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赢,王天华
(黑龙江大学 西语学院,哈尔滨 150080)
生态符号学是符号学的一个分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相较于现代主义或结构主义的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学派,生态符号学被描述为第三种思维范式[1]。生态符号学从内部与外部双维度审视符号学的生态属性,将文化看作是人类创造性、建模和改造活动的总和,关注环境条件和符号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命故事的多样性、意义创造策略以及从这些因素交织中产生的叙事。生态符号学认为:具有认知的有机体存在内部环境,即意义的接受者;外部环境和符号是意义的携带者。外部环境和符号将意义传输到有机体内部[2],有机体通过符号创造意义进而影响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指心理环境方面,外部环境则指外部自然和符号环境方面。有机体同时具有外部和内部环境[3]。因此,个体文化创造力和物质现实并不是相互排斥或冲突的,相反,它们的相遇正是意义得以展现的条件。学者胡壮麟指出,目前学界对于生态符号学研究主要聚焦七个流派,即莫斯科塔尔塔学派、西比奥克的动物符号学模式、诺特的宇宙整体观、乌克斯库尔的客观环境论、库尔的主体人类生态学、迪利的生物中心主义以及霍夫梅耶的文化——自然三维观[3]。这些思想虽然观照生态符号学的不同侧面,但都建立在文化与生态系统、人类与动物、符号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侧重分析生态符号的产生机制和运作规律,强调文化、生态、符号之间的紧密联系。生态符号学主要聚焦九大原则,即关系原则、秩序原则、调节原则、退化原则、环境原则、关联原则、有限原则、模塑原则和文本原则。总之,关系原则强调了生态群落结构和符号之间的有机关系,即符号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关系现象,生态系统内部各个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符号系统的构建和运作得到反映;秩序原则指出了符号变化与事物秩序变化间的协同交互,即符号系统可以影响人类的行为与决策,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秩序的稳定性与生态环境的稳固性,反之,生态系统的波动也会影响符号系统的演变,进而影响人类的文化与价值观念;调节原则突出了符号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即符号活动通过对环境进行调节与规范,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在这个过程中,符号活动不仅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同时也在参与着对生态系统的干预与调控;退化原则明晰了人类符号活动对环境承载力的侵害与破坏,即符号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复杂的,符号活动的不当进行会导致环境承载力的降低,进而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关联原则凸显了文化与自然二元对立的不合理性,即符号活动与生态环境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文化的赓续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支持与保育,自然环境的流变会持续影响和塑造文化形态;环境原则呈现了生态环境结构对人类感知和行动的重要意义,即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结构是保障人类进行各种思维活动与生产活动的基础;有限原则说明了人类叙事在非象征性维度上的局限性,即符号活动因受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认知边界,无法完全反映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符号活动所搭载的信息是相对有限的;模塑原则观照了人类语言对现实世界的模塑功能,模塑即“模式化”过程,是生命体理解世界的路径,展示了生命体对世界的映现,也是世界形成的渊源,反映世界对生命体的意义;文本原则阐释了自然环境被文本化的现实性和重要性,即文本化不仅仅是将自然环境转化为一种符号形式,更是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嵌入其中,自然环境不再是一种孤立的物理存在,而是成为了人类文化的一部分[4]。
首先,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互动是生成生态意义的基础。生态外语教学认为,语言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符号,它不仅传递信息,还能够影响和塑造环境。因此,教育者应注重语言的使用和语言交流的生态属性。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知识的共建和理解的深化,同时也可以提高学习者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其次,合作学习是生态外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学习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个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助,旨在促进生态知识的共建和共享。通过符号系统的协作和互动,外语课堂可以具有生态性和可持续性。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可以共同探索和解决生态问题,通过共同努力和交流,加深对生态意识的理解和认同。此外,教材和外部环境也是生态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学习者获取生态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物理环境中的符号系统可以影响学习者的认知和行为。
高校生态外语教学倡导将生态语言学习和生态文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生态意识为主要抓手,展现“一体两翼”生态课堂价值形态,在发展外语能力的同时提升学习者的生态文化素养。生态语言学习旨在让学习者掌握外语语言的基本知识和交际技能,了解语言的生态内涵和环保作用。因此,在生态外语教学中,教育者需要加强环保语言的输出和运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识解和掌握外语知识蕴含的生态价值观。同时,教育者还应该注重语言生态实践,引导学习者通过语言交流,互学互助,共同提高生态素养。生态文化学习则是指通过外语教学让学习者体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元文化、传统习俗和生态环境,对不同组织架构的生态现状和未来发展形成个体认知。生态外语教学始终认为,文化和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文化是生态符号系统中的一部分,可以影响和塑造环境。
