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轶丹 蔡珏 邹丽萍
【摘要】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各个国家选择现代化的路径不尽相同,中国选择了适合自己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三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次重大尝试,不仅改变了西部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而且深刻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三线建设集中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线建设距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其对当前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三线建设;西部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内在逻辑
【中图分类号】D2;K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60(2024)02-0007-06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和努力追求的共同目标。由于不同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同,制度选择不同,所面临的地缘政治也存在着差异,从而决定了国家之间在选择实现现代化的路径上会不尽相同。1840年的鸦片战争迫使“天朝上国”的清王朝打开国门,开启了中国近代史,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不得不开始走上被动的现代化探索之路。“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156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努力探索,中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化之路,经历了“效仿欧美”“以俄为师”“以苏为鉴、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和“中国特色”五个发展阶段[2]。中国的现代化是立足于中国特色,基于自己的国情而探索出的“中国式现代化”。
三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次重大尝试,它改变了西部地区贫穷落后的状况,促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步伐。当前,学术界对三线建设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历史背景、战略决策、历史评价、区域研究、工业遗产、精神文化、调整改造等方面,尚未有学者将三线建设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专门研究。因此,本文立足于分析探讨三线建设集中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以及三线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代启示,以期丰富三线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成果。
一、三线建设集中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苦苦探索和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三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一个特殊标本,其历时17年之久,经历了三个五年经济计划,国家先后总投资达2 052.68亿元,有近千万人参与,建设规模之大、投入资金之多、动员范围之广、行动速度之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维护了国家安全,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充分反映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高超政治智慧和深邃战略眼光。三线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发展工业化、调整生产力布局、组织文化备战、加强环境治理、建立战略后方基地等集中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一)发展工业化、注重长远利益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首要特征就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中国特色决定了要坚持走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制定现代化战略,将人置于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一目标,首先便是生产的现代化,即工业化。
三线建设发展工业化、注重长远利益,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认识到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要充分利用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1953年,由于国内正在进行以重工业为主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而导致人民的负担加重,于是有人提出应多搞些轻工业,应“施仁政”。对此,毛泽东指出:“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那么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呢?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现在,我们施仁政的重点是放在建设重工业上。要建设,就要资金。所以,人民的生活虽然要改善,但一时又不能改善很多。就是说,人民的生活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不可不照顾,不可多照顾。照顾小仁政,妨碍大仁政,这是施仁政的偏向。”[3]163-164由此可见,进行工业化建设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大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三线建设是探索发展工业化的实践,也是一次立足于人民长远利益的建设实践,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指导思想的产物。面对国内实际情况和紧张的国际局势,毛泽东将“三五”计划中的“吃穿用”设想调整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防工业建设计划,下决心搞三线建设。三线建设发展重工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工业选址上过度强调“靠山、分散、隐蔽”,导致经济效益不高。但从今天来看,三线建设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调整生产力布局、平衡区域发展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之初,共同富裕就被中国共产党列为发展的目标和追求。共同富裕强调的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同时共同富裕也不是要求整齐划一的富裕,而是要求先富带动后富,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
三线建设调整生产力布局、平衡区域发展,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工业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及沿海地区,导致我国生产力布局极端不平衡,而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等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包围圈。当时,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70%左右分布在沿海地区,内地只占了30%左右[4]12。一旦战争爆发,后果将不可设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党中央决定推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向内地发展工业。“一五”时期,党中央开始在华北、西北和华中地区建设工业项目,但此时并未重视西南地区的工业发展。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促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战备,这是毫无疑义的。”[5]271964年5月,党中央正式启动三线建设,毛泽东提出了一线要搬家,三线、二线要加强,从而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平衡中西部地区发展。经过大规模的三线建设,我国中西部地区建设起了近2 000家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基础设施,建成了45个重大产品专业化生产科研基地,建立起了30多座特色突出的新兴工业城市,填补了内地的工业空白。重大工程的修建和新兴城市的兴起极大增强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极大地缩小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发展。三线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生产力布局的一次大调整,对改变西部地区贫穷落后状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雄厚的物質条件。
(三)转移文化资源、组织文化备战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相较于西方现代化单纯地追求物质文明而不注重精神文明发展的现代化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既注重发展物质文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又重视精神文明的提高,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物质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物质基础,而精神文明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文化支撑,二者齐头并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三线建设在发展工业进行工业备战的同时,也转移文化资源、组织文化备战,为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奠定基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载体和重要资源,作为以备战为中心任务的三线建设,文化备战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响应备战,文物档案、图书印刷、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大规模往三线地区搬迁转移。1964年10月14日,国家档案局提出了“档案也要搞三线”的主张,对档案进行鉴定、清理以便于保管、利用和重要档案的转运,建设档案后方库房。图书也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保证图书安全也就是保存了民族文化。三线建设时期,大量珍贵的图书甚至是孤本、善本被转移至后方战备书库。部分高等院校向三线地区迁移扩建,科研院所也开始调整科研机构布局以支援三线建设的科学技术发展。三线建设中的文化备战,促进了我国东西部地区文化资源的平衡,也促进了西部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大规模的人口转移,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加速了三线地区人口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使三线地区注入了新的风俗文化。在三线建设这一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为内核的三线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谱系上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三线建设既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水平又提高了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撑。
