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当代文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探寻与传承研究

2024-05-23 16:44:56
文化学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道家文学作品文学

刘 岚

20世纪初,许多作家开始关注传统文化,试图从中汲取养分,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现当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探寻与传承更加重视。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对我国现当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探寻与传承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揭示传统文化在现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推动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的发展,为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概述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概述

优秀传统文化通常指的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精英层不断筛选、传承并创新发展形成的,对现代社会仍具有积极意义和价值的文化成果。它包含了广泛的领域,如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道德规范、生活习俗、传统技艺等多个方面。这些文化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身份和特质,对个人的行为规范、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等均有着深远的影响。

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历史沉淀。优秀传统文化是在较长历史时期内形成的,它通过历史的筛选,留下了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化元素。二是民族性。每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有其独特性,这种文化是民族历史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特定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三是价值导向。优秀传统文化往往蕴含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如崇尚仁爱、注重和谐、强调节制等,这些价值观念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四是教化功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它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和载体,如节日、仪式、故事、戏剧等传递知识、传承经验、塑造品格。五是创新性。尽管传统文化强调传承,但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僵化不变的,它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的元素,使自身更具活力和适应性。

(二)现当代文学的概述

现当代文学是基于当前社会的文学潮流,它包含着各种类型,如小说、诗歌、随笔及剧作等。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展示了当今社会状况与文化景象的同时,也深刻地探究了生命的本质、人类本性和社会的历史等方面的问题。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体现了多样化的文学风貌及其深度思考的内容。20世纪初期,由鲁迅等人所引领的思潮构成了现代文学的基础。此后的几十年里,尤其到了21世纪中后期,文学创作变得愈发多元且自由,涌现出许多有影响力的作者和杰作,比如《红高粱家族》(莫言)、《活着》(余华)等。当代文学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对于当下社会和文化的如实描绘上,还表现在其对社会和文化的积极促进作用上[1]。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间的联系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石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展示了我国各民族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也是民族繁荣的精神基石,同时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的多民族格局孕育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在哲学思想、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各展风采,丰富了国家的文化宝库。不同民族间的独有信仰和风俗亦为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这些文化要素不断地被人们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通过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形式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加强了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的融合。通过这种形式的演绎,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得到了新生,为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有益补充

如前所述,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紧密相连,它们之间构建了一种互补与共生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发挥作用,创作者们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成功地实现了文学现代化的转变,从而促进了我国现当代文学表现方式的发展和创新。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现当代文学有着互惠共赢的关系。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演进历程时,我们不难发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学的价值取向、反映的社会特征以及审美趣味上,还体现在其源源不断地为文学创作提供灵感。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紧密且互为因果:文学的源泉在于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则通过现当代文学的创新与吸纳得以实现。这种相互促进确保了文学作品能够满足新时代社会的需求,为文学的进步开辟了更广阔的可能性。如今的现当代文学发展同样依托于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预示着我国文学事业的繁荣未来。

三、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优秀传统文化探寻和传承的特点

在探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探寻时,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这些作品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这一背景,特别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极大地影响了文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处理方式。

首先,文学作品在反映历史时期的抗争和战争中,展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虽然这种传承方式可能在文化层面上看起来不够理想,但在民族和国家面临威胁的背景下,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递。同时,长期的封建社会,尤其是儒家思想作为主导,也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在封建社会末期转化为反儒思想,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变革。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探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经据典。中国的文学作品常常借用历史典故来隐晦地表达真实想法。这种方式不仅美化了文学作品,而且使读者能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二是时代色彩。现当代文学中的传统文化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通常,文学家们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他们的作品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结构崩溃以及旧思想与新思想的冲突。这种时代的转变也改变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使其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四、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根和魂,不仅是历史的沉淀,也是现当代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它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不仅维系了民族文化的连续性,也为文学的现代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本文将从几个维度分析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并探讨其背后的意义。

首先,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体现为主题与情节的借鉴与重塑。众多文学作品通过重新讲述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将传统文化的经典情节转化为现代文学的叙事。例如,以《白鹿原》为代表的作品,将家族史与民族史交织,将传统文化中的宿命观、家国情怀等元素巧妙地融入文学创作之中。

其次,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上得以传承。现当代文学家经常借鉴古典文学的词汇和典故,将传统文化中的语言美融入现代文学的表达中。如余华的《活着》通过质朴的乡土语言,让古老的中国农村在现代读者面前展现,使得文学作品具有了独特的韵味和深度。

