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静
他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孝义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他是光影世界的追梦人,上台是演员,幕后是导演。他就是孝义市民间艺术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孝义市皮影木偶剧团团长刘亚星。
4月9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进孝义市皮影木偶剧团,演艺厅一派热闹,演职人员正在认真排练节目。音乐起,戏台上,木偶舞动自如;戏幕后,艺人们手中专注操作,赋予木偶生命。在木偶与艺人的密切配合间,故事中的悲欢离合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孝义木偶戏是盛行于吕梁孝义市及周边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乡土风情浓郁,于2008年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木偶戏分为提线木偶戏、杖头木偶戏、布袋木偶戏、铁线木偶戏等。“孝义木偶属于北方派系的杖头木偶,因为弦由三根棍杖配合完成表演。”刘亚星介绍说。孝义木偶戏又称举偶,其特点是真人在下、木偶在上,艺人通过插于木偶上的一根木杖和两根操纵木偶手的细铁棒来操作整个木偶。
“木偶的精髓就是人偶合一,上下传神。木偶本身是没有生命的,但是表演者可以赋予木偶生命。”刘亚星说,舞台上的“惊鸿一瞥”,背后却是日复一日的“举团修炼”和日日新、又日新的“匠心求索”。
据考证,孝义木偶戏有800多年历史,形成于宋代,属于杖头木偶戏。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剧团制作的木偶很多都是以木质雕刻工艺制作,演员表演起来很费力,后来剧团在造型方面改进技术,借鉴漆器的制造工艺,采用纸脱胎技术,给孝义木偶的制作带来了极大的进步。制作一个木偶,需要造型、翻模、脱胎等40余道工序才能完成,考验制作者的美术、刺绣甚至是缝纫的功力。
“80后”的刘亚星是土生土长的孝义人,从小便对戏曲表演感兴趣,先后进入山西省电影学院、吕梁市农村干部学院、山西省戏曲学院学习,经过多年的坚守深造,刘亚星不仅把传统木偶戏技艺掌握得分毫不差,并且结合时代的要求从表演技巧、表演内容上都有所创新。
“孝义木偶在明清以前都是由木头雕刻而成,但用木头雕刻有两个不方便的地方。一是周期比较长,二是比较重。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把木头变为牛皮纸或报纸。”刘亚星说。最初,孝义木偶戏的曲调用孝义秧歌干板腔、皮腔,中路梆子(晉剧)演唱,后又加入碗碗腔演唱。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非遗是一种“慢文化”,年轻的传承人都面临着现代与传统的强烈冲撞所带来的困惑,而如何让非遗历久弥新则是刘亚星一直上下求索的命题。多年来,在刘亚星的带领下,剧团多年来带着木偶戏走遍大江南北。2017年9月,剧团与孝义市永安路小学合作共建,挂牌成立全市首家“非遗项目实践研学基地”,先后接待省内研学实践学生1万余名,并于2020年入选“美丽中国 诗与远方”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联盟精品游学路线基地。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守望精神家园,已经成为刘亚星的一份责任。20年来,他由一个崭露头角的演员,成为一个担当重任的团长,但他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守护着文化国宝。
择一事,终一生。刘亚星说,成为匠人,在于坚持与坚守,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匠心之所在,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是新时代的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