(四)加强环境整治、改善生态环境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无情地破坏了生態系统的平衡,致使许多环境公害事件的发生。中国式现代化不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生命共同体而绝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三线建设边建设边进行环境整治改善生态环境,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大量人口往中西部地区迁移、大规模工矿企业在中西部地区修建落户、开发利用森林进行工业生产等活动,无疑会导致生态环境变化,深刻影响着当地的自然环境。但是,党和政府包括三线建设者在建设的同时逐步意识到环境对自身生活的重要性,于是积极开展污染防治、植树造林、爱国卫生运动等环境治理措施,减少了工业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6]1。攀枝花地区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修建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需要大量的人力,同时也要发展配套的煤炭、林业、电力等产业,这就要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从而不可避免地引发水土流失问题。此外,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环境变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于是,攀枝花政府、企业和民众一方面开展植树造林运动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开展污染治理措施,以减少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化进程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三线建设在修建大规模工程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上,并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也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将自然视为人类获取利益的工具和手段,而是建设与治理同行,将环境治理寓于工程建设之中,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三线建设加强环境整治改善生态环境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一脉相承,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建设巩固的国防战略后方基地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纵观人类历史,西方现代化充满了血腥和暴力,是通过殖民扩张和奴役掠夺他国实现的。相反,爱好和平是中国人民的内在精神基因,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现代化,同时以中国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线建设巩固的国防战略后方基地,为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三线建设是在波谲云诡的国内外形势下实施的战略大转移,当时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极端恶劣,俨然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中央会议上明确指出:“只要帝国主义还存在,就有战争危险,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不晓得它什么时候要打仗。要下决心搞三线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准备游击战争。有根据地,有了这个东西就放心了。”[7]1199-1200西部大三线地区成为战备大后方以建立巩固的国防战略基地抵御外敌入侵,而国防科技工业成为建设重点。三线建设中,国家投资约300亿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建立了包括核工业、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电子等门类齐全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形成了核常并举的武器装备体系[8],建立了酒泉导弹基地、西昌航天发射基地、重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等,建设了稳固的战略大后方,国防实力和反侵略战争的实力显著增强。三线地区的国防科技水平得到大大提高,“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航空航天、核武器、制导武器等一系列高科技成果先后试验成功,使我国拥有了与强敌相抗衡的“国之重器”,形成了巨大威慑,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在国际斗争中的地位,壮大了我国的实力,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充分体现,对维护我国国家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平发展是奠基在国家综合实力和军事实力增强之上的,只有拥有强大的实力,和平发展才有保障,才会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二、三线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代启示
三线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高效组织和推动下实施的,虽然距今60年了,但回顾这段历史,结合当前中国发展情况可以得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把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保证,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战略举措,把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基本方略。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三线建设之所以能够在条件落后地区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和强大的战略后方基地,最关键的因素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党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定海神针。毛泽东强调要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组建领导班子,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任务。三线建设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之下,举全国之力,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作为,具体负责地区的三线建设工作,组织高效的政治动员,号召数以百万计的建设者积极投入到这项浩大的活动中。不可否认,一段时间内,党的一元化领导变成了个人领导,有的决策过程中“一言堂”,缺乏集思广益,科学认证,林彪等干扰破坏,加重了三线建设的混乱局面[9]557-568。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各种不稳定性因素、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需要应对更多的危险和挑战。其中,外部最大的危险则来自美国,美国将我国视为“最主要对手”和“最严峻长期挑战”,在关切我国核心利益问题上不断地挑衅,对我国实施全方位遏制,并且试图通过“塑造周边战略环境”来围堵我国[10]。近年来,美国加大台海地区的军事行动,肆意操弄“以台制华”策略,中美关系日益紧张,使我国面临更大的风险。从内部来看,腐败问题虽然受到了有效遏制,但依然存在。这些内外部因素严重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型政党,自成立伊始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严峻复杂形势,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1]56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始终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力应对来自国内外的一系列风险挑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20世纪60年代,苏联毁约停止援助后,我国的国防尖端技术发展严重停滞。党中央作出三线建设决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科技事业。这一时期,“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常规武器装备也实现了自行设计,标志着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勇攀科技高峰的壮举,巩固了新生的政权,为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邓小平曾回忆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12]279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科技战”,在核心技术领域长期实行封锁和打压,企图遏制中国科技的崛起,阻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除此之外,在核心技术研发领域尤其是在关键步骤上,我国对国外的依存度仍然比较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前沿性研究还有欠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之下,科学技术是一个关键变量,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较量的主要战场[13]。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以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聚焦前沿问题研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改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要坚持自力更生,积极开展原创性技术研究,推动原始创新,改变我国科研“大而不强”的现状。