再次,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思想对现当代文学具有深刻的影响。现当代作家在作品中不仅展现了对传统伦理和道德的承接,同时也对一些陈旧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和革新。例如,王安忆的《长恨歌》以新女性的视角解读了传统的“贤妻良母”形象,展现了其对传统性别角色的深刻反思。

此外,传统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在现当代文学中也得到了创新与发展。诸如书法、绘画、戏剧等传统艺术,不断地被现当代作家引入文学作品中,形成独特的文学美学。比如,莫言的小说就常常糅合戏曲、民间故事等元素,创作出独树一帜的“寓言现实主义”。

最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学的文化批评和自我反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的大背景下,文学作家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探索民族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及其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如多位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通过跨文化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和传播。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不仅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作品赋予了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五、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探寻与传承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儒家思想的探寻与传承

儒家思想在优秀传统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力非常广泛。儒家思想倡导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强调孝、忠和廉等美德。这些价值观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传统文化的延伸,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角色。

儒家的观念注重人类尊严和个人身份的重要性,并提倡人文精神。这种观点与现当代文学的“文学即人学”的主张是相互呼应的。郭沫若在《女神》里,运用了神话主题和象征技巧来揭示当时的社会状况,并且强烈主张个性的解放与人格的自由。同样地,在丁玲的《莎菲女士日记》里,她描绘了一位新时期的知性女子,表达出对于个人尊严和自我决定权的热切渴望和追寻[2]。

叶圣陶大师成功地把儒家的仁爱道德价值观巧妙地融入他的文学作品里,从而促进了其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发展。这也说明了儒家思想以多种形式传承并得到发展,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文化资源。

因此,可以说,中国的许多文学作品都体现出了儒家文化思想的重要价值。这种思想不仅仅存在于文学用语里,也同样体现在民族思维的表现方式上。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道家思想的探寻与传承

在诸子百家中,道家思想特别体现了文人文学的气质,与儒家有显著区别。道家强调“道”是宇宙本源,掌管万物变化的规律。其独到的宇宙、社会、人生理解,在哲学上显现出独特生命力和价值,为中国文学提供了丰富文化资源。现当代文学家,如鲁迅、胡适、沈从文等,深受道家影响,其作品传承和发展了道家哲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道家主张顺其自然、反对斗争,倡导自然面对生活,强调回归本性。许多现当代作者融合道家核心思想于作品,表达对人性简朴和自然的向往。如沈从文作品中,展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人的本性。其他作者通过人物与景物的融合,体现了对自由的追求,与道家核心相吻合。

林语堂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群体中的一员,其作品显著地体现了他对道家思想的推崇。他的作品中不仅反映了道家思想对其心态的影响,还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总体来看,许多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都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特别是道家思想,这不仅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发展,也突出了作家们对自由与个性的重视。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民间文化的探寻与传承

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传承是一个丰富而多元的现象。现当代文学家们从民间文化中汲取灵感,借鉴其形式和内容,将之融入文学创作,使得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地方色彩。现当代文学家们一般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将民间文化融合于其文学作品当中:

1.故事和题材的转化

民间故事、传说、神话及历史轶事是现当代文学创作题材的重要来源。这些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寓意,通过现代文学的形式转化和再创作,它们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例如,沈从文的《边城》就融入了许多湘西地区的民间故事和民俗风情。

2.人物塑造与民间传统文化

现当代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很多时候都借鉴了民间文化中的英雄、圣贤或者普通人物的典型形象。作家们通过这些形象反映社会现实,批判时弊,表达对理想的追求。比如,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中,就有着深受传统家庭伦理影响的人物形象。

3.语言艺术的吸收

民间的语言,特别是各地的方言和俗语,以其生动、质朴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现当代文学中。这种语言风格的借鉴使得文学作品更加接近真实生活,丰富了文学表现的多样性。例如,鲁迅的小说和散文中就大量地运用了方言和俗语,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4.文化符号和象征的使用

民间文化中的符号和象征,如节日、习俗、宗教信仰等,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新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功能。这些符号和象征往往用来传递特定的主题和情感。例如,莫言的小说常常使用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文化符号,来批判现实和反映社会变迁。

六、结语

现当代文学不仅为维护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学进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血液。作家们需要不断创新和努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满足年轻一代读者的需求。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支持,共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猜你喜欢
道家文学作品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漫画道家思想
中老年健康(2017年9期)2017-12-13 16:45:11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红土地(2016年6期)2017-01-15 13:46:11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语文知识(2014年12期)2014-02-28 22:01:18
我与文学三十年
小说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