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紫荆
随着进入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作为新闻领域量化转型的一部分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短短十年间,数据新闻在中国从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变成各家媒体争相尝试的潮流报道模式。数据新闻以基于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终端的海量信息采集与可视化的呈现方式,不仅使得庞杂枯燥的数据重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也使我们看到在新闻领域中数据和新闻的双重价值。
“财新数字说”隶属于财新网,在国内“数据新闻热”的大背景下,于2013年正式上线,主要通过来源明确的数据分析,来展现、剖析社会现象及社会问题。“财新数字说”以深度内容作为自身定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事件报道,兼具可靠性和多元性的数据来源,构成了“财新数字说”的两大优势。同时财新网数据视觉实验室是国内较早组建的一支数据新闻创作队伍,集新闻编辑与数据研究于一体,在之后的发展中也名列前茅,成为国内数据新闻的典型先锋队伍。财新网多次入围、获得全球性数据新闻奖项的履历,也更加证明了“财新数字说”的含金量。本文以财新网“财新数字说”栏目的数据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叙事、内容生产三个方面探讨融媒时代数据新闻的话语方式创新。
技术的迭代推动着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特别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数据新闻可视化提供了全新契机。在这一新的研究范式中,技术已经从纯粹的工具型角色转变为“基础设施”从而为数据新闻的生长提供肥沃的土壤。
可视化是一种力图用视觉逻辑取代新闻逻辑的新闻生产观念系统,其生成逻辑在于把“真实”定义为一个在再现层次上的操作概念,因此,新闻视觉化的真实性更多地侧重于重现真实,[1]财新网“财新数字说”栏目旨在推动财经类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强调新闻的真实性,通过三种不同的技术创新构建新的话语表达,即立体图标、数据地图和H5互动新闻。
财新数字说将“数据为骨,设计为皮,故事为灵魂”作为经营理念,在图表创新方面颇具特色。在2016年多地经历洪水暴雨自然灾害后,财新媒体历经长时间的信息整理与研究、实地探索采访等,发布了一篇数据新闻报道——《洪水暴至》。该报道采用多元化的报道方式,以VR视频作封面,报道内容糅合摄影图集、航拍对比图,以及用现场图片制作的综述视频等视觉元素,配合交互地图、立体图表等表现手法,聚焦历年来国内洪水灾情,将宏观的洪水情况和微观的个人故事相结合,进行了高度可视化报道。这一报道的发表,可谓是中国数据新闻发展史中一篇里程碑式的报道,体现了中国数据新闻报道的进步与发展。
此外,财新网“财新数字说”栏目对数据地图这一报道形式的应用炉火纯青,该报道模式已成为“数字说”栏目的一大特色之一。在数据地图这一呈现形式出现之前,地图更多地作为一种静态化、平面化的地理位置表达,而在“财新数字说”的新闻作品中则赋予了其更丰富、可交互的表现手法,带给了读者更为身临其境的体验。
例如:获得第七届全球数据新闻奖的作品:《移民去远方》中,为了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直观展示出全球移民流动情况,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选择运用GeoJSON制作3D地球的形式来呈现。配合交互技术,读者可以在作品左上方点击切换国家(地区),地球仪会随之转动至屏幕中央。通过滑动屏幕转动三维立体的地球,即可查看该国家(地区)在2015年的移民方向,而对应的流动人口数靠前的移入地和移出地都用不同的颜色和序号进行了标注,使数据得到客观呈现,布局更加清晰直观。地图上的空间曲线连接的两端是移民的出发地和目的地,曲线上的点/小人多少代表移民数量,不同的颜色对应着不同的性别比,动画的移动方向则代表移民去向。超过50万移民的路线上,作品用小人的移动替换了点的移动,以展现流动感。在PC端,该作品还采用了分屏叙事方式,在右边放置文字,可以一边看文本一边对照文字来观看数据地图。
H5新闻,是一种以HTML5为基础的交互式网页应用,它把新闻的内容制作成H5页面,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图片、文字、音频和动画等多种融合方式,为受众创造出一个异质性的多样化媒介空间。