生态外语教学注重强化学习者生态意识的培养,引导学习者领悟正确的生态意识内涵,提高内在价值选择的主动性,使学习者脱离“人类中心论”的桎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积极生态观。生态意识在不同层面上发挥作用,关涉认知层面的生态科学意识,伦理层面的生态道德意识和价值层面的生态价值意识[5]。在高校生态外语教学中,教育者应该通过外语教学实践,积极帮助学习者理解这些层面的意识,逐步形成对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科学认知。同时,教育者还应该培养学习者对生态伦理的思考,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道德底线,并通过对环境问题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达到对生态价值的正向引导。教育者在生态外语教学中可以创造多样化的教学环境,通过引导学习者运用生态符号和表达方式,加强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关注。此外,教育者还可以鼓励学习者提出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他们在语言运用中表达对环保问题的思考和观点。值得注意的是,生态教育具有实践性的特点,生态意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获得和发展。因此,教育者还可以运用社会调查、环保行动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习者亲身感受环境问题,增加学习者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体验,培养学习者的环保行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基于生态符号学的理论,从生态外语教学的内涵出发,提出高校生态外语教学路径(图1)。在外部维度,该路径关注外语课堂生态场的创设;在内部维度,该路径聚焦局部生态反馈循环的实现。内外兼顾,由点及面,联结构建生态教学通衢,最终达到对外语课堂生态关系网的建立与维护。
图1 高校生态外语教学路径
“生态场”是指当一个有机体的功能特征活跃时所感知到的外部物理生态空间以及相关的生物和非生物特征[6]。在生态外语教学中,生态场是学习者的机能需求、外部教学环境与学习资源的外部交汇点,其主要元素包括学习者、教育者、教学资源、教学景观等。学习者是生态场的核心,教育者是生态场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资源和教学景观则是生态场的重要外部物理组成部分。生态符号学提供了第三种理据来审视外部物理环境,将其视为人类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而不是仅仅通过简单的人工测量和锚定位置来客观地面对这些问题。从生态符号学的观点来看,外部物理环境是支撑各种功能运行的重要前提,具有许多可感知的界面,教学景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实体,也是学习者深度参与学习活动的认知媒介。教学景观被认为是师生用来定位在空间和时间上异质性分布的资源的一个符号背景。外部生态环境在其空间构成中成为师生和物理环境之间发生质性意义联系的矩阵。师生与外部环境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并不是不同实体之间的关系,而是有机体与外部环境在符号学上活跃的、相互交织的聚合体。外部环境有自己的模式、节奏和内部结构,由于这些属性,它可以成为文化的或语言的来源,并重构交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差异性至关重要,因为正是这种文化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或张力触发了师生沟通的过程,为创造性的教学相长提供了生态沃土。
局部生态反馈循环关注符号意义的产生,认为意义的产生是一个多元互动的过程,包括发射、接收、识别和解释信息,这些节点的设置保证了教育者和学习者能够对课堂语义波的流动进行双向动态的符号调控。在生态外语课堂中,教育者的授课、学习者的提问和回答、同伴之间的交流等实践形式都属于符号的发射和接收,而识别和解释则需要个体的感知、记忆、经验和发展潜能等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符号调控具有语境性和累积性[7]。这里提及的语境性指符号意义的产生依赖于所处的教学情境,并且与语言的使用密切相关。符号的意义不是固定和静态的,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化。因此,符号调控的过程必须考虑到所处的具体语境,以便更好地理解符号的含义和功能。累积性则指符号的意义是在不断的互动实践中逐渐内化和发展的。这个过程需要通过与其他有机体进行交流和互动来实现,只有在语用实践中,符号才能被真正理解。同时,符号的意义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有机体习得,最终形成个人化和共享的符号系统。这种语境性和累积性决定了在外语课堂中建立学习小组的必要性。学习小组是局部生态反馈循环起作用的重要途径,这种方式超越了学习者单独有机体能力的限制性,在更大的范围内打开了实现符号调控的通路。在学习小组中,有机体可以通过与学习同伴的交流和互助来加速内部生态反馈循环的进程,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需求,互相协作、讨论和反思,进而促进意义的流动和共建共享。
生态反馈循环在更高量级的范围内相互交织,彼此渗透,协同发展,共同影响和塑造课堂生态系统,最终形成一个复杂和谐的多层级联动生态网络。生态关系网为教育者的全局把控提供了一个支持性的教育空间。需要注意的是,生态关系网的建立和维护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于师生双方积极的意识自主选择,需要个体强化积极的生态身份认同和践行有益的生态价值观。这里关涉的生态身份指有机体对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认知、知觉和情感感知,生态身份认同强调将自我意识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有机体不仅是人类社群的一员,还是更大生命社群的一部分。生态身份的形成和发展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是人类传递文化、认知和价值观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和理解,还影响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在生态外语教学中,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习者的生态语言意识和文化素养,通过语言教学来促进学习者自我的生态身份认同与生态价值观的形成。总之,高校外语教育者需要革新教育观念,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勇担生态发展重任,在生态符号学的框架内,从内部与外部双维度重新审视外语教学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学科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发掘并引入更多的生态元素和生态意识,开拓生态外语教学路径,提升外语教学生态价值,使外语教育与生态建设同步发展。从外部创设外语课堂生态场到内部实现局部生态反馈循环,再到建立和维护生态关系网,构建高校生态外语教学路径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和生态目标的有机结合,在侧重个体发展、社会和谐、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的同时,聚焦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从而使高校外语教学走向更具有生物文化多样性和生态文化内涵的学科发展道路,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学科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