茎蘖数的固定监测点。条播的每样点选1 m(双行)有代表性的样段,调查总茎蘖数,求平均值。
1.5.2 除草及作物安全性调查
处理1 和处理2 在施药后3、7、15 d 观察施药安全性,与其他处理相比较其杂草死亡时间和杂草枯死彻底性差异。
1.5.3 作物抗逆性调查
试验示范的过程中,如遇灾害性天气(涝害、冻害、干旱、干热风等)等问题出现,及时调查相关数据,并做文字描述、照片评价产品效果。调查时釆取5 点随机取样法,每点1 m2,调查各处理受害程度并记录相关数据。
以太网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办公领域,并因其惊人的高吞吐量迅速普及。然而,这种以太网对于实时应用来说并不实用,因为它使用被称为“合用线”的通用介质。在高利用率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冲突,导致办公设置问题。
1.5.4 药效及对有益生物安全性评价
按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主要进行了蚜虫[18]、白粉病[19]和赤霉病[20]的药效调查。同时观察了药剂对有益生物的安全性。每次药后调查,可目测各处理麦田瓢虫等天敌数量,分析其影响。
1.5.5 增产效果调查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每个处理考种(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计算理论产量。
理论测产方法:每个处理随机取5 个点,每点1 m2,调查并计算有效穗数;在上述5 个取样点中,每点随机选取10 穗,总计50 穗,调查总粒数/穗,实粒数/穗,计算结实率和千粒重,测定含水量。
产量计算方法:以小麦储存含水量13%计,按下式计算理论产量。
理论产量=有效穗数×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10-6×(1-实际含水量)/(1%~13%)
试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孟州市2022 年11 月份温度较常年温度偏高1.8 ℃,造成部分地块小麦出现旺长,2023 年2—3 月份温度较常年偏低0.8~2.6 ℃,孟州市部分麦田出现严重的冻害。试验田小麦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见表2),处理5 冻害发生最严重,冻害率为33.0%,处理1、处理2 表现最好,冻害率分别为8.6%、8.2%。
表2 各药剂处理对小麦抗逆性的影响
小麦收获前(5 月25—29 日)试验地区遭遇“烂场雨”,总降雨量43.3~59.3 mm,造成部分试验地块麦穗出现发霉、发黑甚至发芽现象。据调查,试验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麦粒发芽现象,其中处理5 发芽最为严重,芽麦率达到9.97%,其次为处理4,处理1、处理2 表现较好,芽麦率仅为1.53%~2.2%。
施药后3、7、15 d 观察后发现,各药剂处理区均未出现小麦叶片褪绿、发黄、畸形等不正常状态。整个试验期间各处理小麦植株均未出现矮化、褪绿、畸形等药害症状,说明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处理在本试验用药剂量情况下对小麦生长安全。
经过调查,药后第3 天,仅有处理1、处理2小区杂草叶片出现发黄症状;药后第7 天,处理1、处理2 小区杂草出现整株杂草干枯死亡,死亡率75%,处理3、处理4 小区叶片开始出现叶片发黄症状;药后第15 天,处理1、处理2 小区杂草死亡率100%,处理3、处理4 小区杂草死亡率65%。
由表3 可知,处理2 的单株茎蘖、3 叶以上大蘖、次生根数、亩茎蘖数和20 株根鲜重显著高于处理3(芸苔素内酯处理)和常规对照处理4,好于处理1,但差异不明显。说明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处理对小麦茎叶生长、分蘖、根系发育均表现出优异地促进作用。
表3 各药剂处理对小麦返青期生长情况的影响
各处理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见表4。由表4 可知:处理2 在药后7、14 d 对小麦蚜虫的防效(96.19%、94.35%)均明显好于处理3(87.76%、85.85%)和常规处理4,比处理3 分别提高9.61%和9.90%,比常规对照分别提高15.53%和15.10%。处理1 在药后7、14 d对小麦蚜虫防效分别比处理3 提高5.82%和3.24%,比常规对照分别提高11.54%和8.12%。
表4 各处理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
各处理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见表5 和表6。由表5 可知:与常规对照相比,处理1~3 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均有一定的提升,其中处理2 增效最好,药后14、21 d 防效比常规对照增加40.65%和38.60%,处理1 比常规对照分别增加31.92%和31.06%,处理3 比常规对照分别增加16.37%和17.34%。由表6 可知:处理1~3 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处理。处理2 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增效最好,比常规对照增加41.81%,其次为处理1,比常规对照防效增加30.51%,处理3 比常规对照防效增加17.51%。说明碧护生态综合技术能明显提高杀菌剂的防效。
表5 各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表6 药后21 d 各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通过各处理小麦产量的测定,结果列于表7。由表7 可知:处理1 和处理2 的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处理3 和常规处理4。与常规对照相比,处理2 的产量最高,达到9 033.42 kg/hm2,增产18.16%,其次为处理1,增产13.59%,处理3 增产3.87%。说明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可有效提高小麦的有效穗数、千粒重,增加产量效果明显。
表7 各药剂处理小麦产量的影响
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可有效提高小麦的抗逆性、促进小麦的生长,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增产效果明显,增产率13.59%~18.16%,其中以使用碧护冲套餐效果更好,增产可达18.16%。为达到提质、增收、减轻病虫害发生程度的效果,建议宜于小麦播种期、返青—拔节期和扬花—灌浆期配合常规用药,加施碧护冲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