“财新数字说”栏目也充分利用H5技术这一亮点,创新数据新闻话语传播方式。2016年以“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主题的冬季达沃斯论坛在瑞士开幕。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基于此进行了一次特别策划,用H5动图和游戏互动的模式在寓教于乐中带领用户走过从蒸汽机到人工智能的工业1.0到工业4.0的时代。用户在图文乐结合的新闻阅读中更能感受到带动全球巨变的工业革命天翻地覆的变革。
大数据时代催生了各项技术的兴起,也为数据新闻带来了诸多可能。在数据新闻中的技术话语表达核心在于承载内容,即通过视觉化、可视化的表现,让内容看起来更加容易理解,而这个平衡的过程是需要慢慢摸索的。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背景下,交互叙事成为数据新闻获取更深层次用户体验的重要途径。交互叙事指新闻内容的叙述展开不是线性、单向的,而是会根据用户对叙事系统的参与而发生改变。在交互叙事中,读者可以参与到数据新闻的阅读当中,了解新闻的主题,将人物带入其中,借此来对新闻题材进行不同的解读和了解。[2]交互叙事依托于可视化的方式吸引用户参与叙事内容互动,使用户从被动的阅读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更深层次地“内化”到数据新闻当中。交互叙事为数据新闻提供了更多的叙事策略,叙事中场景和角色是其两大关键要素。
场景作为具像化的视觉语境是数据新闻实现交互叙事的必要切入点,叙事场景通过环境元素向用户间接传递新闻内容,引导用户进入新闻场景当中,这不但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好地了解数据新闻的话题,还可以形成交互式叙述的阅读沉浸感。
2020年4月,财新网推出了为新冠疫情中逝者搭建的数字纪念馆《新冠逝者:献给疫情中离去的生命》,这一作品用一片片花瓣象征着逝去的生命。读者可以将逝者的信息发送到指定邮箱来增补数据库,纪念物和文本系统不再是静止的、封闭的,而是处于不断书写和容纳更多平凡个体的过程之中。
在数据新闻交互叙事中,叙述视角是其核心,人物是它的载体,用户在交互叙事中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角色并将其代入到不同的新闻叙述视角当中,在构建内容的同时也为数据新闻提供多角度的观察与思考。
最近几年,财经新闻也对交互叙事进行了多次大胆尝试。财新于2016年制作的新闻游戏作品《像市长一样思考》(Think like a Mayor),游戏以都市环境污染为题材,让玩家在游戏中扮演“市长”,并在限定的时限内完成对城市的治理与改造。在其管辖范围内,你可以通过升级或关闭工厂,决定市政建设,或增或减车辆数,来改善其所管辖的城市的空气品质,并改善其对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空气质量、税收以及居民的幸福感都会根据不同的玩家做出的不同选择而产生改变,所以玩家需要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居民满足感之间进行取舍。在这个过程中,玩家可以通过“政府管理成果”的直观展示,直接感受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从而深刻地感受到在解决中国环境污染问题背后的矛盾与复杂性。[3]凭借这款游戏作品,财新传媒获得了2016年国际数字媒体创新大赛(Editors Lab)季军。[4]
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数据新闻交互叙事表达日趋丰富,其视觉化设计也是必要的。在场景中深度代入角色体验,与新闻中的数据建立关联,从而让读者能够简单又易于理解信息,是交互叙事可视化设计的标准。在数字新闻互动叙述的将来,需要记者将其整合起来,将其转换成便于读者了解和接受的交互式、可视化的叙述方式。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不管信息和通信技术如何发展,内容为王仍然是“全媒体”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必然趋势。用高质量的内容来构筑媒介公信力,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有效的传播,从而使观众能够进行更深层度的思考与探究,已成为新闻媒体内容生产的价值延伸。大数据技术的运用,给数据新闻的报道维度、角度等都带来了全新的变化。[5]
在报道新闻事件或话题方面,立体、全面、广泛是“数字说”栏目立足的核心。“财新数字说”的数据新闻主要集中在国内的报道上,其主题非常宽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不仅包括经济、股票等财经话题,还包括两会、十八大、反腐、科技和民生等方面的内容。