只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才不会被迟滞甚至打断[11]348。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三线建设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区域大调整,是对区域均衡发展的一次重大尝试,深刻影响了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14]。为了备战的需要,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往中西部搬迁,一方面初步改变了我国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同时也改善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把投资重点放在三线建设上,人力、物力和财力向三线建设倾斜,导致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缺乏、原材料供应不足,既有工业优势不能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外,三线建设中工业布局普遍遵循“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自然生态环境被工业化,尤其是施工中的大爆破,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变化[15]。当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仍然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南北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突出。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利用各区域本身的地理位置、资源等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发展较好的区域带动发展处于弱势的地区,以优劣互补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区域发展格局[16]。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方略:统筹发展和安全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面临着严峻的安全环境,因此,在安排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得不考虑战争因素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和安全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双重任务。于是,三线建设战略决策也就具有了历史的必然性,其兼备了加强战备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经济解决人民吃穿用度双重使命。从国家安全来看,三线建设建立了巩固的国防战略基地,保障了国家的安全。从经济发展来看,三线建设改变了我国的工业布局,同时也改变了我国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的落后面貌,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中极“左”思潮别有用心地夸大国际局势突出三线建设的战备性而忽视经济建设的规律,影响了三线建设的经济功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劳民伤财。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17]26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迫切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主动塑造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更好地维护开放安全,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结语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这样评价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没有当初的三线建设,就没有现在西南、西北的工业基地。”[18]399三线建设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的现代化,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一个特殊的标本。在中国共产党的高效组织和推动下,三线建设者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东西部区域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一系列科技成果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创造了和平的环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并为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健康推进准备了必不可少的经验和物质基础。
现代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接续奋斗的历程,后续的现代化是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期间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我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但是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问题,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一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8.
[2] 沈尤佳, 陈若芳.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转型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3): 47-55.
[3] 毛泽东年谱(1949—1976): 第二卷[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
[4] 三线编写组. 三线建设[M]. 内部资料, 1991.
[5] 毛泽东文集: 第7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6] 史骏. 三线建设与攀枝花地区环境变化及其治理[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22.
[7] 薄一波.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
[8] 赤桦. 三线建设与中国国防现代化[J]. 国防科技工业, 2014(1): 51-52.
[9] 宋毅军. 江泽民关于三线建设及其调整改造的思考[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C].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10] 王毅. 中美新时代正确相处之道[J]. 国际问题研究, 2022(5): 1-11.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12] 鄧小平文选: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13] 杨渝玲, 刘书文. 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J]. 理论学刊, 2023(1): 100-107.
[14] 李彩华, 姜大云. 区域发展视域下三线建设调整之经验启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3): 1-4.
[15] 刘合波, 文静. 三线建设时期中国对资源、人口的动员与生态环境的变迁[J]. 济宁学院学报, 2019(1): 74-78.
[16] 孙久文, 史文杰. 以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研究[J]. 区域经济评论, 2023(2): 5-11.
[17]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18] 陳夕. 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M]. 北京: 中央党史出版社, 2014.
The Third-line Construction andEarly Exploration of Chinese-styleModernization
LIU Yidan, CAI Yu, ZOU Liping
(College of Military and Political General Educatio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0, Hunan, China)
Abstract: Moder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but each country chooses a different path to modernization. China has chosen a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road suitable for its own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Third-line construction is a major attempt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road, which has not only transformed the impoverished and backward appearance of the western region and promoted th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but also profoundly affecte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The Third-line construction displays the internal logic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a huge population, common prosperity for all, harmony between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harmony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and peaceful development. The Third-line construction has a history of nearly 60 years, and it still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for the current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Keywords:the Third-line construction, the western region,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the internal log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