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是383451名网友参与网络投票,于今年1月3日给旅俄大熊猫丁丁和如意在莫斯科动物园诞下的千金所取的“芳名”。
去年8月底出生的喀秋莎已成了莫斯科市民乃至所有俄罗斯人的團宠,就连“铁汉”总统普京在不久前慰问前线阵亡官兵子女时都忍不住问上一句:“你去动物园了?你看到熊猫了吗?”
喀秋莎是叶卡捷琳娜的小名,它跟叶连娜、奥莉加、纳塔利娅、玛丽亚并称“最经典的俄罗斯五大女性芳名”。据传“叶卡捷琳娜”来自古希腊语,意为“纯洁”。
俄罗斯历史上有两位叶卡捷琳娜大帝,其中,叶卡捷琳娜一世是彼得大帝的第二任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则是来自德国的公主,执政34年,缔造了沙俄帝国的“黄金时代”。有如此之多的名人加持后,先是贵族们喜欢给女儿取名叶卡捷琳娜,而后这个名字又飞入寻常百姓家。时至今日,它常年在俄罗斯的女孩名字排行榜中位列前十。
文学作品中的喀秋莎就更多了。喀秋莎·玛丝洛娃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复活》的女主人公;喀秋莎·季霍米罗娃是1981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女主人公……文豪笔下叫喀秋莎的女子最为纯真美好,它是最具俄罗斯风情的名字。
喀秋莎还是什么?它是诞生于1939年的苏联著名爱国歌曲,由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填词,作曲家布兰特谱曲,“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当时,二战虽未爆发,但人们已嗅到了大战硝烟的味道。这首歌的词曲很快成为苏军专用曲目,也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民间集结号,以及抵抗纳粹侵略的象征。
喀秋莎还是苏联著名的BM-13火箭炮的名称。1941年7月14日,伊万·弗廖罗夫大尉率BM-13营,用“喀秋莎”猛攻盘踞在军事重镇奥尔沙的德军,完成了“喀秋莎”的第一次齐射。它无需沉重的炮身和炮架,安装于军用卡车上即可,能在15~20秒之内连发16枚火箭弹,射程8公里,为消灭德国法西斯屡建奇勋。
(据中新社 童师群/文)