在作品《2016年的中国楼市》中,“财新数字说”利用大数据技术向受众比较了2016年中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并梳理了2010年至2016年中央和地方房地产调控政策。人们能买得起房吗?对于居住在深圳的人来说,“一个平均线上的家庭要购买一套平均价格水平的、10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不吃不喝37年。”这则数据新闻在大量地收集和分析了来自权威的数据组织和政府的开源数据之后,从房价变化、调控政策等多个方面,展开了一系列通俗、全面、贴近现实的分析报道,让读者能够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这些数据在受众生活中不被人们所重视,也鲜少是新闻媒体报道的对象,但“财新数字说”通过独到的报道方式、细致又贴近生活的选题,使读者获取了新的解读视角。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用户与媒体日益注重新闻的时效性,而在移动互联与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下,公众的关注点也在发生着改变,很多有价值的新闻往往很快就被湮没在了信息的浪潮中。
为此,“数字说”专门开设了“纪念日”独立板块,该板块由一个个卷轴状的日历组成,每个时间节点都可以由读者自行操作点击,点击后就会获取这个时间节点上的新闻内容,看到有关事件的概况、最新动态、数据报道等信息,也可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有效实现数据新闻的价值延伸。
在内容生产方面,“数字说”栏目侧重于从多个角度进行价值延伸,并由此形成了其数据新闻的一大特色:一方面,它能有效地丰富新闻信息,提高新闻题材的立体度;另一方面,通过分层数据价值的挖掘、多维化分析,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并通过趣味化的表现形式,有效地调动观众的阅读积极性,增强栏目受众黏性。
根据相关研究统计,目前数据新闻主要的交互形式分为三种:一是可操作的数据图表;二是定制化的测算服务;三是参与式的游戏、动画。新闻总是为人所阅读,而数据新闻中的数据抽取和思路则是其主要内容。可视化互动的重要性,不在于单纯强调视觉,本末倒置,而在于对新闻内容的保证,读者的阅读感受应该始终是新闻工作者所关注的。视觉互动也应该是一个评估数据新闻的准则。
数据新闻是采用多种信息形式共同呈现的。因此,在保障内容的基础上,提升内容的可视化交互将成为提升传播效果的关键。在数据新闻的制作过程中要更关注受众的需求和特征,使数据新闻生产更符合其阅读和观看习惯。在以“新闻游戏”为基础的报道情景建构下,要更好地满足观众的交互式信息需求,就必须制作出具有更高层次的交互式新闻。
基于大数据技术发展的新闻可视化,其核心在于如何对内容在进行数据挖掘后将其可视化处理,并生成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形成新闻报道。在新闻数据的采集过程中,新闻媒介还应该不断地注意时政热点和观众的关注点之间的契合程度,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储存,对数据抓取技术进行改进,构建属于自己的数据库,充分发挥数据新闻的宏观报道优势。在可视化新闻的生产过程中,对从业者的业务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传统的采编能力,还要有对数据挖掘、鉴别、重组的能力,以及视觉形式的设计与构思能力。另外,在大数据时代,新闻学和其它学科之间的界线也越来越模糊,制作设计、编程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成为从业者们今后的必备技能。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已经成为媒体融合的核心发展方向,而对数据新闻的发掘也促使新闻创作从“文本”向“数据”的转变。在这一进程中,新闻报道的角度变得更为广泛,更多地关注于对宏观与微观数据的深入发掘,实现了对具体的新闻主题的分层、立体、动态、可视化的作用,使观众能够对新闻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认识。
虽然数据新闻在国内的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它已经逐渐从一个“配角”变成了“主角”。通过对《财经》新闻作品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财经》这一数据新闻的“龙头”,在新闻的内容生产、技术建构以及叙事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话语创新,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数据新闻所体现的价值不在于呈现形式多么复杂、高级,而在于数据的新鲜性,必须有受众习以为常但是从未发现其中奥秘的数据。通过数据新闻的形式挖掘数据背后的新闻点与新闻性,寻找其新闻价值,这将是未来能吸引用户并且能够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数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